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前列腺癌术后患者盆底肌康复锻炼的干预性护理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9月~2018年9月我院行前列腺癌手术治疗术后接受护理干预的患者82例,使用硬币投掷法将患者分为试验组(盆底肌康复锻炼)和对照组(常规护理),每组41例。比较两组护理干预前后健康信念、自我效能、依从性评分、尿失禁发生率以及尿动力学参数指标。结果试验组干预后健康信念、自我效能、依从性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干预后尿失禁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干预后ICI-Q-SF、1HPrV显著低于对照组,PVLP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前列腺癌手术治疗患者术后进行盆底肌康复训练,有助于提升临床治疗效果和治疗依从性,可应用于临床护理。  相似文献   

2.
目的 对前列腺癌术后老年患者盆底肌康复锻炼的干预性护理措施进行探讨,掌握干预性护理核心内容与应用价值.方法 将2018年1月至2020年4月我院收治前列腺癌患者120例为研究对象,分成常规组(常规护理)与干预组(干预性护理),比较两组自我效能评分、健康信念评分、护理依从性评分、尿失禁发生率、膀胱痉挛发生率.结果 干预组各项观察指标均显著优于常规组(P均<0.05).结论 干预性护理措施在前列腺癌术后老年患者盆底肌康复锻炼中的科学应用,对老年患者自我效能、健康信念、盆底肌康复训练依从性等提升,尿失禁、膀胱痉挛发生率降低,存在积极影响,有利于促进患者康复.  相似文献   

3.
总结了33例前列腺癌根治术后控尿功能障碍患者的康复护理经验.对33例患者采用了心理干预、盆底肌功能锻炼及生物反馈及电刺激治疗和药物治疗的护理;整个治疗和康复过程中针对患者个体化的心理特点,积极给予心理干预,使患者以积极的心态配合治疗和护理;正确指导、及时评估患者盆底肌功能锻炼方法,康复训练从住院延续到院外,有计划、有步骤地定期指导,有效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及对治疗的依从性.除2例尿失禁仅有所好转需手术治疗外,其余患者经康复护理均恢复正常控尿功能.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以健康信念模式为指导的健康教育对下肢深静脉血栓(deep venous thrombosis,DVT)急性期患者绝对卧床休息依从性的影响。方法采用实验性研究设计,将患者按入院先后顺序分为试验组(103例)和对照组(100例)。对照组按照DVT常规治疗和护理;试验组在常规治疗和护理基础上以健康信念模式为指导,进行DVT急性期患者绝对卧床休息相关健康教育。2周后对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的健康信念、自我效能、绝对卧床依从性及DVT疾病相关知识评分进行综合比较分析。结果试验组健康信念、自我效能、绝对卧床依从性及DVT疾病相关知识评分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以健康信念模式为指导的健康教育能有效增强DVT急性期患者的健康信念、自我效能及DVT疾病相关知识,从而提高患者绝对卧床依从性,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促进患者康复,提高医护质量。  相似文献   

5.
李晓玲  林红云  栗霞 《护理研究》2008,22(35):3238-3239
[目的]探讨盆底肌综合康复锻炼对腹腔镜下前列腺癌根治术后发生尿失禁的护理效果.[方法]对36例前列腺癌根治术后出现尿失禁的病人采用盆底肌锻炼、生物反馈治疗、中医针灸等综合护理措施,观察病人控尿能力及尿流动力学检测腹腔漏尿点压力(ALPP)情况.[结果]采用盆底肌综合康复训练措施3个月后控尿总有效率达86.3%;6个月后控尿总有效率高达98.0%.治疗前后尿流动力学检测ALPP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盆底肌综合康复训练是腹腔镜下前列腺癌根治术后尿失禁获得良好恢复的有力保证.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日记式康复指导对女性压力性尿失禁患者盆底肌锻炼依从性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12月至2018年12月我院收治的96例女性压力性尿失禁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等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对照组给予常规康复干预,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日记式康复指导。采用国际尿失禁咨询委员会尿失禁问卷调查简表(ICI-Q-SF)评估患者尿失禁症状的主观改善情况,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干预后3个月自我效能得分、盆底肌锻炼依从性、主观改善情况、临床治疗效果。结果干预后3个月,两组患者自我效能得分均明显升高,试验组得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3个月,两组患者盆底肌锻炼依从性均明显改善(P<0.05),试验组优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3个月,两组ICI-Q-SF评分均明显降低,试验组低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临床治疗效果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日记式康复指导能够明显提升女性压力性尿失禁患者盆底肌锻炼依从性,增强患者自我效能,有效改善尿失禁症状,明显提高临床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基于依从性曲线的阶段性护理,对产后尿失禁患者盆底肌训练自我效能、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2020年1月至2020年8月收治的78例产后尿失禁患者作为探讨对象,以抽签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39例。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模式干预,观察组进行基于依从性曲线的阶段性护理模式干预,对比两组的盆底肌力恢复情况、盆底肌肉功能、尿动力学、自我效能情况。结果:观察组盆底肌力恢复有效率为92.31%,高于对照组的74.36%(P<0.05);护理后观察组盆底肌肉功能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尿动力学指标均高于对照组(P<0.05);护理后观察组各时段自我效能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基于依从性曲线的阶段性护理模式能有效改善产后尿失禁患者盆底肌功能,增强肌肉控制能力,且自我效能较强。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基于"共赢"理念的延续护理在初产妇产后盆底肌功能锻炼中的应用效果。方法:2016年1月起采用基于"共赢"理念的延续护理对初产妇实施产后盆底肌功能锻炼干预,将2015年10~12月实施前的90例初产妇作为对照组,将2016年1~3月实施后的90例初产妇作为观察组。结果:观察组干预后自我效能与家庭功能评分、康复锻炼依从性、盆底肌功能恢复良好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尿失禁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基于"共赢"理念的延续护理对初产妇实施产后盆底肌功能锻炼干预,能够提高初产妇自我效能和家庭功能水平,促使其以较高依从性进行产后盆底功能康复锻炼,并获得较为理想的康复效果。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康复护理干预在前列腺癌根治术后尿失禁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60例前列腺癌根治术后尿失禁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实施康复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控尿功能恢复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尿失禁持续时间及主观幸福感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护理后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康复护理干预可促进前列腺癌根治术后尿失禁患者控尿功能恢复,缓解不良情绪,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健康信念模式(HRM)干预对髋关节置换术后早期康复训练患者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骨科病区100例髋关节置换术后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50例。两组患者均按医嘱进行术后早期康复训练。对照组只接受护士提供骨科病区的常规护理和健康指导。实验组除接受护士常规护理和健康指导,还运用健康信念模式(HBM)进行干预。观察比较两组患者对术后早期康复训练的依从性、康复锻炼疼痛程度、髋关节功能、护理满意度,并应用Zung焦虑自评量表测量患者焦虑程度。结果两组患者在术后早期康复训练依从性,术后髋关节功能改善,后期(术后第10天)康复锻炼疼痛程度,术后患者焦虑状态改善,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方面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x。分别为13.75,25.25;f分别为11.28,-3.33,-9.95;P〈0.05)。结论HBM干预可提高髋关节置换术后患者早期功能锻炼依从性,有利于患者的早期康复,并提高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时效性激励护理模式对脑出血患者术后自我效能、康复锻炼依从性及预后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2015年6月至2017年6月收治的脑出血患者110例,将患者随机等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两组患者术后均行康复锻炼,对照组行常规性康复指导,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时效性激励护理,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后自我效能感评分、康复锻炼依从评分及预后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干预后自我效能感评分、康复锻炼依从评分、Berg平衡功能评分、Barthel指数及生活质量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时效性激励护理模式能有效提高脑出血患者自我效能感,促进患者术后康复锻炼,有利于患者术后康复,提高患者术后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早期盆底肌训练对前列腺癌根治术后患者控尿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选取62例前列腺癌患者按抽签方式平均分为2组,对照组接受常规干预,实验组在此基础上进行早期盆底肌训练治疗,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后尿失禁调查问卷(ICI-Q-SF)评分、临床疗效及生活质量。结果治疗前,2组患者ICI-Q-SF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ICI-Q-SF评分均改善,且实验组ICI-Q-SF评分较对照组更优(P0.05);实验组疗效总有效率为90.32%(28/31),高于对照组的80.65%(25/31)(P0.05);实验组患者生活质量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早期盆底肌训练能够有效改善前列腺癌根治术后患者的控尿功能,提高预后生活质量,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曾雅力  曾燕华  谭创  汤慧   《护理与康复》2017,16(9):948-951
目的观察5A护理模式对乳腺癌患者术后功能锻炼依从性和健康信念的影响。方法将114例乳腺癌术后患者按入院时间分为对照组58例、观察组56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式,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5A模式护理,分别使用乳腺癌患者功能锻炼依从性量表和健康信念模式量表测定患者干预前、干预1月后、干预3月后功能锻炼依从性和健康信念。结果干预后1月、3月观察组患者功能锻炼依从性和健康信念评分均较对照组增高,两者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应用5A模式能提高乳腺癌患者术后功能锻炼依从性和健康信念。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微信联合健康信念模式护理干预对膝关节术后家庭康复的效果影响。方法:选择2013年1月-2015年6月在天津市某三级医院住院的218例膝关节周围骨折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n=108)和对照组(n=110)。对照组患者常规的家庭康复训练计划指导,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应用微信平台联合健康信念模式进行家庭康复指导。术后8周、12周比较两组患者的膝关节功能、生活自理能力和康复锻炼依从性。结果:术后8周、12周观察组患者的膝关节功能、生活自理能力和功能锻炼依从性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微信联合健康信念模式护理干预有效提高膝关节周围骨折术后患者家庭康复的效果,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5.
王莉萍  陆泽怡   《护理与康复》2020,19(1):58-60
目的观察群组管理对前列腺癌根治术后尿失禁患者盆底肌功能锻炼依从性及临床效果的影响。方法按随机数字表将91例患者分为观察组46例和对照组45例。对照组采用门诊一对一健康宣教和随访,观察组在门诊一对一健康宣教基础上增加群组管理。干预3个月后评价患者盆底肌功能锻炼依从性,并对患者进行1 h尿垫试验和盆底肌肌力测定评价临床效果。结果干预3个月后两组患者盆底肌功锻炼依从性比较,观察组依从性良好率为76.1%、对照组依从性良好率为22.2%,经比较,χ^2=26.403,P<0.01;观察组尿失禁程度轻于对照组,经比较,Z=5.481,P<0.05;观察组盆底纤维肌力治愈率Ⅰ类肌93.5%、Ⅱ类肌91.3%,对照组Ⅰ类肌68.9%、Ⅱ类肌66.7%,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结论群组管理能提高前列腺癌根治术后尿失禁患者盆底肌功能锻炼的依从性,并改善患者的盆底肌肌力情况和尿失禁程度。  相似文献   

16.
董雪梅 《妇幼护理》2023,3(19):4764-4766
目的 探究盆底肌锻炼模式对机器人辅助腹腔镜下前列腺癌根治术后尿失禁康复护理的影响。方法 选择我院 2019 年 3 月至 2022 年 3 月的 120 例机器人辅助腹腔镜下前列腺癌根治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分配法将患者分为研究组和对照 组,每组 60 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术后尿失禁康复护理模式;研究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盆底肌锻炼模式。分析对比两组 的尿失禁评分、护理满意度和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研究组的尿失禁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的护理满意度为 93.33%,显著高于对照组的 78.33%(P<0.05)。研究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为 3.33%,显著低于对照组的 15.00%(P<0.05)。结论 对 机器人辅助腹腔镜下前列腺癌根治术患者采用盆底肌锻炼模式,能够改善患者尿失禁情况,减少术后并发症,提高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17.
李晓玲  林红云  栗霞 《护理研究》2008,22(12):3238-3239
[目的]探讨盆底肌综合康复锻炼对腹腔镜下前列腺癌根治术后发生尿失禁的护理效果。[方法]对36例前列腺癌根治术后出现尿失禁的病人采用盆底肌锻炼、生物反馈治疗、中医针灸等综合护理措施,观察病人控尿能力及尿流动力学检测腹腔漏尿点压力(ALPP)情况。[结果]采用盆底肌综合康复训练措施3个月后控尿总有效率达86.3%;6个月后控尿总有效率高达98.0%。治疗前后尿流动力学检测ALPP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盆底肌综合康复训练是腹腔镜下前列腺癌根治术后尿失禁获得良好恢复的有力保证。  相似文献   

18.
目的 :研究基于自我管理为导向的5A护理模式对提高晚期前列腺癌患者自我效能的作用。方法 :选择80名晚期前列腺癌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实验组运用自我管理为导向的5A护理模式进行有中医特色的慢病管理,对照组采用常规门诊随访管理模式,运用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和满意度评分比较两组患者自我效能及患者满意度情况。结果 :干预后两组患者自我效能、满意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优于对照组。结论 :基于自我管理为导向的5A模式能提高晚期前列腺癌患者自我效能及满意度。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骨伤科护理门诊对髋关节置换术后患者自我效能、康复训练依从性及康复效果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5年4~9月收治该院的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患者120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延续护理,实验组通过骨伤科护理门诊实施延续护理,比较两组干预后各相关观察指标的差异性.结果 实验组干预后的自我效能评分、康复训练依从性评分、Barthel 指数、Harris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 骨伤科专科护理门诊可提高髋关节置换术患者的疾病管理自我效能和康复训练依从性,进而产生较为理想的康复效果,可作为髋关节置换术病例康复期健康管理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赋能教育模式在全子宫切除患者术后盆底肌功能锻炼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7月~2016年6月在我院行全子宫切除术患者130例,根据赋能教育模式实施前后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模式指导其进行盆底肌功能锻炼,观察组患者基于赋能教育模式指导其进行盆底肌功能锻炼。结果: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盆底肌功能锻炼的依从性高于对照组,尿失禁频率、1 h尿垫重量、骨盆肌收缩压力、骨盆肌收缩持续时间、膀胱残余尿量等盆底功能指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基于赋能教育模式指导患者进行盆底肌功能锻炼,可以提高患者功能锻炼的依从性,促进盆底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