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中药外用剂型的特点及研究重点。方法:对中药的传统外用剂型、现代外用剂型、外用给药新剂型进行归纳,分析已有剂型在应用时的优劣。结果:传统外用剂型是中药外用的主体和基础,现代外用剂型是中药外用的发展和优势,新外用剂型与中医药的结合是中药外用发展的方向。结论:中药外用制剂作用机理研究、新剂型在中药外用制剂中的应用是中药外用未来研究重点。  相似文献   

2.
就中药制药现代化和中药药剂学发展趋势等问题采访了黄耀洲教授,黄教授认为,中药现代化关键是中药制药现代化,其中药材生产现代化是基础,中药制剂现代化是重心,中药制剂现代化应从优良品种,剂型,辅料,生产技术和质量标准现代化等方面入手,基础理论取得突破,分支学科形成,剂型精密化,技术高新化是中药药剂学未来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3.
陈莉  段姚尧  陈庆龙  张莉 《武警医学院学报》2013,(12):1131-1133,1136
本研究参考国内外有关新剂型和制剂新技术的文献,并结合我国中药剂型研究和开发等方面的经验,综述了脂质体、微球、温敏凝胶等新剂型在不同中药制剂中的研发。探讨了先进的药剂学理论和新剂型、制剂新技术在现代中药制剂研究中的应用前景和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失眠的中医诊疗进展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10  
报告了中医药治疗失眠的进展,分析认为中医药在治疗失眠方面疗效显著,体现了辨证论治思想,指出应加强中医药治疗失眠的基础和临床研究,利用现代制药手段研制疗效确切,使用简便的新剂型.  相似文献   

5.
本文通过对丹参、青蒿、地锦草和天花粉等制剂的剂型和疗效关系的分析,指出中药剂型的改变,就会使临床疗效增加、降低、无效、减少或增加毒副作用、老剂型发挥新用途等等变化。说明剂型因素对临床疗效的发挥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提示我们在研制新药选择剂型时,应以中医药理论为依据,遵循剂型选择原則,结合现代科学技术,全面分析,合理制药,确保临床用药的有效、安全。  相似文献   

6.
建国以来,中成药传统剂型的改进和新剂型的开发研究已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但是,这一工作的开展程度还不完善,目前仍处于"从经验开发向现代科学技术开发"逐步过渡的阶段.从中医临床要求出发,并将中药剂型的发展与现代药学的进展相比较,中成药新品种、新剂型还不能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因此,正确认识我国中药新药开发的现状,对进一步明确一切研究的任务及前景大有裨益,本文就这一问题加以探讨.  相似文献   

7.
近数十年来,中药制剂的研究、生产和应用,不仅在国内取得了巨大进展,而且在世界各地引起普遍关注,不少国家和地区将现代技术和先进设备应用于中药制剂的研究和生产,使得中成药的剂型品种不断发展,工艺技术不断优化,成品质量不断提高,为中药制剂的进一步发展开拓了广阔前景。一、中药制药在亚洲、欧洲及美国简况在亚洲,日本的中成药生产水平堪称世界一流。自76年汉方药被政府承认后,日本再次掀起了  相似文献   

8.
中药注射剂引起的变态反应及其影响因素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中药包括成药和草药,是我国传统医学的瑰宝,在防病治病、康复保健中发挥着极为重要的作用.随着制药工业进步和新型制药技术的发展,不少应用于西药制药的设备、工艺和技术不断引入中药研究和生产领域,促进了中药制剂的现代化,出现了不少中药新剂型,如颗粒剂、分散片、泡腾片、注射剂等.  相似文献   

9.
文章试述中药新制剂研制的思路与方法。其思路是在中医理论指导下注重和学习中药复方现代研究成果,结合西药制剂学的科学技术,运用现代化科技手段,改造传统剂型,创制新式中药制剂,使改革后的新剂型既要保持、发扬原剂型的优点,又要吸收现代剂型的长处,从而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0.
中药由于产地、采集季节、储存时间等的不同,疗效也不一样;古代的中药方剂流传至今,但未必完善;古老的中药剂型如青、丹、丸、散、汤等也未必完全适合于现代。为了使中药应用更加科学化、标准化,提高其临床疗效,现将中药现代研究的进展综述如下,期望对中药的临床应用有所稗益。1中药“非药用部分”研究的进展随着我国人口的增长,开荒扩地越来越多,使中药药源相对紧缺,因此有针对性地对中药“非药用部分”开展研究,取得成果,对缓解中药源紧张大有好处。如现代研究发现人参根与茎叶、杜仲树皮与树叶等具有相同的有效成分和药理作…  相似文献   

11.
中药制剂常用剂型有汤剂、丸剂、冲剂、片剂等,随着药学事业及制药工业的不断发展,中药剂型有了很大改进。中药软胶囊剂、气雾剂、中药条剂、膜剂、口服液剂及中药栓剂等新剂型已广泛应用于临床,并受到良好效果。1软胶囊剂软胶囊是目前中成药中一种较新的剂型,仇洁等[1]报道,将复方丹参片改制成软胶囊,较片剂有以下优点。①克服片剂中冰片易挥发的快点。②避免了片剂在制备和贮存过程中使片变硬,朋解时限延长的缺点。③临床疗效观察:复方丹参胶丸对心绞痛总有效率为90%,复方丹参片为80%,胶囊剂疗效优于片剂。蒋孟良等[2]报道,…  相似文献   

12.
中药剂型改革的进展概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药剂型历史悠久,中成药具有疗效好,副作用小等特点,在医疗实践中起着重要作用,随着药学事业及制药工业的不断发展,中药剂型有较大改进,并已广泛用于临床,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3.
《上海中医药大学学报》2008,22(5):F0004-F0004
上海中医药大学中药药剂学学科依托上海中医药大学中药学院、教学实验中心、科技实验中心、附属曙光医院等相关教研室和研究室优势力量整合组成。学科拥有相关的中药学、药剂学、中药制药工程硕士学位授予点和中药学博士学位授予点;同时与中药现代制剂技术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全国中药制剂和剂型改革基地紧密结合,注重在现有中药药剂学科研究内容的基础上,充分培育发挥学科内所有研究人员的科研能力和潜质,  相似文献   

14.
发酵技术在中药配伍中的应用概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药发酵制药技术是在继承中药炮制学发酵法的基础上,吸取微生态学研究成果,结合现代生物工程的发酵技术而形成的高科技中药制药新技术,是从中药(天然药物)制药方面寻找药物的新疗效。传统的中药发酵多是在天然的条件下进行,而现在的中药发酵制药技术是在充分吸收了近代微生态学、生物工程学的研究成果而逐渐形成的。  相似文献   

15.
丸剂作为最常用的中药传统剂型,在中医药发展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通过对传统丸剂的文献研究,表明丸剂在临床中仍然占有重要地位。丸剂的现代研究已经成为中药制剂研究的热点之一,主要集中在制剂的制备工艺、质量控制、新剂型及释药机制等方面,并取得了可喜的进展。  相似文献   

16.
医院制剂是医疗机构根据医疗、科研、教学的需要,自行按处方配制的药物,其剂型多,品种广,有的科技含量较高,具有独创性。医院制剂有着悠久的历史,特别是在经济落后,现代制药工业不发达时期,它既方便了临床用药,也弥补了药品市场供应的短缺,如中药制剂。医院中药制剂不仅在保证临床医疗科研需要,合理补充工业制药的空白与不足,保障人民健康及培养医院中药学人才,  相似文献   

17.
中药制药装备技术升级问题是影响中药行业节能、减排以及保障中药制剂质量的关键问题。现代制药工程技术的应用及新学科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中药制药装备水平的提高。但长期以来,我国中药制药装备仍处于较低的水平,众多企业的制药装备仍停留在20世纪80年代的水平,其能耗高、污染大、效率低,严重制约着中药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在前期工作基础上着重分析了影响中药制药装备发展的瓶颈问题、国家相关政策导向及发展趋势;探讨中药制药装备技术升级的可能途径和新方法,助推中药产业的可持续健康发展,以力求实现中药制药过程的低碳和环境友好,同时保证中药制剂安全、有效及质量稳定。  相似文献   

18.
中药制药装备技术升级问题是影响中药行业节能、减排以及保障中药制剂质量的关键问题。现代制药工程技术的应用及新学科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中药制药装备水平的提高。但长期以来,我国中药制药装备仍处于较低的水平,众多企业的制药装备仍停留在20世纪80年代的水平,其能耗高、污染大、效率低,严重制约着中药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在前期工作基础上着重分析了影响中药制药装备发展的瓶颈问题、国家相关政策导向及发展趋势;探讨中药制药装备技术升级的可能途径和新方法,助推中药产业的可持续健康发展,以力求实现中药制药过程的低碳和环境友好,同时保证中药制剂安全、有效及质量稳定。  相似文献   

19.
正中药历史悠久,药性一般平和,长期以来被认为是安全、有效、低毒的。随着中医药事业及制药工业的发展,中药新制剂、新剂型的大量临床应用,近年来有关中药注射剂(CMI)各种不良反应也屡见报道[1]。在临床中除了医师应该严格掌握药物的适应症和禁忌症外,护士的临床用药监护也非常重要,笔者现对CMI临床用药的全程监护问  相似文献   

20.
口服液刍议     
口服液是在传统制剂一汤剂基础上演变发展起来的,它是吸取了汤剂、糖浆剂和针剂之长处独树一帜的新剂型。它的产生和应用,为中药新剂型的发展开辟了新的途径.口服液剂型虽然巳经有了三十多年的历史,但只有《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