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王晓峰 《中国妇幼保健》2013,28(25):4155-4156
目的:探讨学龄前儿童口腔保健的效果.方法:选择学龄前3岁儿童5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50例,儿童在人选时均无龋齿等口腔疾病.对照组儿童没有实施特别的口腔保健相关知识和方法,根据患儿喜好和家长指导进行口腔保健;观察组实施相关口腔保健,嘱咐在家长的监督下让儿童饭后漱口、按时刷牙,并教会患儿正确刷牙方法.随访时间为3年,观察两组儿童龋齿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儿童中发生龋齿27例,发生率为10.8%;对照组儿童中发生龋齿64例,发生率为25.6%,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男童龋齿发病率为10.7%,女童发病率为10.8%;对照组男童龋齿发病率为25.9%,女童发病率为25.2%,两组中男、女童龋齿发病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学龄前儿童实施正确有效口腔保健有助于降低学龄前儿童龋齿的发病率.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口腔综合保健在预防儿童龋齿过程中的应用,用以指导临床预防措施。方法将治疗组78例应用口腔综合保健的效果与对照组78例仅进行常规口腔保健的效果进行比较观察。结果治疗组在刷牙方法正确率、刷牙次数、定期检查次数等方面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其龋齿发生率也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口腔综合保健预对防儿童龋齿具有重要意义,可帮助儿童养成良好的口腔保健习惯,帮助儿童家属及其监护人树立正确的口腔保健观念,能有效预防儿童龋齿发生,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窝沟封闭术对窝沟龋齿的预防作用。方法采用回顾性方法分析天津市北辰区宜兴埠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自2017年6-10月收治的338例儿童的临床资料,根据预防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168例和研究组170例,其中对照组给予日常的口腔检查,研究组给予窝沟封闭术防治,两组均给予常规护理措施,观察预防龋齿的临床效果。结果治疗后研究组儿童的龋齿发病率为4.71%,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5.4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儿童的龋面均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龋面均值均小于治疗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研究组儿童的龋面均值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窝沟封闭术可有效降低儿童龋齿的发生率,保护儿童牙齿健康。  相似文献   

4.
目的 分析综合护理干预预防儿童龋齿的效果。方法 选取2021年1月至2022年6月甘肃省酒泉市第二人民医院口腔科收治的106例儿童进行研究,根据随机数表法进行分组,分别为观察组53例,对照组53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教育模式,观察组则采用综合护理干预,分析实施不同干预对儿童家长的满意度、预防龋齿知识掌握情况以及儿童的配合度、龋齿发生率等方面的影响。结果 观察组家长的护理干预满意度分值较高(P<0.05);观察组儿童配合度较高(P<0.05);观察组儿童的龋齿发生率较低(P<0.05);观察组儿童家长对知识掌握情况较优(P<0.05)。结论 实施综合护理干预,不仅能降低儿童日常生活中的龋齿发生率,还会提高家长、儿童对牙齿健康重视程度,切实保证儿童的牙齿健康。  相似文献   

5.
目的对中山市东升镇辖区内幼儿园儿童进行相关口腔保健措施的探讨。方法 120例儿童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研究组儿童接受氟化泡沫预防龋齿,对照组儿童采取常规口腔保健措施。对比两组儿童操作的配合度及2年内龋齿的发生率。结果两组儿童在操作配合度方面无统计学差异(P﹥0.05)。但研究组儿童2年内龋齿的发生率为10.00%,显著低于对照组儿童(28.33%),两者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氟化泡沫对于儿童龋齿有显著的治疗效果,明显降低儿童龋齿的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儿童龋齿口腔感染的病原菌生物学特性分析及对儿童龋齿的预防措施,以降低口腔感染率。方法选择医院2012年1月-2014年12月86例龋齿儿童为观察组,另外选择86例无龋齿儿童为对照组,通过对儿童口腔感染部位的分泌物进行鉴定,比较两组儿童口腔中主要病原菌变形链球菌的阳性率、菌落数及药敏性,数据采用SPSS 18.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观察组检测出134株病原菌,对照组中检测出54株病原菌,观察组儿童变形链球菌阳性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变形链球菌菌落数占总菌落数的61.38%,与对照组的19.15%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变形链球菌对青霉素的耐药率最低为76.99%。结论变形链球菌的数量与儿童龋齿的发生有直接关系,做好口腔卫生能降低儿童龋齿的出现。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窝沟封闭术联合氟保护漆预防儿童龋齿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体检儿童为研究对象,依先后顺序平均分组,每组50人。对照组接受窝沟封闭术治疗,观察组接受窝沟封闭术联合氟保护漆治疗,治疗后,对两组儿童进行为期2年的随访,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龋均[(0.92±0.2)颗]高于对照组[(0.71±0.13)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第一恒磨牙龋齿发生率(4.0%)低于照组(18.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儿童脱落发生率(7.62%)低于对照组(23.5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窝沟封闭术联合氟保护漆在预防儿童龋齿中的疗效较好,能有效降低龋齿发病率和邻面龋发生率,可在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加强口腔综合保健对儿童龋齿的预防效果。方法将2010年1月-2011年10月我地区3-5岁儿童260名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常规的口腔保健措施,实验组给予口腔综合保健预防方法,观察比较两组儿童在干预后半年的刷牙次数、正确刷牙比例、牙齿保健知识掌握情况和龋齿发生率。结果经统计学分析,实验组患儿每日刷牙2-3次人数更多,正确刷牙比例较高,儿童牙齿保健知识掌握情况好,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实验组儿童龋齿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患儿,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儿童进行口腔综合保健措施能够较好地预防儿童龋齿的发生,值得应用推广。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在幼儿园儿童龋齿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1月-2016年1月于深圳市宝安区松岗预防保健所妇幼保健科就诊的400例儿童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常规干预组和综合护理组各200例,常规干预组给予常规干预,综合护理组给予儿童幼儿园综合护理。比较两组家长满意程度;儿童、家长对龋齿的了解、预防龋齿方法的掌握度;良好口腔卫生依从性、良好饮食行为依从性;龋病发生率。结果综合护理组家长满意程度高于常规干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综合护理组儿童、家长对龋齿的了解及预防龋齿方法的掌握度高于常规干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综合护理组良好口腔卫生依从性、良好饮食行为依从性高于常规干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综合护理组龋病发生率低于常规干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实施儿童幼儿园综合护理有利于提高龋齿的认知和良好饮食行为依从性,减少龋病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健康教育在儿童口腔卫生疾病预防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随机抽取某小学100例儿童作为观察对象,对其中50例儿童实施健康教育为观察组,另外50例儿童未实施健康教育作为对照组,观察两组儿童对口腔卫生知识掌握情况以及口腔保健行为等。结果观察组儿童多吃甜食对牙齿有害、刷牙出血原因、温水刷牙更健康等方面的知识掌握程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儿童饭后刷牙漱口与每天刷牙以及用含氟牙膏等行为的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50例儿童中,发生龋齿1例,牙周炎1例,口腔卫生疾病发生率为2.00%;对照组50例儿童中,发生龋齿5例,牙周炎7例,口腔卫生疾病发生率为24.00%。观察组口腔卫生疾病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儿童口腔卫生疾病的发生与饮食习惯及口腔卫生行为等存在重要关联,实施针对性的健康教育能提高儿童对口腔卫生知识的掌握程度,有助于控制儿童口腔卫生疾病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窝沟封闭术联合氟保护漆的使用在儿童龋齿预防中的效果。方法于本院2016年2月至2018年4月体检的健康无龋齿儿童中选出136例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儿童采用窝沟封闭术进行龋齿预防,观察组儿童在此基础上应用氟保护漆,随访观察18个月,对比两组的龋齿发生率、封闭剂脱落情况等。结果随访18个月,观察组的龋齿发生率2.96%、邻面龋发生率2.22%、封闭剂完全脱落率1.48%、封闭剂部分脱落率3.70%、封闭剂总脱落率5.19%,对照组患者的龋齿发生率10.61%、邻面龋发生率7.58%、封闭剂完全脱落率6.82%、封闭剂部分脱落率9.85%、封闭剂总脱落率16.67%,两组对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患者的龋均值高于对照组(P<0.001)。结论窝沟封闭术与氟保护漆的联合应用能更好预防儿童龋齿发生,保障儿童牙齿健康,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风险护理在气管异物患儿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天津市儿童医院2015年4月-2019年4月收治的气管异物患儿23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11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风险护理;对两组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以及家长的满意度进行比较。结果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观察组肺气肿、支气管炎及肺炎的总发生率为2.61%,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0.1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家长满意度为98.26%,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7.8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风险护理使得气管异物患儿的术后并发症风险明显降低,家长满意度明显提高,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中药学干预对儿童感冒合理用药的影响。方法收集西青区张家窝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2015年1月-2017年6月收治的50例感冒患儿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5例,观察组采用中药学干预模式,对照组采用常规药物治疗模式,比较两组治疗效果及治疗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100.0%,高于对照组的8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主要包括恶心、呕吐、嗜睡、口干等,其中观察组用药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0%,低于对照组的2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家长对治疗满意度为88.0%,高于对照组的6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儿童感冒用药中引入中药学干预,能够提高用药治疗的整体效果与患儿家属满意度,降低用药的不良反应发生率。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赏识教育在6~12岁儿童静脉输液中的应用。方法选取6~12岁静脉输液儿童1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静脉输液操作,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赏识教育。对两组穿刺成功率、疼痛、恐惧情况、家长满意度进行观察。结果观察组一次穿刺成功率为94.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2.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疼痛评分为(2.89±0.25)分,显著低于对照组的(5.36±0.32)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恐惧程度明显轻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家长满意度为96.0%,显著性高于对照组的8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6~12岁儿童静脉输液中给予赏识教育,可显著提高穿刺成功率,减轻儿童疼痛与恐惧,提高家长满意度,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健康教育在儿童保健门诊护理工作中的实施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10月-2018年10月在天津市滨海新区新城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进行体检的儿童31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双盲法将儿童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有155例,其中观察组儿童在接受体检的过程中给予健康教育,对照组儿童在接受体检的过程中给予常规护理。结果观察组儿童身体状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儿童家长护理总满意度为98.1%,高于对照组的88.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两组儿童家长不确定感、焦虑程度评分低于护理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儿童保健门诊护理工作中实施健康教育可以促进儿童的身心发展,降低家长的不确定感和焦虑程度,提高护理满意度,值得予以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舒适护理模式对疫苗接种儿童依从性与家长满意度的影响。方法选择深圳市宝安区中心医院2016年1-6月疫苗接种儿童276例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38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舒适护理模式护理,对两组儿童依从性及家长满意度进行观察。结果观察组儿童依从率为89.13%与对照组的63.04%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儿童家长护理满意率为91.30%与对照组的69.57%比较,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疫苗接种儿童接受舒适护理模式可提高依从性,配合护士完成操作,同时能增强家长护理满意度,利于护患关系的和谐,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深圳市龙华新区儿童护牙防龋的效果。方法选取深圳市龙华新区二年级7~8岁学龄期儿童400例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字表法分组,观察组与对照组各200例。对照组采取窝沟封闭方法护牙防龋,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含氟凝胶,两组儿童均接受综合健康宣教。观察6、12个月时两组儿童龋齿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6个月、12个月时的龋齿、邻面龋发生率分别为0.50%、6.50%、0.00%、2.50%,对照组分别为3.50%、20.00%、2.50%、10.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儿童6个月、12个月时的龋均明显较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取窝沟封闭联合含氟凝胶护牙防龋效果满意,可有效降低龋齿发生率,具有一定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儿童龋齿与口腔幽门螺杆菌(HP)感染的相关性。方法选择200例3~6岁儿童进行研究。观察龋齿发生情况,测量牙菌斑指数和口腔HP感染情况。结果 200例儿童中,97例儿童患龋齿,龋齿患病率为48.5%;117例儿童口腔HP阳性,口腔HP阳性率为58.5%。男女龋齿患病率、口腔HP阳性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χ~2=0.000、0.205,P=0.983、0.651)。不同年龄儿童口腔HP阳性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3.161,P=0.367)。龋齿儿童口腔HP阳性率高于无龋齿儿童(χ~2=21.787,P0.05)。轻、中、重度龋齿儿童口腔HP阳性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3.158,P0.05)。口腔HP阳性儿童牙菌斑指数高于阴性儿童牙菌斑指数,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3.012,P0.05)。结论儿童龋齿和口腔HP关系密切,口腔HP感染和龋齿严重程度及牙菌斑指数有关。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口腔幽门螺杆菌(HP)感染对儿童龋齿病情和牙菌斑指数的影响,为儿童龋齿防治措施的优化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取140例3~6周岁儿童为研究对象,分析不同年龄段、不同性别儿童口腔HP感染的情况,分析龋齿的发生与儿童口腔HP感染的关系;分析儿童龋齿的严重程度与口腔HP感染的关系,比较口腔HP感染阳性和HP感染阴性儿童的牙菌斑指数。结果所纳入的140例儿童口腔HP感染率为62.86%,其中5~6岁年龄段儿童口腔HP感染率最高为67.57%,4~5年龄段儿童口腔HP感染率最低为60.61%,各年龄段儿童口腔HP感染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男童口腔HP感染率为69.86%,女童口腔HP感染率为55.22%,两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龋齿患病率为76.43%,龋齿儿童口腔HP感染率为72.90%显著高于无龋齿儿童的30.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轻度龋齿儿童口腔HP感染率为60.00%,中度龋齿儿童口腔HP感染率为80.00%,重度龋齿儿童口腔HP感染率为90.91%,三者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口腔HP感染阳性儿童的牙菌斑指数为(4.21±0.28)显著高于口腔HP感染阴性儿童的(3.31±0.3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口腔HP感染与儿童龋齿病情的加重、牙菌斑指数的上升有一定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综合护理干预措施对预防ICU综合征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天津市泰达医院2017年3月-2018年3月期间收治的110例ICU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5例。对照组和观察组分别采取常规护理措施和综合护理措施,观察两组患者的ICU综合征发生率以及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的ICU综合征发生率为9.09%,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3.6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为94.5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ICU患者采用综合护理干预措施,能够有效预防患者产生ICU综合征,提高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