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采用固相微萃取法(SPME)提取苹果酒中的香气成分,然后利用GC-MS对苹果酒香气成分进行了鉴定分析,共分离得出30种香气成分,鉴定出了27种香气的化学成分,约占色谱流出组分总峰面积的93.83%,其中苹果酒香气成分中相对含量较高的高级醇类有2-甲基-1-丁醇(46.21%),2,3-丁二醇(11.8%),苯乙醇(10.84%),3-呋喃乙醇(1.86%),4-羟基苯乙醇(0.37%)等;酯类有乙酸乙酯(1.14%),软脂酸乙酯(4.73%),丁二酸单乙酯(3.09%),辛酸乙酯(0.76%),己酸乙酯(0.52%)等.  相似文献   

2.
山茱萸利口酒香气成分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山茱萸具有极高的营养价值和药用价值,为促进我国山茱萸产业的多元化发展,应用溶液萃取法与固相微萃取法对山茱萸利口酒的香气成分进行了提取,并用GC-MS进行分析比较.共鉴定出山茱萸利口酒中63种香气成分,其中醇类、酯类、酸类分别为15,22,12种,占利口酒香气成分总量的56.12%,13.61%,27.66%.含量较高的有:3-甲氧基-4-羟基肉桂酸、丁二酸单乙酯、2,3-丁二醇、2-苯乙醇、3-甲基-1-丁醇、乙酸、辛酸乙酯、辛酸等.结果表明两种萃取技术结合使用,能更加全面地反映山茱萸利口酒香气成分的组成.  相似文献   

3.
利用溶剂萃取法对山楂红酒中的香气成分进行提取,采用气相色谱-质谱(GC/MS)技术对其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在山楂红酒中共分离出73个峰,鉴定出37种化合物;酯类和醇类是山楂红酒中香气组成最复杂的两类化合物,其中主要成分为丁二酸乙酯、苯乙醇、丁二酸二乙酯、甲氧基乙酸乙酯、酒石酸二乙酯、2,3-丁二醇、乳酸乙酯、对羟基苯乙醇、棕榈酸甲酯、4-羟基丁酸内酯.  相似文献   

4.
美洲种葡萄Conquister干红葡萄酒香气的GC/MS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韩国民  侯敏  王华 《酿酒科技》2010,(4):99-104
采用液-液萃取法提取美洲种葡萄Conquister葡萄果汁和干红葡萄酒中的香气成分,应用色谱面积归一法测定各成分的相对含量。结果表明,从美洲种葡萄Conquister葡萄汁中共鉴定出68种香气成分,相对含量较高的分别为乙酸乙酯、5-羟甲基-2-呋喃甲醛、2,3-二氢-3,5-二羟基-6-甲基-4(H)吡喃-4-酮、乙酸、(E)-2-己烯-1-醇、1-己醇、乙酸异丙酯、糠醛、2-丁烯酸乙酯、乙醇等;从干红葡萄酒中共鉴定出68种香气成分,相对含量较高的分别为乙醇、异戊醇、乙酸异戊酯、苯乙醇、辛酸乙酯、乙酸乙酯、葵酸乙酯、辛酸、7-[2-(乙酰基)-3à,5á-二甲氧基环戊基-1]-己酸乙酯、1-己醇。  相似文献   

5.
赤霞珠和玫瑰香干红葡萄酒挥发性物质差异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采用二氯甲烷液液萃取法提取赤霞珠和玫瑰香干红葡萄酒中的香气成分,利用气相色谱-质谱、计算机检索等技术对分离化合物进行鉴定,结果共检测出34种挥发性成分,其中异戊醇、苯乙醇、丁二酸二乙酯、辛酸乙酯、二羰基苯甲酸甲酯、邻苯二甲酸二甲酯、邻苯二甲酸二乙酯为2种酒所共有;羟基-丁二酸二乙酯、2-羟基-3-苯基丙酸乙酯、2,2-二甲基戊酸、2-(2-氧化丙烯醇).苯甲醛、色氨酸为赤霞珠所特有,十二酸乙酯、邻苯二甲酸二丁酯等为玫瑰香特有,其中芳樟醇、-萜品醇与少量苯环类化合物可能是玫瑰香所特有的典犁性香气物质.  相似文献   

6.
利用溶剂萃取法对发酵干红山楂酒中的香气成分进行提取,采用GC-MS进行分析。在干红山楂酒中共分离出40个峰,鉴定出30种化合物,采用面积归一化法测定了各种成分的质量分数。其中酯类和醇类是干红山楂酒中香气组成最多的两类化合物。其中主要成分为丁二酸单酯、苯乙醇、丁二酸二乙酯、己二酸正辛正癸酯、4-羟基丁酸内酯、羟基丁二酸二乙酯、2,3-丁二醇、9,10-二羟基甲基酯硬脂酸、棕榈酸甲酯、乳酸乙酯。  相似文献   

7.
刘浩  赵生满  任贵兴 《酿酒科技》2015,(1):115-119,123
使用顶空固相微萃取结合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分析小米黄酒与黍米黄酒的香气成分。共鉴定出香气成分87种,其中小米黄酒67种,黍米黄酒61种,两者共有41种。2种黄酒在香气组成上相似,醇类含量最高,酯类次之,两者相对含量占鉴定得到物质总量的90%以上。苯乙醇、异戊醇、丁二酸二乙酯和丁二酸单乙酯均为2种黄酒含量最高的组分。  相似文献   

8.
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和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对2种不同猕猴桃酒中主要香气成分进行了分析研究,共鉴定出101种香气成分,其中猕猴桃琥珀酒和猕猴桃桃红酒分别检测到54、78种香气成分,其中32种是二者共有的.猕猴桃琥珀酒的主要香气成分为辛酸乙酯和邻苯二甲酸二甲酯,其相对含量分别为19.11%和13.58%,猕猴桃桃红酒中的主要香气成分为辛酸乙酯和苯乙醇,其相对含量分别为为14.52%、12.96%.  相似文献   

9.
贺兰山东麓地区霞多丽干白葡萄酒香气成分的GC/MS分析   总被引:28,自引:0,他引:28  
目的:研究宁夏贺兰山东麓地区霞多丽干白葡萄酒香气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溶液萃取法提取霞多丽干白葡萄酒中的香气成分;用气相色谱-质谱进行分离测定,结合计算机检索技术对分离化合物进行鉴定,应用色谱峰面积归一法测定各成分的相对含量。结果:分离出33个峰,鉴定出32个香气化学成分,共占其色谱流出组分总量的98.97%,其中相对含量以3-甲基-丁醇、丁二醇二乙酯、辛酸、苯乙醇、2-甲基丙醇、己酸、2-羟基丙酸乙酯、2,3-丁二醇、癸酸、二氢化-2(3氢)呋喃酮等为主。  相似文献   

10.
梅尔诺干红葡萄酒香气成分的GC/MS分析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8  
王华  张莉  李华  刘拉平 《酿酒科技》2005,(5):101-103
采用溶液萃取法提取梅尔诺干红中的香气成分,经气相色谱-质谱联机分析,分离出37个峰,鉴定出27种化合物,占总峰面积的97.14%。其中主要为苯乙醇、1-戊醇、丁二酸二乙酯、5-乙基二氢化-2(3H)-呋喃酮、1H-吲哚-3-乙醇、N-苯基-2-萘胺、4-羟基-苯乙醇、3-甲硫基丙醇、对-羟基肉桂酸乙酯等。  相似文献   

11.
猕猴桃果酒香气成分的固相微萃取GC/MS分析   总被引:2,自引:5,他引:2  
采用固相微萃取法提取、富集秦美猕猴桃果酒中的香气成分,经GC-MS分离与分析,共鉴定出64种化合物,其含量占挥发性成分的96.44%,包括酯类、醇类、酸类、醛酮类、烃类以及少量的其他化合物,以酯类、醇类、酸类化合物为主.其中主要成分为乙酸-3-甲基丁酯、3-甲基丁醇、苯乙醇、辛酸乙酯、癸酸乙酯、乙酸乙酯、乙酸苯乙醇酯、已酸乙酯、辛酸、2-甲基丙醇、乙酸-2-甲基丙酯、癸酸、乙酸己酯、己酸等.这些物质的共同作用形成了猕猴桃果酒独特的风味.  相似文献   

12.
采用固相微萃取气质联用对被PVC管道污染的葡萄酒中的挥发性成分进行分析鉴定。结果表明,污染成分主要是1,2,3,4-甲基苯、萘、1-甲基萘和2-甲基萘,其中以萘的含量最高。葡萄酒主要的香气成分如琥珀酸二乙酯、苯乙醇、辛酸、葵酸,在污染酒样中比例显著减低,甚至未检出。  相似文献   

13.
选用清汁发酵桑椹酒为研究对象,采用液-液萃取法对样品进行预处理,以气相色谱-质谱(GC-MS)联用法对其挥发性物质进行了分析。从桑椹酒中鉴定出28种成分,主要香气成分为苯乙醇(25.43%)、琥珀酸乙酯(6.21%)、丁内酯(5.42%)、乙酸异戊酯(2.54%)、正辛酸乙酯(2.07%)和乙酸乙酯(0.78%)。桑椹酒感官特征为醇香浓郁,口感柔和。  相似文献   

14.
采用固相微萃取法提取柿子甜酒中的香气成分,用气相色谱-质谱仪进行测定,结合计算机检索技术对分离化合物进行分离鉴定,并应用色谱峰面积归一法测定各成分的相对含量。在柿子甜酒中共定性出32中挥发性成分,其中主要包括脂类、醇类、有机酸类、醛类和少量烷烃。结果表明,辛酸乙酯、苯乙醇、癸酸乙酯、邻苯二甲酸二甲酯、2,3-丁二醇等含量相对较高,可能是柿子甜酒香气形成的主要的成分。  相似文献   

15.
对梅兰春芝麻香型酒微量成分的检测结果进行了分析,并与其他名酒的相关成分含量进行比较。结果表明,梅兰春酒不仅具有芝麻香型白酒独有的风味成分,而且含有多种有机酸和脂肪酸(酯)、醇类、酚类、吡嗪类化合物等成分。其中,在常规风味成分中,乙缩醛含量为其他酒的1.2~4.9倍,乳酸乙酯和乙酸乙酯的含量是除生力源外其他酒的1.3~3.5倍;亚油酸乙酯、油酸乙酯和棕榈酸乙酯含量高于同香型的其他酒;在微量风味成分中,四甲基吡嗪是同香型产品的1.5~4.4倍;乳酸和乙酸高于其他酒2倍以上,但丁酸含量低于其他酒。  相似文献   

16.
薛洁  常伟  贾士儒  王异静 《酿酒科技》2006,(12):106-109
利用固相微萃取和气质联用技术分析欧李汁和欧李酒中的挥发性香气成分,分离的化合物经计算机检索进行鉴定,根据面积归一法测其相对舍量,发现欧李汁中含有77种风味物质,占色谱流出总量的96.18%;而欧李酒中的风味物质主要有57种,占色谱流出总量的97.47%。欧李汁中主要香气物质有:2-己烯醇、2-己烯醛、苯甲醛、3-己烯醇、乙酸乙酯、己醛、沉香醇等,而欧李酒中主要包括苯乙醇、异丁醇、己酸乙酯、己醇、乙酸乙酯、苯甲酸乙酯等物质。  相似文献   

17.
研究“巴厘”、“卡因”和“台农11 号”3 种菠萝果实的香气成分及其差异。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技术- 气质联用技术(HS-SPME-GC-MS)对3 种菠萝成熟果实香气成分进行分析测定。从 “巴厘”、“卡因”和“台农11 号”3 种果实中分别检测出46、40 和29 种香气成分,各占总峰面积的99.04%、84.11%、92.43%。主要成分为酯类、烃类、苯类、萘类化合物。酯类物质在“巴厘”“卡因”“台农11 号”测试品种中含量最高,分别达90.87%、59.92% 和82.54%;烃类次之,苯类和萘类物质含量较小。3 种果实有11 种相同的香气成分,独有的香气成分为:“巴厘”16 种,“卡因”16 种,“台农11 号”7 种。3 种菠萝果实香气成分的种类和含量之间存在差异,“巴厘”的重要特征香气成分为癸酸乙酯、己酸乙酯和2- 甲基丁酸乙酯;“卡因”的重要特征香气成分为己酸乙酯、辛酸乙酯和乙酸异戊酯;“台农11 号”的重要特征香气成分为己酸乙酯、辛酸乙酯和2-甲基丁酸乙酯。  相似文献   

18.
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HS-SPME)和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技术,对52°五粮液的香气成分进行分析,共鉴定出58种香气成分.其中酯类化合物鉴定出26种,相对含量占总挥发物的49.80%;醇类化合物鉴定出9种,相对含量占总挥发物的47.54%;烷烃类化合物鉴定出8种,相对含量占总挥发物的1.02%;醛酮类化合物鉴定出7种,相对含量占总挥发物的0.97%;酸类化合物鉴定出4种,相对含量占总挥发物的0.59%.五粮液的主要香气成分依次为乙醇(相对含量38.75%)、已酸乙酯(相对含量23.14%)、辛酸乙酯(相对含量6.34%)和丁酸乙酯(相对含量3.88%).  相似文献   

19.
生香活性干酵母的食醋生产应用试验表明,试验样的感官质量及其总酸、总酯含量均比对照样有所提高;试验样(蒸馏液)香气成分的数量、含量和种类均比对照样(蒸馏液)多,尤其乙酸乙酯、乳酸乙酯的含量分别提高0.99%和1.22%;应用生香活性干酵母可提高食醋中香气成分的含量,改善了食醋香气,提高了食醋质量;生香活性干酵母的适宜用量为0.2%(对主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