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48 毫秒
1.
新疆农村城镇化与产业结构关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从分析新疆农村城镇化进程及产业结构演变过程及特点入手,通过文献资料法和线性回归模型分析了新疆城镇化发展和产业结构升级之间的关系,提出加快农村城镇化进程,必须建立在农业产业结构升级的基础上,而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必须依托于农村城镇化建设。  相似文献   

2.
严水永 《理论界》2007,(2):44-46
农村工业化城镇化与城市工业发展和城市化,对建设新农村的关系是不一样的,城市工业发展和城市化与新农村建设具有统一性的一面,又有相矛盾的一面,而且两者的统一性,要通过中间环节的转化才能实现。而农村工业化城镇化与建设新农村具有直接的同一性。农村工业化的过程就是发展农村生产力的过程;农村城镇化的过程就是农民建设新家园、建立新社区的过程;农村工业化城镇化的过程,就是提高农民素质、增加农民收入的过程。  相似文献   

3.
广东产业结构升级:进展、问题与选择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简要分析了广东产业结构升级的进展与成效,重点剖析了结构升级转型中面临的偏差与问题。其中,结构偏差、区域差距与投资冲动是广东产业结构优化的最为关键的难题。文章认为,广东结构优化升级的关键是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走新型工业化的发展道路。一个基本的战略选择是,必须将广东的工业化进程由以工业资本的形成、产业规模的扩张和大量人口的非农化为主要特征的工业化中级阶段,推进到以产业技术的提升、产业结构的优化和人口素质的改善为主要特征的工业化高级阶段。  相似文献   

4.
杜传忠  刘英基  郑丽 《江淮论坛》2013,(1):33-39,153
文运用granger模型和耦合协调度模型对我国现阶段工业化与城镇化系统的耦合协调度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工业化对城镇化发展的带动作用较明显,而城镇化对工业化的促进作用不明显。目前,我国工业化与城镇化的协调水平总体偏低且存在明显的区域差异,东部沿海地区二者的协调水平相对较高,中西部地区的协调水平较低。制约我国工业化与城镇化协调发展的主要因素包括体制性及机制性因素、城市基础设施及公共服务能力明显不足、城镇化发展模式存在一定缺陷以及产业升级与城镇化发展没有实现有效结合。为此,应进一步健全和完善推进工业化与城镇化协调发展的体制机制,加快转变城镇化发展模式,实现产业结构升级与城镇化推进的有机结合。  相似文献   

5.
《大庆社会科学》2013,(6):153-153
范建华、张睿莲撰文指出,城镇化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是工业化、现代化的重要标志,是在经济不断增长的过程中,由产业结构非农化引发生产要素流动和集中,原来农村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思维方式逐渐与城市接轨,最终实现城乡一体化。城镇化是个动态的过程,但城镇化不是劳动力、财富等要素向城市单方面聚集,  相似文献   

6.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新时期的战略思考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研究我国的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不能仅仅局限于完善短期就业机制,而应当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结合我国的新型工业化道路、城镇化道路、产业结构调整以及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等,作全方位多角度的分析和探讨,以形成一个协调有效的转移机制和政策体系,成为解决我国农业和农村问题的突破口。  相似文献   

7.
促进产业结构调整的新途径:发展企业集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企业集群多为中小企业集群,在促进农业产业化、农村城镇化进程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企业集群的发展与工业化进程相辅相成,推动着产业结构的升级。  相似文献   

8.
农村土地产权制度改革与城镇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城镇化过程牵涉到农业、农民和农村,而农村土地产权制度又是其中的核心.目前,我国城镇化滞后于工业化,人口城镇化又滞后于土地的城镇化,这是由中国农村劳动力向城市转移不畅造成的.要解决中国目前的城乡二元结构,就要对中国土地产权制度进行改革,加强农村集体土地的流转,弱化农民对土地的依赖,最终促进人口的城镇化和土地的城镇化相协调.  相似文献   

9.
论我国农村工业化与农村城镇化的协调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冯海发 《河北学刊》2001,21(5):19-23
本文在对农村工业化与城镇化之间内在联系的理论分析的基础上,剖析了我国农村工业与城镇化发展的偏差,提出了我国农村工业化与城镇化协调发展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0.
我国农村现代化进程的路径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在总结我国农村现代化探索过程中的经验和教训基础上,分析了我国农村现代化发展的关系:农村产业化是农村现代化的基础,农村工业化是农村现代化的前提,农村城镇化是农村现代化的关键。提出了我国农村现代化进程的路径:农村产业结构优化←→农村产业化←→农村工业化←→农村城镇化←→农村现代化。  相似文献   

11.
二元工业化是在城市工业化的基础上,进一步以现有的地(市)、县(市)和乡镇为依托,构建并发展广大农村的工业园(或产业园),有效实现农业剩余劳动力向二、三产业转移,促进人口聚集,推动工业化带动城市化发展,并实现农业产业化,达到城市与乡村和谐发展的目的。二元工业化结构的构建必须以产业化为基础,以实现劳动力转移为根本,以工业化与城市化发展为目标,通过工业化(或产业化)过程最终建成高、中、初三级城市模式,达到解决二元经济问题,实现二元向一元、同质的现代经济转换的目的。  相似文献   

12.
城镇化与工业化互动协调发展是城乡经济发展的一个主要问题。在构建新型城镇化和新型工业化评价指标体系的基础上,采用四川省21个市州2007—2012年相关数据,运用“协调度—协调发展度模型”和灰色系统模型 GM(1,N),对城镇化与工业化互动发展的协调性进行评价,并揭示其内在驱动力,结果表明:四川省城镇化与工业化互动发展的协调度与协调发展度处于不断提高的过程中,21个市州工业化发展对城镇化与工业化互动协调发展均起着促进作用,但经济发展水平极高和极低市州的城镇化发展对城镇化与工业化互动协调发展具有制约作用。因此,应以工业化带动城镇化发展,制定差别化的城镇化与工业化互动发展政策,全面深化制度改革,形成城镇化与工业化互动协调发展的良性机制。  相似文献   

13.
李博  张旭辉 《西部论坛》2018,(3):25-32,99
发展服务业是资源型城市实现经济转型的重要途径之一,但我国资源型城市数量众多且差异巨大,经济转型的目标、方式和途径也必然有所差别.以我国107座地级资源型城市为样本,对不同类型资源型城市服务业2005—2015年的发展态势进行比较分析,结论表明:资源型城市的服务业发展符合产业演进的一般规律,但滞后于我国服务业发展的整体进程;不同类别的资源型城市服务业发展表现出不同的特征,各城市的特征与其区域分布、城市类型、经济增速和工业化阶段有关,尤其受到所处工业化阶段的影响.资源型城市发展服务业,不应单纯提升服务业占比和片面追求服务业高端化,而应与其所处工业化阶段相适应,并充分利用资源型产业的比较优势和产业基础,才能顺利实现经济转型.  相似文献   

14.
邯郸处于城市化快速发展阶段,产业聚集是邯郸城市发展战略的重要抓手。促进产业聚集与城市化的良性互动,要促进企业集聚,提高产业聚集水平;要落实人口管理政策,促进人口向城镇有序聚集;要实施统筹产业聚集和城市化发展的规划战略。  相似文献   

15.
徐峰 《兰州学刊》2008,(2):132-135
明清时期,在农村商品经济发展的基础上,江南市镇生成一种自然演进的城市化发展形态。这种城市发展形态建立在商业贸易和商品化农业、小手工工业基础之上,是一种原生型城市化。近代以来,市镇也面临着向近代化的转型。由于一些原因,近代市镇没能够向大城市方向发展,大多成为了依附于大城市的城镇。中国的城市化没有选择市镇型的发展道路,而是选择了一条近代化的城市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16.
“三农”与城市化,是事关我国经济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的重大课题。按照著名经济学家阿瑟·刘易斯二元经济理论的构想,我们绝对不可能通过农村劳动力向城市工业的转移,实现城乡二元结构向一元的转变。农民人口多,农村土地广,这是我们的现实国情。我们只有在城市工业化、现代化的同时,开辟广大农村的工业化发展道路,建立城乡二元工业化结构体系,才能实现农村劳动力无限转移,并以工业化带动城市化和农业产业化,最终解决二元向一元转变的问题。  相似文献   

17.
城镇化进程中的制造业与物流业联动发展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高詹 《兰州学刊》2013,(9):113-118
我国城镇化建设进入到从规模扩张到质量提高的发展阶段,新的形势赋予了制造业与物流业联动发展的城镇化内涵和路径.在城镇化推进过程中,从互信互惠的发展理念、产业集群、合理有序的城市体系、信息化的智慧城市、城镇化的人口素质五个方面诠释了两业联动的内涵.通过对我国制造业与物流业耦合联动现状的分析,提出从营造平等发展氛围、产业集群与城市网络体系互动、信息管理水平、城镇化质量等方面进行两业联动发展路径的选择.  相似文献   

18.
李辉敏 《河北学刊》2006,26(5):86-89
农民工是中国社会转型时期社会流动和社会分化过程中出现的新工人阶级群体,为中国的工业化、城市化和现代化建设做出了巨大贡献。农民工已经具备了工人阶级的基本特征并成为产业工人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当代中国城市的边缘群体,农民工市民化是解决农民工问题、实现农民工向工人阶级转化的根本途径。  相似文献   

19.
论21世纪中国城市化发展的战略基点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由于国际环境的发展变化和中国的具体国情,21世纪中国城市化的加速发展进程将是一个极具特色的巨大系统工程。它的内容极其丰富,需要研究的问题很多。以科学发展观作指导,从全局发展的战略视角来考察,至少有三个战略基点需要深入研究和实践。一、中国城市化的发展速度,既是加速度,又应是"均衡城市化"的速度,所谓"均衡城市化"的速度,即国民经济发展目标要求的通过城市化供给与需求相均衡,而实现的城市边际聚集效益等于边际聚集成本动态均衡的城市化速率;二、中国城市化的根本动力,是新型工业化下产业结构演进所引致的市场需求;三、中国城市化加速发展的空间布局是城市区域化和区域(城乡)城市化。城市的区域化是中国城市化宏观布局的新发展,区域城市化是微观方面的每个城市空间结构的发展变化,即城郊结合型的城乡统筹发展。  相似文献   

20.
以城镇化为动力 加快烟台“转方式调结构”进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城镇化是"转方式调结构"的持久动力,体现在:一是城镇化有利促进经济由出口、投资导向型转向内需拉动型;二是城镇化有利于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和升级转型;三是城镇化有利于经济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在城镇化处于一个快速发展的关键时期,城镇化战略也须要转型,即由传统城镇化向新型城镇化转型。推进烟台城镇化进程的路径选择:一是破除二元结构,形成有利于城镇化加快发展的体制机制;二是搞好布局规划,构建合理的城镇体系;三是强化要素聚集,形成城镇化的产业支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