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 毫秒
1.
云母钛变色颜料用于陶瓷墙砖的装饰,具有"随角异色"的效果;配方组成,釉层厚度,烧成制度等工艺参数的精确控制与否,对变色效果有很大影响;釉料配方中,塞格尔釉式的R2O必须小于0.55克分子,否则,变色效果将消失;变色亚光瓷砖的施釉厚度在10~30μm范围内,变色效果最佳;变色亚光瓷砖中试生产对烧成温度均匀性的要求十分严格,其温差一般控制在±5℃。  相似文献   

2.
戴铁建  曾令可 《佛山陶瓷》2008,18(11):18-19
本文介绍了一次烧成制度下的一种低温、快速烧成全生料亚光釉的配方。文中计算了该釉料的化学组成,用赛格尔式表示法计算出釉式,并介绍了该釉的光泽效果及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3.
本文选用锆英砂、烧滑石和白云石等为主要原料,研制了一种釉面效果较佳的建筑陶瓷用白色复合亚光釉。本实验应用正交实验考察了配方组成对白色复合亚光釉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在熔块4,白云石16,滑石5和锆英砂16,烧成温度为1160℃,保温30 min条件下,该建筑陶瓷用釉呈现稳定的白色复合亚光釉,该釉的白度高76.7,光泽度25.8%,  相似文献   

4.
《陶瓷》2016,(11)
利用本地原料和钾长石、钠长石、氧化铝等原料制备建筑陶瓷仿古砖用亚光釉。运用单因素法探讨了Al_2O_3/SiO_2比例对釉面效果的影响,烧成制度和工艺条件等对坯釉适应性的影响。当钠长石含量为16%、钾长石含量为19%,氧化铝含量为15%(即Al_2O_3/SiO_2比值为1/6)时,球磨时间在15~20min,生坯釉层厚度控制在0.4mm左右,烧成温度为1 220℃,保温时间为10min时,坯釉适应性最好。该釉面光泽度为28.6,白度为65.8,呈现出较好的亚光效果。  相似文献   

5.
本文介绍了亚光釉的试制机理,以东南亚及ISO标准与要求进行配方优化,研制出良好的亚光釉,能满足各种条件,耐磨防滑,耐酸碱,烧成范围宽,缺陷少且易于生产。  相似文献   

6.
詹益州 《佛山陶瓷》2015,25(3):15-18
本文通过反复多次的试验优选出铁红结晶釉的基础配方,并分析了Fe2O3含量、骨粉含量、滑石含量、烧成制度、釉层厚度、添加着色金属氧化物等对釉面及红花结晶的影响。实践证明:铁红结晶釉中红花的形成机理是釉在烧成时,铁的过饱和熔液与基础釉中的磷酸盐熔液作用并产生液相分离的结果。要想得到理想的釉面效果,釉中Fe2O3量要控制在8%~15%之间,滑石用量要控制在8%~17%之间,骨粉用量要控制在10%~20%之间,釉层厚度要控制在1.0~1.2 mm之间。  相似文献   

7.
詹益州 《佛山陶瓷》2013,23(3):21-24
本文通过正交试验法优化出油滴釉的基础配方,并分析了釉层厚度、烧成制度、添加着色金属氧化物对釉面及油滴的影响。实践证明:油滴釉中油滴的形成机理是由于釉中过饱和的Fe2O3分解产生大量气泡,带动周围铁氧化物富集所导致的;要想得到理想的油滴效果,釉中Fe2O3含量宜控制在6%~8%之间,釉层厚度宜控制在0.7~1.0mm之间,煅烧温度为1300℃,保温30min。  相似文献   

8.
王邓  朱聪旭  徐辉  刘鹏  郑直  冯铭华 《硅酸盐通报》2015,34(12):3477-3481
在钧瓷基釉中加入微量稀土金属氧化物,采用马弗炉、微波烧结炉及工业窑炉烧制钧瓷样品,设定相同烧成制度,研究在不同烧成设备条件下对变色钧瓷釉层的显微结构及呈色影响.通过X-射线粉末衍射仪(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研究釉层的物相组成及显微形貌;通过CM-2500C分光测色仪研究钧瓷的变色效果.分析结果显示,添加稀土金属氧化物后在微波烧结炉中烧成,得到的钧瓷样品效果较好.三种不同窑炉烧成条件下的钧瓷样品均有明显析晶现象,变色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9.
本文在硅酸锌结晶釉的基础上加入变色色料,对基础结晶釉的组成、变色颜料的组成和添加量、制备工艺条件等进行了系统的研究试验。通过采用一定的生产工艺,成功研制出烧成温度为1340℃的新型结晶釉——变色结晶釉,并探讨了各组成及工艺制度对结晶尺寸的影响,确定了最佳的工艺配方,分析了影响变色效果的各个因素。  相似文献   

10.
本文通过大量试验优选出蛇皮釉的基础配方,并对釉层厚度、烧成制度、添加金属氧化物对釉面及蛇皮釉微晶的影响等方面进行了研究,探索出蛇皮釉微晶的形成机理为:釉中的铁、镁化合物与钛在高温下进行化学反应并在特定的烧成制度下形成一种新的晶体。要想得到理想的蛇皮微晶效果,釉中的Fe2O3含量宜控制在4%~5%之间,Ti O2含量宜控制在4.5%~5.5%之间,Mg O含量宜控制在4.5%~5.5%之间,釉层厚度宜控制在0.5~0.7 mm之间。最高烧成温度为1280℃左右,当冷却到1160℃时宜保温2 h。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