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肛瘘病人的健康教育需求与指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桂莲  张富爱 《护理研究》2006,20(7):1888-1888
肛瘘是常见的肛门直肠病,其症状是局部反复流出脓液或粪汁,并伴疼痛、瘙痒。在我国发病率占肛门直肠疾病的1.6%~3.6%。手术疗法是治疗本病的主要手段,但由于病人对本病的发生、发展等知识缺乏,故不能及时就诊或不能积极配合医护治疗。为此,自2001年2月以来,采用访谈方法对46例肛瘘病人进行调查,了解他们对健康教育的需求,有针对性地进行了健康教育。  相似文献   

2.
直肠脱垂是肛肠外科常见病,据1977年全国肛门直肠疾病调查结果表明,本病占全部肛门直肠疾病的0.58%。由于城市医疗卫生条件不断改善,目前本病以农村为多。近年来,我们在采用“消痔灵”直肠注射的基础上,加用直肠内瘢痕固定,肛门紧缩术等综合治疗完全性直肠脱垂,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3.
张丽娟  王松  李婉丽  张玉珍 《护理研究》2011,25(14):1265-1266
先天性直肠肛门闭锁是小儿最常见的畸形之一,肛门闭锁合并瘘管者约占75%,男性约70%合并瘘管,女性约95%合并瘘管。而无肛前庭瘘是女孩最常见的肛门直肠畸形。对这种畸形以往多采用后切或骶会阴肛门成形术治疗,但不能保证瘘口及内括约肌的完整性,外观或排便功能不满意。我院1998年2月—2008年6月对32例婴幼儿无肛前庭瘘进行手术  相似文献   

4.
出口梗阻型便秘(outlet obstructive constipation,OOC)属功能性便秘的一种,由于病因复杂.其症状也很顽固,在治疗上颇感棘手,以往以内科保守治疗为主,但疗效差。近年来。随着对盆底功能认识的深入以及排粪造影、结肠传输试验、肛门直肠压力测定等在临床上应用而对本病的认识逐渐加深.部分患者采用手术治疗。传统手术(Wasserman)为肛缘后1.2cm的后正中切口,直接将部分耻骨直肠肌分离切断.但容易并发感染,而且复发率也高,有效率为75%。因直肠内的黏膜具有较强的分泌免疫能力.经肛门手术比传统术式感染的机会更少,我们设计了直接经肛门将肥厚的耻骨直肠肌部分切断来治疗耻骨直肠肌肥厚型便秘。1999—2004年,我科对99例OOC患者采用肛门后方切开扩肛加经肛门耻骨直肠肌部分切断术或(和)改良Block直肠前突修补术治疗,效果良好,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5.
结直肠异物是指各种异物经口、肛门进入结直肠后,在肠段狭窄部或弯曲处发生嵌顿,部分异物需借助外科治疗手段取出。结直肠异物的来源和种类可分为5类:(1)口源性异物,即不能消化的异物,除精神病、儿童和自杀、自残者外,大多属于误咽不消化的异物;(2)肛源性异物,有医源性异物,如肛门体温表、直肠排气管、直肠内压检测器等,经肛门有意插入的异物多种多样,形态大小不一,  相似文献   

6.
韩敏 《中国误诊学杂志》2010,10(35):8745-8745
先天性直肠肛门畸形是小儿常见的消化道畸形,发生率为l/1000~1/5000。手术是主要的治疗方法,本病的手术死亡率虽在2%以下,但术后并发症,如肛门失禁、肛门狭窄、瘘管复发颇为常见。  相似文献   

7.
肛门直肠周围脓肿是肛门直肠周围组织感染化脓的结果 ,本病绝大多数是细菌感染 ,也有少数是结核菌感染。中医属“肛周痈疽”范畴 ,有虚实之分。本病的发病除与肛门直肠局部的特殊结构有关外 ,饮食不节和过度疲劳是主要诱因。1 抗感染治疗细菌感染多表现为发病急 ,发展快 ,3~ 5天即成脓 ,肛门局部红肿热痛甚 ,伴不同程度发热、纳差。检查血常规、白细胞和嗜中性粒细胞值均高出正常范围。皮下和粘膜下脓肿可很快自行溃破 ,脓液色黄稠厚。而提肛肌以上的深部脓肿难以很快自行溃破 ,表现为局部疼痛、肛门下坠、便意频、发热。少数肛周脓肿表现…  相似文献   

8.
临床上对于肛门狭窄的手术治疗方法通常采用切开与扩张术、肛管成型术与挂线术等,而我们则对肛门狭窄手术方法进行改良,采用切开与挂线并用治疗肛门狭窄取得了较满意的疗效。我们主要对痔瘘、直肠脱垂注射或结扎术后肛门狭窄,慢性或放射性肛管直肠炎、肛管直肠化学损伤引起的肛  相似文献   

9.
肛窦炎又称肛隐窝炎,其症状虽然不太严重,但据临床统计有85%的肛门直肠疾病都是由于肛窦被感染而引起的,故本病是一种重要的潜在感染病灶。因此,积极治疗肛窦炎对预防许多肛门直肠疾病的发生具有重要意义。我们在进行灭滴灵灌肠时配合中药治疗,取得较为满意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
肛门直肠内给药法是指将某些药物以液体、油膏、药纱条、栓剂等形式直接纳入肛门直肠内,经肠道吸收或药物的直接作用而达到治疗痔瘘科疾病的目的之方法。因其简、便、效、廉,既为医者所喜用,亦为患者所亲睐。现据文献将近8年来的进展综述如下。一、灌肠法灌肠法是将药物以液体的形式从肛门注入或灌入肛门直肠内,达到治疗痔科疾病或通畅大便的目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