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以硅酸钠、氯化铝为主要原料制备不同铝硅物质的量比的聚硅酸铝(PASi C)混凝剂,通过混凝实验,对比聚硅酸铝、市售聚合氯化铝(PAC)、阳离子聚丙烯酰胺(CPAM)以及聚硅酸铝复配阳离子聚丙烯酰胺对模拟废水浊度和苯酚的去除效果。研究结果表明:PASiC_1(铝硅物质的量比为1.0)与少量阳离子聚丙烯酰胺复配,可以降低去除浊度和苯酚时PASiC_1的使用量,并大幅度提高PASiC_1对苯酚的混凝去除率。当水样p H=9、PASiC_1复配5 mg/L CPAM时,浊度去除率最高达99%以上,苯酚去除率可达10.3%,表现出协同增效作用,为焦化废水的强化混凝预处理提供了有益思路。  相似文献   

2.
壳聚糖混凝效果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本文通过对壳聚糖(CH)与聚丙烯酰胺(PAM)在pH值、加入量对混凝效果影响,对难沉降粒子聚沉能力等方面进行了的对比实验,得出结论:壳聚糖的除浊能力大于PAM,最适宜的pH范围为4~7,其优良的混凝性能是由于其独特的聚阳离子结构。  相似文献   

3.
以水解聚马来酸酐(HPMA)、聚环氧琥珀酸(PESA)、葡萄糖酸钠、D-异抗坏血酸钠和锌盐为原料,研制出一种新型无磷缓蚀阻垢剂。利用旋转挂片腐蚀实验、静态阻垢实验和电化学实验研究了该无磷缓蚀阻垢剂的缓蚀和阻垢性能。结果表明,无磷缓蚀阻垢剂的质量浓度为50 mg/L时,缓蚀率和阻垢率分别达到90%和98%以上;该无磷缓蚀阻垢剂是一种以抑制阳极为主的混合型缓蚀阻垢剂,在A3碳钢表面的吸附遵循Langmuir吸附等温方程。  相似文献   

4.
沈翔  曾德芳  张伟 《清洗世界》2011,27(9):14-19
以丙烯酸共聚物、氨基磺酸、水解聚马来酸酐(HPMA)、缓蚀剂D以及Zn2+增效剂等为原料,研制出一种多元复合无磷缓蚀阻垢剂。采用旋转挂片腐蚀实验、静态阻垢实验以及腐蚀电化学实验对复合无磷缓蚀阻垢剂的性能进行评定,并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对试片的腐蚀形貌进行观察。由正交实验结果得到复合无磷缓蚀阻垢剂各药剂的最佳质量比...  相似文献   

5.
吸附-混凝-高级化学氧化法处理庆大霉素废水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采用吸附-混凝-高级化学氧化法,对庆大霉素废水进行处理,筛选出最佳的混凝条件及氧化条件。实验发现,采用聚合氯化铝(PAC)和阳离子聚丙烯酰胺(CPAM)复合混凝该废水,在pH为8,PAC与CPAM的用量分别为400mg/L和10mg/L时混凝效果较好。混凝后的废水再用H2O+Fe^2 UV氧化,当pH为3时,采取三次投加方式加入2.4g/LH2O2,紫外灯照射6h,取得了满意的结果,实验结果表明:采用吸附-混凝-高级化学氧化处理庆大霉素废水是一种行之有效的途径。经该方法处理后的庆大霉素废水,其CODCR去除率为99.1%,脱色率达100%,达到了医药行业废水排放标准。且该方法设备简单,易于下一步实现工业放大,是一种有较好开发前景的处理庆大霉素废水工艺。  相似文献   

6.
壳聚糖絮凝剂的投加量对污泥脱水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24,自引:0,他引:24  
通过污泥比阻的测定,分析絮凝剂剂量对污泥脱水性能的影响。同时对三氯化铝、阳离子聚丙烯酰胺、壳聚糖以及复合絮凝剂的絮凝效果进行比较。结果表明,无论是无机絮凝剂和有机絮凝剂都存在最佳剂量,小于或大于最佳投加量,絮凝效果都不好。阳离子聚丙烯酰胺(CPAM)、壳聚糖、三氯化铝的最佳投加质量浓度分别为0.2g/L、10g/L、35g/L。与三氯化铝相比,阳离子聚丙烯酰胺的药剂消耗量要低得多。壳聚糖与CPAM相比,在达到相同的絮凝效果时,壳聚糖的用量大于CPAM的用量。将壳聚糖与氯化铝复合,用两段法应用于污泥调理,研究这种复合絮凝剂的脱水性能,实验表明壳聚糖和三氯化铝复合,能大大提高污泥的脱水性能。  相似文献   

7.
阳离子聚丙烯酰胺(CPAM)具备优异的吸附、除浊和脱色能力,被广泛应用于染料、食品、油田等多个领域的废水处理。本文综述了共聚合成阳离子聚丙烯酰胺的方法,并阐述分析了各种合成方法的优缺点和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8.
汤俊梅  程炜 《广州化工》2011,39(2):66-69
采用光催化合成法,以丙烯酰胺(AM)和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DMDAAC)为单体,以过硫酸钾为光引发剂,在紫外光照射下合成阳离子聚丙烯酰胺(CPAM)。红外光谱分析产物结构证实了该方法的可行性。通过正交试验研究优化反应条件。控制反应条件,制得的阳离子聚丙烯酰胺的特性黏数最大可达到1.31×10^3mL/g,固含量为21.9%,阳离子度为18.0%。  相似文献   

9.
水分散型阳离子聚丙烯酰胺的絮凝性能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孔凡亭 《河南化工》2008,25(8):21-23
通过高岭土模拟废水实验,考察了水分散型聚(甲基丙烯酰氧乙基三甲基氯化铵/丙烯酰胺)(以下简称CPAM)的投加量、阳离子度、分散剂分子量及其与PAC复配对絮凝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絮凝过程CPAM表现出两个聚沉点,其适宜阳离子度和分子量范围分别为10%~15%和500×10^4~700×10^4,与PAC复配可显著增强其絮凝效果。  相似文献   

10.
孟祖超  刘祥  李谦定  符军放 《广东化工》2012,39(5):19-20,37
以聚天冬氨酸(PASP)为主剂,将其与水解聚马来酸酐(HPMA)进行复配,研制了一种适合弱碱性条件新型缓蚀阻垢剂。通过静态阻垢实验、、塔菲尔极化曲线法、交流阻抗法及静态失重法研究了该缓蚀阻垢剂在弱碱性介质中的阻垢和缓蚀性能。实验结果表明;该缓蚀阻垢剂属于混合型缓蚀剂,在弱碱性介质中表现出了较好的阻垢和缓蚀效果。  相似文献   

11.
将具有球型分子结构的超支化聚合物接枝到阳离子聚丙烯酰胺上,目的是当用阳离子聚丙烯酰胺处理油田污水时,抑制分子的卷曲速度,提高絮凝性能。作者首先以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DMDAAC)、丙烯酰胺(AM)和丙烯酸(AA)为单体,聚合得阳离子聚丙烯酰胺,该聚合物具有线型分子结构。再以甲基丙烯酰氧乙基三甲基氯化铵(DMC)与端部氨基的超支化聚合物反应,得到端部带有阳离子的超支化聚合物,该聚合物具有类似球型的分子结构。然后将阳离子超支化聚合物接枝到线形阳离子聚丙烯酰胺上,得到一种接枝改性的阳离子聚丙烯酰胺。用红外分光光度仪分析证明得到了预期的产物结构,并测定了产物的特性粘度、阳离子度。  相似文献   

12.
铝盐混凝剂处理胜利油田聚合物驱采出水混凝机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铝盐混凝剂处理胜利油田聚合物驱采出水的效果和作用机理.结果发现:原油、部分水解聚丙烯酰胺(HPAM)和盐共存时,三者相互作用结果都导致混凝剂投加量增加,除油、除HPAM效果降低.在处理实际采出水时,混凝效果主要依靠Al~(3+)与水中残余HPAM的交联作用.采出水中油滴和盐都会阻碍铝盐与HPAM的交联反应.与HPAM交联能力较强的硫酸铝的除油效果和去除HPAM效果比聚合氯化铝(PAC)高.  相似文献   

13.
主要阐述水厂混凝剂投加的MFA控制和SCM控制的研究及实践,通过中试基地的MFA混凝剂投加控制的测试和水厂生产流程上的SCM混凝剂投加控制的实践应用,获取相关数据和曲线图,分析两种控制方式的混凝剂投加曲线特性,对比两种控制方式的效果,为水厂混凝剂投加控制的技术改造和研究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4.
阳离子聚丙烯酰胺絮凝剂制备与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阳离子聚丙烯酰胺系列是目前水处理剂中用量最大的药剂之一.本文探讨开发用作水处理絮凝剂的阳离子聚丙烯酰胺系列产品和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5.
概述了分散聚合的特点及其机理,重点介绍了以水为介质的阳离子聚丙烯酰胺分散聚合研究进展。详细探讨了阳离子聚丙烯酰胺水分散聚合体系的组成,即单体、分散介质、分散剂、引发剂等因素对分散聚合的影响以及各组分之间的相互关系。  相似文献   

16.
污水处理用阳离子PAM的开发现状和前景   总被引:20,自引:2,他引:20  
介绍了国内污水处理及污泥脱水用阳离子聚丙烯酰胺的生产情况及生产技术,罗列了阳离子聚丙烯酰胺的制备方法,如非离子聚丙烯酰胺的曼尼希阳离子化法、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DMDAAC)和丙烯酰胺(AM)的共聚法、甲基丙烯酸二甲胺乙酯氯甲烷盐(或丙烯酸二甲胺乙酯氯甲烷盐)与丙烯酰胺的共聚法等等。  相似文献   

17.
为解决超细氢氧化镁颗粒细、易团聚导致的难过滤问题,本文考察了添加剂种类对含超细氢氧化镁浆料过滤性能的影响,系统研究了阳离子型聚丙烯酰胺加入方式、添加剂用量比、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和搅拌速率等因素对过滤速率的影响,采用X射线衍射仪(XRD)、热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对反应过程中得到的氢氧化镁晶体结构、形貌、粒度等进行表征分析,结合傅里叶红外光谱仪(FTIR)探究了聚丙烯酰胺分子与氢氧化镁晶体的结合机制,总结了阳离子型聚丙烯酰胺提高含超细氢氧化镁浆料过滤性能的机理。结果表明:阳离子聚丙烯酰胺的添加量为理论氢氧化镁质量的0.7%,反应温度60℃,搅拌速率250r/min,超细氢氧化镁浆料的过滤速率最大为545mL/(m2·s),体系黏度最低为8.64mPa·s,氢氧化镁的平均粒径为138nm。过滤性能提高的机理为:阳离子聚丙烯酰胺中的酰胺基团与氢氧化镁分子中的羟基通过吸附架桥方式结合形成长链分子,使氢氧化镁颗粒之间分散性提高,减少相互间的团聚,提高整体过滤速率。  相似文献   

18.
A study using coagulation–flocculation method for the treatment of papermaking‐reconstituted tobacco slice wastewater had been carried out. Polyaluminum chloride (PAC) and polyferric sulfate (PFS) as coagulants, and four kinds of polyacrylamides (PAMs) as flocculants, were employed during the coagulation–flocculation process. The effects of three factors, that is, the dosage of coagulants, the dosage of flocculants and pH on the treatment efficiency of the process were evaluated.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efficiencies of PAC and PFS on the reduction of COD, ammonia nitrogen (NH3‐N) and total suspended solids (TSS) in the treated effluents were equivalent; however, the efficiency of PAC on the color reduction was much higher than that of PFS. In the presence of PAC, a cationic polyacrylamide with very high molecular weight and low charge density (i.e., PAM4) was found to give the highest coagulation–flocculation efficiency. At the optimal conditions, that is, pH of 6.5, PAC dosage of 500 mg/L, and PAM4 dosage of 5 mg/L, the reductions of COD, NH3‐N, color, and TSS in the process were found to be 70.8, 84.8, 72.3, and 98.5%, respectively. The study also showed that the PAC‐PAM4 scheme can remove the most of aluminum from the raw water. © 2013 Wiley Periodicals, Inc. J. Appl. Polym. Sci. 130: 1092‐1097, 2013  相似文献   

19.
王晖  钟宏 《过滤与分离》2000,10(2):15-17
研究了阴离子型、阳离子型和非离子型聚丙烯酰胺对赤泥沉降和过滤的影响。结果表明 :三种型式的聚丙烯酰胺均可作为赤泥的沉降助剂 ,但阴离子和非离子型不宜用作赤泥的过滤助剂 ,阳离子型则在赤泥的过滤过程中表现出了一定的助滤作用。  相似文献   

20.
综述了近年来阳离子聚丙烯酰胺的聚合与应用研究进展,主要阐述了反相乳液聚合、双水相聚合、紫外光引发聚合以及模板聚合等聚合方法,介绍了阳离子聚丙烯酰胺在工业水处理、城市污废水处理、污泥脱水以及造纸工业中的应用,并对阳离子聚丙烯酰胺未来的发展趋势与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为阳离子聚丙烯酰胺的进一步研究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