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患者,男性,69岁。发现外周血淋巴细胞增多2年伴肝区隐痛5个月,于2005年10月19日人院。患者于2003年12月因前列腺增生术前准备行血常规检查,发现淋巴细胞增多(WBC38.04×10^9/L,淋巴细胞0.81,Hb 105VL,BPC199×10^9/L),无发热和其他不适,无浅表淋巴结肿大,肝脏肋缘下未触及,脾脏肋缘下1.5cm。外周血涂片人工分类:中性粒细胞0.20,淋巴细胞0.32,单核细胞0.01,嗜酸粒细胞0.01,幼稚淋巴细胞0.46。根据骨髓涂片和外周血淋巴细胞免疫表型,诊断为“B淋巴细胞增殖性疾病”。  相似文献   

2.
患者,女,10岁。因发现面色苍白3天,牙龈出血1天,于2006年11月13日步行人院。查体:体温37.7℃,脉搏124次/min,呼吸20次/min,血压90/65mmHg。贫血貌,全身皮肤黏膜苍白,双下肢可见散在淤点、淤斑。双耳前、耳后及颌下、颈部均可扪及黄豆大小至鸡蛋大小肿大淋巴结,无压痛。睑结膜、口唇苍白。胸骨压痛(+)、心肺正常。腹部软,肝、脾未扪及,全腹无压痛、反跳痛,双下肢无水肿,神经系统检查阴性。血常规:血红蛋白62g/L,白细胞5.7×10^9/L,血小板27×10^9/L,外周血涂片可见幼稚细胞0.50;骨髓象:增生明显活跃,淋巴系明显增多,原始淋巴细胞0.56,幼稚淋巴细胞0.24,细胞大小不一,核染色质粗而浓集,[第一段]  相似文献   

3.
1病历介绍男,47岁。因中上腹持续性疼痛、头痛、发热10天,腹胀、尿少5天,于1996年5月17日入院。查体:T38℃,P96次/min,R22次/min,BP94/72mmHg(12.5/9.5kPa);急性病容,痛苦貌,精神差,神志清楚;皮肤粘膜无异常;咽部稍充血,无出血点,扁桃体不肿大;心肺未见异常;中上腹压痛明显,无反跳痛,本价及肿块,肝、脾未们及,腹水征阳性。实验室检查:Hb144g/L,RBC4.9×1012/L,WBC3.8×109/L,L0.21,N0.79,尿蛋白(),RBC0~1/HP,WBC(+);肝功能正常,血淀粉酶15.4μmol·s-1·L-1,血糖5.4m…  相似文献   

4.
患者,女,45岁。因咳嗽、心悸伴乏力1个月于1998年 12月31日入院。既往健康。查体:体温36.3℃,血压135/ 75 mm Hg,贫血貌,皮肤黏膜无瘀点、瘀斑,胸骨无压痛,双肺无(口罗)音,脉率94次/min,律齐,肝、脾和浅表淋巴结无肿大。血常规:Hb 64 g/L,BPC 59×10~9/L,WBC 42.9×10~9/L,原始细胞0.61,幼稚细胞0.05,中性粒细胞0.13,淋巴细胞 0.21。骨髓象:骨髓增生极度活跃,以幼稚单核细胞增生为主(0.880)。过氧化酶染色:(+/-)15%,(-)85%:糖原  相似文献   

5.
1病历简介女,60岁。因持续性发热2周,伴皮疹、关节痛入院。2周前无诱因出现发热,呈持续不规则热,无寒战,伴皮疹,呈红色点状.不痒,多分布于躯干及面部;手、足部未见皮疹;关节病,以双膝关节为著。曾以青霉素、环丙沙星治疗,热不退。查体:T38.8℃,P92次/min,R22次/ndn,BP150/80mmHg(1mmHg=0.1333kPa)。急性病容,躯干部位见大小不等、红色点状充血皮疹,浅表淋巴结未触及,其它无阳性体征。辅助检查:血常现白细胞24.3×109/L,中性0.86,淋巴细胞0.14,血沉106mm/h,类风湿因子(-),抗“0”(-),SS-…  相似文献   

6.
恶性肿瘤患者胸水中出现高嗜酸性粒细胞3例报告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往认为胸水中出现嗜酸性粒细胞是一种非特异性反应或与某些寄生虫有关,而我们发现嗜酸性粒细胞明显增高的3例均为癌症患者,报告如下。1病历简介例1:女,50岁。于2个月前开始发热、胸痛、咳嗽、乏力,来我院就诊。胸透及B超提示“右侧胸腔积液”而入院。查体:T36.2℃,R15次/min,叩诊右下肺部呈浊音,呼吸音减低。实验室检查:血红蛋白108g/L,白细胞8.5×109/L,中性粒细胞0.70,淋巴细胞0.25,嗜酸性粒细胞0.05。入院次日查胸水常规:黄色、混浊、蛋白( ),红细胞0.7×109/L,白细胞1.2×109/L,淋巴细胞0.90,间皮…  相似文献   

7.
1病历简介女,31岁。双下肢瘀斑7天,齿龈出血2天,于1998年7月8日入院。查体;中度贫血貌,牙龈渗血,双下肢皮肤散在瘀斑,胸骨有压痛,心肺无异常,肝、脾、淋巴结无肿大。实验室检查:Hb87g/L,RBC3.05×1012/L,BPC79×109/L,WBC4.2×109/L;分类中性粒细胞0.32,淋巴细胞0.18,幼稚细胞0.50。骨髓增生活跃,粒:红=12:1,粒细胞系增生活跃,早幼粒细胞占0.55。PT15.1s(对照10.0s),纤维蛋白原定量0.8g/L,3P试验阳性。诊断: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并发弥漫性血管内凝血(DIC)。给予全反式维甲酸、小剂量H…  相似文献   

8.
1病例报告女,36岁。以腰痛1个月余,头晕、心慌1d于2004-12-14入院。查体:t37.3℃,P124次/min,BP96/60mmHg。重度贫血貌,双侧颈部可触及3个花生米大小淋巴结,表面光滑,质中,活动度好,无压痛。实验室检查:WBC13.1×109/L,Hb68g/L,PLT8×109/L。外周血分类:原始淋巴细胞0.05,幼稚淋巴细胞0.56,成熟淋巴细胞0.38,中性分叶核细胞0.01。肝肾功能正常。ECG示窦性心动过速。骨髓检查:骨髓增生极度活跃,红系、巨核系明显受抑,原始淋巴细胞占0.025,幼稚淋巴细胞占0.945,该细胞胞体约10~12nm,核染色质细微,核仁隐约可见,胞浆量少。组织化学染色…  相似文献   

9.
上消化道大出血急症脾切除术后生存40年1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病历简介女,84岁。因胸闷来诊。40年前因呕血、休克被送入当地医院就诊,当时查体发现脾大达脐下.经保守治疗无效而紧急行牌切除术。术后40年未再发生呕血及黑便。体格检查:P80次/min,BP124/94mmHg(16.5/12.5kpa)一般情况尚好,巩膜无黄染,无蜘蛛痣及肝掌,心肺未见异常.左上腹见手术瘢痕,腹部未见曲张静脉,腹肌柔软,肝未触及,无移动性浊音,双下肢无水肿。血常规:Hb118g/L,WBC5.3×109/L,PLT170×109/L;ALT正常,白蛋白37g/L,球蛋白25g/L,乙肝5项指标均阴性、心电图提示冠心病。B超:肝脏形态大小正…  相似文献   

10.
伊马替尼治疗儿童慢性粒细胞白血病二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例1,女,6岁。因面色苍白1年余,左髋关节疼痛半个月入院。查体:中度贫血貌,腹股沟淋巴结黄豆大小,肝肋缘下3cm,脾大入盆腔,Ⅰ线8.5cm,Ⅱ线13cm,Ⅲ线4cm。血常规:WBC45.2×109/L,中性粒细胞0.14,淋巴细胞0.30,幼稚细胞0.56,BPC470×109/L,Hb74g/L。血沉:39mm/1h。肝肾功能无异常。骨髓象示慢性粒细胞白血病(CML)加速期(原始及早幼粒细胞占0.415),FISH法检查bcr/abl融合基因阳性细胞百分率为66%,骨髓病理检查示纤维化Ⅱ~Ⅲ级。确诊后单用伊马替尼100mg/d口服,服药3d后血常规:WBC50.3×109/L,中性粒细胞0.24,淋巴细胞0.18,嗜酸粒细胞0…  相似文献   

11.
患者,女,69岁,因胸闷、憋气1周,晕厥加重1d,于2005年5月10日入院。既往有高血压病十余年。查体:体温35.9℃,脉搏109次/min,呼吸28次/min,血压124/77mmHg(1mmHg=0.133kPa),血氧饱和度89%。患者神志清楚,双侧瞳孔等大等圆,双肺呼吸音粗,无干湿性口罗音,心率109次/min,律齐,腹软,肝脾不大。胸部X线未见明显异常。血气分析:酸碱度pH=7.44,氧分压(PO2)61.5mmHg,二氧化碳分压(PCO2)30.3mmHg。  相似文献   

12.
1病历简介男,80岁。因突发腹痛,阵发性加剧24小时,伴恶心、呕吐,于1998年5月19日入院。体格检查:T36.5℃,P98次/min,R24次/min,BP120/75mmHg(16/10kPa)。面色苍白,双肺呼吸音粗糙,心脏听诊可闻频发期前收缩;腹肌紧张,满腹压痛反跳痛,以马氏点为甚,肠鸣音弱。血常规:RBC3.88×1012/L,Hb98g/L,WBC9.2×109/L,N0.64,L0.36。尿常规无异常。胸、腹透示两肺纹理增多,隔下未见游离气体,未见液平。右下腹诊断性穿刺未获异常液体。以急性阑尾炎穿孔,于5月20日在硬膜外麻醉下行阑尾切除术,术中发现腹腔…  相似文献   

13.
男,29岁,2006年9月27日中午服用感康片10余盒,20:00被家人发现,送至当地医院,经洗胃、补液等对症治疗后,28日转入本院。查体:P52次/min.R20次/min,Bp98/65mmHg(1mmHg=0.133kPa),呈浅昏迷状态,右额部有一4cm×3cm青紫色血肿,右腰部有25cm×20cm紫色水泡,双肺清,心率52次/min,律齐,无杂音,剑突下有压痛,无反跳痛。[第一段]  相似文献   

14.
1 病历摘要 女,45岁。因咳嗽6个月、咯血2d于2006年4月8日入院。入院前2d肌肉注射胸腺五肽2支(1mg/d),随后出现痰中带血,继而咯鲜血而入院。入院查体:T37.3℃,P78次/min,R20次/min,BP100/60mm Hg(1mm Hg=0.133kPa);急性面容,右肺呼吸音增粗,心界不大,心律齐,腹平软无压痛,肝脾肋下未触及,下肢不肿。4月6日实验室检查:血常规:WBC10.9×10^9/L,N0.68,L0.30,RBC4.13×10^12/L,Hb130g/L,BPC214×10^9/L;  相似文献   

15.
1典型病例例1,男,33岁,因腰背部疼痛1月,畏寒,发热1周,于2002年11月15日第1次入院。入院前1年曾到甘肃省文县打工。体检:体温36.9℃,脉搏112次/min,呼吸20次/min,血压105/45mmHg(1mmHg=0.133kPa);浅表淋巴结未扪及肿大;心肺听诊无异常;腹平软,肝未扪及,脾肋下2cm。神经系统无阳性体征;实验室检查:白细胞2.4×109/L,中性粒细胞0.54,淋巴细胞0.45,红细胞3.46×1012/L,血红蛋白86g/L,血小板51×109/L;腹部B超发现脾脏轻度肿大。入院后经普通抗感染治疗无效。行骨髓涂片查见利杜氏小体,诊断为黑热病。给予葡萄糖酸锑钠0.6g,肌肉注射,1次/d,…  相似文献   

16.
病例女,27岁,以左侧腰疼、发热5天入院,伴尿频、尿急、血尿、蛋白尿。既往下肢静脉炎、关节痛3年-4年,流产1次。查体:T39℃,P110次/分,Bp18/12kpe,贫血(±)。皮疹(-)。双肺(-)。心音纯律整,各瓣口未闻杂音。腹软,无压痛,肝脾未及,左肾区叩痛(+)。双侧肾动脉区未闻及血管吗。四肢关节无红肿、畸形,双下肢指压痕(-)。化验:HGBIW/L,WBC14.5×109/L,分数正常,PLTSG/L,ESR104.5mm/×109/L。尿RBCS-8/Hp,WBC10-15/Hp,颗粒管型0-1/Hp,潜血,蛋白,比重1.025,渗透压1450mOsm/L。…  相似文献   

17.
1病历介绍男,26岁。因头昏、乏力10个月,于1994年10月入院。查体:贫血貌,淋巴结无肿大,胸骨无压痛,肝、脾未见异常。血常规:WBC2.1×109/L,L0.56,N0.44.BPC54×109/L,Hb62g/L,Ret0.006。糖水溶血试验(-)。热溶血试验(-)。酸溶血试验(-)。尿铁血黄素(-)。骨髓象:有核细胞增生低下;粒系增生减低,占0.495;中幼粒以后各阶段细胞形态正常;红系增生减低,占0.025;淋巴细胞增高,占0.48,形态正常。全片未见巨核细胞,散在血小板亦难见。骨髓活俭:骨髓造血细胞增生极度低下,造血细胞广泛被脂肪细胞…  相似文献   

18.
李兆亮 《齐鲁护理杂志》2005,11(9):1190-1190
病历资料 患者男,54岁,因“左上腹包块4d”2002年11月30日收入院。既往高血压史6年,糖尿病史1年,家庭史无异常。入院查体:脉搏100次/min,血压170/100mmHg,浅表淋巴结未触及,双肺(-),心率100次/min,律齐,s1略强.腹软,未触及包块,肝脾肋下未触及,生化肝功ALT 26IU/L,AST16IU/L,CO2-CP24.0mmol/L。腹部彩超:腹主动脉左外侧见7.1cm&;#215;5.6cm肿块图象,分叶、边界清,内部均匀分布低回声。上腹部CT:腹主动脉左前方见7.0cm&;#215;5.5cm&;#215;5.6cm软组织密度肿块,形态欠规则,与腹主动脉界限不清,左肾上腺未见显示,右肾上腺、胰腺未见异常。诊断:  相似文献   

19.
甲磺酸培氟沙星致过敏反应1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病历简介女,32岁。因恶寒、发热、头痛、咽癌、四肢酸痛1天,于1999年7月5日来院就诊。直体:T38.6℃,P92次/min,R22次/min,BP120/12mmHg(16.0/12.0kPa)。神志清,面色潮红。双肺呼吸音粗糙,心音清、心律整。血常规:WBC1.2×109/L,N0.73.诊断为上呼吸道感染。既往除对去痛片过敏外无其他药物过敏史。给予甲磷酸培氟沙星0.4g加入5%葡萄糖250ml中缓慢静滴。约2分钟后诉恶心,便调慢输液速度。测脉搏96次/min,搏动有力。约半分钟后患者面色苍白,脉搏突然减弱,随即触不到;四肢发凉,血压测不到,听诊心音变弱。…  相似文献   

20.
1病例报告男,30岁。因腹胀3个月、乏力1个月于2005-08-10入院。查体:轻度贫血貌,心肺未见异常,脾脏1线16 cm,2线20 cm,3线5 cm。骨髓涂片:骨髓增生极度活跃,粒系异常增生92%,以中晚幼粒细胞为主,红系19%,淋巴细胞系9%,巨核细胞92个,血小板成堆易见。Ph染色体阳性,中性粒细胞碱性磷酸积分(-)。血常规:W BC 59.8×109/L,Hb 103 g/L,PLT 110×109/L,幼稚粒细胞0.30。诊断:慢性粒细胞白血病(CM L)(慢性期)。予阿糖胞苷、羟基脲和干扰素治疗3周后脾脏缩小为1线8 cm,2线12 cm,3线-4 cm,症状缓解出院。院外继续羟基脲和干扰素治疗。2005-10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