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成油体系     
“成油体系”这一术语引起了石油地质学家的关注并且给予了不同的定义或解释。Maggon(1987)首先给“成油体系”下了定义,强调了成熟烃源岩和相应的油气聚集之间的成因联系。对成油体系的分析是在盆地分析的基础上进一步研究含油气盆地中油气的生、储、盖、运、聚、保的时空配置及其演化规律,并且是将它们作为一个整体而不是孤立地进行 单项研究。一个成油体系包括正在生油的生油洼陷、所有与其有关的油气聚集或显示,以及形成油气聚集所必须的基本要作用过程。本文主要介绍了“成油体系”这一概念的形成过程、定义、特征及分类方法。  相似文献   

2.
成油体系中的层序地层学   总被引:29,自引:9,他引:20  
成油体系是油气勘探地质研究进程中一个特定阶段的研究目标和任务,侧重于解剖一个有效生油凹陷与其油气聚集间的成因关系;但层序地层学的飞速发展,使它已渗入到石油勘探的各个阶段中。层序地层学导出的岩性、岩相研究已成为生储盖特征研究的主要内容之一,层序地层格架的建立更为圈闭形成和油气运聚过程研究提供了重要的地层对比与沉积演化资料,而在初露端倪的高分辨率成油体系(成藏动力学)研究中,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研究提供从小层对比、物性分析,到油水动态分布研究等一系列重要基础资料,因此,在成油体系分析中,层序地层学扮演着一个举足轻重的角色。以两个陆相盆地的勘探实例,讨论了成油体系分析中层序地层学研究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3.
油气成藏门限及其研究方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对油气成藏模式和成藏机理进行了综合研究,提出了油气成藏门限的概念;建立了油气成藏门限的判别方程。讨论了油气成藏门限的主控因素,包括成藏体系规模、剖面上的源—储—盖层厚度比、源岩层年代或埋深、温压介质条件和构造变动次数等,介绍了油气成藏门限研究的技术原理和方法。以塔里木盆地满加尔凹陷及周缘地区为例,计算了寒武—下奥陶统源岩的生油和生气量。油气成藏门限及聚集效率。计算结果表明,生油、气量分别为1812.407×108t和4343.743×1011m3,油、气成藏门限分别为566.503×108t和3011.689×1011m3,油、气聚集效率分别为68.74%和30.6%。  相似文献   

4.
网毯式油气成藏体系——以济阳坳陷新近系为例   总被引:115,自引:12,他引:103  
根据济阳坳陷新近系油气成藏特点,提出网毯式油气成藏体系概念。该体系为3层结构:下部为油源通道网层,中部为仓储层,上部为油气聚集网层,这种岩相结构由河流层序发育过程中可容空间的变化速率从小到大所决定。在济阳坳陷北部,油源通道网层由古近系和断裂网构成,切入烃源岩的油源断裂起油气向上运移的单向阀作用,为新近系提供它源油气;仓储层为新近系馆陶组下段低位域辫状河流相砂砾岩,连通性好、分布广、厚度大,蓄积来自古近系的油气形成毯状聚集;油气聚集网层为新近系馆陶组上段、明化镇组的退积域和高位域沉积,以曲流河相为主的砂体平面呈树枝状,剖面呈透镜状,油气通过砂体-断裂输导网络运移聚集。对网毯式油气成藏体系中石油运移、聚集过程的二维物理模拟实验结果表明,在油源断裂幕式活动的地震泵作用下,周期性沿断裂向上输送的油气首先充注仓储层,呈毯式以放射状方式运移,通过沟通仓储层与上覆岩层的断裂进入上覆砂层的油在断裂向上输送的油气首先充注仓储层,呈毯式以放射状方式运移,通过沟通仓储层与上覆岩层的断裂进入上覆砂层的油在断裂两侧的砂体聚集成藏。济阳坳陷新近系网毯式油气成藏体系已发现3类9种油(气)藏类型,潜山披覆构造主体及其周围分布均构造型油气藏组合,储量丰度大;岩性型油气藏组合受河道控制,分布范围广,横向变化大,油水关系复杂;缓坡构造带分布地层型油气成藏组合。第三纪渤海湾盆地沉降、沉积中心向渤海迁移,是济阳坳陷新近系油气富集于邻渤海的沾化凹陷的主要原因,凹陷中受断裂控制形成的低凸起是油气富集的最有利场所。存在巨毯状输导层在下、树枝状砂岩透镜体在上的河流层序结构,是形成网毯式油气成藏体系的前提;存在油源断裂网和将仓储层与油气聚集网层沟通的断裂网,是它源油气向上输导的关键;仓储层与油气聚集网层中存在圈闭,是形成次生油气藏的核心。具有类似条件的沉积盆地,可能也存在网毯式油气成藏体系,这一石油地质新理论为勘探次生油气藏提供了新思路。  相似文献   

5.
“含油气系统”与“成油系统”概念对比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3  
回顾了国外“含油气系统”和我国“成油系统”概念的形成过程,对二者进行概念对比。二者的相同点为:研究的要素和作用相似,都是以油气的形成和分布为研究对象,以预测和寻找潜在的油气区带和油气田为研究目的。二者的不同点是:①概念提出的背景不同;②各自研究的范围不同;③研究的内容不同。建议我国研究者在应用含油气系统的概念时,尊重这一概念提出者的基本定义,不要把它与成油系统当作一个概念而混用。含油气系统的概念在发展和不断完善,将这一概念应用于我国石油地质研究时,既不要夸大它的作用,也不应改变其概念基本定义。参18(窦立荣摘)  相似文献   

6.
油气成藏动态预测   总被引:8,自引:3,他引:5  
油气成藏动态预测法,将油气成藏过程涉及的地质因素和作用分别称为可见系统和不可见系统。前者为烃源岩、输导层、区域盖层和圈闭组成的成藏要素格架;后者为在前者之中运行的烃源岩生烃作用、初次及二次运移作用和油气向圈闭充注的成藏作用。油气成藏动态预测法以成烃期烃源岩或近烃源岩输导层的构造图为基础,结合相应图件按油气生成、运移和聚集成藏的过程,分析和预测可能形成油气聚集的构造或非构造圈闭分布的地区。同时,根据成藏期后沉积盆地沉降和构造作用是否引起原生油气藏的变化,绘出油气成藏预测图或油气成藏过程分析图。如果后期变化显著,则须绘制烃源岩或近烃源岩输导层的今构造图,同分析图比较,以分析原生油气藏保存的现状和预测次生油气藏形成的位置。  相似文献   

7.
崔玉哲 《石油仪器》2011,25(6):53-55
为研究海月潜山的油气成藏条件,探讨油气成藏的主控因素与油气聚集规律,从潜山的油源条件、储层条件、油气运移通道和油藏保存条件等诸多要素入手,开展深入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海月潜山东西两侧分别为两大主力生油洼陷,长期持续活动的深大断裂和潜山不整合面构成良好的油源通道,多期次发育的裂缝为油气聚集成藏提供了有利的储集空间,沙河街期和东营期稳定分布的湖相泥岩披覆潜山之上,为潜山成藏提供了良好的保存条件。其中,位于西侧深大断裂附近,侧向直接与生油岩对接和位于构造转向部位的低潜山是油气成藏的最有利场所。  相似文献   

8.
油气输导体系研究述评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油气输导体系一直是石油地质学研究中的核心和难点。国内对于输导体系的研究始于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由于相关基础理论尚不完善,对于输导体系的研究仍为油气成藏机理研究的一个薄弱环节。目前,输导体系尚未具有统一的定义和分类方案,文中将其定义为油气从烃源岩运移到圈闭的过程中,各种潜在或已知的油气输导体的三维几何形态、内部构成、流体输导能力综合以及不同输导体的空间配置形式和时间上与生油期的匹配关系。并将油气输导体系分为两大类、6种类型。  相似文献   

9.
准噶尔盆地西北缘的油气运移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10       下载免费PDF全文
准噶尔盆地西北缘有含油丰富的克乌油区,是由断裂组成的大型油气聚集带。该油区主要生油期为二叠纪,玛湖拗陷为主要生油拗陷。构造作用力是形成工业性油气田的主要油气运移驱动力,印支期是油气运移的主要时期,该油区大部分油藏于此期形成,燕山期使油气再次分配或遭到破坏,使中新生界油气显示十分丰富,是区内重质油生成的主要时期。不整合面起到油气自生油拗陷向边缘聚油的作用,而断裂、不整合、裂缝、碎屑岩体共同组成运移通道,是该区油气运移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0.
张—扭断裂与油气运移分析——以渤海油区为例   总被引:9,自引:2,他引:7  
油气运移是油气成藏的核心,也是当今世界油气地质学中最难研究的一个课题,是油气勘探中最难预测的一个因素。渤海油区上第三系为河流相沉积,不能生油,其圈闭中聚集的油气来自2000?5000m之下的下第三系烃源岩,因此油气运移的研究显得更为重要。断层是渤海油区主要的运移通道,经过十几年的理论与勘探实践的探索,认识到继承性发育的大断层可作为大—中型油田形成的运移通道,晚期活动的小断层运移能力有限,直立的走滑断层运移能力较差,地层—断层的产状配置控制了油气的聚集部位,凹陷内上第三系油田绝大多数分布在大断层的下降盘。  相似文献   

11.
鄂尔多斯盆地含油气系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鄂尔多斯盆地含油气系统研究目前尚无成熟的划分方案和系统成果,本文主要依据油气赋存的层位并参考油气源将其划分为下古生界含气系统、上古生界含气系统及中生界含油气系统。各含油(气)系统平面分布范围主要受生油岩、储集岩分布和油气运移方向的控制;其中,下古生界含气系统、中生界含油气系统主要分布于盆地中部。上古生界含气系统主要分布于盆地北部。  相似文献   

12.
源一盖共控论是在“源控论”的基础上,通过总结塔里木盆地的油气勘探实践经验,参照全球其它地区的资料,依据“系统论”的原理提出来的。其主要内涵是:盖层、特别是区域盖层和烃源一样是油气系统及油气藏形成的前提条件,优质的储集层、畅顺的通道、规模可观的圈闭是在这两个前提条件下才能发挥富集油气的作用。也就是说一个沉积盆地只要具有了活跃而充足的油气源和封闭性良好的盖层,就有希望成为富含油气区。指出塔里木盆地的油气源条件和封盖条件非常优越,可成为我国21世纪石油、天然气工业发展的战略接替区。  相似文献   

13.
应用单井及二维盆地模拟、油源对比、流体包裹体均一温度分析等方法和技术对渤中坳陷黄河口凹陷烃源岩生烃演化史、BZ34断裂带油气运移通道、油气来源和充注历史进行了研究,提出在烃源岩晚期快速埋藏、快速成熟,晚期活动断裂发育的背景下,BZ34断裂带油气充注为断裂贯通型晚期快速成藏模式。指出活跃烃源岩与晚期活动断裂贯通型输导格架是油气晚期快速成藏的2大主控因素。  相似文献   

14.
源—盖共控论述要   总被引:41,自引:5,他引:36  
中国石油地质家早在1982年已提出“生油区基本控制油气分布”的“源控论”,此后又提出区域盖层对油气富集起关键作用,在此基础上,提出“源-盖共控论”;有效烃夺和盖层共同控制着油气系统的有效性,盖层获得封闭能力的地质时期是形成油气系统的关键时刻,一旦盖层被破坏,油气系统即失去有效性;烃源岩与盖层共同控制油气成藏,二者间关系是影响油气富集最为重要的耦合效能关节;在二者兼备的前提下,将油气系统各要素的动态  相似文献   

15.
准噶尔盆地复合油气系统特征、演化与油气勘探方向   总被引:36,自引:5,他引:31  
复合油气系统是同一区域内多个油气系统的复合与叠加,其范围内的不同油气系统一般不是独立的,储集层和盖层往往是共有的,所形成的油气藏为多油源混合的结果。准噶尔盆地发育包括16个油气系统的4个复合油气系统,一般具有多套烃源岩,具有多生烃期以及油气多源多期混合成藏的特点,同一复合油气系统内多个油气系统的连续性和继承性演化是油气富集的重要因素。玛湖-盆1井西复合油气系统包括佳木河组油气系统、风城组油气系统和下乌尔禾组油气系统;昌吉复合油气系统由株罗系油气系统和中二叠统油气系统组成;东道海子-大井复合油气系统由石系油气系统和二叠系平地泉组油气系统组成。这3个复合油气系统含油气丰度高,应是目前准噶尔盆地油气勘探的重点,应坚持富油气系统内继承性正向构造单元及其斜坡区勘探,并应加强株罗系的勘探力度。  相似文献   

16.
成藏动力系统的内涵及其勘探意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成藏动力系统又可称为成藏系统或运聚系统,是指含油气系统内一个相对独立的、自然的油气运移—聚集系统,它与相邻成藏动力系统之间存在着不同的油气成藏条件、成藏动力以及不同的成藏特征。成藏动力系统在盆地中的位置介于含油气系统与区带之间。成藏动力系统与含油气系统的区别在于:含油气系统的核心是“源”,同一含油气系统具有共同的烃源灶,它与其他含油气系统以烃源灶的不同相区别;而成藏动力系统则强调的是系统内油气运移和聚集成藏特征的共同性或相似性,同一成藏动力系统各油气藏具有相近的成藏条件、成藏动力、相似的运聚机制和相似的成藏模式。  相似文献   

17.
油气成藏体系及油气输导子体系研究   总被引:17,自引:2,他引:15       下载免费PDF全文
油气成藏体系是地表以下含油气的自然系统,它包括了形成油气藏的一切必要元素以及这些元素之间的有效配置结构,其中的元素是烃源岩、输导体系和圈闭。油气成藏体系必须具备能够产生任何单一元素所不具备的功能(形成油气藏)的结构。根据独立烃源岩的发育情况及三大元素的匹配组合关系,油气成藏体系可分为单源一位、单源二位、单源三位、二源二位、二源三位及三源三位。每一元素均包含了自身的时间和空间概念,成藏体系的时间也就涵盖了从"源"到"输导",再到"藏"的基本过程,它们的匹配组合也就具有了表示油气成藏体系在时间和空间上分布规律的属性特征。在输导体系成因分类方案的基础上,提出了输导体系的理论空间配置关系。   相似文献   

18.
准噶尔盆地车拐地区石油运聚规律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准噶尔盆地车拐地区长期处于三大生烃凹陷油气运移的有利指向区。该区断裂及圈闭发育,具有多源、多期的油气成藏特征。通过对该区油源研究,发现车拐地区油气源分布具有明显的规律性。搞清了车拐地区各区带在不同时期的石油运聚特征。红车断裂自海西运动末期就开始发育活动,到燕山运动中晚期才停止活动,对早期(早中侏罗世之前)成藏起到破坏作用,对后期(早白垩世末)油气成藏起到封闭作用。车排子隆起区白垩系、石炭系勘探风险较大,但红车断裂带南段及下盘斜坡区、沙门子鼻凸侏罗系勘探前景较好。  相似文献   

19.
The Mesozoic Cameros Basin, northern Spain, was inverted during the Cenozoic Alpine orogeny when the Tithonian – Upper Cretaceous sedimentary fill was uplifted and partially eroded. Tar sandstones outcropping in the southern part of the basin and pyrobitumen particles trapped in potential source rocks suggest that hydrocarbons have been generated in the basin and subsequently migrated. However, no economic accumulations of oil or gas have yet been found. This study reconstructs the evolution of possible petroleum systems in the basin from initial extension through to the inversion phase, and is based on structural, stratigraphic and sedimentological data integrated with petrographic and geochemical observations. Petroleum systems modelling was used to investigate the timing of source rock maturation and hydrocarbon generation, and to reconstruct possible hydrocarbon migration pathways and accumulations. In the northern part of the basin, modelling results indicate that the generation of hydrocarbons began in the Early Berriasian and reached a peak in the Late Barremian – Early Albian. The absence of traps during peak generation prevented the formation of significant hydrocarbon accumulations. Some accumulations formed after the deposition of post‐extensional units (Late Cretaceous in age) which acted as seals. However, during subsequent inversion, these reservoir units were uplifted and eroded. In the southern sector of the basin, hydrocarbon generation did not begin until the Late Cretaceous due to the lower rates of subsidence and burial, and migration and accumulation may have taken place until the initial phases of inversion. Sandstones impregnated with bitumen (tar sandstones) observed at the present day in the crests of surface anticlines in the south of the basin are interpreted to represent the relics of these palaeo‐accumulations. Despite a number of uncertainties which are inherent to modelling the petroleum systems evolution of an inverted and overmature basin, this study demonstrates the importance of integrating multidisciplinary and multi‐scale data to the resource assessment of a complex fold‐and‐thrust belt.  相似文献   

20.
油气区域勘探研究是一项系统工程,包括盆地分析与评价、含油气系统分析与评价、区带和圈闭分析与评价、油气藏描述与评价以及对以上诸过程进行动态管理的资源序列研究.盆地分析包括地层发育史、构造发展史、沉积演化史和热史,盆地评价的主要内容是烃源岩.含油气系统研究内容主要包括烃源岩、储层、盖层和上覆层等4项静态要素,以及油气生成与运聚的过程,其关键问题是生烃凹陷的生烃量和圈闭的聚集量.区带分析是对有成因关系的圈闭带进行分析.圈闭分析与评价包括地质分析、工程地质分析和经济评价.油气藏描述是对油气田的构造、储层岩性和物性、油气分布等进行描述与评价,贯穿圈闭预探到探明油气田的全过程.资源序列包括推测资源量、潜在资源量、预测储量、控制储量和探明储量的计算以及确定它们之间合理的资源潜力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