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提出了用于解决作业车间调度问题的离散版粒子群优化算法。该算法采用基于先后表编码方案和新的位移更新模型,使具有连续本质的粒子群优化算法直接适用于车间调度问题。同时,利用粒子群优化算法的全局搜索能力和禁忌搜索算法的自适应优点,将粒子群优化算法和禁忌搜索结合起来,设计了广义粒子群优化算法和粒子群—禁忌搜索交替算法两种混合调度算法。实验结果表明,两种混合调度算法能够有效地、高质量地解决作业车间调度问题。  相似文献   

2.
李莉 《计算机应用》2012,32(7):1932-1934
针对传统粒子群优化(PSO)算法在求解柔性作业车间调度问题中的不足,提出了基于自适应参数与混沌搜索的粒子群优化算法。对粒子群算法中的惯性系数等参数采用基于迭代搜索而自适应调整的方式,使粒子在初期以较大惯性进行大范围搜索,后期逐渐减小惯性而转入精细搜索。这种方法改变了传统粒子群算法在求解过程中的盲目随机与求解精度不高的问题;同时,通过在局部搜索过程中引入混沌技术,扩大对最优解的寻找范围,以此避免算法陷入局部最优,有效提高算法的全局寻优能力。实验结果表明,基于自适应参数与混沌搜索的粒子群优化算法在求解柔性作业车间调度问题(FJSP)时能够获得更优粒子适应度平均值及更好的优化目标。所提算法对求解柔性作业车间调度问题可行,有效。  相似文献   

3.
求解混合流水车间调度问题的改进型PSO算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针对粒子群优化算法易陷入局部最优以及求解生产调度问题时容易重复搜索的情况,结合混合车间调度问题的优化模型,提出一种改进的粒子群优化算法。在算法设计中,引入基于位置相似度的禁忌策略,避免对刚刚搜索过的区域重复搜索和过早陷入局部最优;同时采用线性微分递减方式更新惯性权重,既保证了算法前期有较高的全局搜索能力,又能保证后期有较高的开发能力。最后通过仿真实验,验证算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4.
一种求解作业车间调度的混合粒子群算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车间作业调度问题,提出了一种混合了知识进化算法和粒子群优化的算法。算法主要是结合知识进化算法的进化选择机制和粒子群优化的局部快速收敛性特性,首先让粒子替代知识进化算法中的进化个体,在群体空间中按粒子群优化规则寻找局部最优,然后根据知识进化算法的全局选择机制寻找全局最优,最后,将车间作业调度问题的特点融入到所提出的混合算法中求解问题。采用基准数据进行测试的仿真实验,并比对标准遗传算法,结果表明所提算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5.
将粒子群算法运用于求解柔性作业车间调度问题,采用基于轮盘赌的编码方法以及基于邻域互换的局部搜索方法。通过两个不同规模算例的试验计算,与基于粒子位置取整的编码方法进行对比分析,说明了轮盘赌编码方法求解柔性作业车间调度问题的有效性。且采用该编码方法的混合粒子群算法在求解柔性作业车间调度问题时具有更好的求解性能。  相似文献   

6.
为解决混合流水车间调度问题(HFSP),基于多目标遗传算法和粒子群算法的优点,提出一种多目标混合算法。该算法引入一种扩展的基于工序的编码,将两种算法产生的最优解分别作为彼此的初始因子,增强了遗传算法的进化速度,有效避免了粒子群算法陷入局部最优,并实现了不同加工路线的生产车间的灵活性调度。最后通过实例的数值仿真验证了算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7.
研究车间作业调度问题,优化资源配置.车间作业度问题(JSP)是一类典型的NP-hard问题,针对传统方法在JSP应用过程中,存在速度慢、易陷入局部最优,导致车间作业调度效率低.为了解决车间作业调度效率低的难题,提出了一种粒子群算法的车间作业调度方法.该方法将每个粒子代表一种作业调度方案,以最小化加工时间作为算法的优化目标,通过粒子群之间的协作来获得最优作业调度方案.采用JSP标准测试案例在Matlab平台上对该方法进行了验证性实验,实验结果表明,相对于传统方法,该方法能够在最短时间找作业调度的最优解,提高了车间作业调度效率,是一个求解车间作业调度问题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8.
采用演化策略算法求解置换流水车间调度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工件次序的二维实数编码方法.设计了一种基于父代个体两点交叉互换的重组算子来生成子代个体,针对个体编码,采用局部基因随机重新生成的变异算子.计算结果说明,演化策略算法能够有效地对置换流水车间调度问题进行优化,其优化性能好于遗传算法和NEH启发式算法以及粒子群算法.  相似文献   

9.
冯斌  石锦风  孙俊 《计算机工程与设计》2007,28(23):5690-5693,5786
针对现行的遗传算法存在进化速度过慢和过早收敛的局限,以及粒子群优化算法搜索空间有限、容易陷入局部最优点的缺陷,提出将一种基于量子行为的粒子群优化算法应用于作业车间调度问题.将该问题中的每个调度组成一个多维向量,以此向量作为量子粒子群优化算法中的粒子进行进化,由此在解空间内搜索最优解.实例仿真结果表明,该算法收敛速度快、全局收敛性能好,可以得到比遗传算法、粒子群优化算法更佳的调度效果,证明了算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0.
针对多核处理器在调度多个任务时效率不高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粒子群优化算法的嵌入式多核多线程系统任务调度算法,用来找寻任务调度过程中的最优解,以求取任务的最短完成时间。在算法中通过针对多核多线程任务模型而选择粒子群算法的适应度函数,综合利用局部最优极值和全局最优极值的优势,优化了粒子群算法中存在的过早收敛问题,使算法具有较高的收敛效率。实验结果表明,与基于遗传算法的多核多线程任务调度算法相比,该算法能更快的找到最优解。  相似文献   

11.
把粒子群算法应用到色彩量化中,结合已有的模糊C均值聚类量化方法,提出了一种基于粒子群优化的色彩量化算法。模糊C均值聚类量化算法是一种局部搜索算法,对初始值较为敏感,容易陷入局部极小值而不能得到全局最优解;PSO算法是一种基于群体的具有全局寻优能力的优化方法。将模糊C均值聚类量化算法和PSO算法结合起来,把模糊C均值聚类量化算法的聚类准则函数作为PSO算法中的粒子适应度函数。仿真实验表明,新算法在均方根误差和峰值信噪比评判准则下能够得到最优的量化结果。  相似文献   

12.
嵌入局部一维搜索技术的混合粒子群优化算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通过将粒子群优化算法(PSO)与经典局部一维搜索技术相结合,提出一种嵌入局部一维搜索技术的混合粒子群优化算法(LLS-PSO)。该算法在基本粒子群优化算法中引入一维搜索技术,选取最优粒子进行局部一维搜索,增强了在最优点附近的局部搜索能力,以加快算法的收敛速度。对三个经典复杂优化问题进行数值实验,并与基本PSO算法进行比较。实验分析和结果表明,LLS-PSO具有更好的优化性能。  相似文献   

13.
喻德旷  杨谊  钱俊 《计算机应用》2018,38(12):3490-3495
云计算环境中的资源具有动态性和异构性,大规模任务资源分配的目标是最小化完成时间和资源占用,同时具有尽可能好的负载均衡,这是一个非确定性多项式(NP)问题。借鉴智能群体算法的优点,提出基于改进的粒子群优化(PSO)算法构建混合式群体智能调度策略——动态随机扰动的PSO策略(DRDPSO)。首先,将PSO的惯性权重常数修改为变量,实现对求解过程收敛速度的合理控制;其次,缩小每次迭代的搜索范围,在保留候选最优集合的前提下减少无效搜索;然后,引入选择操作,筛选出优质个体并传递到下一代;最后,设计随机扰动,提高候选解的多样性,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局部最优陷阱。在CloudSim平台上进行了两类仿真测试,结果表明,处理同构任务时,在大部分情况下DRDPSO的指标都优于模拟退火遗传算法(SAGA)和遗传算法(GA)+PSO算法,总执行时间比SAGA减少13.7%~37.0%,比GA+PSO减少13.6%~31.6%;其资源耗费比SAGA减少9.8%~17.1%,比GA+PSO减少0.6%~31.1%;其迭代次数比SAGA减少15.7%~60.2%,比GA+PSO减少1.4%~54.7%;其负载均衡度比SAGA减小8.1%~18.5%,比GA+PSO减少2.7%~15.3%,且波动幅度最小。处理异构任务时,三种算法表现出相似的规律:CPU型任务的总执行时间最多,混合型任务次之,IO型任务最少,DRDPSO的综合指标最好,较为适合处理多种类型的异构任务,而GA+PSO算法适合快速求解混合型任务,SAGA则适合快速求解IO型任务。所提DRDPSO在处理较大规模的同构和异构任务时,能够较为明显地缩短总的任务执行时间,不同程度地提高资源利用率,并适当兼顾计算节点的负载均衡。  相似文献   

14.
一种自适应柯西变异的反向学习粒子群优化算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传统粒子群优化算法易出现早熟的问题,提出了一种自适应变异的反向学习粒子群优化算法。该算法在一般性反向学习方法的基础上,提出了自适应柯西变异策略(ACM)。采用一般性反向学习策略生成反向解,可扩大搜索空间,增强算法的全局勘探能力。为避免粒子陷入局部最优解而导致搜索停滞现象的发生,采用ACM策略对当前最优粒子进行扰动,自适应地获取变异点,在有效提高算法局部开采能力的同时,使算法能更加平稳快速地收敛到全局最优解。为进一步平衡算法的全局搜索与局部探测能力,采用非线性的自适应惯性权值。将算法在14个测试函数上与多种基于反向学习策略的PSO算法进行对比,实验结果表明提出的算法在解的精度以及收敛速度上得到了大幅度的提高。  相似文献   

15.
Stochastic optimization algorithms like genetic algorithms (GAs) and particle swarm optimization (PSO) algorithms perform global optimization but waste computational effort by doing a random search. On the other hand deterministic algorithms like gradient descent converge rapidly but may get stuck in local minima of multimodal functions. Thus, an approach that combines the strengths of stochastic and deterministic optimization schemes but avoids their weaknesses is of interest. This paper presents a new hybrid optimization algorithm that combines the PSO algorithm and gradient-based local search algorithms to achieve faster convergence and better accuracy of final solution without getting trapped in local minima. In the new gradient-based PSO algorithm, referred to as the GPSO algorithm, the PSO algorithm is used for global exploration and a gradient based scheme is used for accurate local exploration. The global minimum is located by a process of finding progressively better local minima. The GPSO algorithm avoids the use of inertial weights and constriction coefficients which can cause the PSO algorithm to converge to a local minimum if improperly chosen. The De Jong test suite of benchmark optimization problems was used to test the new algorithm and facilitate comparison with the classical PSO algorithm. The GPSO algorithm is compared to four different refinements of the PSO algorithm from the literature and shown to converge faster to a significantly more accurate final solution for a variety of benchmark test functions.  相似文献   

16.
Recently, there has been an increasing concern from the evolutionary computation community on dynamic optimization problems since many real-world optimization problems are dynamic. This paper investigates a particle swarm optimization (PSO) based memetic algorithm that hybridizes PSO with a local search technique for dynamic optimization problems. Within the framework of the proposed algorithm, a local version of PSO with a ring-shape topology structure is used as the global search operator and a fuzzy cognition local search method is proposed as the local search technique. In addition, a self-organized random immigrants scheme is extended into our proposed algorithm in order to further enhance its exploration capacity for new peaks in the search space. Experimental study over the moving peaks benchmark problem shows that the proposed PSO-based memetic algorithm is robust and adaptable in dynamic environments.  相似文献   

17.
为了提高T-S模糊模型的辨识精度和效率,本文提出了一种改进的粒子群算法和模糊C均值聚类算法相结合的模糊辨识新方法。在该方法中,针对粒子群算法在处理高维复杂函数时容易陷入局部极值的问题,提出了一种粒子群局部搜索和全局搜索动态调整的全新优化算法。模糊C均值聚类算法是模糊辨识最常用的方法之一,该算法简单,计算效率高,但是对初始化特别敏感,容易陷入局部最优。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利用改进粒子群算法的全局搜索能力优化聚类中心,显著地提高了算法的辨识精度和效率。最后,针对非线性系统进行建模仿真,仿真结果表明了本文方法的有效性和优越性。  相似文献   

18.
基于PSO的模糊聚类算法   总被引:8,自引:3,他引:8  
提出了一种基于模糊C-均值算法和粒子群算法的混合聚类算法。该算法结合PSO的全局搜索和FCM局部搜索的特点,将PSO优化聚类结果作为后续FCM算法的初始值,有效地克服了FCM对初始值敏感、易陷入局部最优和PSO算法局部搜索较弱的问题,同时增强了跳出局部最优的能力。实验表明,新算法得到的目标函数值更小,并能减小分类错误率,聚类效果优于单一使用FCM或PSO。  相似文献   

19.
林国汉  章兢  刘朝华 《计算机应用》2015,35(4):1040-1044
针对基本粒子群优化(PSO)算法早熟收敛、易陷入局部极值的缺陷,提出自适应任务分配的粒子群优化算法。该算法根据粒子的多样性动态分配粒子任务,把种群粒子分为开发和探索两种类型,分别采用全局模型和动态邻域局部模型执行开发和探索任务以平衡算法的全局和局部搜索能力,维持种群多样性。动态邻域模型扩大了解的搜索空间,能有效抑制早熟停滞现象,采用高斯扰动对处于停滞状态的精英粒子进行学习,协助精英粒子跳出局部最优,进入解空间的其他区域继续进行搜索。针对6个标准复合测试函数进行实验,结果表明所提算法具有更强的全局搜索能力,求解精度更高。  相似文献   

20.
李真  罗可 《计算机应用》2011,31(5):1355-1358
针对模糊聚类算法中存在的对初始值敏感、易陷入局部最优等问题,提出了一种融合粒子群算法和混合蛙跳算法的模糊C-均值聚算法。通过设计了一种新颖的搜索粒度系数,充分利用粒子群算法收敛速度快、局部搜索能力强的优点与混合蛙跳算法全局寻优能力强、跳出局部最优能力好的特点,同时对SFLA中更新算法进行了改进。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提高了模糊聚类算法的搜索能力和聚类效果,在全局寻优能力、跳出局部最优能力、收敛速度等方面具有优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