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研究36例老年急性心肌梗死(AMI)后心室晚电位(VLP)阳性患者应用小剂量倍他乐克长期治疗,同时给32例老年AMI患者服消心痛、心痛定对照。结果表明,经小剂量倍他乐克治疗后能使VLP转阴(33/36),使SA-ECG的TD-QRS、LAS较治疗前缩短,RMS增加(P<0.001)。提示小剂量倍他乐克长期治疗能使老年AMI患者VLP转阴,同时要避免大剂量快速用药所致副作用。老年AMI患者出现VLP阳性如无明显β阻滞剂禁忌症,应首选小剂量倍他乐克长期治疗。  相似文献   

2.
小剂量硝酸甘油静滴治疗急性心肌梗塞31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小剂量硝酸甘油静滴治疗急性心肌梗塞31例疗效观察福建省立医院(350001)沈国霖,章开典严玉莲进修医生现将我们应用小剂量硝酸甘油静滴与传统疗法治疗急性心肌梗塞(AMI)的临床观察结果报告如下。临床资料:选择1989年1月至1991年7月住院的AMI...  相似文献   

3.
急性心肌梗塞尿激酶临床应用研究(1138例)   总被引:101,自引:3,他引:101  
为探讨急性心肌梗塞(AMI)静脉不务产尿激酶(UK)不同剂量的疗效和副作用,以及延迟用药的疗效。(1)对1023例发病6以内的AMI患者随机分为:低剂量组「1.7万U(2.2万IU)/kg」539例和高剂量组「2.3万U(3.0万IU)/kg」484例。两组血管再通率分别为67.3%和67.8%,4周死率分别为9.5%和8.7%,各种严重并发症差异均无显著性,说明两组疗效棹似,出血并发症在高剂量组  相似文献   

4.
目的 研究镁盐在急性心肌梗死(AMI)后室性心律失常时的防治作用。方法 我们应用硫酸镁快速静滴、后缓慢给药,每d2.5g,连用7d,并采有用了对照组。分再通治疗组(A1)、未通治疗组(A2);再通对照组(B1)和未通对照组(B2)。结果 室性心律发生率分别是A1占14.7%(10/68),B1占45.1%(32/71);A2占10%(3/30),B2占36.4%)(12/33)。A1与B1比较差异  相似文献   

5.
由于镁离子能够增加心肌电稳定性,改善心肌能量代谢,减轻细胞损伤等作用,故广泛应用于临床。为进一步明确镁制剂在急性心肌梗死(AMI)治疗中的作用,对我院自1998-11以来收治的57名AMI患者进行静脉滴注25%Mg-SO4后的疗效观察,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 资料及方法  ①对象:57例均为我院自1998-11~1999-03收治的AMI患者,所有患者均符合WHO制定的AMI的诊断标准。②分组及方法:将AMI患者随机分为两组:静滴硫酸镁组28例,25%MgSO410ml,1次/d,持续7d~10d…  相似文献   

6.
硫酸镁对急性心肌梗塞溶栓治疗后再灌注心律失常的防治刘文和,王慧君,姜洪彬等//中国危重病急救医学1994,6(2):83用蝮蛇抗栓酶静脉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塞(AMI)92例,方法为1.0U加生理盐水20ml静注,10min注完,后接1.0U加0.28...  相似文献   

7.
霉酚酸酯预防尸体肾移植急性排斥反应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目的;观察霉酸酯预防尸体肾移植急性排斥反应的疗效及其副反应。方法:共20例无手术并发症的初次尸肾移植病例,随机分为三组:MMF2g/d组10例,MMF1.5g/d组5例,硫唑嘌呤(AZA)组5例:各组均同时应用环孢霉素和强的松。定期行相关检查,并常规行移植肾活检。结果:MMF治疗组经活检证实的急性排斥发生率较低,MMF2g组:无(0/10),MMF1.5g组,1例(1/5);AZA组2例(2/5)  相似文献   

8.
为探讨急性心肌梗塞(AMI)后心肌缺血和缺血性心律失常(ISA)的发作特点及其对预后的预测价值,对74例AMI病人应用心电监护系统在发病后1~5d和21~25d进行了连续心电监测和1年的随访.结果表明,AMI后心肌缺血和ISA的发生规律基本吻合,于发病后72h内显著减少.21例(28.4%)在随访期间发生心脏事件.相关分析证实,AMI后ISA为发生心脏事件的一良好的预测指标.AMI后2~3dST段的变化与心脏事件的相关性显著地高于5d和21~25d.提示发病后2~3d进行心电监护所获得的结果对病人预后的预测价值最大.  相似文献   

9.
肝素、硫酸镁并用治疗急性心肌梗塞88例疗效分析济南市历下区人民医院(250011)李洪升山东医科大学附属医院王树春1989年12月~1995年11月,我们对88例急性心肌梗塞(AMI)住院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由静脉加用肝素及硫酸镁,取得了较好效果。资...  相似文献   

10.
霉酚酸酯治疗顽固性Ⅳ型狼疮性肾炎   总被引:43,自引:10,他引:43  
目的:观察新型免疫抑制剂霉酚酸酯(MMF)治疗顽固性Ⅳ型狼疮性肾炎(LN)的疗效及副作用。方法:对传统免疫抑制剂治疗无效或复发的17例Ⅳ型LN患者,改用MMF联合小剂量糖皮质激素治疗。MMF剂量0.75~2.0g/d,治疗时间3~9(平均4.35±1.5)个月。结果:经MMF治疗后,5例肾功能不全(3例需透析)者3例血清肌酐恢复正常。82.4%患者尿蛋白减少半量以上,其中29.4%患者尿蛋白转阴。平均尿蛋白由3.59±1.39g/d降至1.12±0.97g/d,41.2%患者的血尿消失,血清自身抗体产生明显减少,血清冷球蛋白水平由609.9±433mg/L降至132.4±70.5mg/L。8例患者治疗3个月后行重复肾活检,肾小球活动性病变显著减轻,活动性指数由6.5±1.5降至1.2±0.7,免疫荧光检查发现MMF治疗后肾小球内血管细胞粘附分子(VCAM)表达显著减少。副作用包括肺炎(11.8%)、带状疱疹(11.8%)、胃肠道反应(35.3%),未见白细胞减少及肝功能异常。结论:MMF对传统免疫抑制剂治疗无效的重症、难治性Ⅳ型LN有独特的疗效。尽管MMF副作用小,但仍需注意感染合并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1.
应用硫酸镁抢救老年AMI并发尖端扭转型室速11例报告曲绪祥,陈卓元(解放军第149医院连云港222042)老年期急性心肌梗塞(AMI)并发尖端扭转型室速(Tdp)是一种恶性心律失常,严重威胁病人生命,及时选择有效的治疗十分重要。我们应用硫酸镁治疗老年...  相似文献   

12.
乳糖化清蛋白单磷酸阿糖腺苷的抗鸭乙型肝炎病毒作用   总被引:15,自引:4,他引:11  
目的了解乳糖化清蛋白单磷酸阿糖腺苷(LHSAAraAMP)体内抗鸭乙型肝炎病毒(DHBV)的作用,为临床治疗乙肝患者提供实验基础.方法采用麻鸭乙型肝炎动物模型,用LHSAAraAMP25mg/(kg·d),1次/d,治疗10d,观察用药前后(0,5,10及13d)血清中DHBVDNA,DHBsAg,肝脏组织病理学变化以及药物的毒副反应.结果LHSAAraAMP用药后能使血清DHBVDNA水平显著降低,对血清DHBsAg作用相对较缓,治疗过程中未见LHSAAraAMP的毒副反应.结论该药既降低了单磷酸阿糖腺苷(AraAMP)的使用剂量,避免了AraAMP的副反应,又能抑制DHBV的复制,在体内达到抗DHBV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塞发病中免疫指标的变化。方法应用单克隆与多克隆双抗体夹心法检测66例急性心肌梗塞(AMI)病人发病后第1周内血清可溶性白细胞介素-2受体(sIL-2R)的变化,同时检测外周血淋巴细胞膜白细胞介素-2受体(mIL-2R)表达及T淋巴细胞亚群的变化。结果AMI病人血清sIL-2R明显增高,mIL-2R表达明显降低,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极显著性意义(P<0.001)。发病后第1d至第7d,sIL-2R增高和mIL-2R表达降低一直比较明显。AMI病人CD4、CD8和CD4/CD8明显低于对照组(P<0.001),以第1d降低最明显,以后逐渐升高,CD8于第7d恢复正常。4d内死亡者和伴有室性心律失常(VA)者上述指标变化更明显。结论血清sIL-2R水平、mIL-2R表达和T淋巴细胞亚群变化与AMI病情和预后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14.
老年急性心肌梗塞QT离散度变化及临床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老年急性心肌梗塞(AMI)早期心电图QT离散度(QTd)变化特点,QTd与临床表现的关系,以及QTd对预后的意义。方法测量老年AMI组和非老年AMI组各50例及老年无心脏病组54例12导联心电图QTd(JTd),即QT间期(JT)最大值与最小值之差,计算出QTcd(JTcd)。结果老年AMI组QTd(JTd)与其他2组分别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05~0.001)。两AMI组死亡与生存者QTd(JTd)均有显著、非常显著性差异(P<0.05~0.01)。老年AMI组重度泵衰竭、室性心律失常发生率及死亡率高于非老年AMI组。结论QTd(JTd)可作为判断AMI患者病情与预后的一项有价值的指标,对老年AMI患者更具有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急性心肌梗塞(AMI)患者接受静脉溶栓治疗时,血清肌钙蛋白Ⅰ(cTnⅠ)浓度变化,探讨其对溶栓疗效的判定价值。方法选择AMI患者53例,26例接受溶栓治疗。采用OPUS自动生化分析仪,以ELISA法测定cTnⅠ浓度。结果显示:(1)从发病到达cTnⅠ峰值时间,22例溶栓再通组(15.7±3.9小时)比4例溶栓未通组(22.0±2.31小时)及27例未溶栓组(26.2±11.1小时)均明显提前(P<0.05)。(2)血清cTnⅠ峰值水平在溶栓再通组(328.0±245.2μg/L)比溶栓未通组(170.5±50.2μg/L)及未溶栓组(130.73±100.03μg/L)明显增高(P<0.01)。(3)以cTnⅠ峰值到达时间≤18小时判定AMI后溶栓再通,其敏感性、准确性(分别为72.7%和73.1%),均高于CK-MB≤14小时(分别为63.6%和65.4%),特异性二者相同(均为75%)。结论血清cTnⅠ水平,在AMI溶栓再通患者中峰值时间前移,其≤18小时对AMI溶栓再通具有一定的判定价值。  相似文献   

16.
对心室晚电位(VLP)与冠心病(CAD)的关系进行了探讨,并观察了VLP的动态演变。结果:CAD及其急性心肌梗塞(AMI)和陈旧性心肌梗塞(OMI)患者VLP阳性率分别为42.0%(113/269)、509%(54/106)和37.1%(53/143);在AMI合井持续性室性心动过速(VT)或室颤(VF)者则高达91.7%(11/12);发现VLP在AMI、OMI和正常者均存在一定程度的演变。  相似文献   

17.
应用尿激酶短程加速静脉溶栓(尿激酶100~150万U/40min)治疗老年人急性心肌梗塞(AMI)20例,平均年龄67.25±5.51岁。溶栓治疗再通率为70%(14/20)。溶栓开始距发病时间,再通病例组平均3.5h,未通组9.0h。出血并发症,未用肝素组13.3%(2/15);用肝素病例占40%(2/5)。5周内住院病死率10%(2/20)。本文结果提示:早期大剂量短时程加速尿激酶给药治疗老年人AMI,可提高相关血管再通成功率,合用肝素无助于降低急性期病死率,反而增加出血并发症甚至脑出血的机会。  相似文献   

18.
潘景韬 《山东医药》1998,38(4):40-41
ACEI在急性心肌梗塞、心力衰竭治疗中的应用山东医科大学附属医院(250012)潘景韬近年急性心肌梗塞(AMI)的大系列研究证实,在AMI死亡原因中,AMI并发心力衰竭(HF)致死者,较过去明显增高。因此,积极防治HF成为降低AMI病死率的关键。HF...  相似文献   

19.
对80例急性心肌梗塞(AMI)患者及12例非AMI患者作99m锝-焦磷酸盐(99mTc-PYP)心肌闪烁图,探讨其临床应用价值。结果显示:80例AMI组99mTc-PYP心肌闪烁图Q波AMI敏感性(66/67例)为98%,非Q波AMI组(11/13例)为85%(P<0.01),非AMI组阳性者(1/12例),即特异性为92%。环形者显示前壁巨大梗塞(35.8±9.8cm2)预后不良。  相似文献   

20.
078评估58050例疑有急性心肌梗塞患者早期口服卡托普利、单硝酸盐和静脉内硫酸镁的随机阶乘试验[ISIS-4CohaborativeGroup.Lancet,1995,345:669(英文)]在疑有急性心肌梗塞(AMI)的症状发生后24h(中位数8...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