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谢俊刚  戚筠等 《铁道医学》2001,29(4):215-217
目的 用分子生物学检测手段寻求敏感的肺癌诊断新方法。方法 应用多聚合酶链反应(PCR)及聚合酶链式反应-单链构型多态(PCR-SSCP)银染技术,检测56例肺癌和36例肺部良性疾病患肺泡灌洗液和(或)胸水细胞的p53、p16及K-ras基因的突变情况,将检测结果与组织学、脱落细胞形态学诊断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肺癌患肺泡灌洗液和(或)胸水脱落细胞形态学检测敏感性为57%,阴性预计值(NPV)为60%;p53阳性表达的敏感性为68%,NPV为61%;p16阳性表达的敏感性为46%;NPV为52%,K-ras阳性表达的敏感性为36%,NPV为83%;p53,p16及K-ras阳性表达的敏感性为82%,NPV为74%;p53,p16及K-ras分子生物学和脱落细胞形态学联合检测:敏感性提高至93%(P<0.05),NPV为87%(P<0.05)。24例脱落细胞形态学假阴性标本中经分子生物学检测阳性16例(67%)。在56例肺癌中,其中有22例同时收取肺泡灌洗液细胞的胸水细胞,结果为细胞病理学检测敏感性由57%提高到68%,细胞病理学检测加分子生物学检测敏感性由93%提高到95%。结论 脱落细胞癌基因的分子生物学检测可增加脱落细胞形态学检测的敏感性,提高脱落细胞形态学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survivin和PTEN在非小细胞肺癌(NSCLC)中的表达情况及其与NSCLC临床生物学行为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survivin和PTEN在78例NSCLC组织、46例癌旁组织和12例非癌肺良性病变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并将结果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Survivin在非癌良性病变组织、癌旁组织、非小细胞肺癌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是0、10.9%、67.9%.其蛋白表达逐渐增强(P〈0.05);非小细胞肺癌中的survivin表达显著高于癌旁肺组织及非癌良性病变组织中的表达(P〈0.05)。PTEN在非癌良性病变组织、癌旁组织、非小细胞肺癌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是100%、91.3%、47.4%,其表达逐渐减弱(P〈0.05):非小细胞肺癌中的PTEN表达低于癌旁肺组织及非癌良性病变组织中的表达(P〈0.05)。survivin蛋白的表达与NSCLC的病理学分级、淋巴结转移、TNM分期有关(P〈0.05)。PTEN蛋白的表达与NSCLC的病理学分级、淋巴结转移、TNM分期有关(P〈0.05)。Survivin与PTEN表达呈负相关(P〈0.05)。结论:Survivin和PTEN在NSCLC中的异常表达与其生物学行为密切相关,survivin在非小细胞肺癌中过度表达,PTEN在非小细胞肺癌中表达降低,并且二者的表达呈负相关,二者可作为NSCLC判断病情和评价预后的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3.
倪铁钧  周国忠 《浙江实用医学》2009,14(4):337-338,344
目的流式细胞仪检测肺泡灌洗液异质性细胞核核糖蛋白A2/B1(hmRNPAZ/B1)对肺癌的诊断价值。方法收集经病理学或(和)细胞学确诊的30例肺癌患者和30例肺良性病变患者(即对照组)的肺泡灌洗液脱落细胞和外周血,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脱落细胞hnRNPA2/B1含量,用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检测血清CEA含量,磁分离免疫发光夹心法检测血清NSE、Cyril-1和SCCAg含量。结果(1)肺癌组hmRNPA2/B1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统计学比较有显著性差异;单一肺泡灌洗液脱落细胞hnRNPA2/B1检测肺癌的敏感性为86.7%,特异性为87.9%;(2)不同病理类型肺癌hnRNPA2/B1含量不同,鳞癌组最高(87.65±12.15),腺癌组其次(68.21±21.25),小细胞组最低(45.35±13.86),各组间两两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或P〈0.01)。结论流式细胞仪检测肺泡灌洗液脱落细胞hnRNPA2/B1水平是实验室诊断肺癌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胸腔积液中肿瘤标志物癌胚抗原(CEA)、细胞角蛋白19片断(CYFRA21-1)、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检测在胸腔积液鉴别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应用电化学发光法对65例肺癌患者和28例良性对照者的血清和胸腔积液进行检测。结果肺癌组血清和胸水三项肿瘤标志物水平明显高于良性对照组(P〈0.01);肺癌组胸水三项指标水平高于血清(P〈0.01);CEA对肺腺癌,NSE对小细胞肺癌,CYFRA21—1对肺鳞癌的阳性率高于其他单项(P〈0.05)。结论胸腔积液CEA、NSE、CYFRA21—1检测有助于肺癌的诊断。  相似文献   

5.
①目的探讨非小细胞肺癌Bcl-2、Bax蛋白的表达及其与细胞凋亡和增殖的关系。②方法采用SABC免疫组化法检测43例非小细胞肺癌及20例癌旁正常肺组织Bcl-2、Bax蛋白及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表达水平;用TUNEL法检测细胞凋亡情况。③结果肺癌组织Bcl-2蛋白的表达显著高于癌旁肺组织(x^2=4.74,P〈0.05);肺癌组织Bax蛋白的表达显著低于癌旁肺组织(x^2=5.65,P〈0.05);肺癌组织中细胞凋亡指数(AI)和增殖指数(MI)均明显高于癌旁正常肺组织(t=8.28、9.62,P〈0.01);Bcl-2蛋白表达阳性的肺癌组织AI明显低于表达阴性组(t=2.41,P〈0.05);Bax蛋白表达阳性的肺癌组织AI明显高于表达阴性组(t=2.62,P〈0.05);Bcl-2、Bax蛋白的表达均与MI无关(t=0.70、0.22,P〉0.05)。④结论Bcl-2蛋白具有抑制肺癌细胞凋亡作用,而Bax蛋白具有促进肺癌细胞凋亡作用,因肺癌组织存在Bcl-2蛋白表达上调,Bax蛋白表达下调,导致细胞增殖和凋亡失衡,在肺癌发生、发展过程中可能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凋亡抑制蛋白Survivin、bcl-2蛋白在非小细胞肺癌(NSCLC)组织中的表达与不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及二者在肺癌发生过程中可能存在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法的链霉菌抗生物素过氧化酶(S-P)法检测80例NSCLC组织和20例正常肺组织中Survivin、bcl-2蛋白表达情况。结果:非小细胞肺癌组织中Survivin、bcl-2蛋白阳性表达率分别为61.3%、50%,而在肺良性病变组织中阳性表达率分别为0%、10%,两者在两组中的表达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Survivin蛋白在Ⅲ~Ⅳ期肺癌组织中阳性表达率72.0%显著高于Ⅰ~Ⅱ期肺癌组织的43.3%(P〈0.05),bcl-2蛋白在鳞癌组的阳性表达率62.2%高于腺癌组的34.3%(P〈0.05)Survivin、bcl-2蛋白在肺癌组织中的表达呈正相关关系。结论:Survivin蛋白表达与肺癌的TNM分期密切相关,Survivin、bcl-2可以作为判断病情和评价预后的指标。  相似文献   

7.
胸水LUNX mRNA检测对肺癌胸膜转移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胸腔积液(胸水)LUNX mRNA检测对肺癌胸膜转移的诊断价值。方法:用荧光定量RT-PCR法检测肺癌组44例、肺外肿瘤13例、肺部良性疾病46例及肺外良性疾病11例胸水标本LUNX mRNA表达;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检测胸水中癌胚抗原(CEA)、糖类抗原(CA125)、细胞角蛋白19片段(CYFRA21-1),并进行胸水细胞学检测。结果:肺癌组、肺部良性疾病组胸水LUNX mRNA阳性率及中位拷贝数分别为88.6%、23.58copies/ml和5.26%、0copies/ml;肺外良、恶性疾病组胸水LUNX mRNA阳性率及拷贝数均为0;LUNX mRNA检测的敏感性(88.6%)高于CEA、CA125及CYFRA21-1(40.9%、59.1%、61.3%)(P〈0.05~P〈0.005);LUNX mRNA阳性率为88.6%,高于细胞学检查的阳性率(65.9%)(P〈0.005)。结论:LUNX mRNA是诊断肺癌胸膜转移特异性较高的分子标志物,对临床胸水性质的鉴别诊断能提供较好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细胞周期蛋白A、D1(Cyclin A、D1)和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在肺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和RT-PCR方法观察94例肺癌组织和10例假瘤炎性肺组织(对照组)中Cyclin A、D1和PCNA的表达。结果在94例肺癌中,Cyclin A蛋白表达阳性率为84.0%;Cyclin D1蛋白表达阳性率为63.8%;PCNA蛋白表达阳性率为68.1%;肺癌的分期与Cyclin A和PCNA蛋白的表达相关(P〈0.05)。在小细胞癌、鳞癌中Cyclin A、D1的mRNA表达较对照组均存非常显著的提高(P〈0.01);在腺癌中Cyclin A、D1的mRNA表达较对照组也有明照增强(P〈0.05)。结论肺癌中Cyclin A和PCNA蛋白表达有显著升高,Cyclin A和PCNA蛋白的过表达与肺癌的分期相关。  相似文献   

9.
10.
目的:探讨Nucleostemin基因及PCNA在非小细胞肺癌(NSCLC)组织中的检测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对53例NSCLC患者的非小细胞肺癌组织和15例癌旁正常者的组织中NS蛋白进行检测,并对其与NSCLC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关系进行分析。结果:NS蛋白在NSCLC中的表达率为54.7%(29/53)明显高于癌旁正常组织中的表达率0(0/15),NS蛋白腺癌组织的表达率为65.2%(15/23)明显高于鳞癌组织的表达率46.7%(14/30),高、中分化组织的表达率42.9%(15/35)明显低于低分化组织的表达率77.8%(14/18),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患者TNM分期及淋巴结转移无关(P〉0.05oNSCLC组织中PCNA阳性率71.7%(38/53)明显高于癌旁正常组织6.7%(1/1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NSCLC患者非小细胞肺癌组织中,NS基因mRNA和蛋白存在明显的高表达趋势,PCNA阳性率显著增高,有利于肿瘤细胞恶性增殖,因而是一种临床应用价值较高的肿瘤分子标志物。  相似文献   

11.
目的:从肺癌相关的肿瘤标志物角度分析胸腔镜下胸膜肿瘤切除并胸膜热灌注术对肺癌伴恶性胸水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肺癌伴随恶性胸水患者41例为研究组,进行胸腔镜下胸膜活检及肿瘤切除并热灌注;将同期进行单独胸腔化疗的患者34例作为对照组。观察两组治疗前后血清和胸水肺癌标记物含量变化,并比较患者生存率。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治疗后研究组胸水 CEA、Cyfra21-1、CA -125及血 Cyfra21-1、CA -125明显下降( P <0.05)。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研究组胸水及血液CA-125、Cyfra21-1、CEA降低( P <0.05);研究组患者1年生存率75.6%,2年生存率43.9%,明显优于对照组( P <0.05)。结论从肺癌相关的肿瘤标志物角度提示胸腔镜下胸膜肿瘤切除并热灌注术对于肺癌伴恶性胸水患者治疗效果好。  相似文献   

12.
王英禹  周勇安  李小飞  张瑞 《广西医学》2014,(12):1757-1759
目的探讨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血浆切丝蛋白(cofilin)含量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原发性非小细胞肺癌患者50例,健康对照组50例,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两组血浆cofilin含量,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肺癌组织中的cofilin蛋白。结果肺癌组50例患者癌灶组织中cofilin蛋白阳性表达33例(66.00%),大部分定位于细胞质内,可见到弥漫性分布的棕黄色颗粒;肺癌组患者血浆cofilin蛋白含量为(0.592±0.387)ng/ml,明显高于对照组的(0.210±0.096)ng/ml(P〈0.05);肺癌组织中cofilin蛋白阳性表达率、血浆cofilin蛋白含量与患者性别、年龄、组织学分化程度均无关(P〉0.05),与TNM分期、淋巴结转移状况有关(P〈0.05);血浆cofilin蛋白含量越高则肺癌组织中cofilin蛋白阳性表达率越高(P〈0.05)。结论肺癌患者血浆cofilin蛋白含量明显升高,并与肺癌分期及淋巴结转移有关,检测血浆cofilin蛋白含量可用于肺癌术前诊断及临床分期、转移程度的评估。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Caspase-3和PCNA在肝细胞肝癌的表达及其在肝细胞肝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应用组织芯片技术和免疫组化方法(sP法)检测95例肝细胞肝癌组织、68例癌旁组织和19例正常肝组织中Caspase-3和PCNA的表达。结果Caspase-3在肝细胞肝癌中表达阳性率(34.7%)显著低于癌旁组织(79.4%,P〈0.01)和正常肝组织(84.2%,P〈0.01);Caspase-3的表达与肝细胞肝癌的组织分级和HBsAg有关(P〈0.01,P〈0.05),与患者年龄、性别、肿瘤大小和转移无关(P〉0.05)。PCNA在肝细胞肝癌中的表达阳性率(68.4%)显著高于癌旁组织(26.5%,P〈0.01)和正常肝组织(15.8%,P〈0.01);PCNA的表达与患者组织分级、转移有关(P〈0.01,P〈0.05),与年龄、性别、肿瘤大小、和HBsAg无关(P〉0.05)。在肝癌组织中Caspase-3与PCNA的表达呈显著负相关(r=-0.598,P〈0.001)。结论肝细胞肝癌中Caspase-3的低表达与PCNA的高表达在肿瘤的发生、发展过程中可能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乳腺浸润性导管癌中增殖细胞核抗原(proliferativecellnuclearantigen,PCNA)与错配修复基因hMSH2表达的关系及意义。方法利用组织芯片通过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68例乳腺癌切除石蜡标本中PCNA和hMSH2的表达。结果68例乳腺癌组织中,PCNA的阳性表达率为44.1%(30/68),hMSH2的阳性表达率为54.4%(37/68)。PCNA和hMSH2表达均与淋巴结转移状态相关(P〈0.05)。PCNA和hMSH2表达呈正相关(r=0.278,P=0.022)。结论PCNA与hMSH2表达的相互影响与乳腺癌的发生可能有关,联合检测PCNA和hMSH2蛋白有助于判断乳腺癌的恶性程度和生物学行为。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癌胚抗原(CEA)、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ES)以及细胞角蛋白21-1片段(CYFRA21-1)在肺癌患者血液和胸水中的表达。方法:选取我院40例肺癌胸水患者(肺癌组)和40例肺良性疾病胸水患者(良性组)为研究对象,应用电化学发光免疫法检测两组患者血液和胸水中CEA、NES、CYFRA21-1浓度。结果:肺癌组患者血清和胸水中CEA、NES、CYFRA21-1浓度均显著高于良性组,不同分型肺癌组血清和胸水中CEA、NES、CYFRA21-1浓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EA在腺癌中浓度最高,NSE在小细胞癌中浓度最高,而CYFRA21-1在鳞癌中高表达。肺癌与肺良性疾病鉴别诊断中,CEA、NES、CYFRA21-1在胸水、血清中的灵敏度分别为60.00%、50.00%、15.00%,52.50%、37.50%、25.00%;特异性分别为90.00%、100.00%、95.00%,95.00%、95.00%、85.00%;准确性分别75.00%、75.00%、55.00%,73.50%、66.25%、55.00%;联合检测灵敏度、特异性、准确性分别为95.00%、90.00%、90.48%。结论:CEA、NES、CYFRA21-1三种标志物对肺癌患者均具有一定诊断价值,联合检测能显著提高肺癌的诊断灵敏度及准确率。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前列腺素E合成酶(mPGEs-1)在肺癌中的表达及生物学意义,为肺癌发生和发展的分子机制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采用RT-PCR检测肺癌及癌旁组织中mPGEs-1mRNA的表达,同时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相应标本中mPGEs-1蛋白的表达.结果 肺癌组织中mPGEs-1 mRNA的表达量明显高于癌旁组织(P<0.05).mPGEs-1蛋白阳性表达率肺癌组织中为66.7%(40/60),在相应癌旁组织中为10%(6/60),肺癌明显高于癌旁(x2=20.38,P<0.01).肺癌mPGES-1蛋白的阳性表达率与肿瘤大小、组织类型无关(P>0.05);而与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TNM分期有关,随着组织分化程度的降低、淋巴结的转移和临床分期的增加,肺癌mPGEs-1蛋白的阳性表达率逐渐增高,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 mPGEs-1的高表达可能在肺癌的发生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它们可能为肺癌的早期诊断和为开发肺癌的靶向治疗提供一定的临床依据.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RASSF1A和PCNA基因在非小细胞肺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非小细胞肺癌患者34例。其中男24例,女10例;年龄39~71(57.5±8.6)岁。鳞癌22例,腺癌12例。TNM分期:Ⅰ~Ⅱ期13例,Ⅲa期21例。采用荧光定量RTPCR和Western blot检测RASSF1A和PCNA在肺癌组织组和正常组织组中的表达水平。结果试验组RASSF1A表达水平(1.39±0.42)较对照组(5.28±2.25)明显降低(P〈0.01);而PCNA表达水平(2.44±1.13)较对照组(0.77±0.33)明显增加(P〈0.01)。随着病变进展,RASSF1A表达降低,PCNA表达增高(P〈0.05)。≤50岁组RASSF1A表达水平低于〉50岁组(P〈0.05),而PCNA表达水平高于〉50岁组(P〈0.05)。肺癌组织中RASSF1A与PCNA基因的表达呈负相关(r=-0.84,P〈0.01)。结论非小细胞肺癌RASSF1A降低而PCNA表达增强。两种基因异常表达在非小细胞肺癌的发生发展中具有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比较不同病理类型肺癌患者和结核性胸膜炎患者胸腔积液中醛缩酶A(ALDOA)的表达水平及其与恶性胸腔积液部分生化指标的相关性。方法收集未经抗炎或类固醇激素治疗的65例肺癌伴恶性胸腔积液患者(恶性组)和15例结核性胸膜炎患者(结核组)胸水。ELISA法检测胸水中ALDOA浓度,化学发光法检测胸水中癌胚抗原(CEA)、乳酸脱氢酶(LDH)含量。结果恶性组ALDOA、CEA、LDH浓度分别为(46.75±21.39)ng/mL、(82.24±56.63)ng/mL和(755.76±382.54)U/L,结核组分别为(23.92±17.21)ng/mL、(2.55±1.67)ng/mL和(388.37±163.87)U/L,恶性组ALDOA、CEA、LDH浓度均明显高于结核组(均P〈0.01)。不同病理类型肺癌患者恶性胸腔积液中ALDOA浓度分别为:腺癌(71.65±32.09)ng/mL,小细胞肺癌(22.43±18.23)ng/mL,鳞癌(19.16±13.85)ng/mL,腺癌组明显高于另两组(P〈0.05)。CEA浓度分别为:腺癌(112.40±62.71)ng/mL,小细胞肺癌(62.45±54.78)ng/mL,鳞癌(71.87±52.4)ng/mL,腺癌组明显高于另两组(P〈0.05)。LDH浓度分别为:腺癌(661.81±328.93)U/L,小细胞肺癌(737.62±315.41)U/L,鳞癌(767.85±503.28)U/L,腺癌组与另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恶性组和结核组患者胸水中ALDOA与CEA、LDH均呈正相关关系(P〈0.01或0.05)。结论ALDOA、CEA、LDH表达水平在恶性胸腔积液中明显高于结核性胸腔积液,其中肺腺癌胸腔积液ALDOA、CEA水平明显高于另两种病理类型。不论恶性胸腔积液或结核性胸腔积液,ALDOA均与CEA、LDH水平高度正相关。  相似文献   

19.
尿脱落细胞E2F3 mRNA检测在膀胱癌诊断中的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检测膀胱癌患者尿液脱落细胞中E2F3 mRNA的表达及意义。方法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技术(RT-PCR)检测58例膀胱癌患者,15例泌尿外科非肿瘤患者以及10例健康志愿者尿液脱落细胞E2F3mRNA的表达,并与尿脱落细胞学检查相对照。结果用RT-PCR法检测尿脱落细胞E2F3 mRNA用于诊断膀胱癌的敏感性为81.03%,高于尿脱落细胞学检测(41.38%)(χ2=19.206,p<0.05),两种方法诊断膀胱癌的特异性无统计学差异(p>0.05)。不同分化程度及不同临床分期膀胱癌患者之间尿脱落细胞E2F3 mRNA的阳性表达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517,p>0.05;χ2=0.132,p<0.988)。结论RT-PCR法检测膀胱癌患者尿液脱落细胞中E2F3 mRNA的方法可以作为诊断膀胱癌的无创性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