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手部皮肤缺损为手外科常见的外伤之一,约有1/3的患者需行皮肤移植术[1].特别是当手指皮肤出现"C"形缺损时,临床处理较为困难.自2006年3月以来,我院对7例手指皮肤"C"形缺损的患者,采用MU砪趾"C"形皮瓣游离移植修复,术后皮瓣全部存活.  相似文献   

2.
目的 报道趾 C形皮瓣修复手指环形组织缺损的临床效果。 方法 在趾近节设计C形皮瓣移植于手指组织缺损处 ,移植组织中的皮肤、血管、神经、肌腱、骨等组织桥接相应的手指缺损组织。 结果 临床应用 11例 ,全部成活 9例 ,皮瓣部分坏死 2例。修复后的手指 ,外形近似健指 ,感觉、运动功能均达优良。 结论 趾 C形皮瓣移植修复手指环形组织缺损 ,可恢复手指的原有功能与外观  相似文献   

3.
趾C形皮瓣修复手指环形组织缺损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报道趾C形皮瓣修复手指环形组织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在趾近节设计C形皮瓣移植于手指组织缺损处,移植组织中的皮肤、血管、神经、肌腱、骨等组织桥接相应的手指缺损组织。结果临床应用11 例,全部成活9例,皮瓣部分坏死2例。修复后的手指,外形近似健指,感觉、运动功能均达优良。结论趾C形皮瓣移植修复手指环形组织缺损,可恢复手指的原有功能与外观。  相似文献   

4.
Mu趾C形皮瓣修复手指环形组织缺损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 报道Mu趾C形皮瓣修复手指环形组织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 在Mu趾近节设计C形皮瓣移植于手指组织缺损处,移植组织中的皮肤、血管、神经、肌腱、骨等组织桥接相应的手指缺损组织。结果 临床应用11例,全部成活9例,皮瓣部分坏死2例,修复后的手指,外形近似健指,感觉、运动功能均达优良。结论 Mu趾C形皮瓣移植修复手指环形组织缺损,可恢复手指的原有功能与外观。  相似文献   

5.
2009年以来,我院采用带腹部真皮下血管网"H"形皮瓣修复手指末节皮肤套状缺损21例,术后效果满意. 1.一般资料:本组21例,男18例,女3例;年龄17~40岁,平均29岁.均为手指末节皮肤套状缺损并伴骨外露,骨质完整或甲粗隆骨折,甲床缺损.受伤原因均为机器挤压伤.采用腹部带真皮下血管网"H"形皮瓣修复,皮瓣切取面积为1.5 cm× 3.0 cm~1.5 cm×5.0 cm.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V-Y推进皮瓣在手指末端软组织缺损修复中的应用.方法 2017年4月至2021年6月,回顾8例手指末端皮肤软组织缺损患者,分析手指末端皮肤软组织缺损情况、皮瓣大小和设计方法、手指末端术后功能和形态恢复情况等.结果 入组患者手指末端皮肤软组织缺损均得到修复,皮瓣成活良好,术后手指末端功能基本正常,外观基本满意,...  相似文献   

7.
掌背动脉皮穿支"哑铃型"筋膜皮瓣修复手指皮肤贯通缺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探讨掌背动脉皮穿支"哑铃型"筋膜皮瓣修复手指皮肤贯通缺损的治疗效果.方法 2006年2月至2009年8月,根据掌背动脉皮穿支的走行、分支与分布特点,将手背侧皮瓣设计成"哑铃型",转位修复手指皮肤贯通缺损9例.结果 术后皮瓣完全成活,创面一期愈合,随访1~18个月,皮瓣外形与手部功能恢复满意.结论 掌背动脉皮穿支"哑铃型"筋膜皮瓣是修复手指近节皮肤贯穿缺损的理想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掌背动脉皮穿支"哑铃型"筋膜皮瓣修复手指皮肤贯通缺损的治疗效果.方法 2006年2月至2009年8月,根据掌背动脉皮穿支的走行、分支与分布特点,将手背侧皮瓣设计成"哑铃型",转位修复手指皮肤贯通缺损9例.结果 术后皮瓣完全成活,创面一期愈合,随访1~18个月,皮瓣外形与手部功能恢复满意.结论 掌背动脉皮穿支"哑铃型"筋膜皮瓣是修复手指近节皮肤贯穿缺损的理想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掌背动脉皮穿支"哑铃型"筋膜皮瓣修复手指皮肤贯通缺损的治疗效果.方法 2006年2月至2009年8月,根据掌背动脉皮穿支的走行、分支与分布特点,将手背侧皮瓣设计成"哑铃型",转位修复手指皮肤贯通缺损9例.结果 术后皮瓣完全成活,创面一期愈合,随访1~18个月,皮瓣外形与手部功能恢复满意.结论 掌背动脉皮穿支"哑铃型"筋膜皮瓣是修复手指近节皮肤贯穿缺损的理想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10.
目的总结游离趾侧方皮瓣修复手指皮肤软组织缺损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5例手指皮肤软组织缺损患者采用游离胫侧皮瓣修复手指侧方及侧方偏指腹皮肤软组织缺损。回顾性分析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术后皮瓣全部成活,其中1例出现皮瓣下血肿,经血肿清除创面止血后皮瓣成活。患者随访617个月,皮瓣外形逼真,皮瓣两点分辨觉达517个月,皮瓣外形逼真,皮瓣两点分辨觉达510 mm,患手功能恢复满意。结论游离趾侧方皮瓣是修复手指皮肤软组织缺损的一种理想方法。  相似文献   

11.
掌背链型皮瓣修复手指皮肤缺损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回顾性研究掌背链型皮瓣修复手指皮肤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 应用掌背链型皮瓣修复手指皮肤缺损23例.结果 23例链型皮瓣转位术手术顺利,皮瓣全部成活;随访6个月~1年,手指的外形和功能均良好.结论 掌背链型皮瓣成活可靠,操作简单,是修复手指皮肤缺损的简易方法.  相似文献   

12.
目的 多个带蒂岛状皮瓣修复多手指远侧皮肤缺损的方法.方法 对多个手指远侧皮肤缺损,同时设计切取两个以上手部岛状皮瓣包括手指侧方指动脉逆行岛状皮瓣和掌背动脉逆行岛状皮瓣进行修复,对如何选择切取的皮瓣、切取方式以及注意的问题进行总结和分析.结果 15例共切取34块皮瓣,皮瓣全部成活,随访1年以上有11例,修复后手指外形及功能满意,患者均恢复工作.结论 多手指远侧皮肤缺损,同时应用切取多个带蒂岛状皮瓣进行修复,可取得满意的手术疗效.  相似文献   

13.
小型游离足趾皮瓣修复拇手指组织缺损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目的 报道应用游离足趾皮瓣移植修复拇手指皮肤及复合组织缺损的临床疗效.方法 采用在足趾上切取6种类型小型游离皮瓣:足趾背侧甲瓣、足趾半侧甲瓣、足趾趾腹皮瓣、趾C形皮瓣、足趾背侧皮瓣、超长趾及第二趾趾蹼皮瓣,移植修复拇手指皮肤及复合组织缺损. 结果 83例皮瓣中81例全部成活.术后随访3~48个月.足趾背侧甲瓣全部成活,痛温触觉恢复,外形十分满意.足趾半侧甲瓣全部成活,痛温触觉恢复,外形满意.足趾趾腹皮瓣2例皮瓣坏死后行带蒂皮瓣修复,其余皮瓣全部成活.随访痛温觉恢复,两点分瓣觉恢复在4~6 mm并能出汗,指腹饱满,具有罗纹. 趾C形皮瓣全部成活,痛温觉恢复,两点分辨觉恢复在4~6 mm.皮瓣质地类似原位手指皮肤.足趾背侧皮瓣全部成活,皮瓣色泽与受指接近,质地外形佳.超长趾及第二趾趾蹼皮瓣全部成活,虎口及拇示指皮瓣,质地外形佳,两点分瓣觉恢复在6~8 mm.足部供区行走正常,无疼痛.结论 应用游离足趾皮瓣移植是修复拇手指皮肤及复合组织缺损的一种较好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4.
目的 回顾性分析手指皮肤缺损的治疗效果,提出手指皮肤缺损的分类,总结修复经验。方法 根据手指皮肤缺损的不同位置及面积,选用指动脉逆行岛状皮瓣、指动脉指神经蒂顺行推进皮瓣、第2掌背动脉逆行岛状皮瓣、拇甲瓣、趾腹皮瓣、桡动脉逆行岛状皮瓣、腹股沟轴形皮瓣、食指背侧岛状皮瓣、邻指皮瓣等19种皮瓣。共计114例129块皮瓣。结果 125块皮瓣成活,3块大部成活,1块坏死,成活率99.2%。结论 正确选用不同种类的皮瓣修复不同指别、不同位置及面积的手指皮肤缺损,可以获得良好的外形及功能。  相似文献   

15.
邻近节指背筋膜(蒂)皮瓣修复手指皮肤软组织缺损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目的报道应用手指缺损创面的邻近节指背筋膜(蒂)皮瓣修复手指皮肤组织缺损的方法。方法2004年10月~2006年8月,根据受区皮肤缺损的面积及形状,在供区设计斜形皮瓣修复手指皮肤软组织缺损创面共27例。结果皮瓣全部成活,术后3~20个月随访,皮瓣质地优良,外形与感觉功能恢复满意。结论手指缺损创面的邻近节指背筋膜(蒂)皮瓣手术操作简单、安全可靠,术后治疗、护理容易,外形与功能恢复良好,是手外科修复手指皮肤软组织缺损创面较为理想的方法,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6.
应用H形腹部真皮下血管网皮瓣修复多指皮肤缺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介绍应用"H"形腹部真皮下血管网皮瓣修复多指皮肤套脱缺损的手术方法.方法 对11例30指近指间关节以远皮肤套脱缺损的患者,采用"H"形腹部真皮下血管网带蒂皮瓣进行修复.结果 术后11例30指(60块)皮瓣全部存活,随访时间为3个月至5年.患指运动功能较好,手指外观较满意,皮瓣无明显臃肿;60块皮瓣感觉恢复至S0级6块,S1级46块,S2级8块.按照中华医学会手外科学会手功能评定试用标准评定:优7例,良2例,差2例;优良率为81.8%.皮瓣供区无影响.结论 该手术操作简单,效果良好,供区损伤小,对手外伤术后的功能恢复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7.
目的 介绍应用"H"形腹部真皮下血管网皮瓣修复多指皮肤套脱缺损的手术方法.方法 对11例30指近指间关节以远皮肤套脱缺损的患者,采用"H"形腹部真皮下血管网带蒂皮瓣进行修复.结果 术后11例30指(60块)皮瓣全部存活,随访时间为3个月至5年.患指运动功能较好,手指外观较满意,皮瓣无明显臃肿;60块皮瓣感觉恢复至S0级6块,S1级46块,S2级8块.按照中华医学会手外科学会手功能评定试用标准评定:优7例,良2例,差2例;优良率为81.8%.皮瓣供区无影响.结论 该手术操作简单,效果良好,供区损伤小,对手外伤术后的功能恢复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8.
手指的皮肤软组织缺损较为常见,常用的修复方法多为局部皮瓣转移、岛状皮瓣、邻指皮瓣及腹部带蒂皮瓣等.2008年6月以来,我科对5例手指皮肤软组织缺损的患者,应用骨间后动脉穿支皮瓣游离移植修复,取得了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19.
陈逵  刘治斌  李斌  秦问 《骨科》2011,2(4):206-207
目的 探讨采用顺行指动脉岛状皮瓣与V-Y推进方法结合治疗手指中远节皮肤软组织缺损、骨一肌腱外露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我院于2010年1月~2011年7月应用顺行指动脉岛状皮瓣与V-Y推进方法治疗了8例手指中远节皮肤软组织缺损及手指末节缺如的患者.结果 所有患者创面一期愈合,并获得1~6个月随访,皮瓣完全成活,色泽、质地...  相似文献   

20.
目的 介绍吻合血管的骨间背穿支皮瓣修复手指皮肤缺损的临床方法和经验.方法 2006年5月至2011年5月对29例手指皮肤软组织缺损患者行术前彩色B超定位,术中采用不携带深筋膜的骨间背穿支皮瓣进行修复,吻合骨间背动脉与指固有动脉、皮下浅静脉与指背静脉,并可吻合骨间背静脉及手指掌侧静脉.结果 术后27例皮瓣存活,随访6~ 12个月,皮瓣质地优良,外观比较满意;2例皮瓣出现静脉危象,1例完全坏死,1例部分表皮坏死.结论 吻合血管的骨间背穿支皮瓣是一种修复手指皮肤缺损的较好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