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目的:探讨晨交班点评模式在呼吸内科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11月~2015年11月期间未实施晨交班点评前的65例患者作为对照组,2015年12月~2016年12月期间实施晨交班点评后65例患者作为观察组;比较两组医疗纠纷发生情况、护士专业能力、患者和医生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早期发现病情变化例数、医疗纠纷例数、护士专业能力、患者满意度、医生满意度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晨交班点评有助于提高呼吸内科年轻护士的专业能力,对临床护理质量的提升具有重要应用意义。  相似文献   

2.
目的:通过将整体护理程序运用于护理晨交班,观察对护士临床护理技能的影响效果。方法:2011年1~12月,我科每周五由夜班护理组长选择1例最危重或疑难病例,按照整体护理程序进行晨交班,全体护士对该患者的相关护理进行讨论,再由护士长或教学老师进行点评。比较运用整体护理晨交班模式实施前后,整体护理质量的评分情况。结果:实施整体护理晨交班后整体护理质量评分、护士专业技能及理论考核成绩高于实施前(P<0.05)。结论:实施整体护理晨交班,可提高护士临床技能,从而为患者提供优质的专业护理。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循环滚动护理交班模式在心理科的应用效果.方法 我科创新改革晨会交班模式,每日晨会夜班护士交班后,由1名责任护士对本组所负责的患者进行全面的交班,并由病区主任与护士长进行现场点评及提问.结果 通过循环滚动交班模式的改革,护士的语言表达能力和专业水平得到了显著提升,护士责任心加强,护理质量与安全得到保证,融洽了护患关系,医生与护士沟通增强.结论 循环滚动交班模式的应用有利于提高护理人员的整体形象和综合素质,更有利于为患者提供优质护理服务、提高患者及家属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个案追踪检查法结合护士长点评在临床护理查房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2年1~12月在本院住院患者300例设为对照组,采用传统护理查房模式;2013年1~12月在本院住院的患者330例设为观察组,采用个案追踪法结合护士长点评查房模式。比较病区护理管理质量(包括病房管理、分级护理、基础护理、护理安全、健康教育)及护理文书合格率情况。结果两组病区护理管理质量及护理文书合格率比较,均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护理管理质量及护理文书合格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个案追踪检查法结合护士长点评提高临床护理查房质量,同时有效提高护士综合素质及护士长管理水平。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SBAR模式交班表在感染科危重患者晨交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8年4—5月45例住院危重患者按照传统交班表的模式进行晨交班作为对照组,2018年6—7月44例住院危重患者采用SBAR(现状-背景-评估-建议)模式交班表进行晨交班作为研究组,比较两组不同模式下晨交班不合格例次及医生和护士对晨交班工作的满意度。结果应用SBAR模式交班表进行晨交班前后,交班不合格率从37.77%下降至15.91%,医生对护理晨交班满意度从77.14%提高到94.28%;护士对护理晨交班工作满意度从72.50%提高9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应用SBAR模式交班表进行晨交班,提高了危重患者的晨交班质量,提升了医疗安全,促进了医生对护理专业的认可,提升了护士职业认同感。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造血干细胞移植晨交班记录单》在护士交接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抽查2012年3~5月护士对患者病情以及护理重点的掌握情况作为对照组,共145人次;抽查2012年9~11月护士对患者病情以及护理重点的掌握情况作为观察组,共136人次。晨交接班结束后,由护士长对接班护士进行考核,比较两组对患者病情以及护理重点的掌握达标情况。结果:观察组对患者病情以及护理重点掌握总达标率及不同年限护士达标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P0.01)。结论:应用《造血干细胞移植晨交班记录单》能有效提高护士晨交班的质量。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应用I PASS结构化病情交班模式在先心病专科PICU实施过程中对护士交班质量的影响。方法通过专家咨询及查阅相关文献,对传统交班模式进行改良设计,加入先心病专科元素,制定出符合先心病PICU实际情况的I PASS结构化交班单,选取我院PICU内工作的9名护士参与研究,将2017年9月应用传统的床旁交接模式进行交班的设为对照组,将2017年10月应用I PASS结构化交班模式进行交班的设为干预组,比较实施结构化病情交班模式前后护士交班完整率及对患儿"十知道"知晓率。结果对照组护士交班完整率为68.33%,干预组护士为95.16%,对照组内患儿"十知道"知晓率为68.9%,干预组为92%,干预组效果显著高于干预照组(P0.05)。结论运用I PASS结构化病情交班模式规范化实施PICU患者交班流程,能有效提高交班信息完整传递,提高PICU责任护士对危重患儿病情掌握情况,提升交班质量,促进患者安全。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现状-背景-评估-建议"(SBAR)交流模式在产科高危孕妇护理逆向交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2015年1~4月80例产科住院高危孕妇进行的80例次护理交接班设为对照组;将2015年5~8月80例产科住院高危孕妇进行的80例次床旁交接班设为观察组.对照组采用传统交接班模式,观察组采用SBAR交流模式设计的护理交接单进行护理逆向交班模式,比较两组交接班质量、患者或家属对护士的满意度,使用SBAR交流模式设计的护理交接单前后护士临床工作能力.结果 两组交接班质量、病人或家属对护士的满意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护士使用SBAR交流模式设计的护理交接单前后临床工作能力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运用SBAR交流模式设计的护理交接单后,规范了高危孕妇护理逆向交班流程,减少了护理交接班中存在的安全隐患,提高了护士交接班质量和程序应用能力,促进了其对患者病情观察分析,从而提高了护士的临床工作能力以及患者或家属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9.
目的:评价责任制护理下实施晚间三级查房模式交班的效果。方法:实行晚间护士长、护理组长、责任护士参与的三级查房交班模式,制定各级护士交班职责,比较实施前后患者对护理工作满意度和护士对患者病情知晓情况。结果:实施后患者对护理服务满意度、护士对患者病情的知晓度均优于传统交班模式。结论:利用晚间三级查房模式交班,可快速提高护士的业务水平,提高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图片交班制度在压力性损伤患者管理中的作用,并明确该方法较常规交班方式是否存在优越性。方法将2018年1—6月本科室收治带入压力性损伤的患者54例设为对照组,将2018年7月至2019年3月本科室收治带入压力性损伤的患者57例设为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常规交班方式,观察组采用图片交班工作制度。比较实施前后护士压力性损伤知识水平、两组患者压力性损伤护理措施的落实率及出院时压力性损伤部位预后情况。结果实施图片交班制度后科室护士压力性损伤知识水平评分高于实施前(P 0. 05);观察组压力性损伤护理措施落实率高于对照组(P 0. 05),压力性损伤预后效果优于对照组(P 0. 05)。结论采用图片交接班制度可提高护士的压力性损伤知识水平,促进压力性损伤护理措施的落实,提高带入压力性损伤的好转率。  相似文献   

11.
储红梅 《护理管理杂志》2012,12(10):759-760
目的 探讨病区护士长一日五查房的实施效果.方法 护士长于晨会交班前、晨间护理后、上午下班前、下午上班后和下午下班前分别进行护理质量查房.结果 病区护理质量、患者满意度均提高,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下降(P< 0.01或P<0.05).结论 护士长一日五查房对护理质量的提高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有助于加强病房管理、融洽护患关系.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基于信息化平台的机动护士调配系统在护理人力资源优化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7年8月本院选定的60名机动护士为研究对象,按照机动护士库调配时间先后顺序分为对照组(2017年9月-2018年8月)和观察组(2018年9月-2019年8月),对照组采用传统方法进行调配;观察组采用基于信息化平台的机动护士调配系统进行调配,即护理部维护机动护士资源库、护士长新增和提交机动护士申请表、科护士长审核和调动机动护士、护理部启动全院层面人力调配、系统进行汇总统计功能。比较两组机动护士平均调配启动时 长及护士长对护理人力资源调配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共调配机动护士98人次,对照组共调配机动护士107人次,观察组平均调配启动时长为1.254±0.085小时,短于对照组的平均调配启动时长4.569±0.573小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士长对护理人力资源调配满意度为90.82%,对照组护士长对护理人力资源调配满意度为80.3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借助信息技术对机动护士库实施护理人力资源动态调配,能有效节约机动护士调配启动时间、提高护士长对护理人力资源调配满意度,充分发挥护理人力资源效能,提高护理管理者工作效率和管理效能。  相似文献   

13.
张正萱  余静  李小玉  王诚 《全科护理》2011,(30):2787-2788
[目的]观察护士实施独立早交班对护理晨交班质量、夜间护理质量、交班时间的影响以及医生对护士独立早交班的满意度情况。[方法]选择本科室2009年3月—2010年3月采用传统的交班模式为对照组,选择2010年4月—2011年4月实行护士独立早交班模式为实验组,对两组各269次晨会交班进行比较研究。[结果]实验组在交班时间、效果、夜间护理质量等方面有明显差异,实验组优于对照组(P〈0.05),独立交班得到医生认可。[结论]护士独立早交班,能有效地提高早交班的质量与效率,达到护理交班质量持续改进。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析PDCA循环法在医院感染护理管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2017年1月至2018年1月在我院住院治疗但未实施PDCA循环法护理管理的70例患者作为对照组,将2018年2月至2019年2月在我院住院治疗且接受PDCA循环法护理管理的70例患者作为观察组。比较两组患者的医院感染发生情况及满意度。比较两组医护人员防范意识评分及对防护措施的执行情况。结果观察组的侵入性操作感染、呼吸道感染、针刺伤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理人员的感染防范意识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理人员对防护措施的执行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医院感染护理管理中应用PDCA循环法,可降低医院感染的发生率,增强护理人员的防范意识,提高患者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急性生理学和慢性健康状况评分(acute physiology and chronic health evaluation,APACHEⅡ)联合诺顿压疮发生危险因素量化评估(又称NORTON评分)在ICU患者护理中应用的效果。方法便利抽样法选择2010年1月至2011年6月在杭州市第一人民医院ICU治疗的130例危重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n=65)和对照组(n=65)。观察组患者每天进行动态APACHEⅡ及NORTON评分,并根据评分结果调整护理人员配置和实施护理对策;对照组患者按疾病种类实施常规护理。比较两组危重患者ICU住院时间、医疗费用、压疮发生率、患者或家属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护士自身成就感、压力感及护士长对护理质量检查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ICU住院时间、医疗费用、压疮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且其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护士对自身的成就感以及护士长对其护理质量检查的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压力感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APACHEⅡ评分及NORTON评分的联合应用有利于提高护士对疾病严重程度的评估能力,并指导护理人力的合理调配,提高护理质量及患者或家属的满意度,提高护士对自身的成就感以及护士长对护理质量检查的满意度,减轻护士的压力感。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多专科护理模式应用于智能评分缺损患者的护理效果。方法选取本院神经一病区智能评分缺损患者100例为观察组,采用多专科护理模式实施护理即医护共同查房,由科主任、护士长、主管医生、责任护士、认知训练护士及护理安全管理员每天早上共同查房、进行护理评估,制定个性化护理安全措施,对患者实施医护同组工作、早期认知功能训练和护理安全管理等。将神经二病区智能评分缺损患者100例为对照组,按照传统神经内科护理方法进行护理。分别于入院时、出院时评定智能状态( MMSE ),调查患者住院期间护理意外事件发生情况及对服务的满意度和安全管理知识知晓率。结果出院时观察组MMSE评分、患者满意度和对安全管理知识知晓率显著高于对照组;护理意外事件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对智能评分缺损患者应用多专科护理模式,能提高患者对安全管理知识知晓率,减少护理意外事件发生,有利于患者生活质量的提高和护患关系的改善。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择期手术患者不同时间接入手术室对患者心理状态的影响.方法:将136例择期手术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8例.对照组患者于早晨7:30由夜班护士接入手术室;观察组患者于麻醉前15 min由白班巡回护士接入手术室,巡回护士一直陪护患者,直到手术结束.观察两组患者在被接入手术室前、手术室等候手术期间血压、心率变化及焦虑程度.结果:观察组在手术室等侯手术期间的血压、心率、焦虑状态、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缩短患者在手术室等待手术的时间,可减轻其紧张、焦虑、恐惧心理,提高患者对手术室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18.
目的评价思维导图在脑卒中患者介入溶栓健康教育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8年1—9月贵州省人民医院介入科收治的112例脑卒中溶栓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n=56)和对照组(n=56)。对照组由护士实施常规的健康教育,观察组结合思维导图进行健康教育,比较两组患者的疾病相关知识知晓情况、服药依从性及住院满意度。结果干预后观察组患者对于脑卒中疾病相关知识的知晓率、服药依从性及住院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利用思维导图开展脑卒中介入溶栓术后健康教育,有利于促进患者掌握疾病相关知识,对提高健康宣教的有效性及患者遵医行为和住院满意度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PDCA循环的晨会提问在护士分层级培训中的作用。方法按照培训时间将64名护士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各32名,两组均接受护士分层级培训,实验组采用 PDCA循环的晨会提问方式开展培训,对照组采用传统的培训方法。于培训后采用试卷测试方法,对两组护士的烧伤护理工作质量进行比较,随机抽取两组护士管床患者各100例,采用调查问卷形式比较护理工作满意度。结果培训后实验组各项目得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实验组患者满意度为96.0%,对照组为82.0%,实验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 PDCA循环的晨会提问能有效提高护士的护理工作质量和患者满意度,提高分层级培训效果。  相似文献   

20.
李丽  刘惠  邵丽 《全科护理》2013,(32):3041-3042
[目的]保证术晨首台病人在等待实施手术期间的人身安全,并减轻其心理压力.[方法]将400例首台手术病人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0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无缝管理模式,采用焦虑自评量表评分(SAS)评价两组病人的心理情况,采用满意度调查表调查两组病人对手术室护士的护理服务满意度.[结果]观察组病人SAS评分低于对照组、对手术室护士的护理服务满意度高于对照组,经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无缝管理模式应用于术晨首台手术病人候诊期,可缓解病人的心理压力、提高病人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