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在肝包虫病肝叶切除术后病人补液期间,为保证快速有效的树叶途径的通畅、保护外周血管和监测中心静脉压,用深静脉置管术代替外周静脉置管术的可行性。方法:对46例肝包虫病肝叶切除术后病人,经颈内静脉或锁骨下静脉行深静脉置管术。结果:穿刺46次,46条血管,均置管成功。结论:肝包虫病肝叶切除术后病人应多采用深静脉置管,其操作方面、快速,不破坏血管,对提高抢救成果率有较好的左右。  相似文献   

2.
Seldinger技术是血管内介入性诊疗需涉及的技术,其改良法更具优点,加之器械应用的改进,使得单人置管成为可能。探讨此技术的操作流程有助于在临床顺利开展血管内介入放射治疗术,实践证明此方法不仅简便易行,定位准确,而且置管可靠,少有不良反应及严重损伤。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B超引导下塞丁格技术置入中等长度导管在放疗科静脉输液治疗患者中的应用及护理。方法回顾性分析34例采用B超引导下塞丁格技术置入中等长度导管患者的临床资料、置管操作流程、置管后健康宣教、并发症的预防及处理。结果34例患者穿刺成功率100%,导管留置时间5-33d,平均21d。其中1例因带管期间擅自离院,拒绝按照维护流程进行冲管、封管而发生导管堵塞。其他患者均安全置管至治疗结束后拔管。结论B超引导下塞丁格技术置入中等长度导管为患者提供了安全可靠的血管通路装置,保证了患者治疗的连续性,提高了患者置管的成功率,操作简单、创伤小、并发症少,延长了导管留置时间,减轻了患者反复穿刺的痛苦,降低了护士的工作量,减少了患者的经济成本,提高了患者满意度。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B超引导下改良塞丁格技术行PICC置管应用于乳腺癌化疗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收集我科2013年11月~2015年5月需长期静脉输液化疗且外周血管条件差的98例乳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经B超引导下改良塞丁格技术置入巴德单腔三向瓣膜式PICC导管。结果置管成功率100%,其中1针成功92例,2-3针成功6例,有8例轻微并发症发生。结论采用B超引导下改良塞丁格技术进行PICC置管操作方便,穿刺成功率高,减少了机械性静脉炎的发生,为乳腺癌患者术后化疗用药提供了一条安全方便的输液途径。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集束化护理在乳腺癌患者中心静脉导管维护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行中心静脉导管导管置管的乳腺癌患者1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50例和对照组50例。观察组采用集束化护理,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比较第1周期化疗结束时两组患者静脉炎发生率、中心静脉导管置管并发症(感染、静脉血栓形成、堵管和断管)发生率。结果:第1周期化疗结束时,观察组静脉炎发生率和中心静脉导管置管并发症发生率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集束化护理可降低乳腺癌患者中心静脉导管置管相关不良反应和并发症发生率,值得临床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6.
随着医学材料学及治疗护理学的进展,锁骨下静脉置管术已在临床广泛应用。锁骨下静脉置管术适用于长期输液而周围静脉不易穿刺,测量周围静脉压,TPN,以及长期输入刺激性药物的患者,必要时可从穿刺处采血,抢救时加压输液及给予急救药品,但锁穿较浅表静脉穿刺创伤要大一些,可能会出现各种类型的并发症,因此要求护士充分认知各种风险因素。为防止留置导管发生堵管延长置管使用时间,我们通过一个病例对锁骨下静脉置管堵管风险问题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7.
经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置管(PICC),是指利用导管从外周静脉进行穿刺,使导管末端位于上腔静脉或锁骨下静脉。临床主要用于输入营养液,某些刺激性、高渗性药物等,为患者提供一条无痛性输液通道。PICC是一项方便、安全有效、创伤小、并发症少的置管技术,具有减轻患者的痛苦,提高生活质量,保护外周静脉,减轻护士的工作量等优点。它的广泛应用,给肿瘤治疗开辟了一条新的安全静脉给药途径。  相似文献   

8.
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因其操作简单,使用方便,便于长期置管,能够有效地避免反复穿刺给患者带来的机械损伤等优势,为患者提供中长期静脉输液途径,保证了药物的吸收,并且使外周静脉得到保护;但随着导管留置时间的延长可出现并发症,如血栓形成、管道堵塞及导管不易拔除等。所以与导管具有相关性的上肢静脉血栓形成是PICC置管后严重的并发症之一,本文旨在探讨超声在PICC拔管前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中耳炎患者应用耳内镜鼓膜置管术治疗的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16年2月至2017年5月收治的60例中耳炎患者的临床资料,入选患者均给予耳内镜鼓膜置管术干预治疗,随访1至1.5年,观察患者接受治疗的疗效。结果 :入选的60例患者均为一次性完成置管,外耳道及鼓膜均未表现显著反应,未见发生无神经性耳聋等术后并发症。随访1至1.5年,患者的自觉听力呈现不同程度的提高,治疗总有效率达93.3%。讨论:中耳炎患者应用耳内镜鼓膜置管术治疗,临床效果较为理想,是一个安全有效治疗中耳炎的方法,值得临床大力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循证护理在PICC置管中的应用。方法:在置管前后采用以科学为依据的有据可循的现代护理。结果:应用询证医学行PICC置管顺利。结论:循证护理的应用,更进一步为长期静脉营养的患者提供了一条无痛性的静脉输液途径,减少了病人身体与心理的痛苦,增加病人的满意度,同时能够增强护理工作的科学性。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ICU患者肠内营养相关性腹泻的原因及护理对策方法 :收集我科ICU病房2017年2月至2018年8月共100例和肠内营养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住院期间是否发生腹泻腹泻组和无腹泻组专人记录每例研究对象一般状况:肠内营养液使用量、肠内营养液滴注速度、血白蛋白水平、每日抗生素使用种类、管置时间结果 :腹泻组和无腹泻组肠内营养液使用量、肠内营养液滴注速度、低白蛋白血症、每日抗生素使用量大于3种、管置时间大于1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我们认为肠内营养液使用量、肠内营养液滴注速度、低白蛋白血症、每日抗生素使用量大于3种、管置时间大于1周为引起腹泻的常见原因,护理人员及时针对上述危险因素进行干预,减少肠内营养相关性腹泻机率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个体干预法在PICC置管后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在我院行PICC置管的肿瘤患者5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健康教育,观察组在常规健康宣教的基础上,采用个体干预法给予护理,并比较两组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小于对照组(4.0%VS20.0%),知识掌握和技能掌握达标率明显大于对照组(92.0%VS72.0%,88.0%VS68.0%),P 0.05。结论:个体干预法在PICC置管后患者中的应用,可明显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健康教育水平,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3.
FA331-270型条卷机采用定长落卷、补管、开车全自动控制,电气元件分别由行程开关、空气阻尼式时间继电器、电磁阀等组成一套控制系统.当计数器予置数下降至1时,即发出信号,释放1DF、2DF、9DF电磁阀,主机停止,气缸与集束棉卷,成形装置脱离;计数器予置下降至零时,即发出信号,完成落卷、补管,下降管库摆动,触动10XR,计数器复位,自动开车.在多年使用过程中,电磁计数复位线圈频繁烧坏,维修困难,且价格高.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分析PICC静脉置管的患儿家庭留置的护理风险管理。方法:选164例血液科留置PICC静脉置管的患儿,其皆具有白血病症。并将其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实施差异化护理。对照组:常规的护理策略;观察组:常规护理措施+护理风险管理配合进行。在疗效、并发症发生概率、家长满意程度等方面比较两组情况。结果 比较穿刺点感染、导管堵塞、意外拔针、脱管、外渗等情况发生率:观察组对比组;比较留置时长、满意度:观察组对照组(且P值0.05)。结论 医院实施护理风险管理能使患儿PICC家庭留置管的可靠性增强且持续时间长,患儿及家属的满意度也通过护理风险管理得到提高。  相似文献   

15.
本文就第一长管蒸发器的加热面积和列管的管径尺寸,在设计和使用操作上对第一长管蒸发器进行分析探讨。现就第一长管蒸发器的加热面积尺寸,在文教使用与操作工作一分析。  相似文献   

16.
比较目前常用的两种方法的检测结果,分析两者不同的准确度、精确度和灵敏度.采用微生物管碟法与高效液相色谱法.微生物管碟法检测蜂蜜中四环素、土霉素、金霉素线性相关系数分别为0.9942、0.9922和0.9916,回收率分别为80%、81%、78%;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蜂蜜中四环素、土霉素、金霉线性相关系数分别为0.9999,0.9997、0.9997,回收率分别为80%、87%、83%微生物管碟法操作周期长,操作繁琐,误差较大,但是灵敏度高,高效液相色谱法操作简单,测量准确,但是检测金霉素灵敏度没有微生物管碟法的高.  相似文献   

17.
乳酸杆菌无机陶瓷膜微滤浓缩条件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无机陶瓷膜管微滤技术浓缩乳酸杆菌发酵液。实验中比较了不同膜管孔径、膜管面积、操作压力等对乳酸杆菌发酵液浓缩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选择无机陶瓷膜管孔径为0.1μm,膜面积为0.24 m2,操作压力为0.15 MPa,可得到体积浓缩5.6倍,活菌死亡比0.2,截留率达96%的乳酸杆菌浓缩液。无机陶瓷膜可用于乳酸杆菌发酵液的浓缩处理。  相似文献   

18.
我厂五车间化纤纸管的截管、压印工序,过去为两台机器。由4人手动半机械操作,台班产量为5000~6000只。占用劳力多,职工操作时思想紧张,劳动强度大,每年要发生手部刀碰、压伤工伤事故数起,同时年迈、体弱的职工不能操作。为了提高工效,安全生产,五车间广大职工在设备科的协助下,根据手动截管机和压印机的特点,参考兄弟单位的经验,于七四年和七五年试制成功自动截管、压印机三  相似文献   

19.
捻线码管机     
捻线码管机是根据1391型205捻线管的结构特点设计和加工试制的,机构简单、操作方便,适用于多品种、小批量生产。一、工作原理空纱管倒入纱箱、经过上管帘子带到顺管输送机构,由控制打手把管子大小头顺好,然后再经三角输送带送入出管机构,分三路装入纱兜。  相似文献   

20.
为解决配电网正常仿真培训中的自动评价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综合加权的配电网正常仿真培训评价方法。建立了配电网遥控、挂牌、置位等正常仿真培训的模型,通过实时仿真操作结果阵和实时仿真操作时间阵记录调度员实时操作的相关信息,通过标准仿真操作结果阵和标准仿真操作时间阵记录教练员标准操作的相关信息。通过相似度理论和综合加权方法对实时仿真操作结果进行了评价。实例分析表明该方法简单明了,对配电网正常仿真培训自动评价具有一定的工程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