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东莞市IT人才需求预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东莞产业结构的调整、高新技术产业的迅猛发展和转型升级的推进,IT人才的需求量急剧上升。本文在完成东莞市IT人才需求调研的基础上,根据近年东莞IT人才需求的历史数据,利用灰色系统理论的GM(1,1)模型对东莞IT人才的需求进行了拟合和预测,并针对社会发展需求提出了人才培养对策,为探索适应东莞改革新形势的高职实用型、技能型高级计算机专门人才培养模式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2.
2000年中国计算机用户满意度产品调查活动这项活动于当年8月份启动,在全国范围内以多种方式对10大类IT产品进行了广泛深入的调查,最终回收4.7万份问卷,形成有效样本3.2万份。成为当时IT界规模最大的产品调查活动之一。2001年中国计算机行业用户满意产品调查活动当年我国规模最大的IT产品行业用户调查活动之一,本次调查活动重点聚焦于IT应用热点行业,深入透析主流IT产品的行业应用状况和未来发展趋势。2002年中国IT用户年会本次活动发布了“2002年CCID中国计算机用户满意产品调查”结果。本届调查主要考察了电信、金融、教育、能源、…  相似文献   

3.
2000年底,权威市场研究机构对我国北京、上海、广州、深圳、温州、东莞等城市的中小企业进行的IT应用水平专项调查表明:有大约30%的中小企业用户表示信息化对企业经营帮助不大;同时,在拥有电脑的企业当中有85%以上的企业反映,电脑主要用途是简单文字处理和制作报表工作;中国大多数中小企业计算机目前处于单机作业状态,中小企  相似文献   

4.
2001年中国IT用户年会2001年,为了客观地反映当时行业用户对计算机产品应用状况的评价并深入了解行业用户对产品与服务的深度需求,以便于助于促进中国IT产业以及国家信息化的健康发展。中国计算机用户杂志社和赛迪顾问公司组织了"2001年中国计算机行业用户满意产品调查"活动。它不仅获得了IT厂商的积极支持,也得到了广大用户的热情响应。  相似文献   

5.
目前重庆IT行业人才需求巨大,但市场具体青睐何种人才却无人清楚;本文对重庆地区IT行业人力资源需求做了调查分析,并对高校计算机教学提出可行建议。  相似文献   

6.
目前普通高等院校计算机专业的毕业生就业的质量和数量在某种程度上不及市场上的IT培训机构.主要原因是普通高等院校计算机专业的教学与市场需求存在一定的距离,因此有必要吸取IT培训机构教学优点。对IT培训机构教学特点进行调查和分析,并对普通高校计算机专业教学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7.
2002年12月17日,数百名用户代表和厂商代表云集北京赛迪大厦,共同见证了2002年IT业界的一项盛事——“2002年CCID中国计算机用户满意产品调查”发布会正在这里隆重举行。 称本届调查活动是IT业界的一项盛事并不为过——此次调查由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CCID)、中国计算机用户协会主办,中国计算机用户杂志社和赛迪顾问股份有限公司共同承办,是迄今为止我国规模最大、调研范围最广的IT产品行业用户调查活动之一,不仅获得了IT厂商的积极参与,也得到了广大用户的热情响应,更得到了有关领导部门的大力支持,在IT业界和应用部门都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积极影响。 本次调查产生的奖项,与其它评测机构或媒体评选的奖项有一个非常显著的区别——其它奖项往往只代表了评奖机构的意见,比如许多媒体都会评选的“编辑选择奖”,而此次调查是从25828份问卷之中,经过科学的质量控制、专业的样本甄别与整理  相似文献   

8.
《电脑知识》2008,(3):130
适逢年终岁末,素来在技术上孜孜以求的全球第一存储厂商KINGMAX,其产品线之一KINGMAX DDRⅡ 1066又收获了一个颇具成就感的年度大奖——2007年度中国IT网络调查推荐产品奖。这是由中国计算机用户协会和中国互联网协会主办、百家中文网媒参与合作的一次大型IT调查,是唯一覆盖了IT产品市场和消费者的综合性调查活动,受到了众多专家和网友的关注,在IT业界拥有广泛影响力。  相似文献   

9.
以广州—东莞—深圳为轴线的IT产业走廊已经初具规模。以东莞、惠州等地为核心的IT制造业则已具备世界级竞争力,国际厂商、国内知名厂商纷纷在这里设立自己的生产基地。本地IT企业在这样的氛围和竞争环境中迅速跟进,大批企业正处于令人羡慕的高速发展阶段  相似文献   

10.
IT公司人才需求对计算机专业教育的启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正>2006年暑期,河南大学计算机与信息工程学院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分队,对郑州市区72家有一定规模和代表性的IT公司进行了问卷调查,重点调查这些公司对大学毕业生的需求状况,对计算机专业教育的看法等问题。调查活动拉近了学校、学生与企业  相似文献   

11.
云计算时代高校IT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务兰 《计算机时代》2012,(3):59-61,64
阐述了云计算的应用优势;基于对云计算技术特点和知名招聘网站IT职位描述信息进行综合分析,总结未来IT人才需求的趋势,并针对高校相关专业IT人才培养模式提出了改革措施。  相似文献   

12.
本文是辽宁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立项课题《面向产业集群的计算机网络课程群建设》(课题编号为:JG12EB115)的核心成果。目前,我国就业市场对技术型人才的需求非常强烈。计算机网络高职人才的培养模式也随着这种需求发生着改变,"2+1"人才培养模式也是根据这种需求的前提下应运而生的。本文主要阐述了在面向计算机网络产业集群下"2+1"人才的培养模式。  相似文献   

13.
徐磊健  杨晨  王滨生 《软件》2012,(6):142-144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订单式人才培养已逐步完善并广泛应用于各个行业。随着软件、外包行业的不断发展壮大,对IT软件人才的需求量居高不下,各高校开设的IT相关专业和攻读IT专业的人员不断增加,因而也产生了许多人才与企业需求不匹配的问题。因此,推进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是能够有效促进校企合作、人才利用最大化的一条必经之路。本文针对"订单式"人才培养与软件行业的发展需求,结合当代主流编程语言进行讨论分析,从而实现软件行业和高校间更加完善的"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  相似文献   

14.
网络空间的竞争,归根结底是人才的竞争。当前,世界各国高度重视网络空间安全人才的培养。基于此,首先介绍了网络空间安全人才培养的现状;然后分析了网络空间安全人才的需求特点,并提出了网络空间安全人才培养的若干建议措施;最后给出了暨南大学在网络空间安全人才培养方面的一些探索。  相似文献   

15.
计算机学科工程研究型全日制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的探索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当前海峡西岸经济区信息产业结构战略调整中,福建的IT企业面临高层次工程研究型人才严重短缺的形势。本文提出了在计算机学科全日制硕士研究生中开展校企联合培养工程研究型人才的思路,探讨了以工程研究课题为组织形式、以企业科技攻关项目为培养平台、以工程研究问题为导向的具有质量保障体系的计算机学科工程研究型人才培养模式规范,并介绍了初步开展试点工作的情况和取得的效果。  相似文献   

16.
IT行业的人才需求量极大,且对人才有较高要求,本文探讨了利用高校优势,结合企业平台,创建一种不同与现有学校教育又有别于社会办学的IT人才培养模式。  相似文献   

17.
针对当前各个地区对人才需求量的不断增加,人才的需求预测成为当前社会新的难题。本文针对人才需求难的问题,研究基于Matlab 的人才需求预测系统以解决此问题。首先对人才和吸引人才的基本要素等理论进行了分析;其次对人才需求预测系统的框架进行分析,描述了其核心算法BP神经网络的算法流程;最后给出了系统的部分实现。本文对区域人才引进部门和软件设计人员都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8.
蔡建平 《软件》2012,(3):29-32
根据教育部对软件人才培养的要求,针对软件工程专业特点,以软件测试紧缺人才培养为突破口,分析IT企业的用人需求,研究软件测试人才的培养目标和能力培养要求,探索软件测试人才能力培养的有效方法。在此基础上,积极开展软件测试人才能力培养的相关实践活动,包括:凝练软件测试人才培养的教学理念,建立软件测试人才能力培养的新模式,制定软件测试理论课与实践课的课程大纲,编写配套教材,开展实验室建设等。  相似文献   

19.
随着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IT行业人才的需求与培养成为高校教学改革面临热点问题.本文分析了传统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必要性.通过调整专业课程体系,使IT职业认证与专业课程相适应,开创新的人才培养模式把学生培养成为高素质的技术应用型人才,从而满足市场需求.  相似文献   

20.
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和企业竞争的日趋激烈,用人单位要求员工"招之能来、来之能战、战之能胜",针对这种现状,为了最大限度满足社会对人才需求的新形式,本文提出"重基础、宽口径、大纵深"的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和教育理论,并在我院进行了一系列实践活动,成效明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