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当前,装配柔性已经成为影响制造系统柔性和企业柔性提高的一个关键性因素,因此,装配柔性的能力大小,应是衡量一种装配方式优劣的评价标准之一。通过对比分析,从装配流程角度而提出的层次装配具有较高的柔性。  相似文献   

2.
机器人装配系统产品装配质量影响因素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装配是产品生产中占用大量成本的劳动密集型过程,装配质量对产品的性能有直接影响。装配过程本身具有随机性和不确定性,如果机器人装配系统对干扰和误差的适应能力不强,产品的装配质量会因各种因素的影响而大大降低。基于产品形成的设计和装配过程,本文对机器人装配系统产品装配质量的影响因素进行了系统分析,建立了产品装配质量的影响体系,为正确评价机器人装配系统的性能和产品的装配质量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3.
在Petri网柔性装配系统装配顺序规划中引入装配质量要素,并以装配零件的装配自由度,装配作业后稳定性,装配零件配合精度对装配质量的影响作为基本因子,提出装配质量置信度概念,解决柔性装配系统装配规划中装配质量及其定量化问题。根据装配形成的产品在Petri网装配状态图中表示为一个最终库所的特点,应用改进B树模型,提出仅以变迁信息的产品装配顺序规划Petri网逆向推理算法,简化装配顺序规划推理过程,对于多个变迁均可生成最终成品的情况,亦给出装配顺序规划的解决方案,并以摩托车发动机的装配为例,证明该算法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4.
针对制造企业多品种小批量产品生产对敏捷性的要求,提出了一种柔性装配系统的设计方法,该柔性装配系统能够根据装配现场实时信息动态调整任务并通过控制系统控制现场实施。结合某企业实际情况实现了柔性装配过程的动态管理;利用Plant Simulation对该柔性装配系统进行了仿真研究,验证了该方案的可行性和有效性,为多品种小批量产品柔性装配的研究提供了有价值的参考。  相似文献   

5.
基于装配关系复杂性的装配线动态平衡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制造系统复杂性分类研究的基础上,将装配系统的结构复杂性区分为装配关系复杂性、装配工艺复杂性和系统配置复杂性,并基于信息熵给出了装配关系复杂性的度量方法.通过分析各类结构复杂性与影响系统的动态性因素之间的关系,将装配关系复杂性应用于装配线动态平衡问题的研究中,给出了最小装配关系复杂性差异度这一动态优化目标,并结合静态目标装配线平衡损失进行求解.优化结果表明,该指标能降低动态性因素对装配线平衡的影响,为系统所必须具备的柔性程度提供具体的量化指标.同时,通过对装配错误发生率的仿真验证研究表明,该方法能有效降低各工位的错误发生率和总完工时间,实现装配线的动态平衡.  相似文献   

6.
李明  邢宇飞  张力  汪钢 《阀门》2011,(4):33-38
为满足制造企业对装配建模、装配序列规划及装配工艺方案设计等技术的需求,设计和开发了具有工程应用价值的复杂产品装配规划与仿真系统AeroAssem。介绍了系统的总体结构并结合在阀门装配的经验,以典型产品为例分别阐述了各主要功能模块所采用的关键技术及其应用情况。通过与国外装配规划系统相比,分析了系统在矩阵提取、序列规划及工艺图等方面的优势。AeroAssem系统为复杂产品的数字化装配规划提供了较为全面的、具有实际工程应用价值的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7.
表观质量对产品的用户体验影响很大,钢琴面板作为用户使用过程中接触最频繁的区域,其铰链区域螺钉装配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用户对产品的认知。针对钢琴面板手工装配过程成像条件差、产品变更频繁等特点导致现有视觉检测算法鲁棒性较低的问题,构建了钢琴面板手工装配质量智能视觉检测系统框架,通过分析影响视觉检测算法鲁棒性的因素建立了P-AHL视觉检测空间模型及参数自适应修正方法,采用区域相关哈希编码表征螺钉装配特征提出了启发式哈希匹配算法,开发了钢琴面板装配质量机器视觉检测系统。在某钢琴制造企业的实际应用表明所提方法在手工装配作业复杂成像条件下具有较好的鲁棒性和抗干扰能力。  相似文献   

8.
围绕汽车变速器产品族装配线制造系统的柔性与重构问题,应用面向生产线重构的产品族装配工艺规划与重构装配线设计集成方法,提出可重构装配线的“主干线”设计思想。在对产品族基于功能实体识别的工艺规划基础上设计出“主干线”的柔性结构及系统的可重构实现机理。最后应用多智能制造思想构建了重构装配线的智能体系结构。该方法为提高实际装配线制造系统的柔性提供了有效技术手段。  相似文献   

9.
为保证翼面类部件外形的装配准确度,研究了以坐标定位孔为协调定位基准的内定位装配方式对装配准确度的影响。对比分析传统翼肋产品的外形定位方式的协调方法,根据以坐标定位孔为协调定位基准协调外形轮廓过程中的优势,提出了一种翼肋柔性装配方法,设计了翼肋定位执行末端,在虚拟环境下进行了柔性定位仿真验证。结合飞机数字化制造流程,分析其装配协调过程,计算以坐标孔为协调基准的外形尺寸误差。某型飞机前缘襟翼的柔性装配实例表明:柔性定位单元结构简单,成本较低,翼肋柔性装配准确度完全满足外形精度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10.
机械产品装配是制造过程的最终阶段,装配质量对机械产品的服役性能和可靠性有直接影响。建立合理的数学模型描述机械产品装配过程中的偏差传递、累积和淹没规律,对产品的容差设计与故障诊断,并进一步提高产品性能和服役周期具有重要意义。归纳并总结了现有机械产品装配偏差分析的理论方法,从基于刚性假设的偏差分析与考虑柔性变形的偏差模型两个方面系统地论述了目前机械产品装配偏差传递分析的研究进展。刚性偏差分析围绕尺寸链模型与确定性定位模型展开,并对基于尺寸链理论的雅可比旋量方法做了详细介绍与具体的应用分析。对于主流的柔性装配偏差传递建模方法,详细论述了影响系数法与装配偏差场传递模型的理论建模过程与及其应用范围,并从大型结构装配的现场应用出发,对装配偏差场传递模型进行了具体的案例分析。针对目前航空航天等领域机械产品大尺寸、高承载的发展趋势,提出了对于局部刚性整体柔性的大型结构装配偏差预测的难点以及研究展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