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辽宁中医杂志》2016,(6):1318-1320
目的:对益气化瘀清热方进行拆方,通过观察各类含药血清对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LPS)诱导下体外培养的大鼠肾小球系膜细胞(primary mesangial cells,Ms C)表达p38MAPKmRNA及其蛋白的影响,探讨不同中药的作用强度以及益气化瘀清热方治疗肾小球肾炎的作用机制。方法:RT-PCR法检测各组含药血清对Ms C表达的p38MAPK mRNA。Wersten Blot法检测各组含药血清对大鼠Ms C表达的p38MAPK蛋白。结果:1RT-PCR结果显示:各组含药血清均能抑制体外培养的Ms C表达p38MAPKmRNA,复方组作用最强(P0.01),清热组与化瘀组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但优于益气组,差异显著(P0.01);2 Wersten印迹结果显示:各组含药血清均能抑制体外培养的Ms C表达p38MAPK蛋白,复方组作用最强(P0.01),清热组与化瘀组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但优于益气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各类含药血清对大鼠Ms C表达p38MAPK mRNA及其蛋白的影响在不同组中药的比较中,复方组作用最强,化瘀组和清热组的作用明显优于益气组。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益气化瘀清热方及其拆方各类含药血清对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LPS)诱导下体外培养大鼠肾小球系膜细胞(primary mesangial cells,Ms C)表达转化生长因子βI型受体(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TGF-β-RI)mRNA及其蛋白的影响。方法:采用RT-PCR法检测各组含药血清对Ms C表达TGF-βRⅠ mRNA的影响;采用Wersten Blot法检测各组含药血清对大鼠MsC表达TGF-βRⅠ蛋白的影响。结果:(1)RT-PCR结果显示:各组含药血清均能抑制体外培养的Ms C表达TGF-βRⅠ mRNA(P<0.01),复方组作用最强,与其他含药血清组比较差异显著(P<0.01),清热组与化瘀组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但优于益气组(P<0.01)。(2)Wersten印迹结果显示:各组含药血清均能抑制体外培养的Ms C表达TGF-βRⅠ蛋白,复方组作用最强,与其他含药血清组比较差异显著(P<0.01),清热组与化瘀组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但优于益气组(P<0.01)。结论:益气化瘀清热方及其拆方、雷公藤多苷的含药血清均能抑制体外培养的大鼠Ms C表达TGF-βRⅠmRNA及其蛋白。复方组作用较强,清热组及化瘀组次之,益气组最弱。  相似文献   

3.
目的:对益气化瘀清热方进行拆方,通过观察各类含药血清对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LPS)诱导下体外培养的大鼠肾小球系膜细胞(primary mesangial cells,Ms C)表达TGF-β1及Smad3蛋白的影响,探讨不同类中药的作用强度以及益气化瘀清热方治疗肾小球肾炎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Wersten Blot法检测各组含药血清对大鼠Ms C表达TGF-β1及Smad3蛋白的影响。结果:Wersten印迹结果显示:各组含药血清均能抑制体外培养的Ms C表达TGF-β1及Smad3蛋白,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复方组作用最强,与其他含药血清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清热组与化瘀组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但优于益气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益气化瘀清热方及其拆方、雷公藤多苷均能抑制体外培养的大鼠Ms C表达TGF-β1及Smad3蛋白的表达。复方组作用明显优于其他组,清热组及化瘀组次之,益气组最弱。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益气化瘀清热方及其拆方对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LPS)诱导的大鼠肾系膜细胞(mesangial cell,Ms C)凋亡及其调控基因Bax和Bcl-2蛋白表达的影响,比较不同类药物的作用强度。方法通过TUNEL法检测各类含药血清对Ms C凋亡的影响;Western Blot法检测各类含药血清对Bax和Bcl-2的蛋白的表达。结果各含药血清组与对照组比较凋亡细胞增多(P0.01),其中TW组作用最强,复方组次之(P0.05),化瘀组、清热组作用优于益气组(P0.01),然两组之间无明显差异;各含药血清组Bax较Bcl-2表达过量,其中TW组及复方组作用最强,然组间比较无明显差异,化瘀组作用强于清热组,清热组作用强于益气组(P0.01)。结论益气化瘀清热方及其拆方可通过调控Bax、Bcl-2的表达诱导LPS作用后Ms C发生凋亡,其中化瘀、清热类药物作用优于益气类药物。  相似文献   

5.
目的:把益气化瘀清热方拆方成益气、化瘀、清热3组,并与复方组和雷公藤组(TW组)对比,通过体外培养的方法,观察各组含药血清对大鼠肾小球系膜细胞(mesangial cells,MsC)中NF-κBp65 mRNA及蛋白的表达水平高低,进而探讨益气化瘀清热方的作用机制及不同类中药的作用强度。方法:采用RT-PCR法及Wersten Blot法分别检测含药血清对MsC表达NF-κBp65 mRNA及蛋白的作用强度。结果:各组含药血清均能抑制MsC中NF-κBp65 mRNA及其蛋白的表达,化瘀组、TW组作用较强(P0.05);拆方后的益气、化瘀、清热3组比较:化瘀组作用较益气组、清热组明显增强(P0.05)。结论:益气化瘀清热方及其拆方、TW均能抑制体外培养的大鼠MsC表达NF-κBp65mRNA及其蛋白,其中化瘀组、TW组作用较强,益气组较弱。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益气化瘀清热方及拆方的含药血清对脂多糖刺激体外培养的大鼠肾小球系膜细胞(Ms C)增殖、生成Ⅰ型胶原蛋白(Col-Ⅰ)的影响。方法 MTT法检测Ms C增殖;ELISA法检测Col-Ⅰ的含量。结果各类含药血清均能抑制Ms C增殖、减少Col-Ⅰ的生成,化瘀组与清热组作用强于益气组,中药复方组作用强于雷公藤组。结论益气化瘀清热方及拆方后的各类中药均能抑制Ms C增殖、减少Col-Ⅰ的生成。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益气化瘀清热方及其拆方对嘌呤霉素氨基核苷(Puromycin aminonucleoside,PAN)损伤体外培养的小鼠足细胞表达TRPC6的影响,探讨不同类中药的作用强度。方法:应用PAN(50μg/mL)刺激体外培养的小鼠足细胞,形成PAN足细胞损伤模型,造模成功后的足细胞随机分为益气组、化瘀组、清热组、复方组、对照组、模型组、空白组,采用RT-PCR和Western Blot法检测各组血清对小鼠足细胞表达TRPC6 mRNA及蛋白的影响。结果:(1)RT-PCR结果显示:空白组与PAN刺激24、48 h的模型组TRPC6mRNA表达差异显著(P0.05)。含药血清作用24 h后,化瘀组、清热组、复方组表达TRPC6mRNA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和益气组(P0.05),而3组之间无显著差异(P0.05),益气组与对照组也无显著差异(P0.05)。含药血清作用48 h后,益气组、化瘀组、清热组及复方组表达TRPC6mRNA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且4组之间无明显差别(P0.05)。(2)Wersten印迹结果显示:空白组与PAN刺激24、48 h的模型组TRPC6蛋白表达差异显著(P0.05)。含药血清作用24 h后,益气组、化瘀组TRPC6蛋白表达低于对照组(P0.05),清热组、复方组与对照组相比无显著差异(P0.05),且4组间差异不明显(P0.05)。各含药血清作用48 h后,益气组、清热组、复方组TRPC6蛋白表达低于对照组(P0.01),化瘀组与对照组相比无差别(P0.05);复方组、益气组、清热组3者在TRPC6蛋白表达上无差别(P0.05);化瘀组TRPC6表达水平高于复方组(P=0.0080.01),而与益气组、清热组相比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益气化瘀清热方及其拆方均能抑制造模足细胞TRPC6mRNA和蛋白的表达,但不同药物作用于造模足细胞的时间不同,抑制TRPC6表达的作用强度不同。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益气解毒化瘀小复方及其单味药对血管紧张素Ⅱ诱导的大鼠肾小球系膜细胞信号通路Smad3,Smad7mRNA的基因表达影响,初步明确其抗肾小球硬化的作用机理。方法:常规培养大鼠肾小球系膜细胞(GMCs),RT-PCR法检测Smad3,Smad7mRNA表达。结果:小复方组抑制系膜细胞Smad3mRNA的表达最为明显,促进Smad7mRNA表达最为明显,与各单味药组、西药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 0. 01或P 0. 05)。结论:益气解毒化瘀小复方可有效地抑制肾小球系膜细胞Smad3mRNA的表达,有效地促进系膜细胞Smad7mRNA表达,并优于单味药,从而达到抗肾小球硬化,保护肾脏的目的。  相似文献   

9.
许理忠  王拥军  施杞 《辽宁中医杂志》2008,35(11):1773-1776
研究中药益气化瘀方对体外培养的大鼠颈椎间盘软骨细胞基质金属蛋白酶mRNA表达的影响。取健康10周龄SD大鼠70只,体重(200±50)g,雌雄各半,随机分为空白组(E)、芬必得组(D)、中药低剂量组(C)、中药中剂量组(B)、中药高剂量组(A),每组14只。定时、定量胃饲,4天后分别处死取血清,相同条件下制备益气化瘀方含药血清和对照血清,取体外培养的大鼠颈椎间盘软骨细胞进行实验研究,采用RT-PCR法。结果显示,各含药血清组培养的软骨细胞均具有分泌MMP-3、TIMP-1功能,但不具有诱导其异常分泌MMP-3、TIMP-1功能。益气化瘀方组较对照组及芬必得组有下调MMP-3的分泌或表达,上调TIMP-1的分泌或表达。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益气化瘀清热方及其拆方对嘌呤霉素氨基核苷(Puromycin aminonucleoside,PAN)损伤体外培养的小鼠足细胞表达Podocalyxin及Podocin的影响。探讨不同类中药治疗肾病的作用强度。方法应用PAN(50μg/mL)刺激体外培养的小鼠足细胞,形成PAN足细胞损伤模型,造模成功后的足细胞随机分为益气组、化瘀组、清热组、复方组、对照组、模型组、空白组,采用实时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和蛋白质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各组血清对小鼠足细胞表达Podocalyxin、Podocin的影响。结果益气化瘀清热方及其拆方均能影响造模足细胞Podocalyxin及Podocin的表达,但不同药物作用于造模足细胞的时间不同,其对Podocalyxin及Podocin表达的作用强度不同。结论益气化瘀清热方及其拆方可能通过提高造模足细胞Podocalyxin及Podocin的表达而发挥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益气化瘀散结方对胃癌SGC-7901细胞增殖凋亡的影响,并通过益气化瘀散结方干预后凋亡相关蛋白Survivin、Bcl-2的表达变化探讨其相关作用机制。方法:体外培养SGC-7901细胞,采用益气化瘀散结方含药血清干预,细胞分为空白血清组及5%、10%、20%益气化瘀散结方含药血清组,药物干预后,CCK_8法检测细胞增殖情况,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Western-blot、Real-time PCR技术检测Survivin、Bcl-2蛋白及mRNA的表达变化。结果:5%、10%、20%益气化瘀散结方含药血清组SGC-7901细胞的增殖明显下降,与空白血清组比较,10%、20%浓度组差异显著(P<0.05),48 h为实验最佳干预时间点;5%、10%、20%益气化瘀散结方含药血清均能不同程度促进SGC-7901细胞凋亡,尤以10%、20%含药血清组差异显著(P<0.05);10%、20%浓度益气化瘀散结方含药血清组Survivin、Bcl-2蛋白及mRNA表达水平下降,与空白血清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益气化瘀散结方能抑制胃癌SGC-7901细胞增殖、促进胃癌SGC-7901细胞凋亡,其机制可能与降低凋亡抑制蛋白Survivin、Bcl-2的表达相关。  相似文献   

12.
益气化瘀方及拆方对椎间盘软骨细胞Ⅰ、Ⅱ型胶原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益气化瘀方及拆方对椎间盘软骨细胞凋亡状态下Ⅰ、Ⅱ型胶原表达的调控作用。方法用酶消化法培养大鼠椎间盘软骨细胞,抗Fas抗体诱导凋亡,通过益气化瘀方及拆方益气方、化瘀方药理血清干预,免疫组化法(SP)检测分析大鼠椎盘软骨细胞不同状态下Ⅰ、Ⅱ型胶原的表达情况。结果相对正常对照组,凋亡模型组的I型胶原表达明显,而II型胶原轻度表达,有显著差异(P<0.01)。相对凋亡模型组,益气化瘀方、益气方和化瘀方均能上调II型胶原的表达,下调I型胶原表达,3种中药组与诱导凋亡组相比有显著差异(P<0.01)。结论益气化瘀方及拆方可以调控凋亡大鼠椎间盘软骨细胞内I、II型胶原表达。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肠复方及拆方对肠癌髓源抑制性细胞(MDSCs)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 NOS)及精氨酸酶1(ARG1)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不同浓度的肠复方干预肠癌CT26细胞,运用MTT法检测增殖情况,并探索肠复方最佳浓度及时间。建立小鼠结肠癌皮下移植瘤模型,21 d后取荷瘤小鼠脾脏,免疫磁珠法提取和流式细胞术检测MDSCs细胞。结合MTT试验筛选出抑制效果最佳的肠复方浓度,将20只大鼠,随机分为肠复方全方组、香菇多糖组、模型组、拆方Ⅰ组(健脾益气扶正)及拆方Ⅱ组(祛湿化瘀解毒),每组4只,制备含药血清,分组干预MDSCs细胞。运用Western blotting和RT-PCR法检测5组MDSCs细胞i NOS及ARG1的表达。结果:MTT检测显示肠复方全方对CT26细胞增殖有明显的抑制作用,且含药血清干预72 h较干预24、48 h增殖抑制作用更强,与时间呈正相关(P0.05),肠复方中剂量组在不同干预时间段对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均明显强于高、低剂量组(P0.05)。通过流式细胞术检测小鼠脾脏MDSCs细胞为活性90%,纯度86.65%,Real-time PCR结果显示:与模型组比较,肠复方全方组、拆方Ⅰ组、拆方Ⅱ组MDSCs细胞i NOS mRNA、ARG1 mRNA表达均降低(P0.05),以肠复方全方组最优(P0.01),香菇多糖组有下降趋势,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肠复方全方对MDSCs细胞i NOS mRNA、ARG1 mRNA抑制作用明显优于拆方Ⅰ组(P0.05),与拆方Ⅱ组无明显差异(P0.05)。Western blotting结果显示:与模型组比较,肠复方全方组、拆方Ⅱ组MDSCs细胞i NOS、ARG1蛋白表达均降低(P0.05),拆方Ⅰ组、香菇多糖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肠复方全方对MDSCs细胞i NOS、ARG1蛋白表达的抑制作用与拆方Ⅱ组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肠复方全方及拆方能够抑制MDSCs细胞i NOS及ARG1的表达水平,肠复方全方抑制作用最优,且肠复方抗癌作用主要来自祛湿化瘀解毒组分,这可能是肠复方抑制肠癌细胞增殖和免疫抑制的作用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4.
目的:通过观察益气化瘀散结方干预后胃癌SGC-7901细胞PI3K/AKt/mTOR信号通路分子的表达变化,探讨益气化瘀散结方影响胃癌细胞增殖的作用机制。方法:体外培养SGC-7901细胞,采用益气化瘀散结方含药血清干预,细胞分为空白血清组及5%、10%、20%益气化瘀散结方含药血清组,药物干预后,MTT法检测细胞增殖情况,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周期变化,Western-blot、Real-time PCR技术检测PI3K、AKT、mTOR蛋白及mRNA的表达变化。结果:与空白血清组比较,不同浓度益气化瘀散结方含药血清均能不同程度抑制SGC-7901细胞的增殖,其中10%,20%更为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时间上以48 h最为明显;与空白血清组比较,10%,20%益气化瘀散结方含药血清组G0/G1期细胞比例明显升高,S期细胞比例明显降低(P<0.05);与空白血清组比较,不同浓度益气化瘀散结方含药血清组PI3K、AKT、mTOR蛋白及mRNA表达水平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抑制PI3K/AKt/mTOR信号通路可能是益气化瘀散结方抑制胃癌细胞增殖、调节胃癌细胞生长周期的重要作用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5.
益气化瘀方对糖尿病溃疡大鼠Smad3、Smad4表达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益气化瘀方对糖尿病溃疡大鼠Smad3、Smad4表达的影响。方法将72只清洁级雄性SD大鼠分为正常创面组、糖尿病创面组、贝复济组、益气化瘀组、益气组和化瘀组。以糖尿病大鼠背部全层皮肤缺损开放性创面为模型,各组分别给予相应的处理措施后,应用免疫组化、图像分析、westernblot等技术,观察各组大鼠创面肉芽组织中Smad3、Smad4表达水平的变化。结果糖尿病创面组Smad3、Smad4的表达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创面组(P<0.01),各中药组Smad3、Smad4的表达水平明显低于糖尿病创面组(P<0.01);Westernblot检测结果显示,益气化瘀组Smad3、Smad4的表达水平明显低于益气组和化瘀组(P<0.01),化瘀组Smad4的表达水平低于益气组(P<0.05)。结论糖尿病创面难愈合与Smad3、Smad4的高表达有关;益气化瘀中药能明显促进糖尿病溃疡大鼠的创面愈合,下调Smad3、Smad4的表达水平是其作用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中药益气化瘀补肾方含药血清联合转化生长因子β1(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1,TGF-β1)体外诱导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one mesenchymal stem cells,BMSCs)向类髓核细胞分化的效果,探讨益气化瘀补肾方在协同诱导、调节分化方面的作用。方法:取成年大鼠股骨骨髓,贴壁培养法获得原代BMSCs,体外培养、分离及纯化。取第3代大鼠BMSCs,分为空白对照组(A组)、单纯中药含药血清诱导组(B组)、单纯TGF-β1诱导组(C组)以及中药含药血清联合TGF-β1诱导组(D组)。A组加入含10%胎牛血清(FBS)的L-DMEM培养基继续培养,B组为含10%益气化瘀补肾方含药血清的L-DMEM培养基,C组为含10μg/L TGF-β1的LDMEM培养基,D组为含10%益气化瘀补肾方含药血清及10μg/L TGF-β1的L-DMEM培养基。连续培养3、7、14、21 d,采用倒置相差显微镜进行细胞形态学观察,使用Alcian Blue染色检测蛋白多糖表达情况,免疫组化法检测Ⅱ型胶原表达情况,使用RT-PCR方法检测蛋白多糖及Ⅱ型胶原m RNA表达情况。结果:培养3 d时,仅有D组可检出蛋白多糖和Ⅱ型胶原表达。培养至第14天时,D组蛋白多糖、Ⅱ型胶原及其m RNA水平明显高于其它实验组(P0.05)。结论:TGF-β1可以诱导大鼠BMSCs向类髓核细胞分化,联合中药益气化瘀补肾方含药血清能进一步提高诱导分化的效率,揭示了中药在干细胞组织工程领域的潜在作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黄芪、水蛭及其配方含药血清对脂多糖(LPS)诱导增生大鼠肾小球系膜细胞(GMCs)表达核转录因子p65(NF-κB p65)、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剂-2(MMP-2)的影响,探索益气化瘀药物及其配方含药血清治疗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的可能机制。方法:LPS诱导大鼠GMCs(HBEH)增殖,分别采用黄芪高剂量血清、水蛭高剂量血清、黄芪高剂量水蛭高剂量血清、黄芪低剂量水蛭高剂量血清进行干预,24h后收集细胞,用CCK-8法观察含药血清对GMCs增殖的影响,Real time PCR法测定NF-κB p65、MMP-2因子的表达变化。结果:LPS诱导系膜细胞增殖后,NF-κB p65mRNA表达较正常组明显升高(P0.01),表达量达到正常细胞的2.07倍,各含药血清组NF-κB p65mRNA表达量与LPS组比较均显著下降(P0.01)。LPS诱导GMCs增殖后,MMP-2 mRNA表达较正常组明显升高(P0.01),表达量达到正常细胞的2.0倍,而各含药血清组MMP-2 mRNA表达量与LPS组比较均显著下降(P0.01)。上述指标各含药血清组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黄芪、水蛭及其配方含药血清能够通过影响NF-κB65、MMP-2的表达减少GMCs的增殖及细胞外基质的沉积,益气化瘀含药血清的应用有利于缓解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的进展。  相似文献   

18.
目的 研究益气除痰方对缺氧条件下A549细胞上皮间质转化的影响并初步探讨其与脯氨酸4-羟化酶β亚基(P4HB)、波形蛋白(Vimentin)表达的相关性。方法 将A549细胞分为3组培养:常氧对照组(常规培养),缺氧模型组(加入CoCl2培养模拟缺氧微环境诱导A549细胞上皮间质转化),益气除痰方含药血清组(在CoCl2培养基础上加入益气除痰方含药血清培养)。相差显微镜下观察3组A549细胞形态的变化;RT-PCR检测3组549细胞P4HB、Vimentin mRNA的表达含量。结果 相差显微镜下常规培养的A549细胞呈不典型上皮细胞形态,经CoCl2刺激后,大部分细胞形态明显拉长,呈现明显的间质细胞形态。益气除痰方含药血清组与常氧对照组比较间质细胞形态的细胞增多,较缺氧模型组间质细胞形态的细胞明显减少。缺氧模型组A549细胞P4HB、Vimentin mRNA的表达量较常氧对照组明显上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1);益气除痰方含药血清组P4HB、Vimentin mRNA的表达量较缺氧模型组明显下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1,P < 0.05)。结论 益气除痰方可抑制缺氧诱导的上皮间质转化,可能与其下调P4HB mRNA表达相关。  相似文献   

19.
为研究中药益气化瘀方对体外培养的大鼠颈椎间盘软骨细胞生物学功能的影响. 取健康10周龄SD大鼠70只,体重200±50g,雌雄各半,随机分为空白组(E)、芬必得组(D)、中药低剂量组(C)、中药中剂量组(B)、中药高剂量组(A),每组14只.定时、定量胃饲,4天后分别处死取血清,相同条件下制备益气化瘀方含药血清和对照血清,取体外培养的大鼠颈椎间盘软骨细胞进行实验研究,采用MTT法观察软骨细胞生长、增殖;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率.结果显示不同中药浓度对培养的软骨细胞生长、增殖均有促进作用,以10%血清浓度高剂量含药血清组促进软骨细胞增殖的作用最为明显,与其他各组相比,有非常显著的差异(P<0.01).细胞周期分析,中药组能促进细胞DNA合成(S期),与对照组相比,有非常显著的差异(P<0.01).表明益气化瘀方具有促进大鼠颈椎间盘软骨细胞生长、增殖及促进细胞DNA合成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李姣  林洁  易星星  邱冉冉 《中医药导报》2021,27(11):7-11,17
目的:观察补肾化瘀方对宫腔粘连(IUA)大鼠子宫内膜纤维化的改善作用,探究其作用机制.方法:采取机械+感染双重损伤法建立IUA大鼠模型,将造模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补肾化瘀方组、补肾化瘀方+SRI-011381组、SRI-011381组,每组15只.另取15只大鼠作为假手术组.药物治疗21d后,观察大鼠子宫形态,HE染色观察子宫组织病理变化,计数子宫内膜腺体数量,Masson染色观察纤维化情况,ELISA试剂盒检测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β(IL-1β)、白细胞介素-6(IL-6)的水平,qRT-PCR检测子宫组织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 mRNA、Smad3 mRNA、Smad4 mRNA和Smad7 mRNA表达水平,Western blotting法测定TGF-β1、Smad3、Smad4、Smad7、p-Smad3、p-Smad4、p-Smad7水平.结果: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大鼠子宫组织增粗,腺体数量减少,纤维化面积增加,血清炎症因子水平升高,TGF-β1 mRNA、Smad3 mRNA、Smad4 mRNA表达及Smad3、Smad4磷酸化增加,Smad7 mRNA表达及磷酸化减少,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模型组比较,补肾化瘀方组大鼠子宫腺体数量增加,纤维化面积减少,血清炎症因子水平降低,TGF-β1 mRNA、Smad3 mRNA、Smad4 mRNA表达及Smad3、Smad4磷酸化减少,Smad7 mRNA表达及磷酸化增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SRI-011381可抑制补肾化瘀方的作用,促进纤维化,进一步激活TGF-β1/Smad通路(P<0.05).结论:补肾化瘀方对IUA大鼠子宫内膜纤维化有改善作用,其机制可能与调节TGF-β1/Smad通路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