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3 毫秒
1.
目的分析运用引导组织再生术联合牙内骨内种植治疗牙周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9年5月~2020年5月我院收治的110例牙周病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5例。对照组患者行引导组织再生术治疗,观察组患者行引导组织再生术联合牙内骨内种植治疗。对比临床疗效、牙周袋探诊深度及附着丧失、不同时段III度松动率以及不良反应。结果临床疗效、牙周袋探诊深度及附着丧失、不同时间段III度松动率、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P<0.05)。结论牙周病患者采用引导组织再生术联合牙内骨内种植进行治疗具有显著的治疗效果,能显著提高附着情况,有利于术后恢复,提高对患者治疗安全性,值得广泛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2.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7,(11):2038-2039
研究口腔修复膜材料在牙种植中引导骨再生的效应。选取2015年4月~2016年8月牙种植再生患者68例随机分两组。钛膜组采用钛膜进行骨再生引导,口腔修复膜组采用口腔修复膜材料进行骨再生引导。比较两组患者牙种植再生成功率;治疗1w植骨厚度、骨厚度;患者伤口开裂、脸部肿胀等不良反应发生率的差异。口腔修复膜组患者牙种植再生成功率高于钛膜组,P0.05;口腔修复膜组治疗1周植骨厚度、骨厚度大于钛膜组,P0.05;口腔修复膜组伤口开裂、脸部肿胀等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钛膜组,P0.05。口腔修复膜材料在牙种植中引导骨再生的效果确切,可有效提高植骨厚度、骨厚度,减少伤口开裂、脸部肿胀等不良反应发生,提高牙种植再生成功率,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现代诊断与治疗》2020,(11):1764-1765
目的探究口腔修复膜材料在牙种植中引导骨再生中的应用及其不良反应。方法选取2017年12月~2018年12月我院收治的94例进行牙种植引导骨再生治疗的患者,将其随机分成两组各47例,对照组采用钛膜引导骨再生。观察组采用海奥口腔修复膜材料。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植骨密度和骨密度情况、牙种植骨再生成功情况、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者修复后,观察组患者的植骨密度、骨密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牙种植骨再生成功率为97.87%,明显高于对照组78.72%(P<0.05);观察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26%,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的21.28%(P<0.05)。结论海奥口腔修复膜在牙种植中引导骨再生中有良好的效果,能够有效提高骨再生的成功率,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促进患者的治疗。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海奥口腔修复膜与钛膜对牙种植引导骨再生患者骨厚度及修复成功率的影响。方法选取佛山市禅城区口腔医院2013年1月至2014年6月收治的90例牙种植引导骨再生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每组45例,对照组采取钛膜作为修护膜进行引导骨再生,观察组采取海奥口腔修护膜进行引导骨再生,比较两组术后骨厚度、植骨厚度,两组修复效果。结果观察组术后植骨厚度(2.376±0.366)mm、骨厚度(2.611±0.134)mm大于对照组(2.137±0.327)mm、(2.137±0.327)m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观察组的修复成功率91.1%,高于对照组(80%),观察组的不良反应率为8.9%,低于对照组(2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海奥口腔修复膜对牙种植引导骨再生患者手术效果好,成功率高,临床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5.
何坤  林凯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9,(10):1662-1664
目的对比分析两种不同口腔修复膜材料对牙种植引导骨再生的作用。方法选择2017年5月~2018年5月我院牙科接收行牙种植引导骨再生的患者72例,随机分为A组和B组各36例,A组采用海奥口腔修复膜引导骨再生,B组采用博特医用胶原修复膜引导骨再生,对比两种修复膜的应用效果。结果两组植骨厚度、植骨高度对比差异无统计意义(P0.05);A组成骨厚度、成骨高度、水平骨生长、垂直骨生长等均优于B组(P0.05);A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B组(P0.05);A组治疗骨生长优良率显著高于B组(P0.05)。结论牙种植引导骨再生中,采用海奥口腔修复膜的效果明显优于博特医用胶原修复膜,临床价值显著。  相似文献   

6.
目的:对比分析和研究引导牙周组织再生术与牙周翻瓣术进行牙周病治疗的疗效。方法:选取我院于2015年4月-2016年4月收治的32例牙周病患者,并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16例)和对照组(16例),分别采取引导牙周组织再生术和牙周翻瓣术进行临床治疗,并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牙周附着水平、龈沟出血指数以及探诊深度等指标进行观察。结果:在治疗后的3、6个月,观察组患者的牙周附着水平、牙周袋深度和龈沟出血指数较之对照组,明显较少(P<0.05)。结论:在牙周病的治疗方面,引导牙周组织再生术明显要优于牙周翻瓣术,疗效显著,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7,(1):113-115
探析不同口腔修复材料在牙种植中引导骨再生的效果。选取我院2012年3月~2014年9月行牙种植引导骨再生患者92例,将其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46例)和观察组(46例),其中对照组采取钛膜修复膜行引导骨再生,观察组患者采取海奥口腔修复膜行引导骨再生,比较两组患者的种植骨高度、成骨厚度、修复成功率以及并发症发生率。观察组患者的种植骨高度和成骨厚度分别为(2.52±0.34)mm和(2.67±0.58)mm,数据对比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的(2.01±0.29)mm和(2.22±0.37)mm(P0.05),且观察组患者的修复成功率为95.65%,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为6.52%,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明显(P0.05)。在牙种植引导骨再生修复手术中,采用海奥口腔修复膜能够提高患者修复成功率,降低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而且有利于促进骨和植骨的发育,临床疗效显著,适合广泛推广。  相似文献   

8.
背景:采用夹板式固定义齿修复牙周炎致牙周骨缺损伴牙列缺损可增加根周骨质骨密度,但并未增加骨高度,因此,仅运用单纯的夹板式固定修复牙周炎致牙周骨缺损伴牙列缺损具有一定的局限性。
  目的:对比牙周植骨联合夹板式烤瓷联冠与单纯夹板式烤瓷联冠修复牙周病致牙周骨缺损患者基牙的牙周变化。
  方法:选择牙周炎伴KennedyⅢ类牙列缺损、远中牙牙槽骨角形吸收拟行烤瓷冠修复患者20例,抽签随机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每组10例。试验组采用牙周植骨联合夹板式烤瓷联冠修复,对照组采用单纯夹板式烤瓷联冠修复,夹板戴入后0,3,6个月采集两组待测基牙龈沟液,检测龈沟液中白细胞介素1β水平,并复查和记录探诊深度与临床附着丧失。
  结果与结论:两组龈沟液中白细胞介素1β水平均随着时间推移逐渐下降(P <0.05),且不同时间点试验组下降程度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基牙探诊深度、临床附着丧失均随着时间推移逐渐下降,不同时间点试验组较对照组下降更明显(P <0.05),且试验组组内不同时间点各指标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 <0.05)。结果表明牙周植骨联合夹板式烤瓷联冠较单纯夹板式烤瓷联冠修复方法更利于维持和促进牙周骨缺损患者基牙的健康,并可获得较满意的近期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9.
目的:评价骨形态蛋白联合引导组织再生技术修复牙周骨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30颗牙周骨缺损患牙,其中骨形态蛋白联合引导组织再生技术治疗10颗(BMP组),引导组织再生技术治疗10颗(GTR组),常规牙周翻辨术治疗10颗(OFD组)作为对照组。术后12周、24周分别观察各组的牙周探诊深度(PPD)、临床牙周附着丧失(CAL)和龈沟出血指数(SBI)等临床指标变化。用SPSS10.0软件包对相关数据统计学分析。结果:3组术后PPD、CAL和SBI均有明显减少,BMP 组、GTR组与OFD组相比较,减少更为明显,有显著差异(P<0.05),BMP组与GTR组相比,PPD和CAL减少更为明显,有极显著差异(P<0.01),而SBI无显著差异(P>0.05)。术前与术后X线比较,BMP组牙槽骨密度增加更为明显。结论:骨形态蛋白联合GTR技术与传统的GTR术和牙周翻辨术相比,更能有效减轻牙周炎症、减少牙周袋深度、增加临床牙周附着水平和促进缺损处骨组织修复。  相似文献   

10.
中重度牙周病忠者牙齿松动度大,牙周袋深,龈下刮治后,患牙松动度加剧,易脱落,难固位,牙周袋短时间难以消失,牙根面暴露口腔中,食物残渣及细菌易在根面再次形成菌斑及牙石,使上皮难以再附着,影响了牙周病的治愈率,作者自2002年以来采用弹性义龈内敷药糊技术治疗中重度牙周病,临床上取得了较好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1.
目的从患者角度评估引导组织再生术(GTR)与单纯翻瓣刮治术治疗牙周骨内缺损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40例牙周炎重度垂直骨吸收的患牙,随机平均分为翻瓣术组及GTR组,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记录患者感知的术后反应并记录局部组织的愈合情况。结果局部疼痛、龈组织水肿及牙根面敏感为患者主诉的常见术后反应,两组差异无显著性。术后创口的裂开GTR组显著高于翻瓣组,两组后期的疗效未见有显著性差异,1年后两组患者对所取得的临床效果均较为满意。结论与单纯翻瓣术相比,引导组织再生术中膜的植入治疗牙周骨内缺损并不会加重组织的术后反应,对牙周组织术后的早期愈合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固定正畸结合牙周组织再生术治疗牙周病伴错颌畸形的疗效。方法:选取牙科2015年1月~2018年12月收治的牙周病伴错颌畸形患者100例为研究对象,采用双盲法分成对照组与治疗组,每组50例,分别接受传统单纯牙周翻瓣术与固定正畸结合牙周组织再生术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牙周临床指标、牙齿松动程度,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前两组牙周探诊深度、出血指数、临床附着丧失指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牙周探诊深度、出血指数、临床附着丧失指数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两组牙齿松动程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牙齿松动程度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牙周组织再生术能有效提高牙周病伴错颌畸形患者治疗效果,减少不良反应发生,改善牙龈及牙齿情况。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牙周组织再生术联合口腔正畸治疗中重度牙周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中重度牙周炎患者54例,根据治疗方式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7例。对照组患者仅给予牙周组织再生术,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口腔正畸治疗。比较2组患者临床疗效、治疗前后血清和龈沟液中炎症因子水平变化及牙周情况。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2. 59%,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0. 37%(P 0. 05)。与治疗前相比,治疗3个月后2组血清和龈沟液中白介素-5(IL-5)、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1β(IL-1β)水平显著降低,且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 0. 01)。治疗3个月后2组患者牙菌斑指数(PLI)、牙龈指数(GI)、龈沟出血指数(SBI)、临床附着丧失(AL)及牙周探诊深度(PD)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且观察组各指标显著低于对照组(P 0. 01)。结论中重度牙周炎患者行牙周组织再生术联合口腔正畸治疗可明显减轻炎症反应,改善其牙周情况。  相似文献   

14.
口腔修复膜材料在牙种植中引导骨再生的效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背景:海奥口腔修复膜作为可降解的脱细胞真皮基质,是用于修复口腔黏膜及软组织缺损的材料,由于具有可降解、易于制备、保存时间长、运输和贮存方便、成骨效果好等优点,现在也己开始作为引导骨再生材料用于种植.目的:验证海奥口腔修复膜在种植中作为屏障膜引导骨再生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种植术区存在骨缺损的患者72例,均为单颗牙缺失,按随机原则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分别采用博特医用胶原膜和海奥口腔修复膜行"引导性骨再生"技术修复骨缺损.骨移植物均为天博骨粉,术后1,3个月进行X射线检查及临床检查.二期手术时,对新生骨组织量进行评估.结果与结论:二期手术时,72例患者的种植体均已与骨组织形成骨结合,试验组平均骨生长效果为92%,对照组平均骨生长效果为91%,所有种植体均顺利完成种植义齿修复.修复后随访3~24个月,种植体均能成功地恢复咬合功能.结果提示海奥口腔修复膜在牙种植中引导骨再生的效果与博特医用胶原膜相当,在临床上可以作为骨再生引导膜使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比较浓缩生长因子(CGF)、引导组织再生术及其两者联合治疗在牙周骨缺损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69个重度牙周病患牙,按直接抽选法随机分成3组,第1组采用猪胶原膜和人工牛骨颗粒进行引导组织再生术,第2组应用患者自体血离心的浓缩生长因子进行牙周再生手术,第3组联合应用CGF及人工牛骨颗粒+猪胶原膜进行再生手术。比较3组术前、术后6个月及术后12个月的探诊深度(PD)、临床附着水平(CAL)以及术前及术后12月的患牙垂直骨缺损高度(VDD)。结果三组患牙术后6、12月PD、CAL均明显低于术前; 12月复查VDD较术前显著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比较结果显示,术后6月时第3组PD、CAL均低于第1组和第2组(P0.05)。12月时,第3组PD明显低于第2组(P0.05),但与第1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 CAL各组比较差异无统计意义(P 0.05)。术后第3组VDD值显著低于第1组和第2组(P0.05)。结论 CGF可增强重度牙周炎患者牙周引导组织再生术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16.
目的 研究不同口腔修复膜引导骨再生对牙种植患者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9年6月至2022年6月于我院行牙种植引导骨再生(Guided bone regeneration,GBR)术的80例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胶原膜组和海奥膜组各40例,胶原膜组采用Geistlich Bio-Gid可吸收生物膜,海奥膜组采用海奥口腔修复膜同期施行GBR手术。比较两组患者植骨高度及厚度、成骨高度及厚度、垂直骨生长效果以及术后并发症。结果 治疗后,胶原膜组植骨高度及厚度与海奥膜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胶原膜组成骨高度、垂直骨生长效果、成骨厚度及水平骨生长显著高于海奥膜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胶原膜组垂直成骨有效率达97.50%,显著高于海奥膜组的82.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胶原膜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7.50%,与海奥膜组的20.00%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Geistlich Bio-Gid可吸收生物膜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与海奥膜无明显差异,但其成骨效果显著优于与海奥膜。  相似文献   

17.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7,(9):1698-1700
探讨椎管减压椎间植骨融合内固定术治疗腰椎管狭窄症患者效果观察及对生活质量影响。腰椎管狭窄症患者60例随机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各30例。试验组患者实施椎管减压椎间植骨融合内固定术治疗,对照组患者实施单纯减压术治疗。治疗优良率试验组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术后12个月疼痛评分较术前明显降低(P<0.05);试验组患者术后12个月疼痛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患者术后12个月情绪、社会、角色、认知、躯体及总健康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椎管减压椎间植骨融合内固定术治疗腰椎管狭窄症患者效果显著,且能够明显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经皮微创锁定钢板内固定术对胫骨平台粉碎性骨折患者术后骨折愈合时间及膝关节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2月~2019年3月收治的胫骨平台粉碎性骨折患者137例,按治疗方案不同分为参照组68例和试验组69例。参照组采用传统开放性钢板内固定术治疗,试验组采用经皮微创锁定钢板内固定术治疗。对比两组术中失血量、手术用时、肿胀消失用时、骨折愈合时间、住院用时、并发症发生率、膝关节功能及生活质量评分。结果:试验组术中失血量较参照组少,手术用时、肿胀消失用时、骨折愈合时间、住院用时较参照组短(P<0.05);试验组并发症总发生率为4.35%,较参照组的20.59%低(P<0.05);末次随访试验组膝关节功能评分、生活质量评分较参照组高(P<0.05)。结论:采用经皮微创锁定钢板内固定术治疗胫骨平台粉碎性骨折患者,能减少对患者的创伤,加快患者术后康复,提升患者膝关节功能及生活质量,安全性较高。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有限切开复位内固定腓骨段植骨治疗胫骨内侧平台骨折的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8月~2018年8月收治的退变性胫骨内侧平台骨折患者120例,用随机抽签法分为观察组(n=60)和对照组(n=60)。对照组采用传统切开复位内固定腓骨段植骨治疗,观察组采用有限切开复位内固定腓骨段植骨治疗,采用数字评分法评估两组手术前后膝关节疼痛程度,比较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并采用Rasmussen膝关节功能评分评估两组术后3个月时膝关节功能。结果:术后3、7 d,观察组膝关节疼痛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01);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3个月时膝关节功能优良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有限切开复位内固定腓骨段植骨治疗胫骨内侧平台骨折疗效显著,可有效缓解患者膝关节疼痛,降低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促进患者膝关节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20.
目的对比生物材料再生技术与传统翻瓣刮治术治疗牙周病的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月~6月我院收治的60例牙周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牙周翻瓣刮治术。观察组采用GEN-oss骨粉,GEN-oss生物膜生物材料引导牙周组织再生,对比两组患者PLI、BI、PD、CAL和总有效率。结果观察组患者PLI、BI、PD、CAL、治疗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生物材料再生技术在牙周病患者中效果更为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