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近年来,晋祠水稻的种植面积、口感和品质均有所下降,为了挽救晋祠大米的品牌和口碑,利用当下有限的晋祠泉水进行晋祠水稻的节水灌溉试验是十分必要的。基于田间小区试验,研究了浅-湿-晒、控制灌溉、常规灌溉三种灌溉方式对水稻的影响,结果表明:浅-湿-晒处理的各项田间农艺性状指标,除株高外,均优于控制灌溉和常规灌溉;浅-湿-晒、控制灌溉、常规灌溉处理生育期的耗水量分别为10 040 m3/hm2,7 790 m3/hm2,12 485 m3/hm2;浅-湿-晒、控制灌溉、常规灌溉处理生育期的水分生产率分别是0.795 kg/m3,0.793 kg/m3,0.596 kg/m3。通过节水灌溉试验,为当地水稻灌溉定额的编制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
灌溉节水自动监测技术在田间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分析灌溉节水增产自动监测技术对水稻节水增产的影响 ,在明确研究目的和内容的基础上 ,在桂林市农田灌溉试验中心站灌溉试验区 ,一个采用自动监测技术控制灌溉方式 ,另一个依然采用“薄、浅、湿、晒”灌水技术方式 ,得出了两个灌溉技术试验结果 ,并对结果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3.
介绍了虎林市进行水稻"浅、湿、晒"灌溉技术的目标,技术路线和试验的节水增产效果.  相似文献   

4.
浅湿灌溉是将浅灌、湿润和晒田有机结合在一起的一种灌水方式。在旱育稀植的条件下,明显地表现了它省水、增产的特点。据黑龙江省东宁县三岔口灌区试验站试验,水稻每亩产量在800—1,100斤的需水量只有400—500立方。浅湿灌溉每立方米水生产2.2—2.7斤稻谷,为浅灌的129.4—135%,为串灌的140—172%。  相似文献   

5.
肇源县水利科学研究所曾于1984——1987年对苏打盐碱土种稻,旱育稀植“浅晒浅湿”型的灌溉制度,进行了试验研究,现简述如下: 一、苏打盐碱土种稻“浅晒浅湿”型灌溉制度的确定苏打盐碱土种稻灌水方法不能采用死水补灌,容易加大水含盐的浓度,使稻苗引起盐害。也不能采用活水串灌,这样降低水温、泥温,浪费水,造成水肥流失。又不能深水灌概,不但增大灌水量,而且稻苗易徒长,扎根不良,易倒伏,造成水稻减产。  相似文献   

6.
本文重点阐述了广西钦州地区“八五”期间,通过水稻灌溉试验,根据水稻各个生长时期,采用“薄,浅,湿,晒”的科学灌溉方式,和开展《千万亩水稻节水灌溉技术开发》工作等,使水稻科学灌溉由小范围逐渐推广应用到大面积,使现有的灌溉水源细水长流,达到既高产稳产又节用水,取得了可喜的效益。  相似文献   

7.
本文是根据多年来灌溉试验资料和实践用水经验而写的。全文分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是“薄浅湿晒”,高产省水的效果;第二部分是作用和做法;第三部分是推广应用的效果。本文提出了一个在亚热带地区能够获得水稻高产省水的灌溉方法,即“薄浅湿晒”相结合的灌溉方法,这种方法不仅能够促进高产,  相似文献   

8.
0 引言目前,水资源紧缺已成为一些地区工农业生产发展的制约因素,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水资源的供需矛盾日益突出。为缓解工农业生产用水的矛盾,近年来,玉林地区在推广水稻“薄、浅、湿、晒”优良灌溉技术的同时,开展了水稻“水插旱管”节水增产技术示范试验。该技术是玉林地区灌溉中心试验站试验成果,应用这一技术,水稻回青期及有效分蘖期以浅水层灌溉为主并适当露田,分蘖后期及以后一般田间不建立水层,根层土壤含水量控制在土壤最  相似文献   

9.
黑龙江省佳木斯市推广的水稻灌溉主要有以下几种方式: 一、“浅晒浅”和“浅晒浅湿”灌溉模式 以上两种灌溉模式主要有以下优点。 ①符合水稻需水特性。据测定,水稻叶面蒸发只占水稻生育过程中耗水的15%~20%,以上两种灌溉模式完全可以满足其需要。由于浅水层灌溉,静水压力比深水灌溉小,所以渗漏损失也小,两者相差5%~9%。  相似文献   

10.
北方水稻浅湿灌溉的省水增产作用及其理论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辽宁省1984年全省水稻面积650万亩,平均亩产485kg,约有一半面积的高产田块不同程度地实行浅湿灌溉。作者在文献[1]中介绍了浅湿灌溉的内容,阐述了土壤水分状况的调节和对水稻生育的促控,说明了水稻浅湿灌溉较常规的淹灌有明显的省水增产效果。本文根据试验结果对浅湿灌溉的省水增产作用及其理论依据探讨如下。 一、不同灌溉方式对水稻产量和水的生产效率的影响 水稻浅湿灌溉在推广应用过程中,有关科研单位和灌区管理部门继续开展了各种试验研究和观测工作。如辽宁省农科院稻作研究所以浅湿灌溉为基础,开展了综合性的水稻节水高产栽培技术研究。这种综合性研究除节水灌溉外,包括筛选水稻耐旱品种、培  相似文献   

11.
以空育131为试验材料,研究3种不同灌溉方式对寒地水稻耗水量及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规律,并对不同灌溉方式进行经济效益分析.结果表明:3种不同灌溉技术下,耗水量大小为湿润灌溉<浅湿灌溉<常规灌溉;水分利用效率大小为湿润灌溉最高,浅湿灌溉次之,常规灌溉最小,方差分析表明,在水分利用效率上湿润、浅湿、常规灌溉差异显著;净效益大小为湿润灌溉>浅湿灌溉>常规灌溉,差异显著;与常规相比,湿润灌溉和浅湿灌溉的净收益分别提高了16.7%和16.2%.  相似文献   

12.
方正水文勘测队利用8a时间对水稻早育超稀植节水灌溉进行研究,试验证明水稻旱育超稀植采用浅—湿—浅灌溉与水层管理模式,能取得较好节水效果。  相似文献   

13.
江苏省水稻节水灌溉技术推广效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针对江苏省水资源分布不均,引供水能力不足,供需矛盾日益突出的现状,阐述了推广水稻节水灌溉的必要性,介绍了江苏省主要推广的水稻浅湿灌溉技术、浅湿调控灌溉技术和水稻控制灌溉技术以及“小区示范—扩大示范—大面积推广—全面推广”的推广模式,总结了水稻节水灌溉技术推广的效果.通过1998~2000年的推广实践,累计推广水稻节水灌溉面积418.9万hm2;节水超过124.8亿m3;增产粮食25.5亿kg;投入产出比达到1∶103,表明江苏省推广水稻节水灌溉技术达到了节水、增产、增效的目的.  相似文献   

14.
以空育131为试验材料,研究3种不同灌溉方式对寒地水稻耗水量及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规律,并对不同灌溉方式进行经济效益分析。结果表明:3种不同灌溉技术下,耗水量大小为湿润灌溉〈浅湿灌溉〈常规灌溉;水分利用效率大小为湿润灌溉最高,浅湿灌溉次之,常规灌溉最小,方差分析表明,在水分利用效率上湿润、浅湿、常规灌溉差异显著;净效益大小为湿润灌溉〉浅湿灌溉〉常规灌溉,差异显著;与常规相比,湿润灌溉和浅湿灌溉的净收益分别提高了16.7%和16.2%。  相似文献   

15.
文章在水稻品种、育秧、移栽、密度、植保、用肥等技术措施以及基础地力相同的条件下,分别对浅湿灌溉、湿润灌溉、和常规灌溉3种灌溉技术进行试验研究,并分别将浅湿灌溉、湿润灌溉、常规灌溉分3个水平,共9个处理,3次重复,共27个小区。研究不同灌溉方式对水稻生长发育影响规律,分别对生长发育、株高及叶面积动态变化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16.
广西玉林市化寿水库灌区,经过十几年不断的研究试验,现又总结出一整套适用于当地的节水高产措施——“薄浅湿晒”灌溉制度。特别是在1989年到1991年连续三年大旱中,主库蓄水量少,灌溉用水严重不足,他们采取主库灌关键水(即保插、保孕穗后期和扬花三水),水稻其余生育期需水,则由小塘库、陂坝、降雨提供,严格执行“薄浅湿晒”灌溉制度,再辅以其它农业生产技术措施,结果仍取得了下列好成绩:  相似文献   

17.
四川省玉溪河灌区从1979年开始进行杂交水稻灌排技术试验研究,总结出了“前浅、中晒、后浅湿”灌排技术模式,于1984年7月通过鉴定。这种“前浅、中晒、后浅湿”灌排技术的具体作法是: 前浅:杂交水稻从移栽到返青实行20~40毫米的浅水层灌溉,其作用是护苗返青。返青后灌10~30毫米浅水,以调温、调气、调肥,促进早分蘖,多分蘖。中晒:杂交水稻移栽后20~30天(即播后70~80天),  相似文献   

18.
兴凯湖灌区水稻节水控制灌溉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兴凯湖灌区八五六农场为试验地,分别从水稻分蘖数、株高及产量等方面对水稻节水控制灌溉进行了试验研究。试验结果表明:节水控制灌溉株高、穗粒数均低于常规灌溉CK,但有效穗数结实率、千粒重均高于常规灌溉,节水率在30%以上。  相似文献   

19.
采用田间对比实验方法,实验结果表明,根层土壤含水量作为控制指标的水稻节水控制灌溉技术,在寒地气候条件下,其产量水平相近外,节水幅度、水的生产效率均明显高于浅湿灌溉和常规灌溉处理。通过连续两年的实验结果综合分析,认为不同频率水文年型中比较适宜寒地水稻的节水、低耗、高效的灌溉新技术,对于提水灌溉的水稻作用尤为适宜。  相似文献   

20.
水稻节水灌溉技术,就是严格控制田间的水层深度,根据水稻生长各个时期的需水量进行灌水。黑龙江省汤原县汤原灌区通过近4年的研究试验,总结推广了“浅一晒一浅”和“浅一湿一浅”两种节水灌溉模式。以及适合不同灌区的水稻节灌方法。即提水灌区采用死水补灌的方法和自流灌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