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9 毫秒
1.
闫夏娇 《山西水利》2014,(11):14-15
针对代县水稻的实际生产状况,经过试验,研究了薄—浅—湿—晒、控制灌溉、常规灌溉三种灌溉方式对水稻的影响,结果表明:薄—浅—湿—晒处理的各项田间农艺性状指标,除株高外,均优于控制灌溉和常规灌溉,通过节水灌溉试验,为当地水稻灌溉定额的编制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晋祠水稻的种植面积、口感和品质均有所下降,为了挽救晋祠大米的品牌和口碑,利用当下有限的晋祠泉水进行晋祠水稻的节水灌溉试验是十分必要的。基于田间小区试验,研究了浅-湿-晒、控制灌溉、常规灌溉三种灌溉方式对水稻的影响,结果表明:浅-湿-晒处理的各项田间农艺性状指标,除株高外,均优于控制灌溉和常规灌溉;浅-湿-晒、控制灌溉、常规灌溉处理生育期的耗水量分别为10 040 m3/hm2,7 790 m3/hm2,12 485 m3/hm2;浅-湿-晒、控制灌溉、常规灌溉处理生育期的水分生产率分别是0.795 kg/m3,0.793 kg/m3,0.596 kg/m3。通过节水灌溉试验,为当地水稻灌溉定额的编制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3.
<正>采用小区试验对水稻节水控制灌溉技术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水稻从返青期至成熟期,常规灌溉平均每亩用水224.03 m3;控制灌溉平均每亩用水82.88 m3,比常规灌溉每亩节水141.15 m3;节水灌溉平均每亩用水163.29m3,比常规灌溉每亩节水60.74m3;产量方面,控制灌溉的实际产量最高,为670.27kg/亩,比常规灌溉增产6.81%;  相似文献   

4.
寒区水稻节水控制灌溉技术应用研究与示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黑龙江省水资源紧张状况及合理利用,进行了本项研究,结果表明:控制灌溉可以降低水稻无效分蘖,提高有效穗数及千粒重。控制灌溉栽培全生育期可节水3000m^3/hm^2左右,增产稻谷150kg/hm^2以上,是一项值得推广的水稻节水新技术。  相似文献   

5.
渗灌条件下水稻的节水灌溉制度和氮肥运筹技术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针对江苏省淮北平原地区稻麦轮作生产实际,在田间埋设塑料波纹暗管,通过调节外沟水位对水稻实施渗灌,就渗灌条件下水稻的节水灌溉制度和氮肥运筹技术进行了研究。提出了渗灌条件下以稻田地下水位和土壤含水量作为控制指标的水稻节水灌溉模式,该技术和常规浅水勤灌相比,水稻节水达16.5%,增产14.3%。试验结果还表明,水稻采用节水灌溉制度后,氮肥用量和基蘖肥与穗粒肥的比例显著影响水稻地上部分干物质积累、矿质营养、籽粒产量和营养品质,渗灌条件下水稻高产优质、浅层地下水不受NO3-N污染的施N量为270~315kgN/hm2,基蘖肥/穗粒肥为5∶5。  相似文献   

6.
为了研究辽宁东部地区节水灌溉,以东港灌区为例,选择东研18水稻品种为试验材料,通过大田试验设置淹灌和节水灌溉处理,对水稻的分蘖、干物质、叶面积、耗水量、产量等指标进行分析,得出以下结论:节水灌溉与淹灌处理的水稻分蘖、叶面积指数消长、干物质状态趋于一致;节水灌溉和淹灌的水稻实际产量差异不大,淹灌结实率较高,节水灌溉有效穗...  相似文献   

7.
八五六农场寒地水稻节水控制灌溉技术应用研究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黑龙江省虎林市八五六农场地区水源紧张状况及合理利用,进行了多年研究。结果表明,控制灌溉可以降低水稻无效分蘖,提高有效穗数、结实率和千粒重,增强水稻的抗逆性。合理地控制灌溉栽培技术全生育期可节水1 500 m3/hm2以上,增产稻谷450 kg/hm2以上,是水稻栽培实用新技术。  相似文献   

8.
为了探究干湿交替灌溉在辽宁中部地区水稻生产中的节水增产潜力,在自动遮雨棚条件下进行水稻灌溉试验,明确干湿交替灌溉对水稻生长性状、产量及水分生产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干湿交替灌溉与常规淹灌相比,干湿交替灌溉增加20%的有效分蘖数,且达到分蘖高峰的时间有所延迟;不同灌溉方式下水稻叶面积指数与茎蘖动态均呈现类似的"先增后减"的变化趋势,干湿交替灌溉下的叶面积指数显著高于常规淹灌13.3%;干湿交替灌溉较常规淹灌显著增产6.8%、节水11.21%,干湿交替灌溉处理的水分生产率显著高于常规淹灌20.0%。因此本研究确定干湿交替灌溉可以在辽宁中部地区的水稻生产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采用田间对比实验方法,实验结果表明,根层土壤含水量作为控制指标的水稻节水控制灌溉技术,在寒地气候条件下,其产量水平相近外,节水幅度、水的生产效率均明显高于浅湿灌溉和常规灌溉处理。通过连续两年的实验结果综合分析,认为不同频率水文年型中比较适宜寒地水稻的节水、低耗、高效的灌溉新技术,对于提水灌溉的水稻作用尤为适宜。  相似文献   

10.
《水利天地》2013,(2):50
1月11日,省水利厅举办了全省水稻节水控制灌溉技术推厂师资力量培训班,各县(市、区)水利和农技部门的水稻节水控制灌溉技术推广授课教师近2Q0人参加了培训。省水稻灌溉试验中心站站长郭彦文就水稻节水控制灌溉技术有关问题进行了讲  相似文献   

11.
节水灌溉的水稻干物质增长模型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彭世彰  李荣超  朱成立 《水利学报》2002,33(11):0099-0102
根据水稻节水灌溉试验资料,分析了覆膜旱作水稻干物质与茎、叶、穗、粒干重积累变化特点,评述了Logistic方程描述覆膜旱作水稻干物质增长规律的适用性,建立了节水灌溉的覆膜旱作水稻干物质增长模型。该模型比Logistic模型更符合覆膜旱作节水条件下水稻干物质变化规律,相关系数和精度更高。  相似文献   

12.
通过测筒蒸渗器试验研究不同灌溉模式对单季水稻田间水分消耗和生长特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薄露灌溉和间歇灌溉等节水灌溉模式相比常规灌溉可有效降低稻田水分消耗,控制单季水稻的营养生长,促进干物质向籽粒转移,从而增加单季水稻的产量。  相似文献   

13.
本文基于不同渗漏强度的测桶试验,研究其对寒地水稻生长发育与产量特征的影响。结果表明:稻田日渗漏量越大,土壤含水率下降越快,这种规律性在生育前期更为明显。稻田日渗漏强度大,降低了分蘖成穗率和株高,减小了叶面积指数,不利于地上干物质的积累,进而影响产量。进一步讨论不同渗漏强度对产量及其构成要素的影响,日渗漏强度越大,一方面抑制水稻分蘖,最终有效穗株显著降低;另一方面能够帮助水稻根系生长,促进养分的吸收,提高结实率。每穗粒数和千粒重随着日渗漏强度的增大而降低,但处理间差异不显著。为了能保障较高的千粒重,需要在抽穗开花期到乳熟期适当提高灌水下限。在渗漏强度比较大的地区,节水灌溉条件下水稻对灌溉及时度的要求更高,即在土壤含水率达到下限时应及时进行灌溉,否则难以保证高产。  相似文献   

14.
1982—1984年麦仁店水稻灌溉试验站进行了深水、浅水、湿润、控制湿润四种水稻灌溉技术处理的单因子对比试验证明:水稻的耗水量和稻作生态、产量都随着灌溉技术的不同而具有明显的差异,1985年在微山县鲁桥镇近万亩范围内推广了水稻控制湿润灌溉技术,表明这种新的灌溉技术具有节水、节能、耐肥、抗倒、优质、高产的优点,效益显著,深受群众欢迎. 控制湿润灌溉为水稻从返青期以后,田面不建立水层而按土壤含水量控制,改善了土壤通气性能,使之处于氧化环境,土壤中不易产生有害的物质,为防止水田向老朽化水稻土壤的退化提供了可能. 这种灌溉技术下的水稻根深,根系发达,黄白根多,株矮,杆茎坚韧,收获期叶面积指数高,穗长,粒多,结实率高,千粒重大,具有高产的优势,灌溉水的生产效率高,为合理利用水资源提供了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5.
为了推广应用毛细节水灌溉技术,通过室内试验分析相关技术参数,并依托广西崇左市陇铎片高效节水灌溉工程,建立试验示范区,开展糖料蔗毛细节水灌溉技术试验研究,试验结果表明:糖料蔗在毛细节水灌溉条件下,生育期各生长指标均优于滴灌和无灌溉,其中:株高比滴灌增加1.2 cm,比无灌溉增加30 cm;株茎比滴灌增加0.06cm,比无灌溉增加0.23 cm;每亩有效茎比滴灌增加17株,比无灌溉增加630株;每亩理论产量比滴灌增加0.3 t,比无灌溉增加2.5 t。另外,毛细节水灌溉比滴灌节水5%左右。由此可见,毛细节水灌溉是一种防堵性能好、灌溉均匀度高、具有节水增产的灌溉技术,适合在山丘区糖料蔗节水灌溉。  相似文献   

16.
《水资源保护》2013,(3):78-78
国家“十一五”重点出版规划项目、河海大学出版社重点图书《水稻控制灌溉理论与技术》获首届江苏省新闻出版政府奖提名奖。《水稻控制灌溉理论与技术》由河海大学彭世彰教授和徐俊增教授编著。水稻控制灌溉理论与技术作为我国促控栽培稻作理论又一新的代表成果,是河海大学几代研究人员持续性试验研究提出的水稻节水灌溉特色成果,汇集了作者及其团队20余年试验研究的精华,是“在实践中诞生,并经实践验证”的水稻节水灌溉理论。  相似文献   

17.
不同年型控灌中蓄稻田水分变化特征分析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控灌中蓄是在控制灌溉(排水)技术和蓄雨型节水灌溉技术的基础上,依据南方地区稻植期雨量多而发展起来的一种节水灌溉制度。本文从不同年型稻田各水分要素在田间的分布和变化情况入手,通过比较控灌中蓄和常规灌溉模式下有效降雨量、灌溉用水量、水稻需水量、田间耗水量、稻田排水量之间的差异,掌握不同年型水稻生育期田间水分分布和变化规律。通过对水稻不同年型田间灌溉以及对降雨的利用情况进行分析,比较水稻控灌中蓄和常规灌排模式下水稻需水量之间的差异,探索水分利用效率之间差异的根源,阐明控灌中蓄生态节水灌溉模式的节水机理,旨在为节水灌溉技术下土壤水分管理和调控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8.
不同灌溉模式对水稻耗水量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设置水稻间歇灌溉和浅水灌溉两种灌溉模式,通过田间试验研究不同灌溉模式对水稻耗水特性与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的灌溉模式下水稻的耗水过程变化趋势基本一致,均呈现出先逐步上升,到达顶峰,然后下降的趋势.两种灌溉模式的总耗水量比较,显示间歇灌溉模式较浅水灌溉模式具有明显的节水效果.不同灌溉模式对水稻产量及其组成具有一定影响,间歇灌溉较浅水灌溉能够显著提高水稻有效穗、产量,对单穗粒数、结实率、千粒重等指标影响不显著.间歇灌溉较浅水灌溉在全生育期的耗水量更低,同时产量还略高,因此水分利用效率得到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19.
发展节水灌溉 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一、垦区节水灌溉现状分析红兴隆垦区自1978年开始发展旱田节水灌溉,1996年开始推广水稻节水灌溉模式浅、湿、干技术.2003开始试验、推广水稻节水控制灌溉技术。政府相继出台优惠政策,引导和扶持职工群众发展节水灌溉。以旱田移动喷灌和推广水稻节水灌溉技术为重点,大力发展节水农业,有效地缓解了水资源的供需矛盾。但与新形势下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农业现代化建设、保障和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要求相比,垦区农业节水灌溉的发展仍显滞后,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20.
黑龙江省依兰县团山子灌溉试验站通过对寒区水稻节水控制灌溉技术的深入研究,根据控制灌溉技术原理和已有的研究数据,经过试验系统分析,探索适合黑龙江寒区自然条件的控制灌溉模式,为大面积示范推广控制灌溉技术,提供技术支持和理论根据。经过3a的试验示范,认为控制灌溉具有高产、节水、优质、低耗、保肥、抗倒伏和抗病虫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