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陈幸华  张曦  高力  高蕾  孔佩艳  刘红  彭贤贵  孙爱华  张诚  王庆余 《重庆医学》2007,36(17):1689-1690,1693
目的 总结国内首例Rh阴性血型同胞间半相合造血干细胞移植经验.方法 对1例53岁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慢性期女性患者实施同胞间半相合造血干细胞移植(外周血干细胞加骨髓干细胞混合移植),观察造血重建及移植相关并发症.结果 患者ANC>0.5×109/L,PLT>20×109/L的时间分别为 15d, 18d;染色体检查提示有XY染色体; 39d内未观察到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肝静脉闭塞病、肝肾功能损伤等移植并发症.结论 半相合造血干细胞移植可解决供者来源困难,是治疗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2.
自体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恶性血液病20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自体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APBSCT)治疗恶性血液病的初期疗效。方法恶性血液病患者20例,其中急性白血病3例,浆细胞白血病1例,非霍奇金淋巴瘤8例,霍奇金淋巴瘤3例,多发性骨髓瘤5例。动员方案为米托蒽醌+长春新碱+激素+依托波苷方案化疗(MOEP方案)+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经3-6d采集,获得单个核细胞(MNC)中位数为(7.23±2.27)×108/kg,CD34+细胞(4.37±2.72)×106/kg。结果所有患者移植后均重建造血。WBC〉2.0×109/L,PLT〉20×109/L,分别为(12.04±1.76)d,(16.55±2.31)d。4例在移植6个月内死于复发,其余16例均无病存活6-55个月。结论 APBSCT对恶性血液病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3.
异基因外周血造血干细胞和骨髓混合移植治疗白血病12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异基因外周血造血干细胞和骨髓混合移植治疗白血病的疗效。方法 12例白血病患者,人白细胞抗原(HLA)配型全相合11例,2个位点不相合1例,采用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动员的外周血造血干细胞和骨髓联合移植,环孢素A联合甲氨蝶呤加/不加吗替麦考酚酯方案预防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结果 12例患者均获得异体植活,中性粒细胞(ANC)〉0.5×109L-1,血小板(BPC)〉20×109L-1的中位时间分别为移植后的11 d(10-15 d)和14.5 d(11-43 d)。有3例发生了Ⅰ度急性GVHD,1例发生了Ⅱ度急性GVHD。在可评估的7例患者中有1例出现了局限的慢性GVHD。有3例患者因白血病复发而死亡,另1例因植活后感染死亡,其余8例中位随访时间13个月(2-29个月),均无病生存。结论外周血造血干细胞和骨髓混合移植对HLA配型全相合和部分相合患者是安全有效的移植方法。  相似文献   

4.
目的 观察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HUC-MSC)在联合人类白细胞抗原(HLA)单倍型相合移植治疗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对8例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进行HUC-MSC联合HLA单倍型相合移植治疗,观察移植疗效及相关并发症.结果 所有患者均重建供者造血,中性粒细胞大于0.5×109/L和血小板大于20×109/L的恢复中位时间分别为12.1 d和15.2 d.8例患者均出现粒细胞缺乏症伴感染,1例(12.5%)发生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aGVHD),予甲泼尼松龙和布地奈德后治疗控制.巨细胞病毒(CMV)感染1例,无1 例发生肝静脉闭塞病(VOD).结论 HUC-MSC联合HLA单倍型相合移植治疗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安全有效,可加快造血重建.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单倍体相合造血干细胞移植联合脐带血间充质干细胞(human umbilical cord derived mesenchymal stem cell,hUC-MSC)治疗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Ⅰ型(severe aplastic anemia-Ⅰ,SAA-Ⅰ)的疗效及相关并发症.方法 14例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Ⅰ型患者均为2012年1月-2013年12月在解放军总医院第一附属医院血液科确诊并进行单倍体造血干细胞移植的病例.移植物选用G-CSF动员的外周血加骨髓干细胞混合移植方案,同时加入脐带间充质干细胞作为第三方细胞.预处理采用兔抗人T淋巴细胞球蛋白+环磷酰胺方案+福达拉滨,移植物抗宿主病(graft-versus-host disease,GVHD)的预防采用环孢菌素A+霉酚酸酯+CD25单克隆单抗.结果 14例全部获得造血重建,白细胞恢复,中性粒细胞>0.5×109/L平均时间10.7 d,血小板>20×109/L平均时间13.3 d.7例发生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aGVHD),其中Ⅰ~Ⅱ度2例,Ⅲ~Ⅳ度5例,3例出现移植相关死亡.结论 联合hUC-MSC的单倍体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SAA-Ⅰ安全可行,白细胞恢复快,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单倍体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再生障碍性贫血一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综合征(AA—PNH综合征)的方法。方法2011年3月本院1例确诊AA—PNH综合征3年余的患者,进行母亲的单倍体造血干细胞移植。移植物选择动员后骨髓加外周干细胞,并选择脐带间充质干细胞为第三方细胞。结果输注供者的单个核细胞总数和CD34^+细胞数分别为10.8×10^8/kg和4.8×106/kg。中性粒细胞〉0.5×109/L和血小板〉20×10^9/L的时间分别为37d和58d。30d嵌合体为完全供者型,40d左右出现I度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治疗后好转,未出现其他严重并发症。结论单倍体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AA—PNH综合征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同基因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急性和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的疗效及移植后造血功能恢复的情况。方法采集单卵双生兄妹供者外周血造血干细胞,对病人经180 mg/kg环磷酰胺预处理后,回输造血干细胞,观察造血功能恢复情况。结果2例病人造血功能均获得重建。粒细胞>0.5×109/L的时间分别为11和12 d。血小板>20×109/L的时间分别为10和11 d。移植14 d后2例病人的中性粒细胞、血小板计数和血红蛋白分别为1.0×109/L、1.2×109/L、67 g/L和52×109/L、59×109/L、76 g/L。移植后第28天病人的中性粒细胞、血小板计数和血红蛋白分别为2.3×109/L、2.5×109/L1、06 g/L和152×109/L、259×109/L、115 g/L,骨髓增生活跃。例1移植后4个月发生迟发性移植物排斥反应,例2观察16个月,血常规及骨髓检查正常。结论同基因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是治疗急性和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的有效方法,有造血功能恢复快之优点。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对T细胞淋巴瘤的疗效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20例确诊的T细胞淋巴瘤的临床资料,20例患者均采用自体干细胞移植,MAG方案动员干细胞,BEAM方案预处理。结果(1)所有患者移植后造血功能均顺利重建,中性粒细胞恢复至0.5×109/L,需时(10.50±1.93)d,血小板恢复至20×109/L,需时(12.05±3.03)d;(2)3年疾病预期无进展生存率为88%,无移植治疗相关死亡病例,复发率15%。(3)具有高LDH、IPI≥2分、结外侵犯等危险因素的患者在自体干细胞移植后3年的无疾病进展生存率都比不具有以上高危因素的低。结论自体干细胞移植治疗高危T细胞淋巴瘤安全有效,造血重建顺利。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索急性混合细胞白血病人类白细胞抗原(HLA)单倍体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方法及疗效观察.方法 对4例急性混合细胞白血病患者进行HLA单倍体外周血造血干细胞联合骨髓移植治疗,观察移植疗效及相关并发症.结果 所有患者均成功重建造血.中性粒细胞及血小板恢复中位时间分别为16.5d(14~21d)、16.5d(15~30d).1例PR患者移植后完全缓解,其余3例持续缓解.2例移植过程中发生急性GVHD,未观察到慢性GVHD的发生.1例患者在移植过程中发生单一的APTT延长.中位随访时间181d(129~337d),1例于移植后190d死于真菌感染,1例CR2和1例PR分别于移植后183d和129d病情复发,另1例无病存活337d.结论 HLA单倍体外周血造血干细胞联合骨髓移植治疗急性混合细胞白血病切实可行,但需积累更多的资料以进一步观察疗效.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比较两种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rHuG-CSF)惠尔血和特尔津,对造血干细胞移植供者的动员疗效.方法 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HSCT)患者52例,人类白细胞抗原(HLA)配型全相合的同胞供者52例,随机采用两种rHuG-CSF特尔津和惠尔血分别进行供者造血干细胞动员,对供者千细胞动员参数及患者移植后造血重建等进行比较研究.结果 惠尔血组和特尔津组外周血白细胞计数高峰时间均为第4天(38.9±3.0)×109/L和(37.8±2.9)×109/L(P>0.05).惠尔血和特尔津两种动员剂对供者外周血造血干细胞参数的影响,其结果分别为采集物MNC计数(4.8±0.7)×108/kg vs(5.1±0.4)×108/kg;CD34+(1.6±0.3)×106/kg vs(1.9±0.7)×106/kg;惠尔血和特尔津两种动员剂对供者骨髓血造血干细胞参数有诸多方面的影响,其结果分别为采集物MNC计数(3.8±0.5)/L vs(3.9±0.7)/L;CD34+(1.3±0.7)×106/kg vs (1.5±0.4)×106/kg(均P>0.05).特尔津和惠尔血两种动员剂对造血干细胞移植后造血重建的影响,其结果分别为移植后中性粒细胞植活时间(14.6±0.9)d vs(15.2±1.6)d;血小板的植活时间(18.1±0.8)d vs(17.0±1.9)d(P>0.05);两种动员剂对造血干细胞移植供者不良反应无显著差异.结论 惠尔血和特尔津两种动员剂分别对供者外周血及骨髓的造血干细胞动员动力学,以及对患者造血重建影响均无显著性差异.特尔津能可靠用于造血干细胞供者的动员及患者移植后造血重建.  相似文献   

11.
造血干细胞低温保存与临床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观察低温保存造血于细胞(hematopoietic stem cell,HSC)的效率及冻存HSC的临床应用情况。方法25例骨髓造血干细胞(bone marrow stem cell,BMSC)以10%二甲基亚砜加10%自体血浆为冷冻保护剂,采用程控降温液氮保存。21例外周血于细胞(peripheral blood stem cell,PBSC)采用CP1(cryopreservativesl)加4%人血白蛋白为冷冻保护剂,非程控降温后液氮保存或低温冰箱保存。检测复温后单个核细胞(MNC)回收率、粒-单细胞集落形成单位(CFU—GM)回收率、台盼蓝拒染率(TBR),并行细菌学培养,移植后观察输注反应及植入情况。结果BMSC冻存时间为1~3个月,中位时间1个月。复温后MNC回收率为(97.74±0.85)%,TBR为(96.74±0.91)%,CFU—GM回收率为(72.04±1.87)%。PBSC冻存时间为1~20个月,中位时间2个月。复温后MNC回收率为(97.75±1.34)%,TBR为(96.28±2.16)%。复温后46份标本细菌学培养均为阴性。实施自体骨髓造血干细胞移植(ABMSCT)25例,中性粒细胞绝对值(ANC)〉0.5×10^9/L的时间为(10.79±0.93)d,血小板计数(PLT)〉20×10^9/L的时间为(12.88±0.95)d。实施自体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APBSCT)21例,ANC〉0.5×10^9/L的时间为(10±1.14)d,PLT〉20×10^9/L的时间为(12.04±2.13)d。两组间MNC回收率和TBR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移植后APBSCT组ANC〉0.5×10^9/L的时间早于ABMSCT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但PLT〉20×10^9/L的时间两组无显著差异。出院前所有患者复查骨髓均示增生活跃或明显活跃。BMSC输注出现的不良反应明显多于PBSC输注。结论采用联合冷冻保护剂、非程控降温后液氮保存或低温冰箱保存来冻存HSC是切实可靠的,这种方法操作简便、价格低廉、安全有效;建议今后冻存BMSC前应去除红细胞。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FLAG方案治疗复发或难治性急性髓系白血病患者的疗效。方法:采用FLAG方案治疗复发或难治性急性髓系白血病患者37例。FLAG方案为氟达拉滨(Flu)30 mg/m2,dl~d5,阿糖胞苷(Ara-C)2 g,d1~d5,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5μg/kg d0直到白细胞恢复超过>1.5×109/L。结果:37例患者中12例完全缓解(CR),CR率为32.4%。随访中位总生存期(overall survival,OS)为6.2个月,中位无进展生存期(progression-freesurvival,PFS)为10.3个月。26例复发患者FLAG方案治疗前少于3个疗程化疗的患者与3个及3个以上化疗疗程的患者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FLAG方案治疗复发、难治的急性髓系白血病患者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供鼠NK细胞受体与受鼠MHCⅠ类分子匹配程度对骨髓移植小鼠造血重建的影响。方法分离30只C57BL/c小鼠的骨髓细胞和NK细胞,输给经过预处理的BALB/c和CB6F1小鼠,受鼠分为单纯辐照组、输入骨髓细胞组、输入骨髓细胞和NK细胞组,6只/组,观察不同时间点血常规、生存时间、病理组织学等指标变化,进行组间比较。结果输入骨髓细胞、输入骨髓细胞和NK细胞组小鼠均长期存活,未观察到GVHD病理学改变。移植后第14天时,输入骨髓细胞组和输入骨髓细胞和NK细胞组的BALB/c小鼠(MHCⅠ类分子全不相合)外周血WBC分别为(1.35&#177;0.33)&#215;109/L和(1.80&#177;0.18)&#215;109/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血小板计数分别为(79&#177;19)&#215;109/L和(117&#177;13)&#215;109/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输入骨髓细胞组和输入骨髓细胞和NK细胞组的CB6F1小鼠(MHCⅠ类分子半相合)外周血 WBC 分别为(1.52&#177;0.26)&#215;109/L 和(1.85&#177;0.34)&#215;109/L,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血小板计数分别为(90&#177;12)&#215;109/L 和(113&#177;15)&#215;109/L,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BALB/c小鼠白细胞的改善略优于CB6F1小鼠。结论异源反应性NK细胞可以促进骨髓移植小鼠造血功能的恢复,并且这种作用似与NK细胞受体与受鼠MHC I类分子的匹配程度相关。  相似文献   

14.
刘霞  杨锦旺  吴震  葛仁美  林小荣 《医学综述》2013,(24):4591-4592
目的观察抗菌药在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海安县人民医院2010年10月至2011年12月收治的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患者104例遵照知情同意原则按照数字表法随机取样分为两组,均给予抗病毒治疗,全程应用抗菌药物组(全程抗菌组)50例,延后应用抗菌药物组(延后抗菌组)54例,对两组的用药效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延后抗菌组总有效率为96.3%,全程抗菌组为92.0%,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延后抗菌组的病程为(4.3±0.6)d,显著短于全程抗菌组的(5.5±0.7)d(t=9.179,P=0.001);延后抗菌组复诊率为7.4%,显著低于全程抗菌组的22.0%(χ2=4.479,P〈0.05);延后抗菌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1.1%,全程抗菌组为26.0%,组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3 d和1周延后抗菌组患者的白细胞计数(9.4±0.7)×109/L和(6.6±0.5)×109/L、粒细胞(0.73±0.06)和(0.61±0.06)、C反应蛋白(19.1±1.8)mg/L和(7.2±0.6)mg/L比较全程抗菌组的白细胞计数(7.1±0.6)×109/L和(6.8±0.5)×109/L、粒细胞(0.60±0.06)和(0.60±0.06)、C反应蛋白(12.1±1.2)mg/L和(7.7±0.6)mg/L的改变更为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抗菌药物在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满意,延后应用抗菌药物能够明显缩短病程,并且安全性更好,是临床首选的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血小板(platelet,PLT)数量变化在预测急性髓系白血病患者完全缓解中的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58例接受诱导化疗的急性髓系白血病患者(其中初诊患者49例,再诱导9例)在接受化疗后PLT水平的动态变化。以血常规、骨髓细胞学等检查作为评估患者完全缓解的依据。分析PLT数量在化疗后回升的时间及数量的动态变化和完全缓解的相关性。结果在骨髓恢复早期,38例达完全缓解的患者中,36例达完全缓解患者PLT〉20×10^9/L;而20例未达到完全缓解患者中,仅3例PLT〉20×10^9/L(P〈0.05);其中,16例达完全缓解患者PLT〉50×10^9/L,未达完全缓解组均未〉50×10^9/L(P〈0.05)。通过动态监测化疗前后PLT的变化,在骨髓功能恢复早期以及完全恢复期,完全缓解组38例患者的PLT计数均明显高于未缓解组20例患者的PLT计数(P〈0.05)。结论PLT数量的动态变化对于预测急性髓系白血病造血功能恢复和完全缓解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部分脾栓塞术(Partial Splenic Embolization,PSE)介入治疗肝硬化脾功能亢进的临床疗效及并发症。方法:采用Seldinger技术,对25例肝硬化并发门脉高压及脾大、脾功能亢进症患者进行PSE,栓塞剂使用明胶海绵,导管尽可能超选择到脾脏中下极分支。介入治疗术前、后定期复查血常规,CT测定脾脏大小,并对并发症进行观察。结果:25例超选择插管和栓塞全部成功。栓塞25例患者采用Seldinger技术,经股动脉超选择插管和栓塞全部成功。25例患者术后均有不同程度的发热和上腹部疼痛等栓塞后综合征的表现,经对症处理逐步缓解。栓塞面积〈40%者5例,40%~60%者16例,〉60%者4例。除2例栓塞面积〈40%者外,另外23例患者术后外周血细胞均逐步上升,术后1周患者白细胞(WBC)和血小板(PLT)由术前的(2.34±0.53)×109/L和(34.45±7.34)×109/L分别上升为(7.65±2.34)×109/L和(79.36±22.38)×109/L。术后1个月患者的WBC、PLT分别为(5.78±1.21)×109/L和(97.34±21.32)×109/L。术后3~6个月CT复查,脾脏均有不同程度的缩小。栓塞面积〈40%者无并发症,栓塞面积40%~60%者1例、栓塞面积〉60%者2例出现并发症。并发症包括左侧胸腔积液1例,左下肺炎症2例。无脾脓肿等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PSE能有效缓解肝硬化患者的脾功能亢进症引起的血细胞减少。掌握合适的栓塞面积、术中严格的无菌操作、术后加强抗炎及对症处理可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观察17a α-D-高炔雌二醇-3-乙酯(DHEA)联合放、化疗对EC109食管癌移植小鼠的抑制作用及放化疗对荷瘤小鼠造血系统的防护作用.方法 每只小鼠右侧腋窝下接种0.1 mL EC109细胞悬液,接种当天计为第1天.在接种后3d,将30只接种EC109的裸鼠随机分为对照组、照射组、5-Fu组(25 mg/kg)、DHEA组、DHEA联合照射组、DHEA联合5-Fu组,每组5只.DHEA按照7.5 mg/kg剂量腹腔注射给药,0.2 mL/只,1次/d,连续9d共给药9次.分别于第4天和第8天对照射组及DHEA联合照射组小鼠的肿瘤进行2 Gy局部照射.5-Fu按照25 mg/kg的剂量进行腹腔注射,0.2 mL/只,隔日1次,共给药4次.12d后分别检测肿瘤抑制率、外周血细胞数、骨髓有核细胞数等指标.结果 DHEA、DHEA联合照射组及DHEA联合化疗组瘤重均显著低于对照组[(0.34±0.02)g、(0.30±0.02)g、(0.23±0.02)g比(0.90±0.02)g,P<0.01],DHEA联合照射组瘤重低于单照组[(0.30±0.02)g比(0.70±0.03)g,P<0.05)].DHEA、DHEA联合照射及DHEA联合化疗组单个核细胞数均高于照射组[(18.3±1.7)×106、(19.3±0.5)×106、(19.2±2.0)×106比(9.4±2.4)×106,P< 0.05].结论 DHEA联合照射或化疗对食管癌移植小鼠具有较好的协同抗瘤效果,DHEA对照射和化疗后荷瘤小鼠造血系统具有一定的防护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