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中国甲A足球联赛无形资产类产品的供求分析   总被引:5,自引:4,他引:1  
以微观经济学和公共部门经济学理论为指导,分析了中国甲A足球联赛中无形资产类产品的供求关系。认为,培育适合产品特性的市场,是中国甲A足球联赛真正实现市场化的重要对策。  相似文献   

2.
比较中国甲A足球联赛与意大利甲级足球联赛、德国甲级足球联赛、英格兰超级足球联赛、阿根廷秋季足球联赛4大联赛在取胜率和进球数上的状况表明:中国甲A足球联赛的取胜率和进球数明显不及4大联赛,其差异显。导致这种状况的重要原因是我国球员的进攻意识与技巧欠佳。  相似文献   

3.
中国甲A足球联赛的产品特性及表演类产品的供求分析   总被引:12,自引:4,他引:8  
以微观经济学和公共部门经济学理论为指导,分析了中国甲A足球联赛的产品特性及其中的表演类产品的需求和供给。认为该产品属于混合产品,其市场不属于有效市场。  相似文献   

4.
我国甲A足球联赛进攻状况分析   总被引:24,自引:1,他引:23  
通过对我国近3 年甲A 足球联赛射门、进球等技术指标对比分析,探讨我国甲A 足球联赛进攻技战术现状及存在的问题,为指导训练和比赛提供参考。研究表明:运动员的进攻意识差和进攻技巧不精是目前影响进攻质量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5.
1995~1998年全国甲A足球联赛技术运用情况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对 1995~1998 赛季甲A足球联赛4大类13项技术指标运用情况的对比分析表明:我国甲A联赛的技战术总体水平有一定程度的提高,但防守相对落后于进攻。运动员的进攻意识和进攻技巧是影响进攻质量的重要因素;个人防守意识和防守能力是制约防守质量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6.
运用犯罪社会学中的默顿的失范理论和社会控制理论对我国职业足球联赛从业人员违规行为进行研究。研究发现:我国职业足球联赛从业人员的目标的不一致、职业规范的混乱以及诸如职业运动员工会、裁判员工会等职业团体的缺失,导致我国职业足球联赛从业人员违规行为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7.
对我国甲A职业足球联赛主场优势的研究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对我国甲A足球队90名运动员进行了心理问卷调查,结合1995、1996年甲A职业足球联赛的技术统计对主场优势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我国甲A职业足球联赛存在主场优势并对胜率有重要影响。引起主场效应的基本因素为主场的条件效应、主场的竞赛效应和运动员的主客场心理感受差异效应。  相似文献   

8.
甲A足球个人防守特点与水平探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1995年全国甲A足球联赛西安区所有比赛个人防守运用情况的调查,从所获得的大量统计数据中真实地了解到我国甲A队伍个人防守水平和现状以及运用的基本规律和特点,探究个人防守失误的主要原因和次要原因,为提高我国甲A个人防守水平进行针对性训练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
中外优秀男子足球守门员年龄、身高、体重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运用数理统计法、资料分析法.对参加2003赛季我国甲A足球联赛守门员,2002~2003赛季意大利甲级足球联赛守门员和第17届世界杯前四名队伍守门员的年龄、身高、体重等指标进行比较研究,揭示我国足球守门员的年龄、身高和体重特征,为足球选材、训练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0.
采用问卷调查法和分析比较法,对影响甲A足球联赛陕西赛区赛场秩序的社会因素进行研究.旨在预防足球暴力的发生,推动陕西足球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1.
从系统论的角度对影响中超联赛市场秩序的因素进行研究,把中超联赛市场系统内部分为联赛市场主体要素和联赛市场客体要素。认为在联赛市场系统内主体要素的利益不协调,客体要素中各种法律法规不完善,联赛市场的管理手段以行政管理为主,制约联赛市场秩序性态的稳定。建议加强联赛市场主体的利益协调,提高联赛市场主体的伦理道德素质,完善联赛市场秩序的相关法律法规,规范联赛各种管理部门的关系与职责,并根据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环境的变化,实现联赛市场秩序的治理从国家主导型向国家与社会共同治理过程转变。  相似文献   

12.
在足球反腐风暴下,中国职业足球联赛面临严重的信任危机,球迷远离,俱乐部遭质疑,媒体减少甚至放弃报道,赞助商也在丧失信心,信任危机已经使得联赛的市场开展推广越来越艰难。从品牌营销的视角,分析中国足球职业联赛信任危机产生的原因,信任危机对中国足球职业联赛的影响,提出发展中国足球竞技水平、加强足球联赛职业化程度、提高联赛管理水平、整合足球联赛营销资源等品牌战略以重建联赛品牌,希望对推动中国足球职业联赛的长远发展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3.
以日本职业足球的发展为分析案例,探讨了自日本职业足球联赛开幕以来所经历的起伏曲折过程及其经验教训。重点分析了日本职业足球联赛的经营状况及其变化的原因,并提出了对我国足球职业化发展具有启示意义的若干特点。  相似文献   

14.
胡斌  黄志剑 《浙江体育科学》2006,28(6):46-48,52
为了检验我国足球、排球联赛中是否也同样存在“相对年龄”优势现象,从而推断我国联赛运动员选材机制是否适合“刻意训练”的概念和理论,采用文献研究法,收集了参加2002-2003赛季中国足球甲级联赛A组、B组共27支俱乐部,以及2002-2003赛季中国排球联赛男队、女队共25支俱乐部所有运动员的出生日期资料进行了统计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参加我国足球、排球联赛的所有运动员都存在“相对年龄”优势现象。“相对年龄”优势现象对运动员选材产生了怎么的作用值得做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5.
英超足球俱乐部经营状况之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郑卸撮 《体育与科学》2006,27(3):65-68,78
运用文献资料和逻辑分析等方法,对目前英超俱乐部的经营现况进行分析。英超俱乐部的经营方式主要包括自营和委托经营,委托经营主要是俱乐部委托英超公司的电视转播权谈判;自营包括俱乐部以球迷为核心的商业运作。英超俱乐部的经营内容包括冠名权、门票、广告收入、转播费、商业性比赛、球迷产品的开发和球员转会。其经营绩效主要体现在拓展海外市场、吸引资金、扩大俱乐部的影响力等方面。英超俱乐部的经营策略是以球迷为核心,在此基础上进行一系列的商业运作。总体上看英超俱乐部的经营呈良性运行的态势。  相似文献   

16.
中国足球超级联赛体制改革研究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3  
运用文献资料法、调查法和专家访谈法对中国足球超级联赛的现状和存在问题进行研究和分析。问题的本质在于联赛体制不合理,一是联赛产权不明,二是“政”产不分,管办不分。提出了中国足球超级联赛体制改革的对策和建议,即在明确联赛产权的基础之上,成立中国足球超级联赛公司,将联赛的经营权、管理权和监督权交还公司,明确中国足球协会的性质和权限,完善多元化的纠纷救济体制,以及加强联赛的法制建设等。  相似文献   

17.
我国足球职业联赛始于1994年,作为职业足球核心内容之一,18年来联赛没有取得预期效果是社会各界所公认的.分析认为,联赛职业化程度、联赛产品属性、联赛产权归属和资本引入等方面缺乏深刻认识,是引发联赛改革不彻底的主要原因所在.上述有关问题如果不加以认真思考,势必会影响职业足球整体进程.  相似文献   

18.
中国足球制度的逻辑与悖论——以足球市场化阶段为视角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运用文献资料和逻辑分析法,以足球市场化阶段为分析视角,对我国足球制度的逻辑与悖论进行理性的论证。分析认为:我国市场化阶段的足球制度逻辑应是政府管理+公共财政+市场机制+私人财政。但现实中我国足球制度逻辑存在制度悖论,形成原因主要是政府权力控制和体制转型所致。政府管制、市场机制为辅的制度安排使我国足球管理者既没实现足球运动的开展、普及和提高的历史责任;又没严格地监管控制足球联赛产品市场的生产和交换。要消解足球制度悖论,一要改革足协与足管中心"两权合一"为"两权分离";二要建立由法律控制和依法律善治的足球政府;三要建立控权与分权的责任型政府。  相似文献   

19.
以2008至2012赛季中国足球超级职业联赛作为研究对象,从市场经济学的角度出发采用职业体育竞争平衡相关指数的研究方法,对各个赛季的赢球率标准差、赢球率标准差比率、集中度以及赫芬达尔指数进行竞争平衡状态的分散度以及集中度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五个赛季中2008赛季中超联赛的竞争平衡状态最差,其次为2011赛季、2010赛季、2012赛季以及2009赛季。中国足球超级联赛竞争平衡特征呈现反复波动性,缺乏稳定性与提高趋向性。我国职业足球联赛的竞争平衡没有随着职业体育的发展有明显的进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