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培高利特在帕金森病治疗中的不良反应及应注意的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培高利特是一种麦角类多巴胺受体激动剂,具有多巴胺D1、D2受体激动作用,可以绕过变性的神经元,直接刺激多巴胺受体,广泛用于帕金森病(Parkinson disease,PD)患者的早期单药治疗,或与左旋多巴联合应用,治疗晚期有运动障碍和症状波动的患者。该药于1994年在中国上市,目前已经进入基本医疗保险目录。  相似文献   

2.
<正>Chondrogiorgi等[1](2014)查阅2013年前MEDLIN文献库和EMBASE文献库中10篇关于早期原发性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PD)患者起始应用(始用)单药多巴胺受体激动剂(非麦角碱/麦角碱类)和始用单药左旋多巴的随机、双盲、对照试验的文献。总病例数为2 223例,其中应用多巴胺受体激动剂组1 171例;应用左旋多巴组1 052例,采用Meta分析比较早期PD患者始用单药多巴胺受体激动剂或左旋多巴治疗发生异动症的风险。分析表明,与始用单药左旋多巴治疗组比较,始用单药多巴胺受体激动剂治疗可减少早期PD患者异动症  相似文献   

3.
多巴胺D4受体基因及其与精神分裂症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多巴胺功能亢进是解释精神分裂症病因机制的主要生化假说。近年来发现,多巴胺D4受体在精神分裂症病因发病中起着重要的作用,编码D4受体的基因与精神分裂症间可能也有着重要的联系。一、关于多巴胺D4受体根据多巴胺受体对腺耷酸环化酶(AC)活性的不同影响,多巴胺受体可分为多巴胺D1类受体和D2类受体,D1类受体可激活AC的活性,D2类受体则抑制或不影响AC的活性。由于这两类受体对不同的多巴胺受体激动剂、拈抗剂的选择性及亲合力不同,D1类受体又可分成D1受体和D5受体,D2类受体则可分成D2、D3和D4受体。1.D4受体的结构特征:D4…  相似文献   

4.
普拉克索在帕金森病治疗中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帕金森病为一中老年人常见的慢性进展性中枢神经系统变性疾病,主要由于黑质致密区多巴胺能神经元变性导致黑质一纹状体通路多巴胺神经递质明显减少而发病。左旋多巴替代疗法虽然在帕金森病初期能有效地改善临床症状,但长期应用后疗效衰退并引起症状波动、运动障碍和精神症状等并发症。多巴胺受体激动药具有克服上述左旋多巴的不足,延缓左旋多巴治疗的开始时间并加强其治疗效果。根据多巴胺受体激动药的化学性质可将其分为麦角碱类和非麦角碱类,前临床常用药物有溴隐亭、培高利特、卡麦角林、麦角乙脲等,后包括阿朴吗啡、吡贝地尔、罗匹尼罗和普拉克索等。[第一段]  相似文献   

5.
泌乳素腺瘤是激素分泌性垂体腺瘤中最常见的一种,药物即多巴胺受体激动剂是首选的治疗方法,其中溴隐亭是代表性药物.泌乳素腺瘤的耐药性是多因素、多机制造成的,其直接原因是多巴胺D2受体数量下降,或受体亚型D2S/D2L的比例下降.而多巴胺D2受体水平下降的原因包括:mRNA交替剪接修饰缺陷、腺苷酸环化酶活性下降及D2R基因调控因子(如NGF水平)的影响等.  相似文献   

6.
不宁腿综合征(restless legs syndrome,RLS)是一种与睡眠密切相关的神经系统疾病,虽然发病机制目前尚未明了,但多项大型多中心临床试验都提示多巴胺受体激动剂能有效地改善症状.然而,多巴胺受体激动剂在中国RLS患者的大规模临床试验尚未有报道.普拉克索是一种新型非麦角类多巴胺受体激动剂,能有效地缓解RLS症状,据此,我们进行了一项多中心、随机、双盲临床试验,旨在观察普拉克索对RLS的疗效和安全性.  相似文献   

7.
非多巴胺能神经递质在左旋多巴诱导异动症中的作用仍未完全阐明,并缺乏有效的治疗方法。本文综述了谷氨酸、γ-氨基丁酸、阿片肽等非多巴胺能神经递质在异动症中的作用机制,提出应用谷氨酸受体拮抗剂、内源性大麻酯受体激动剂、5-羟色胺受体激动剂、阿片受体拮抗剂、腺苷2A受体拮抗剂、肾上腺素α受体拮抗剂等可减轻非多巴胺神经递质对异动症的影响,预防异动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8.
3.多巴胺受体激动剂多巴胺受体激动剂可以使部分肢大症患者的血清GH水平降低和症状改善。常用的多巴胺受体激动剂包括麦角衍生物溴隐亭、cabergoline等和非麦角衍生物如喹高利特等。这类药物在GH水平轻中度升高的患者中,有10%~20%的患者GH和IGH-1水平降至满意水平,其剂量是治疗PRL瘤的2-4倍。目前国内仅有第一代多巴胺受体激动剂溴隐亭,国内使用该药降低GH水平至满意水平的很少。  相似文献   

9.
很多研究证明长期应用左旋多巴(L-dopa)治疗帕金森病(PD),可明显改善PD患者的症状,而且应该在PD的早期应用适量的左旋多巴进行治疗,以改善患者的早期症状。长期应用左旋多巴治疗PD与长期应用多巴胺受体激动剂对疾病导致的病死率相同。长期应用多巴胺受体激动剂治疗PD的疗效与长期应用左旋多巴相同,前者并未显示出优越性。  相似文献   

10.
左旋多巴治疗巴金森氏病(PD)有其副作用和疗效的限制.多巴胺激动剂(通过多巴胺脱羧酶作用)溴隐亭不仅可治疗轻症病例,且能改善左旋多巴控制不够满意的症状和减轻左旋多巴引起的开关现象.但他也有与左旋多巴相似的副作用如:精神障碍、运动障碍和直立性低血压.因此还需寻求新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1.
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PD)是最常见的神经退行性疾病之一。其治疗药物的种类可以分为抗胆碱能神经药物、多巴胺替代治疗药物、脑外多巴胺脱羧酶抑制剂、多巴胺受体激动剂、单胺氧化酶抑制剂等。左旋多巴虽然仍是治疗PD的"金标准",但左旋多巴可引起症状波动和其他神经系统的疾病而应用限制。其中多巴胺受体激动剂因能减少左旋多巴的使用,又有较好的疗效从而得到广泛应用[1]。  相似文献   

12.
特麦角脲对大鼠海洛因自身给药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多巴胺D2受体部分激动剂--特麦角脲对大鼠海洛因固定比率、累进比率自身给药行为的影响.方法 对64只雄性SD大鼠分别处理如下:(1)取16只大鼠训练自身给水(自然奖赏模型对照),造模成功后随机分为2组,分别接受特麦角脲0.4 mg/kg和生理盐水腹腔注射干预,观察对大鼠固定比率自身给水行为的影响.(2)取32只大鼠训练海洛因固定比率自身给药,自身给药行为稳定后随机分为4组,每组8只,分别腹腔注射特麦角脲3种剂量(0.1,0.2,0.4 mg/kg体质量)和生理盐水(对照组),观察不同剂量特麦角脲对大鼠海洛因固定比率自身给药行为的影响.(3)取16只大鼠训练海洛因累进比率自身给药,造模成功后随机分为2组,分别接受特麦角脲0.4mg/kg和生理盐水腹腔注射干预,观察对大鼠海洛因累进比率自身给药行为的影响.结果 (1)特麦角脲0.4 mg/kg组固定比率自身给水行为与生理盐水干预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特麦角脲0.2 mg/kg组和0.4 mg/kg组的大鼠海洛因固定比率自身给药次数干预前后的差值[(6.25±3.31)次和(11.75±4.92)次]高于生理盐水对照组[(-1.12±4.30)次],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3)特麦角脲0.4 mg/kg组的大鼠累进比率自身给药的断点干预前后的差值[(20.2±8.7)次]高于生理盐水组[(-1.1±4.3)次],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D2受体部分激动剂特麦角脲可降低海洛因固定比率和累进比率自身给药行为,以降低海洛因使用期的强化效应.  相似文献   

13.
编辑先生:请教3个问题:①从概念上如何区分典型和不典型抗精神病药;②非典型抗精神病药与氯丙嗪的剂量如何换算;③阿立哌唑是多巴胺D2受体部分激动剂,能治疗精神分裂症,似与精神分裂症的多巴胺能亢进假说相矛盾。烦请专家予以解释。  相似文献   

14.
抗帕Ⅰ号方剂对帕金森病大鼠纹状体多巴胺受体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抗帕Ⅰ号方剂对帕金森病(PD)大鼠纹状体多巴胺D1(DR1)、D2受体(DR2)表达的影响.方法 6-羟基多巴胺损毁制备偏侧PD大鼠模型,PD大鼠分为4组,分别进行抗帕Ⅰ号方剂、左旋多巴甲酯/苄丝肼、左旋多巴甲酯/苄丝肼/抗帕Ⅰ号方剂和生理盐水灌胃治疗4周,观察大鼠行为学变化;RT-PCR检测纹状体DR1、DR2受体的表达.结果抗帕Ⅰ号方剂联合左旋多巴治疗使PD大鼠产生稳定的对侧旋转行为;左旋多巴治疗后使PD大鼠在盐酸去水吗啡诱发后产生逐步增加的对侧旋转行为;联合抗帕Ⅰ号方剂及左旋多巴治疗可使盐酸去水吗啡诱发的对侧旋转次数减少.联合左旋多巴及抗帕Ⅰ号方剂治疗后损毁侧纹状体DR1 mRNA表达较对照组、抗帕Ⅰ号方剂组增强(P<0.05),而DR2 mRNA表达较对照组、抗帕Ⅰ号方剂组减弱(P<0.05).结论联合抗帕Ⅰ号方剂及左旋多巴治疗可改善PD大鼠行为学,但单独应用抗帕Ⅰ号方剂对多巴胺受体表达无明显影响,且抗帕Ⅰ号方剂无明显受体激动剂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左旋多巴和多巴胺对多巴胺转运体数量和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了解左旋多巴和多巴胺对多巴胺转运体的影响。 方法 :通过体外永久表达大鼠多巴胺转运体(DAT)的CHO细胞 (CHO/DAT ,即D8细胞 )的培养 ,采用MTT细胞活性检测和流式细胞仪观察不同剂量左旋多巴和多巴胺对D8细胞的毒性作用 ;利用 [3H]WIN35 ,4 2 8结合率和 [3H]DA摄取率检测DAT的数量和功能。 结果 :左旋多巴和多巴胺不仅对D8细胞有毒性损害 ,呈剂量、时间依赖 (P <0 .0 1) ,还能使DAT数量明显减少 ,与剂量相关 (P <0 .0 1) ,一定剂量的左旋多巴 (2 0 0 μmol/L~ 1mmol/L)可增加细胞对 [3H]DA的摄取 ,而大剂量左旋多巴 (5mmol/L)则抑制DAT的功能 (P <0 .0 1)。左旋多巴和多巴胺呈剂量依赖性地促进细胞凋亡 (P <0 .0 1)。结论 :左旋多巴和多巴胺不仅对D8细胞有毒性损害 ,还能使DAT数量明显减少 ,DAT结合位点的减少比细胞活性的下降更明显。一定剂量左旋多巴可增强DAT的功能。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硫丙麦角林并用左旋多巴治疗帕金森病(PD)的疗效与副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PD专病门诊中应用本药长期观察的23例(2例单用硫丙麦角林)。结果:19/23例(83%)用该药有效,维持剂量150μg~500μg/日。35%有轻微不良反应,便秘常见。结论:用硫丙麦角林有效率83%(17/21例与左旋多巴类并用),耐受性较好。可与安坦、金刚烷胺、左旋多巴合用并能增加疗效,为临床可选用的DA受体激动剂之一。  相似文献   

17.
目的:了解左旋多巴和多巴胺对多巴胺转运体的影响.方法:通过体外永久表达大鼠多巴胺转运体(DAT)的CHO细胞(CHO/DAT,即D8细胞)的培养,采用MTT细胞活性检测和流式细胞仪观察不同剂量左旋多巴和多巴胺对D8细胞的毒性作用;利用[3H]WIN35,428结合率和[3H]DA摄取率检测DAT的数量和功能.结果:左旋多巴和多巴胺不仅对D8细胞有毒性损害,呈剂量、时间依赖(P<0.01),还能使DAT数量明显减少,与剂量相关(P<0.01),一定剂量的左旋多巴(200μmol/L~1 mmol/L)可增加细胞对[3H]DA的摄取,而大剂量左旋多巴(5 mmol/L)则抑制DAT的功能(P<0.01).左旋多巴和多巴胺呈剂量依赖性地促进细胞凋亡(P<0.01).结论:左旋多巴和多巴胺不仅对D8细胞有毒性损害,还能使DAT数量明显减少,DAT结合位点的减少比细胞活性的下降更明显.一定剂量左旋多巴可增强DAT的功能.  相似文献   

18.
多巴胺(DA)受体激动剂能够控制帕金森病(PD)症状和延缓PD进程,并具有神经保护作用,在临床上广泛用于治疗PD和不安腿综合征。近年来发现,麦角碱类DA受体激动剂在临床应用过程中存在严重的安全问题,最主要的危害是造成心瓣膜损害而导致其反流增加。本文对培高利特、卡麦角林、溴隐亭和麦角乙脲4种麦角碱类DA受体激动剂与药源性心瓣膜病之间的关系予以探讨。卡麦角林和大剂量(>1.5mg·d-1)的培高利特可以显著增加心瓣膜病发生的风险性,小剂量的(<1.5mg·d-1)培高利特、溴隐亭和麦角乙脲引起心瓣膜病的风险性相对较低。麦角碱类DA受体激动剂引起心瓣膜病的可能分子机制是通过异常激动5-HT2B受体,刺激成纤维细胞增殖,从而使心瓣膜及其附属结构纤维化,导致关闭不全。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帕金森病(PD)患者冲动控制障碍及情绪障碍与多巴胺的关系。方法收集216例PD患者的临床资料,并采用多巴胺失调综合征量表进行评价。计算左旋多巴剂量、左旋多巴等效剂量和总的左旋多巴等效剂量,计数使用多巴胺受体激动剂的例数。分析冲动控制障碍及情绪障碍与多巴胺的关系。结果根据多巴胺失调综合征量表,8例(3.7%)PD患者具有冲动控制障碍,53例(24.5%)PD患者具有情绪障碍。冲动控制障碍组与非冲动控制障碍组年龄、性别、病程、左旋多巴剂量、左旋多巴等效剂量、总的左旋多巴等效剂量、H-Y分期及使用多巴胺受体激动剂的比例、震颤起病的比例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情绪障碍组与非情绪障碍组间这些指标的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PD患者冲动控制障碍及情绪障碍与左旋多巴剂量、左旋多巴等效剂量、总的左旋多巴等效剂量及使用多巴胺受体激动剂的比例无关。  相似文献   

20.
侵袭性泌乳素腺瘤由于高泌乳素分泌和侵袭性生长的特性,治愈非常困难。多巴胺受体激动剂(如溴隐停、卡麦角林、诺果宁等)为首选的一线治疗手段,能有效改善症状,缩小肿瘤体积和控制泌乳素水平。肿瘤细胞膜上 D2受体数量的成倍减少是引起耐药的主要原因。单纯手术的治愈率极低。放疗常作为服药后或手术后的辅助治疗。药物结合显微手术或放射治疗的综合疗法为大家所推崇。基因治疗仍在动物试验阶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