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液相色谱-串联质谱(LC-MS/MS)技术具有高灵敏度、高特异性、高分辨率和高效率的优点。近年来随着仪器灵敏度的提高,LC-MS/MS在常规临床检验中显示出极大的潜力,并在疾病早期预防和诊断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本文对LC-MS/MS在新生儿疾病筛查、维生素D检测、内分泌激素检测、肽类和蛋白质定量分析等临床检验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并讨论了未来面临的挑战。  相似文献   

2.
<正>2012年11月30日,赛默飞世尔科技于近期推出用于简化水质分析过程的赛默飞激素应用包。作为一款专为使用UltiMate3000系列液相色谱与赛默飞TSQ系列三重串联四极杆质谱联用的LC-MS/MS系统开发的应用包,它为简化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LC-MS/MS)检验分析地下水和饮用水水样中的激素污染物提供了一个完整的检测平台。  相似文献   

3.
建立液相色谱-质谱(LC-MS/MS)监测环孢素A(CsA)血药浓度的方法,并与荧光偏振法(TDx)监测结果比较,进行统计学分析,考察2种方法的相关性。LC-MS/MS方法测定CsA血药浓度平均为(99.9±62.7) μg/L,小于TDx法测定的浓度平均值(199.7±129.1) μg/L,2种监测方法测定结果相关系数r平均为0.929,相关性较好,LC-MS/MS法和TDx法自身配对比值平均为(51.6±9.3)%,因此推测LC-MS/MS法可用于CsA血药浓度监测的治疗窗。LC-MS/MS法测定的浓度为CsA原型药物浓度,能更准确的反映原型药物在体内的准确浓度,更适用于日常血药浓度监测工作。  相似文献   

4.
气相色谱-串联质谱(GC-MS/MS)的应用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气相色谱-串联质谱(GC-MS/MS)依靠其高灵敏度和强抗干扰能力,在化学、生物和环境分析中已得到广泛的应用。通过文献调研确认了国内外GC-MS/MS应用研究最多的几个方向,简述了自2000年以来GC-MS/MS在农药残留、环境污染物(主要是多环芳烃、多氯联苯、多溴联苯醚和二噁英等)和类固醇激素等检测方面的应用。并对比分析了不同目标物,GC-MS/MS相对于其他仪器的优势以及应用于不同目标物时常用的前处理方法。对国内GC-MS/MS应用的基本方向进行了综述,并展望了其发展及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5.
液相色谱-串联质谱生物分析方法的基质效应和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液相色谱-串联质谱(LC-MS/MS)法具有高灵敏度、高选择性、高通量等特点,已经成为生物分析的主流方法,广泛应用于新药发现和开发过程中新化学实体及其代谢物的定量分析。然而,由于生物样品基质成分复杂,共洗脱物质会影响分析物的离子化,使分析物的质谱响应增加或降低,从而影响LC-MS/MS分析方法的准确度和精密度。一般而言,离子抑制较离子增强更为常见。因此,在建立LC-MS/MS法时,需要对离子抑制进行评估和校正,并采用不同的策略消除或减少基质效应的影响。本文综述了生物样品分析中基质效应的来源和评估方法,重点介绍了克服基质效应的策略。引起基质效应的物质包括磷脂、盐类、尿素、代谢物等内源性物质和赋形剂、抗凝剂、固定相释放物质及降解产物等外源性物质。目前基质效应的评价方法主要有提取后加入法和柱后灌注法。克服基质效应的策略主要有使用稳定同位素内标,将极性药物衍生化,沉淀蛋白后稀释上清液,优化样品预处理方法、色谱和质谱条件等。结合本课题组的应用实例,重点阐述了建立LC-MS/MS生物分析方法时,为减少基质效应遇到的困难及解决方法。  相似文献   

6.
建立了高效液相色谱串联三重四级杆质谱法(LC-MS/MS)测定姜茶中的姜黄素的方法。对样品的前处理方法及LC-MS/MS分析条件进行了优化,样品以甲醇为提取溶剂,超声提取,LC-MS/MS多反应监测模式(MRM)进行测定。姜黄素在0.005~0.1μg/mL范围内均呈良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为0.999;检出限为1.0μg/kg。标准加标回收试验,姜黄素添加浓度分别为5.0,10.0,20.0μg/kg,平均回收率为92.5%~102.5%,相对标准偏差(RSD)2.0%~2.5%。方法简便、快速、溶剂用量少,可消除姜油带来的干扰,结果准确可靠,适合进行批量样品的测定。  相似文献   

7.
液相色谱-质谱联用(LC-MS/MS)技术在农药残留分析领域的研究已经显示出极大的发展潜力。本文阐述LC-MS/MS法在农残分析中的研究进展,特别强调了该技术在中药农残分析中的应用现状和发展前景。由于样品前处理是农残分析中耗时最多、最易引起误差的关键环节,本文也讨论了最近发展和广泛应用的前处理技术,分析了不同方法的特点,从而为我国中药行业在农药残留方面的监测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近几年,国外现场质谱(MS)及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分析技术发展得很快.实验室的台式分析仪小型化、引入集采样与分析于一体的直接质谱法均有利于对环境中挥发及半挥发性有机物进行实时、原位的测定.固相萃取及快速色谱等技术的应用使现场分析的准确度、精密度有很大提高,扩展了现场分析技术的应用范围.本文介绍了国外现场MS和GC/MS用于有机污染物监测的最新发展动态,并阐述了我国相关领域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同时提出了解决方案,为有关部门进行环境有机物的现场监测提供了技术依据.  相似文献   

9.
MassWorksTM与气相色谱-质谱联用分析洋甘菊精油成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斌  周围 《质谱学报》2011,32(4):241-245
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技术,结合MassWorksTM质谱解析软件,对产自甘肃省永登县的洋甘菊(Chamomila recutita L.)精油成分进行分析。对两种不同极性的色谱柱进行分离比较实验,确定了适合于洋甘菊精油分离分析的色谱条件和质谱条件,解析并确定出精油中的35种化合物。MassWorks软件在低分辨率质谱上可对化合物分子质量实现精确测量,为低分辨四极杆质谱确定化合物的元素组成和解析化合物结构提供重要依据,同时也为植物精油的成分分析提供新的技术手段。  相似文献   

10.
液相色谱-质谱(LC-MS)联用技术因具有高通量、高灵敏度等优点而成为发现、验证生物标志物及对生物标志物进行定量分析的有力工具。近年来,LC-MS在临床应用中,特别是在定量肿瘤生物标志物方面做出了重要贡献。研究人员通过不同的设计原理开发出多种定量方法,逐步实现了对高度复杂样品中蛋白质类肿瘤标志物的准确定量。本文从用于定量蛋白质类肿瘤标志物的样品前处理方法及LC-MS分析中的质谱扫描策略两个方面,对近年来的主要定量方法进行总结。  相似文献   

11.
许辉  张鸿伟  张罡  王凤美 《质谱学报》2015,36(2):185-192
建立了液相色谱-串联质谱(LC-MS/MS)法测定动物源食品中β受体阻断剂残留量的数学模型,依据影响测量结果的不确定度来源,如标准溶液配制、样品称量、回归方程、方法重复性等,对各个不确定度分量进行评定和分析,给出了0.5μg/kg检测水平下,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食品中β受体阻断剂残留量的相对合成标准不确定度以及扩展不确定度。通过比较各分量不确定度,发现实验过程中最小二乘法拟合带来的不确定度影响最大。  相似文献   

12.
川芎有效部位气相色谱-质谱研究与指纹图谱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采用气相色谱 -质谱 ( GC/ MS)联用技术 ,利用 NIST谱库分析、鉴定川芎有效部位中的主要化学成分。在 GC/ MS色谱条件下 ,通过测定不同产地和不同批次的川芎药材样品 ,参照相对峰面积分析确定指纹图谱中的共有峰。结果表明 :川芎有效部位中主要含有藁本内酯和亚丁烯邻苯二甲内酯等 2 2种化学成分 ,其中可用于指纹图谱定性分析的共有峰 1 6个。包括有效成分在内的指纹图谱共有峰基本可以反映川芎有效部位的物质组成特性 ,从而将有效地控制川芎药材质量  相似文献   

13.
在质谱学的发展过程中,如何获得大分子物质的质谱信息一直是最具有挑战性的课题。在过去的20年里,大分子的质谱研究取得了很大进展,发展出快原子轰击(FAB)、液质联用(LC-MS)、基质辅助激光解吸电离-飞行时间质谱(MALDI-TOF)以及质谱/质谱串联(MALDI-TOF/TOF)等技术,并在生物大分子的结构测定、高聚物的结构及端基测定、共聚物的序列结构及组成等方面对高分子科学的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本文结合具体实例着重介绍了MALDI-TOF MS在大分子分析中的技术优势及应用  相似文献   

14.
建立了大米和玉米中6种环己烯酮类除草剂吡喃草酮,禾草灭,噻草酮,苯草酮,稀禾定和烯草酮的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LC-MS/MS)测定方法。样品制备后,采用乙腈进行提取,经C18和Envi-Carb固相萃取柱净化处理后,采用LC-MS/MS电喷雾电离(ESI),多反应监测(MRM)正离子模式检测,外标法定量。在1~100 μg•L-1范围内,6种环己烯酮类除草剂的线性相关系数均大于0.999。在添加浓度5~20 ng•g-1范围内,6种环己烯酮类除草剂的回收率在70.0%~97.9%,相对标准偏差(RSD)均在10%以内。  相似文献   

15.
《分析仪器》2010,(6):I0001-I0002
在第21届多国仪器仪表展上,聚光科技公司推出国内首款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便携式色谱-质谱(GC—MS)联用仪Mars-400。聚光科技将色谱技术与离子阱质谱技术相结合,充分发挥了前者在样品分离、准确定量和后者在定性检测、结构分析方面的优势,成为应急监测领域中的分析利器。  相似文献   

16.
生物检材中59种滥用药物的LC-MS/MS-MRM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向平  沈敏  沈保华  马栋  卓先义 《质谱学报》2006,27(4):237-241
针对滥用药物分析鉴定实践中急待解决的问题,建立生物检材中59种滥用药物的液相色谱-串联质谱-多反应监测(LC-MS/MS-MRM)分析方法。生物检材包括血液、尿液和毛发等,样品前处理简便、快速。建立LC-MS/MS数据库和定性认定准则,方法包括筛选和确证分析,筛选方法的LOD在0.1~10 ng/mL范围,其中73%目标物的LOD≤0.1 ng/mL。方法的应用范围广、特异性强、灵敏度高,并且已在实践中得到了验证。  相似文献   

17.
为了准确测定吸烟者与非吸烟者尿液中可替宁含量水平,建立了液相色谱-串联质谱(LC-MS/MS)测定方法。尿液经稀释、离心和过滤,引入LC-MS/MS,经Agilent Zorbax Eclipse XDB-C18色谱柱(150 mm×2.1 mm,3.5 μm)分离,以0.1% 甲酸水溶液0.1% 乙酸甲醇溶液为流动相,采用梯度洗脱方式,以电喷雾离子源正离子多反应监测模式进行分析。方法检出限为0.08 μg/L,线性范围为1~500 μg/L,空白样品中加标回收率范围在94.3%~99.9%,精密度(以相对标准偏差计)为0%~3.2%。利用此方法检测了58个非吸烟者和246个吸烟者尿液中可替宁的含量水平,结果表明:吸烟者24 h尿液中的可替宁含量是非吸烟者的180多倍,但是由于个体之间以及吸烟行为之间的差异,尿液中的可替宁含量并不随卷烟主流烟气中烟碱含量的升高而升高。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取得了较大进展,该技术可对药物及其体内代谢产物进行定性、定量分析,在药物代谢研究中得到广泛应用。然而,如何更快更好地建立生物样品分析方法还有待进一步研究。本文对LC-MS/MS分析生物样品时如何优化质谱条件和流动相,如何制备样品以减小基质效应,以及仪器维护的经验等问题进行探讨,总结出若干快速建立LC-MS/MS分析生物样品的方法。  相似文献   

19.
正交试验优选烃含量分析条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气相色谱/质谱(GC/MS)联用仪上,开发出了分析芳烃抽提贫剂环丁砜中各烃组分结构和含量的方法。在GC/MS仪分析条件确定过程中,使用了三因素三水平正交试验,来确定最佳色谱分离条件。以异丙苯峰高为衡量标准,采用L9(34)正交试验法,考察初始温度、一阶升温速率、一阶终温对异丙苯峰高的影响,经过方差分析后,得到因素的显著性高低次序为:一阶终温〉一阶升温速率〉初始温度,最佳组合条件为初温为35℃,一阶升温速率为3℃/min,一阶终温为50℃。该分析方法测定结果的相对标准偏差均小于4.2%,回收率在93.6%~107.4%之间,完成一个样品的分析时间约14min,方法精确、灵敏、快速、简便,且无环境污染。  相似文献   

20.
应用气相色谱-质谱技术保证农药残留分析质量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秦曙  乔雄梧  朱九生  王静 《质谱学报》2003,24(4):505-505
应用气相色谱 -质谱 ( GC/ MS)对参加世界卫生组织食品安全项目的农药残留质量保证进行研究 ,讨论了该技术使用的有限性 ,并提出建议。在非最佳设备条件下 ,通过良好的样品制备及有效合理地使用毛细管或填充柱 GC/ MS方法 ,进行有效的、低成本的定性和定量农药残留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