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28 毫秒
1.
全球SARS病因学研究的重大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今年初以来,一种前所未知的疾病SARS在全球迅速蔓延,对人类公共卫生健康造成了巨大威胁。面对严峻的挑战,全世界范围内国家及地方公共卫生机构及科学家们立即行动起来,建立国际间的协调与合作,共享信息和资源,以空前的速度取得了SARS病原学研究的巨大成果,为感染的诊断以及抗病毒制剂和疫苗研制提供了科学依据。本文综述最新病因学研究资料。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制出安全、有效、质量可控的人用SARS病毒灭活疫苗。[方法]建立了生产疫苗用的Vero细胞库并进行了检定,分离培养可稳定传代的SARS病毒,对其生物学特性进行了研究;建立了适用于SARS疫苗生产的细胞库和可用于疫苗生产的病毒种子批;优化确定SARS疫苗的灭活工艺和纯化工艺;通过动物实验,对其安全性、有效性进行了研究。[结果]建立了符合SARS病毒灭活疫苗生产使用的细胞库;分离获得了可稳定传代的用于疫苗生产的SARS病毒株;建立了适用于产业化的SARS病毒的灭活工艺和纯化工艺;制备的人用SARS灭活疫苗经小鼠、豚鼠、家兔、恒河猴不同种动物试验,免疫后动物可产生较高SARS病毒中和抗体,可以有效防护SARS病毒对动物的攻击。安全性实验表明,该疫苗未见毒副反应。[结论]试验研制的人用SARS病毒灭活疫苗具有较强的免疫原性,设计的灭活疫苗的生产工艺是可行的,并获得了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颁发的临床研究批文,待进一步研究后,可望进行规模化生产。  相似文献   

3.
预防与控制SARS医院感染的体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预防与控制SARS在医院发生的管理办法。方法 从2002年11月25日收治全球SARS首例患者,至2003年5月31日共收治112例(包括确诊、疑似、观察)患者,对其住院诊治预防与控制过程进行分析。结果 尽管在当时病因还没有找出、对该病传染性认识尚不十分明确情况下进行早期诊治、护理,但无1例医务人员被感染,无1例住院患者发生交叉感染,无1例患者死亡。结论 组织落实,领导重视;布局合理,制度健全;加强培训,提高认识;督促检查,措施落实;部门协调,统一行动等工作做好,对预防与控制SARS在医院发生起到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4.
当今,人类在经济上、技术上取得了很大的成就和进步。然而,在生态上,我们正面临着全球性的严重危机。环境破坏、抗生素的滥用使得病原微生物基因突变适应这种变化以使自己生存下来。与此同时,它们的毒力更强,致病性更强,更难于防治,引起SARS疾病的病毒便属于这一类。  相似文献   

5.
Logistic回归模型拟合SABS发病及流行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利用比Logistic回归模型预测SARS发病及流行趋势,研究SARS发病与流行特征及相应预防措施对疾病流行的影响,为预防与控制SARS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使用Logistic回归模型拟合广东省、香港特别行政区、北京市及山西省累计发病数据,并绘制出SARS流行曲线。结果 对上述地区发病人数进行拟合,各地曲线拟合的决定系数R2均大于0.99,预测值与实际值符合,无显著性差异。从SARS流行曲线推算出各地发病高峰及时间分布,预防措施对疾病流行曲线有明显影响。结论 Logistic回归模型对SARS流行的拟合效果好,可用于理论上探讨预防措施对SARS发病及流行特征的研究。  相似文献   

6.
2002年11月-2003年6月在我国部分地区相继流行的严重急性呼吸道综合征(Sever Acute Respiratory Syndrome。SARS)曾给广大人民群众的健康和生命构成重大威胁,并严重地干扰和影响了社会经济的正常发展。大量研究表明,疾病尤其是传染病的发生、传播与流行气象条件密切相关。有关研究表明,SARS病毒的活跃程度和扩散能力与气温、气压、湿度、云量、降水、日照等气象因子有关。2003年9  相似文献   

7.
目的 了解上海市浦东新区不同人群SARS-CoV血沮抗体水平及隐性感染情况。方法 对发热病人、饲养和宰杀动物职业人群及一般人群进行流行病学调查,采集血清标本,用酶联免疫法检测血清中SARS-CoV抗体。结果 浦东新区不同人群SARS-CoV抗体检出阳性率1.46%(1.19%~1.66%),不同年龄、不同人群的SARS-CoV抗体检出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浦东新区人群SARS抗体阳性的现象尚需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8.
SARS病原体追踪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严重急性呼吸道综合征(SARS)是一种新的传染病,它在世界各地不断流行、蔓延的趋势使SARS病原体的寻找成为世界医学界关注的焦点。目前研究表明,一种冠状病毒“家族”的新成员是本病真凶。本文总结了搜寻可能病原体的工作中所确定SARS病毒的特征及证据,并介绍了与病原体相关的组织病理学和血清学检测等方面的研究概况。  相似文献   

9.
SARS暴发流行与气象条件关系的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本文利用北京、广州、太原和长沙四地SARS病例资料和前期及同期气象资料进行了时间相关、地域对比分析,结果显示:当最低气温、平均气温较低和空气干燥(湿度小)时,预示后期发病人数有较大增加;反之,当最低气温、平均气温较高和空气潮湿(湿度大)时,预示后期发病人数有较大减少。此外每次降温过程的出现预示着SARS发病人数将增加。  相似文献   

10.
北京友谊医院2004年SARS科学防控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4年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SARS防控经验表明,领导高度重视,及时启动应急预案,加强发热门诊和发热筛查门诊工作,实行SARS密切接触者的医学观察,加强实验室人体样品和医用垃圾的管理是有效防控SARS的手段。而提高早期诊断水平、建立SARS初筛实验室、加强信息沟通、集中进行医学观察等将进一步提高SARS的防控水平。  相似文献   

11.
我们是被派往某市第一个输入性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SARS)患者所在医院的感染监控人员,该所医院由于SARS患者的出现当时已被封闭8d,被隔离的医护人员、患者及家属有1300多人。我们入驻后,针对存在的主要问题,抓关键、堵漏洞、防感染,使该所医院的感染发生率及时被控制,并且未有一例医疗队员发生感染。  相似文献   

12.
本文结合防治SARS工作实践,从疾病发生与发展的社会复杂性论述了医学社会化是社会工业化、都市化和生产社会化发展的必然产物,SARS的流行是当前医学社会化程度相对于社会发展水平已经滞后的结果;医学已是一项社会性的事业,为充分发挥医学强大的社会功能,迫切需要实现医学的进一步社会化。  相似文献   

13.
2003年春,我国部分省市出现了SARS疫情,作为抗击非典的前沿阵地,各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经受了严峻的考验,投入了大量人力、物力和财力,疾控常规工作受到不同程度的冲击和影响,为客观准确地反映济南市疾病预防控制工作受影响的程度,我们对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受SAILS影响的情况进行调查,以便准确总结评估SARS对疾控工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从抗击SARS中看社区卫生服务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社区卫生服务在公共卫生和传染病防治工作中的作用。方法:对深圳市宝安区社区卫生服务站(中心)2003年上半年防治SARS工作进行调查分析。结果:社区卫生服务站(中心)以其点多面广、贴近群众、方便快捷、服务周到的特点,在抗击SARS中起到重要的作用,是预防SARS第一道防线,是医院和防疫人员的得力助手,同样经受住了严峻的考验,被称赞为“预防SAPS的前哨”、“社区居民的健康卫士”。结论:社区卫生服务是基层预防保健网的网底;是公共卫生和传染病预防工作的基础;是实现人人享有卫生保健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15.
SARS疫情日报制前后居民卫生行为调查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目的 了解掌握SARS流行期间居民卫生行为变化情况,以便有针对性地开展健康教育。方法 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分层整群抽取武汉市不同城区7种职业人群进行SARS的有关知识、信念和卫生习惯改变的调查。结果 SARS疫情改为每日公布制后,武汉市民采取多项预防措施,并在以洗手为主的卫生习惯上有了明显的改善,每次饭前洗手(64.6%)、外出回家后洗手(63.6%)和接触公共物品后洗手(52,4%)的频度明显增加。其中以进城务工人员、学生和商业服务人员洗手次数增加最为明显。结论 疫情流行期间,通过大力宣传预防知识与措施,可以引导居民养成良好卫生习惯;结果 还提示今后应加强对进城务工人员等重点人群的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工作。  相似文献   

16.
发热患者SARS冠状病毒抗体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临床发热患者中是否存在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SARS)冠状病毒(SARS-CoV)隐性感染或亚临床感染。方法对2003年5月~7月,SARS流行期间湖北地区临床发热患者373例血清进行SARS冠状病毒(SARS-CoV)抗体(IgG、IgM、N蛋白抗体)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和分子生物学(RT—PCR)检测。结果373例发热患者中,检出冠状病毒抗体阳性者24例,阳性率6.43%(24/373),其中SARSIgG抗体、IgM抗体、N蛋白抗体阳性率分别为0.54%,1.34%和5.09%,但SARS-CoVRT—PCR检测均为阴性。结论临床发热患者可能存在SARS-CoV隐性或亚临床感染,患者体内产生针对SARS-CoV的保护性抗体,应具有免疫力和抵抗力。  相似文献   

17.
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医院感染的防治   总被引:31,自引:13,他引:18  
目的 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是个新的呼吸道传染病,医院感染率高是其特点,探讨其有效防治问题是当务之急。方法 收集各种信息及现有医疗实践经验进行分析研究。结果 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SARS)医院感染医务人员主要由于接触门诊首诊或抢救严重SARS患者,病房感染主要由于患者间近距离接触,高年及免疫功能低下者与原有肝、心等基础病是高危人群;治疗重症SARS合理使用激素效果显著;预防主要是有效切断传染途径,保护高危人群。结论 把握一个环节:切断传染途径;保护两个群体:一线医务人员及住院高危人群;落实3个主要措施:有效的隔离;空气消毒;激素的治疗。  相似文献   

18.
交通工具防控SARS的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任领华 《现代预防医学》2005,32(9):1124-1125
随着市场经济的深入和现代化建设的全面发展,疾病流行的方式已经发生了明显的变化,除了扩散式传播以外。借助交通工具的远距离传播已经成为一个主要的传播方式。2003年春夏期间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简称SARS)的流行,已经突出地反映了这一特点,因此,大众化交通工具的SARS防控,截断传播途径,在控制疾病流行方面就成为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  相似文献   

19.
SARS流行病学及预防控制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传染性非典型肺炎(SARS)即严重急性呼吸道综合征,是由一种全新冠状病毒引起传染性强的呼吸系统传染病,本文综述SARs的病原学、流行病学及预防控制研究等方面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20.
SARS期间医院感染控制的三级预防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 探讨SARS流行期间以预防为主的防治措施。方法 防治SARS医院内交叉感染强调预防为主的三级预防策略,提出了防护、隔离、消毒三级预防的具体措施、方案及目标。结果 通过对发热患者监测、危险因素确定、干预措施和控制方案制定等,确保了医院感染控制工作在应对SARS事件第一时间内全面展开。结论 SARS的防治和监测必须坚持不懈,医院感染控制必须落实三级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