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观察补髓生血丸(熟地黄、鹿角胶、黄芪、当归等)对再生障碍性贫血(AA)小鼠的防治作用,并从改善骨髓造血微环境角度分析相关作用机制。方法 将昆明种雄性小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阳性药组(再造生血片,2.70 g·kg-1)及补髓生血丸低、中、高剂量组(2.25,4.50,9.00 g·kg-1),每组15只。采用白消安(10 mg·kg-1)及环磷酰胺(20 mg·kg-1)交替腹腔注射给药12 d,制备AA小鼠模型。造模同时灌胃给药,每日1次,连续30 d。检测小鼠外周血象;采用瑞士-姬姆萨染色法观察小鼠骨髓涂片;进行骨髓有核细胞计数;HE染色法观察骨髓病理变化;ELISA法检测小鼠血清及骨髓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血小板生成素(TPO)、血管细胞黏附因子1(VCAM-1)的水平。结果 各组间的血清及骨髓TPO水平无明显差异(P>0.05)。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小鼠的红细胞(RBC)、白细胞(WBC)、血红蛋白(HGB)和血小板(PLT)水平均明显下降(P<0.05);血...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叶绿素铜钠盐对再生障碍性贫血治疗的作用机制。方法:建立免疫介导再生障碍性贫血小鼠模型,分别胃饲3种不同剂量叶绿素铜钠25,50,100 mg/(kg.d),以环孢菌素[25 mg/(kg.d)]为阳性对照组,正常对照组及模型对照组胃饲生理盐水,连续15 d。检测血清及骨髓α肿瘤坏死因子,γ干扰素、白介素-6含量。结果:免疫介导再生障碍性贫血模型小鼠血及骨髓IFN-γ、IL-6、TNF-α水平升高,叶绿素铜钠盐组模型小鼠血及骨髓IFN-γ、IL-6、TNF-α水平降低。结论:叶绿素铜钠盐通过调节造血调控因子IFNγ-、TNF-α及IL-6的代谢,促进造血干/祖细胞的造血功能,从而有效治疗AA。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生血丸1号(简称生血丸)对免疫介导的再生障碍性贫血(简称再障)小鼠骨髓增殖及细胞周期蛋白 D_3(Cyclin D_3)表达的影响。方法:建立免疫介导的再障模型,胃饲生血丸1号水提液,每次0.1ml/10g 体重,每天2次,连续9天,并以康力隆为对照。第10天处死动物,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小鼠骨髓有核细胞(BMNC)G_0/G_1期百分率,免疫组织化学超敏 S-AP 法检测股骨中段骨髓 Cyclin D_3表达水平。结果:生血丸组 G_0/G_1期细胞百分率较再障模型组显著降低(P<0.05),而 Cyclin D_3表达水平明显高于再障模型组(P<0.01),两项指标之间呈显著负相关(r=-0.8219,P<0.05)。结论:生血丸1号能提高免疫介导的再障小鼠骨髓 Cyclin D_3的表达水平,从而促进造血细胞由 G_0/G_1期进入增殖期。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益血生髓颗粒对苯试剂诱导的再生障碍性贫血(AA)模型小鼠造血及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72只SPF级BALB/c小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AA模型组、益血生髓颗粒低剂量组(低剂量组)、益血生髓颗粒高剂量组(高剂量组)和司坦唑醇阳性药组(阳性对照组),除正常对照组其他各组小鼠注射苯和玉米油混合液2 ml/kg,每周4次,建立AA模型,正常组注射同体积玉米油,7周后,低剂量组用药1.2 g/(kg·d),高剂量组用药4.8 g/(kg·d),阳性对照药组予司坦唑醇2 mg/(kg·d),连续给药15 d后,检测血细胞(WBC、RBC、HGB、PLT)、骨髓有核细胞数(BMNC)、T淋巴细胞亚群(CD3+CD4+、CD3+CD8+、Th1、Th2)、血清白介素2(IL-2)、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M-CSF)和HE染色骨髓病理学的变化情况。结果:与AA模型组比较,低、高剂量组和阳性对照组小鼠外周血四种血细胞数量、血清M-CSF、CD3+CD4+T和CD4+/CD8+比值升高(P<0.05),CD3+CD8+T、IL-2水平和Th2细胞百分数降低(P<0.05),骨髓病理学显示骨髓组织增生较模型组活跃,造血细胞增多,非造血细胞减少。结论:益血生髓颗粒可通过对AA小鼠T细胞亚群的免疫调节和促进造血细胞增殖达到一定恢复造血功能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骨髓造血微环境损伤学说是再生障碍性贫血(AA)发病机制之一,其中细胞黏附分子表达异常影响骨髓造血微环境对造血干/祖细胞的调控,因此细胞黏附分子异常表达异常参与再生障碍性贫血骨髓造血微环境损伤的发病机制。孙伟正教授领导的医师团体从补肾论治,应用补髓生血颗粒对AA细胞黏附分子的影响探讨骨髓造血微环境损伤学说多年,取得丰硕成果,文章仅从CD11b、ICAM-1/CD54、VCAM-1、VLA-4细胞粘附分子的研究成果进行探讨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发病机制,进一步认证应用补肾生血法治疗CAA的正确性和推进"土壤学说"的发展。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究柴胡陷胸汤对动脉粥样硬化(AS)大鼠血管新生的影响以及对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信号通路的作用。方法:高脂饲料喂养法构建AS大鼠模型,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对照组、辛伐他汀5 mg/kg组、柴胡陷胸汤5.8、11.6、23.3 g/kg组。检测大鼠血清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含量;苏木素-伊红和油红O染色观察胸主动脉中病变和脂质沉积情况;免疫组化测定胸主动脉中新生血管率以及HIF-1α、VEGF蛋白表达;蛋白质免疫印迹技术(WB)检测胸主动脉中细胞间黏附分子-1(VCAM-1)和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ICAM-1)蛋白表达。结果:相较于正常对照组,模型对照组血清TC、TG、LDL-C含量、主动脉病变比例、新生血管率均显著升高,HIF-1α、VEGF、VCAM-1和ICAM-1蛋白表达显著上调(P<0.01);相较于模型对照组,辛伐他汀5 mg/kg组和柴胡陷胸汤23.3 g/kg组上述各项指标均显著降低(P<0.01)。结论:柴胡陷胸汤可对HIF-1α/VEGF信号通路产生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7.
生血丸促进骨髓抑制小鼠造血功能的机制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王光普  荣子丹  张晓乐  严苏纯 《中草药》2012,43(6):1162-1165
目的通过观察骨骼抑制小鼠外周血网织红细胞、造血祖/干细胞集落产率的变化,探讨生血丸对60Co合并环磷酰胺致骨髓抑制小鼠的促进造血功能的作用机制。方法雄性BalB/C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生血丸组、重组人粒细胞巨噬细胞刺激因子(GM-CSF)阳性对照组,除对照组外,其他3组小鼠以60Co合并环磷酰胺制备骨髓抑制模型后24 h开始给药,生血丸组每天ig 10 g/kg的生血丸1 mL,对照组和模型组ig等体积生理盐水,阳性对照组ip GM-CSF 12 5μg/kg,连续给药7 d。进行网织红细胞计数,造血干祖细胞培养术计数集落产率。结果与模型组相比,生血丸组、阳性对照组均能明显改善骨髓抑制小鼠外周血网织红细胞的计数(P<0.05),生血丸组网织红细胞的形态接近对照组;生血丸组及阳性对照组大鼠各系祖细胞集落产率均得到改善,且两组间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生血丸能提高骨髓抑制小鼠外周血网织红细胞计数,改善各系造血祖细胞集落产率,可能为生血丸促进骨髓抑制小鼠造血功能的部分机制。  相似文献   

8.
再生障碍性贫血中医治疗进展与解毒生血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再生障碍性贫血中医治疗进展与解毒生血法吉林省人民医院(130021)刘大同【关键词】再生障碍性贫血中医治疗解毒生血法再生障碍性贫血(以下简称再障)是由多种原因引起的骨髓干细胞及造血微环境损伤,以致红髓被脂肪髓代替,全血细胞减少的一组综合病症。以贫血、...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生血丸 1号对免疫介导的再生障碍性贫血 (再障 )小鼠骨髓增殖的影响。方法 :建立免疫介导的再障小鼠模型 ,胃饲生血丸 1号水提液 ,0 1ml 10g体重 次 ,2次 d ,连续 9d ,并以康力隆为对照。实验第 10天处死动物 ,检测外周血白细胞数及股骨骨髓有核细胞数 (BMNC) ,股骨中段骨髓切片HE染色行病理形态学观察。结果 :生血丸 1号组白细胞数 ,股骨BMNC及骨髓造血组织容量均显著高于模型对照组 (P <0 .0 1) ,生血丸大剂量组与康力隆组比较无显著差异 (P>0 .0 5 )。结论 :生血丸 1号能促进再障小鼠骨髓增殖 ,其作用与康力隆相似  相似文献   

10.
生血合剂对免疫介导再生障碍性贫血小鼠作用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为了探讨生血合剂治疗再生障碍性贫血的疗效机理,本文在成功复制免疫介导再生障碍性贫血小鼠模型的基础上,观察了生血合剂对动物模型的作用。结果表明:生血合剂能降低再障小鼠的死亡率,延长死亡时间;增加外周血象、骨髓有核细胞,与康力龙对照组大致相似(P〉0.0%);增加Th、降低Ts百分值和IFN-γ含量的作用明显优于康力龙对照组(P〈0.05);病理所见能增加骨髓造血灶,减轻脾萎缩;电镜显示能减轻骨髓造血  相似文献   

11.
补髓生血冲剂对小鼠造血功能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探讨补髓生血冲剂对再生障碍性贫血患的药物作用机理,对失血性贫血模型小鼠及环磷酰胺(CY)导致骨髓抑制模型小鼠进行治疗观察。对小鼠外周血WBC,RBC,Hb,网织红细胞(RC)及骨髓有核细胞(BMC),脾脏重量和多能造血干细胞(CFU-S)等指标进行检测,并与目前临床上常用的省优部优产品再障生血片进行了对比,以探讨补髓生血冲剂对小鼠造血系统的影响。结果表明补髓生血冲剂具有明显促进骨髓造血和脾脏髓外造血的作用,并且对升高WBC、RC、BMC及CFU-S等方面明显优于再障生血片。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补髓生血颗粒对溶血性贫血小鼠骨髓及外周血的影响,为临床应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通过皮下注射盐酸苯肼的方法造成实验用小白鼠溶血性贫血动物模型,分别经口给予补髓生血颗粒(实验组)及再障生血片(对照组)等,观察两组动物的骨髓有核细胞数(BMC)、网织红细胞(RC)、红细胞(RBC)、血红蛋白(Hb)、白细胞(WBC)、血小板(PLT).结果:补髓生血颗粒能够增加溶血性贫血小鼠的RBC、Hb、WBC及PLT,并能降低BMC、RC.结论:本药对小鼠溶血性贫血的恢复有显著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补肾益髓生血法再生障碍性贫血(Aplastic Anemia,AA,简称再障)大鼠含药血清对大鼠骨髓造血干细胞红系分化JAK2/STAT5信号通路的影响。方法:在前期整体动物实验的基础上,体外培养正常大鼠造血干细胞,诱导其定向红系分化,分为空白对照组、正常对照组、模型组、司坦唑醇组(康力龙组)、益髓生血组、温肾生血组和滋肾生血组,在培养体系中加入含药血清干预4d后,提取红系细胞总RNA及蛋白,分别采用RT-PCR和Western blot检测细胞JAK2、STAT5mRNA及蛋白表达情况。结果: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模型组细胞JAK2、STAT5mRNA及蛋白表达均明显降低(P0.01);与模型组相比,各治疗组JAK2、STAT5mRNA及蛋白表达明显升高(P0.01或P0.05);滋肾生血组JAK2、STAT5mRNA及蛋白表达高于益髓生血组和温肾生血组(P0.05)。结论:补肾益髓生血法能够增强JAK2、STAT5的表达,可能通过影响JAK2/STAT5信号通路来促进红系细胞的分化成熟,其中滋肾生血法优于益髓生血法和温肾生血法。  相似文献   

14.
目的:验证生血丸对于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肾阳虚型的治疗效果。方法:选择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肾阳虚型患者48例,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康力龙片剂+环孢素软胶囊)和治疗组(生血丸+康力龙片剂+环孢素软胶囊),两组药物干预6个月以上,评价疗效。结果:治疗组的疗效、外周血象(WBC、HB、PLT)、骨髓象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生血丸联合康力龙片剂、环孢素软胶囊治疗肾阳虚型慢性再障效果显著,能够改善血象、骨髓象,改善症状,疗效优于单纯康力龙片剂、环孢素软胶囊治疗。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生血胶囊对免疫介导的再生障碍性贫血(再障)小鼠骨髓增殖的影响。方法:建立免疫介导的再障小鼠模型,胃饲生血胶囊水提液,0.1ml/10g体重/次,2次/日,连续9天,并以生血丸1号为对照。实验第10天处死动物,检测外周血白细胞数及股骨骨髓有核细胞数(BMNC),股骨中段骨髓切片HE染色行病理形态学观察。结果:生血胶囊组白细胞数、股骨BMNC及骨髓造血组织容量均显高于模型对照组(P<0.05-0.01),生血胶囊大剂量组与生血丸1号组比较无显差异(P>0.05)。结论:生血胶囊能促进再障小鼠骨髓增殖,其作用与生血丸1号相似。  相似文献   

16.
脊髓生血灵对小鼠骨髓造血干/祖细胞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中药益髓生血灵对小鼠骨髓造血祖细胞的刺激作用,以探讨其治疗β地中海贫血的疗效机理.方法以益髓生血灵1.9、3.8和7.6g*kg*d-1 3个剂量分别给小鼠灌胃,并分别以生理盐水、环磷酰胺和生血丸对照组,10天后应用半固体琼脂克隆形成法及微量甲基纤维素法,研究小鼠骨髓粒单系祖细胞(CFU-GM)和早期红系祖细胞(BFU-E)和晚期红系祖细胞(CFU-E)的生长情况.结果益髓生血灵灌胃的3个剂量组的小鼠骨髓CFU-GM、BFU-E和CFU-E集落数都明显增多,与生理盐水对照组比较CFU-GM和CFU-E集落数的增多有统计学意义(P<0.01),1.9g*kg*d-1和3.8g*kg*d-1剂量组的BFU-E集落数增多也有统计学意义(P<0.05和P<0.01).结论益髓生血灵对小鼠骨髓GM-CFU、BFU-E和CFU-E均有促进增殖分化作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补肾生血汤联合间充质细胞对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免疫功能及骨髓造血微环境的影响。方法将86例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43例给予骨髓间充质细胞治疗,1次/周;研究组43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补肾生血汤治疗。2组均治疗4周。检测2组治疗前后血常规、骨髓象、T淋巴细胞亚群、骨髓血清碱性成纤维生长因子(b FGF)、骨髓微血管密度(MVD)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水平。结果研究组治疗后Hb、WBC、Plt、中性粒细胞、CD4~+、CD4~+CD25~+Foxp3~+、CD3~+CD4~+IL-4~+、骨髓增生活跃率、骨髓b FGF、MVD、VEGF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均0.05);转铁蛋白饱和度、CD8~+、CD3~+CD4~+IL-17~+、CD3~+CD4~+INF-γ~+、Th1/Th2、非造血细胞百分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补肾生血汤联合间充质细胞治疗再生障碍性贫血可调整机体免疫功能紊乱和改善骨髓造血微环境。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补髓生血颗粒对失血性贫血小鼠骨髓及外周血的影响,为临床应用提供实验依据.方法:将实验用小白鼠,通过眶静脉放血法造成失血性贫血动物模型,然后分组经口给予补髓生血颗粒治疗,并以再障生血片作对照组,观察两组骨髓有核细胞数(BMC)、网织红细胞(RC)、白细胞(WBC)、红细胞(RBC)、血红蛋白(Hb)和血小板(PLT)的水平及两组疗效的差异.结果:补髓生血颗粒能够增加失血性贫血小鼠的BMC、RC、WBC、RBC、Hb及PLT.结论:补髓生血颗粒对小鼠失血性贫血的恢复有显著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Chronic Aplastic Anemia,CAA)的发病机制与骨髓单个核细胞粘附作用的相关性.方法将60例CAA患者按单盲法分为补髓生血颗粒实验组和再障生血片对照组,采用流式细胞术分析了CAA患者治疗前后骨髓单个核细胞VLA-4/CD49d、c-kit/CD117表达水平的变化.结果CAA患者骨髓单个核细胞VLA-4/CD49d的表达低于正常水平,而c-kit/CD117高于正常水平;补髓生血颗粒对VLA-4/CD49d及c-kit/CD117的表达水平均有调节作用,且优于对照组.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补髓生血颗粒对再障模型大鼠的血常规和网织红细胞的影响扣作用.方法:建立再生障碍性贫血的大鼠模型,观察补髓生血颗粒对其血常规和网织红细胞的影响.结果:补髓生血颗粒能够明显升高模型大鼠的白细胞、红细胞、血红蛋白和网织红细胞,且优于再障生血片对照组.结论:补髓生血颗粒能够提高再生障碍性贫血模型大鼠的外周血细胞数量,对再生障碍性贫血具有肯定的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