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为了研究逆转录病毒(pLEGFP—N1)转染的人凝血因子Ⅸ(hFⅨ)基因在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中的表达,应用DNA重组技术将hFⅨ cDNA构建入pLEGFP—N1载体,转导入包装细胞系Pheonix细胞,应用病毒上清感染人脐带组织源间充质干细胞(hUCT—MSCs),经G418筛选10天后获得全部的转染阳性细胞,从蛋白质水平和其功能活性上检测hFⅨ的表达。结果显示:配养上清液中可检测到hFⅨ的表达,每24小时分泌量达2.68±0.36μg/10^6细胞。Westernblot检测表明,转导hFⅨ的hUCT—MSCs能分泌预期分子大小的hFⅨ入上清。功能性凝集测定实验表明了转导F/X的hUCT—MSCs 2天培养上清中hFⅨ的活性为100%-130%。结论:pLBGVe—N1-hFⅨ能有效地转导hUCT—MSCs,并在其子代细胞中表达具有凝血活性的hFⅨ,这为hUCT—MSCs成为血友病B基因治疗的细胞载体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2.
成荣杰  付艳 《中国实验诊断学》2009,13(10):1326-1329
目的构建人FOXC2真核表达载体,并转染人宫颈癌C-33A细胞,建立稳定转染的细胞系。方法应用PCR方法从人FOXC2克隆中扩增其cDNA编码区序列,并将其构建于pcDNA3.1(-)真核表达载体。经PCR和测序鉴定后,利用脂质体进行宫颈癌C-33A细胞的转染,应用G418筛选出稳定表达FOXC2的细胞系,通过RT-PCR及Westernblot法检测FOXC2的表达情况。结果成功构建pcDNA3.1(-)/FOXC2真核表达载体,建立稳定转染FOXC2的C-33A细胞系,并鉴定了FOXC2目的基因在C-33A细胞中的过表达。结论FOXC2真核表达载体的成功构建为进一步研究FOXC2基因在宫颈癌中的功能奠定了良好的实验基础。  相似文献   

3.
本研究以含有fⅨcDNA的pcDNA3.1质粒为模板构建4种包含不同类型无义突变的fⅨ真核表达载体并进行鉴定,实现其在COS一7细胞中的表达。采用以PCR为基础的定点突变法体外构建fⅨ基因无义突变体,并通过DNA序列分析进一步鉴定证实;应用脂质体转化技术将野生型、突变型fⅨ表达载体分别瞬时转染COS-7细胞,采用实时定量PCR鉴定fⅨmRNA在各组的相对表达水平。结果表明,4个突变型质粒除相应位点的无义突变外,未见其它突变,提示无义突变载体构建成功。实时定量PCR鉴定表明,各突变组真核表达载体已成功转染COS-7细胞株并能转录为mRNA。结论:采用以PCR为基础的定点突变法可在体外构建fⅨ真核表达载体,并可在COS-7细胞中表达,其转录过程中不引发mRNA降解,这为进一步研究无义突变引起FIX功能丧失及表达量降低的机制和治疗研究提供了物质基础。  相似文献   

4.
目的 对所发现的2种FⅨ基因的新突变Cys82Ser和Ile288Ser进行体外研究,以探讨血友病B的分子发病机制.方法 克隆野生型PcDNA3.1(-)FⅨwt表达载体质粒,以此为模板,采用大引物法构建PcDNA3.1(-)FⅨM1(Cys82Ser)、PcDNA3.1(-)FⅨM2(Ile288Ser)突变表达载体质粒.采用脂质体法将这3种表达载体质粒分别瞬时转染人胚胎肾293细胞(HEK293细胞)和中国仓鼠卵巢细胞(CHO细胞),同时以PcDNA3.1(-)空载体质粒为空白对照.经体外培养后获得相应的表达蛋白,所得产物分别采用ELISA法检测蛋白抗原;活性测定检测表达蛋白的FⅨ因子活性;免疫荧光染色法检测蛋白在细胞中的定位情况;RT-PCR法检测各培养细胞的FⅨmRNA水平.结果 2种突变体转染细胞的FⅨmRNA水平与野生型无明显区别.以PcDNA3.1(-)FⅨwt转染细胞裂解液和细胞培养上清液中的FⅨ:Ag为100.0%,细胞培养上清液中的FⅨ:C为100.0%,则PcDNA3.1(-)FⅨM1转染细胞裂解液和细胞培养上清液中的FⅨ:Ag分别为(99.4±4.1)%和(27.1±5.2)%,而细胞培养上清液中的FⅨ:C为(8.5±3.2)%;PcDNA3.1(-)FⅨM2转染细胞裂解液和细胞培养上清液中的FⅨ:Ag分别为(31.7±2.5)%和(5.3±1.8)%,细胞培养上清液中的FⅨ:C<1%.细胞免疫荧光试验也证实,转染PcDNA3.1(-)FⅨM1的CHO细胞,其荧光强度与转染PcDNA3.1(-)FⅨwt的CHO细胞相当,转染PcDNA3.1(-)FⅨM2的CHO细胞,其荧光强度明显弱于转染PcDNA3.1(-)FⅨwt的CHO细胞.结论 Cys82Ser突变由于改变了FⅨ的EGF-1区的分子空间构象从而可能导致突变蛋白分泌障碍并存在胞内滞留现象;Ile288Ser突变则可能导致突变蛋白分泌障碍或细胞内降解加速从而引起FⅨ活性降低.  相似文献   

5.
目的构建Syk基因逆转录病毒载体,并观察其对人结肠癌细胞生物学特性的影响。方法通过RT-PCR扩增出Syk基因的部分cDNA片段,将其插入到逆转录病毒载体pLNCX上,构建成Syk基因的表达载体,并经酶切鉴定和测序确认。将Syk基因表达载体经脂质体介导转染人结肠腺癌细胞系LoVo,筛选出Syk基因稳定表达的细胞株,通过Southern blot检测Syk基因的整合;RT-PCR及DNA测序法检测Syk基因的转录;通过Western blot检测转染细胞Syk基因的表达;二苯基溴化四氮唑蓝(MTT)法检测细胞增殖。结果 Syk基因已整合入细胞并获稳定表达,并显著抑制人结肠腺癌细胞LoVo的增殖。结论 Syk基因逆转录病毒载体通过外源Syk基因mRNA水平的表达,从而抑制人结肠腺癌细胞的生长。  相似文献   

6.
本研究探索肠上皮细胞和人源载体pHrnFⅨ用于血友病B基因治疗的可能性。用含人凝血因子Ⅸ(human coagulation factorⅨ,hFⅨ)基因的人源载体质粒pHrnF9转染肠上皮细胞sw480,用RT-PCR检测mRNA的转录,荧光显微镜观察转染效率,ELISA和一期法检测蛋白表达及凝血活性。结果表明:转染后的细胞中有hFⅨmRNA的转录;荧光显微镜观察到48小时转染效率最高;ELISA法测得转染后24小时细胞上清中的hFⅨ蛋白量为(11.34±0.23)ng/(10^6cells·24h),第48小时hFⅨ蛋白量最高,达(29.34±1.00)ng/(10^6cells·24h),转染后72小时降为(12.45±0.15)ng)/(10^6cells·24h)。一期法结果显示转染pHrnF9的sw480细胞分泌的FⅨ有凝血活性,48小时达峰值(6.07±0、17)%/10^6cells,第72小时降至(1.81±0.06)%/10^6cells。结论:肠上皮细胞sw480转染pHrnF9质粒后可表达有凝血活性的hFⅨ,肠上皮细胞有望成为血友病B基因治疗的靶细胞。  相似文献   

7.
目的构建高效、安全、可用于基因治疗的反转录病毒载体G1NaCⅨ。方法用限制性内切酶Bg1Ⅱ和HindⅢ将CMV-FⅨcDNA从质粒pCMVⅨ-10上切下,将该片段与BamHⅠ和HindⅢ双酶切后的G1Na连接,连接后的载体经鉴定连接正确后即为新载体G1NacⅨ,将G1NaCⅨ通过包装细胞PA317导入小鼠成纤维细胞NIH3T3、小鼠成肌细胞C2C12和人纤维肉瘤细胞HT1080中,选择培养两周后分别测定G1NaCⅨ在上述细胞中的Ⅸ因子表达量。结果(1)经酶切电泳鉴定,G1NaCⅨ连接正确;(2)G1NaCⅨ在N1H3T3中的Ⅸ因子表达量为60ng/106细胞·天-1,在C2C12中的Ⅸ因子表达量为1580ng/106细胞·天-1,在HT1080中的Ⅸ因子表达量为3600ng/106细胞·天-1,其中80%~90%的Ⅸ因子具有凝血活性。结论构建成功的反转录病毒载体G1NaCⅨ在C2C12和HT1080细胞中均能高效表达。  相似文献   

8.
本研究构建重组人凝血因子Ⅸ小基因及其无义突变体稳定细胞株并探讨其意义。将人凝血因子Ⅸ(F9)小基因克隆到哺乳动物表达载体pCMV-Tag3B上;利用PCR定点突变技术得到在小基因121位氨基酸位置含有一个提前终止密码子(premature termination codon,PTC)的无义突变体;将构建的F9小基因及其无义突变体分别转染人肝癌细胞HepG2,经G418抗性筛选,单克隆化扩大培养,得到稳定细胞株,分别命名为HepG2-WT和HepG2-N。结果显示:通过酶切鉴定、PCR鉴定及DNA测序分析证明,小基因及其无义突变体表达载体构建成功;通过RT-PCR及基因组PCR均扩增到了大小正确的目的基因片段,证明了含有重组人凝血因子Ⅸ小基因及其无义突变体的稳定细胞株构建成功。结论:本研究成功构建了重组人凝血因子Ⅸ小基因及其无义突变体稳定细胞株,该细胞株可用于无义突变导致血友病的治疗药物的筛选和PTC通读药物的筛选等。  相似文献   

9.
目的:构建14-3-3σ逆转录病毒载体,并建立高表达14-3-3σ的HaCat细胞系.方法:以人基因组为模板,通过PCR扩增出14-3-3σ基因的编码序列,定向插入到pLEGFP-N1质粒中,并在STBL3内进行扩增,刷选阳性克隆,酶切和测序验证后,转染293vr细胞进行病毒包装、扩增、纯化、获取逆转录病毒栽体.将逆转录病毒载体感染HaCat细胞后Western、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14-3-3σ的表达情况.结果:连接重组后经酶切和测序筛选出pLEGFP-N1-14-3-3σ;稳定转染的HaCat细胞系在倒置荧光显微镜下呈绿色荧光.Western和实时荧光定量PCR法表明14-3-3σ表达明显增强.结论:成功构建了14-3-3σ逆转录病毒载体,并构建了英稳定转染的HaCat细胞系.  相似文献   

10.
目的构建人类GPC3重组真核表达载体。方法以人类肝脏cDNA文库为模板扩增出GPC3基因序列,应用T克隆载体及pcDNA真核表达载体重构,将质粒转化进入HLE人肝癌细胞系,进行荧光免疫方法检测。结果 测序结果序列正确,荧光染色转染质粒的HLE细胞可见细胞浆和细胞膜上有GPC3的表达。结论成功构建真核表达载体pcDNA-GPC3,并在真核细胞中可以表达。  相似文献   

11.
目的克隆人Flt3全长基因,构建PGE/Plt3逆转录病毒表达载体。方法以人骨髓cDNA等基因文库为模板,采用分段克隆、人工PCR延伸及PCR连接等方法,获得了人Flt3全长基因,并构建Flt3基因的逆转录病毒表达载体。结果成功克隆Flt3全长基因和构建PGEZ/Flt3逆转录病毒表达载体。结论F1t3全长基因克隆及构建逆转录病毒表达载体的成功,为构建Flt3转基因细胞和制备抗人Flt3单克隆抗体和研究Flt3的生物学功能奠定了物质基础,也为低丰度和长片段基因克隆提供了有价值的经验。  相似文献   

12.
目的 克隆人CD13全长cDNA,构建稳定表达人CD13 分子的基因转染细胞株.方法 提取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总RNA,通过RT-PCR 克隆人CD13基因,将人CD13基因重组入逆转录病毒表达载体pEGZ-Term.将重组逆转录病毒载体pEGZ-Term/CD13 和辅助病毒载体用脂质体法共转染包装细胞293T,收集含有完整重组逆转录病毒颗粒的293T细胞培养上清感染L929细胞,筛选获得Zeocin抗性的基因转染细胞.结果 成功克隆人CD13基因和构建逆转录病毒载体pEGZ-Term/ CD13,并成功获得稳定表达人CD13的基因转染细胞株L929/CD13.结论 成功克隆了人CD13基因及其逆转录表达载体,成功制备了稳定表达人CD13的基因转染细胞株,为研究CD13生物学功能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3.
本研究探索肠上皮细胞和人源载体pHrnFⅨ用于血友病B基因治疗的可能性。用含人凝血因子Ⅸ(human coagulation factorⅨ,hFⅨ)基因的人源载体质粒pHrnF9转染肠上皮细胞sw480,用RT-PCR检测mRNA的转录,荧光显微镜观察转染效率,ELISA和一期法检测蛋白表达及凝血活性。结果表明:转染后的细胞中有hFⅨmRNA的转录;荧光显微镜观察到48小时转染效率最高;ELISA法测得转染后24小时细胞上清中的hFⅨ蛋白量为(11.34±0.23)ng/(10^6cells·24h),第48小时hFⅨ蛋白量最高,达(29.34±1.00)ng/(10^6cells·24h),转染后72小时降为(12.45±0.15)ng)/(10^6cells·24h)。一期法结果显示转染pHrnF9的sw480细胞分泌的FⅨ有凝血活性,48小时达峰值(6.07±0、17)%/10^6cells,第72小时降至(1.81±0.06)%/10^6cells。结论:肠上皮细胞sw480转染pHrnF9质粒后可表达有凝血活性的hFⅨ,肠上皮细胞有望成为血友病B基因治疗的靶细胞。  相似文献   

14.
目的 克隆S100A4 cDNA,构建pcDNA3.1-S100A4重组表达载体,转染胃癌细胞系MKN1,观察S100A4在胃癌细胞中的表达情况。方法 Trizol法提取人胃上皮细胞GES-1的总RNA,逆转录反应获得含S100A4基因的cDNA。聚合酶链反应GenBank获得S100A4基因序列,并设计引物,利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扩增出分子量为327 bp的产物。构建pMD18-T simple-S100A4重组质粒,转化JM109菌。菌液测序成功后,提取质粒,进行BamHⅠ/HindⅢ双酶切,酶切产物回收纯化,连接表达载体pcDNA3.1,构建pcDNA3.1-S100A4真核表达载体。利用脂质体介导转染方法将纯化的表达载体转染到胃癌细胞系MKN1中,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转染后MKN1细胞中S100A4 mRNA表达水平。结果 PCR产物连接克隆载体的测序结果与GenBank公布的无突变序列一致,HindⅢ/BamHⅠ双酶切可以成功构建真核表达载体pcDNA3.1-S100A4;在胃癌细胞系MKN1中转染pcDNA3.1-S100A4表达载体,以转染pcD...  相似文献   

15.
目的:构建受控重组凋亡素基因逆转录病毒载体,观察受四环素调控的凋亡素基因的表达对人肝癌细胞的影响。方法:构建重组逆转录病毒表达载体pRevTRE—VP3。调节载体pRevTet-Off和表达载体pRevTRE—VP3分别转染PT67包装细胞后,取其病毒上清液依次感染人肝癌细胞系HepG2,以四环素调控凋亡素基因在HepG2/Off-VP3细胞中的表达,以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率。结果:重组逆转录病毒载体pRevTRE—VP3构建成功;经PCR和RT—PCR证实凋亡素基因在HepG2细胞中得到了表达;HepG2/Off-VP3—8细胞在无四环素培养环境中凋亡率明显高于在1μg/ml四环素环境中的细胞凋亡率(P<0.05)。结论:凋亡素基因经RevTet系统导入人肝癌细胞HepG2后,可在四环素调控下表达凋亡素并诱导HepG2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16.
利用多聚酶链反应(PCR)方法,从活化的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克隆了人粒-巨噬系集落刺激因子(GM-CSF)的cDNA。DNA序列测定证实此片段为完整的GM-CSF cDNA。应用DNA重组技术,将此cDNA重组于逆转录病毒载体pDORneo上,以Lipofectin介导转染病毒包装细胞PA317,用NIH3T3细胞测定病毒滴度。选取高滴度病毒上清感染中国仓鼠卵巢(CHO)细胞,经G418筛选获抗性克隆,PCR方法鉴定重组载体整合于CHO细胞的基因组DNA中。用CFU-GM集落形成实验检测GM-CSF活性,证实转染后的CHO细胞有GM-CSF的稳定、高效表达。  相似文献   

17.
背景由于胰岛细胞分离技术难度较大,目前糖尿病细胞移植治疗尚缺乏理想的细胞来源。目的构建葡萄糖激酶(Glucokinase,GK)基因逆转录病毒表达载体及稳定的产毒细胞系,为构建具有葡萄糖反应性胰岛素分泌能力的胰岛代理细胞打下基础,可望为糖尿病提供一种更符合生理要求的内源性胰岛素替代疗法。设计非随机非对照的实验研究。地点、材料和干预本研究在解放军第三军医大学附属新桥医院中心实验室进行。将GK质粒(pCMV4-GKZ1)经EcoR1/BamH1双酶切后亚克隆至逆转录病毒载体PLXSN,构建逆转录病毒表达载体PLX-GK,用酶切法和测序法对重组体进行鉴定。然后脂质体介导逆转录病毒表达载体PLX-GK转入包装细胞PA317,筛选病毒滴度较高的稳定产毒细胞系,PCR鉴定。主要观察指标①重组逆转录病毒载体构建与鉴定结果。②病毒滴度鉴定及PCR结果。结果成功构建GK基因逆转录病毒表达载体,经酶切及测序证明目的基因插入位点和读码框架正确、无突变;产毒细胞系的平均病毒滴度为6.8×108CFU/L,筛选出一株病毒滴度为1.8×109CFU/L稳定产毒细胞系PA317/GK,PCR证实GK基因整合入细胞基因组。结论成功构建了携GK基因的逆转录病毒表达载体及高滴度的产毒细胞系。  相似文献   

18.
血小板膜受体糖蛋白(glycoprotein,GP) Ⅰb-Ⅸ-Ⅴ复合物在血小板活化过程中起到关键作用,因此其结构及功能一直是研究的热点和难点.由于血小板缺乏细胞核,研究者通常需将野生型或突变型的GPⅠb-Ⅸ-Ⅴ基因转染至其他哺乳动物细胞系中(如CHO、HEK 293T等)以研究其结构与功能,因此GPⅠb-Ⅸ-Ⅴ复合物在这些细胞系中是否能如实的反映其在血小板中的情况,是决定这些细胞系是否适合GPⅠb-Ⅸ-Ⅴ复合物研究的关键.本研究通过检测GPⅠb-Ⅸ-Ⅴ复合物在不同细胞系中的表达情况,明确细胞系差异是否可能干扰复合物的表达,进而找出研究GPⅠb-Ⅸ-Ⅴ复合物的最适细胞系.在不同种属、不同组织来源的常用细胞系(如CHO、HEK 293T、HeLa等)中单独或共转染GPⅠb-Ⅸ-Ⅴ复合物的亚基,并用流式细胞术检测GPⅠb-Ⅸ-Ⅴ复合物在膜表面的表达量.结果发现:CHO细胞在瞬时转染与稳定转染后GPV在细胞膜表面表达依赖于其与GPⅠb-Ⅸ复合物的相互作用,与血小板中的情况一致.相反,在HEK 293T细胞系中,尽管GPⅠb-Ⅸ复合物的表达情况与CHO细胞及血小板中一致,但是GPV在细胞膜表面的表达不再依赖于GPⅠb-Ⅸ复合物;进一步在HeLa、MES13及HUVEC细胞系中的研究发现,GPV可以在HeLa及MES13细胞膜上独立表达,但是在HUVEC细胞表面不表达,提示GPⅠb-Ⅸ-Ⅴ复合物各亚基之间的依赖性(进而表现为膜表面的表达量)在不同的细胞系中有所不同.结论:本研究为今后对于GPⅠb-Ⅸ-Ⅴ复合物的研究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尤其是在细胞系的选择上.HEK 293T细胞系极可能对研究结果造成偏倚,因而并非研究GPⅠb-Ⅸ-Ⅴ复合物尤其是GPV亚基的最佳选择.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将多药耐药基因(mdr-1)和二氢叶酸还原酶基因(DHFR)同时导入人CD^ 34细胞,以拓宽造血细胞耐药谱,改善骨髓耐受联合化疗的可行性,方法:将以造血细胞中高表达的逆转录病毒载体FMCF为基本结构骨架,通过引入IRES序列构建获得含mdr-1和DHFR(L22Y)双耐药基因的塑转录病毒载体pSF-DIM,通过脂质体介导包装,单嗜性和双 包装细胞上清交叉感染提高病毒滴度,低温离心病毒上清转染人脐血CD^ 34细胞,用流式细胞仪检测P-gp的表达,基因组PCR检测外源性耐药基因的整合,CFU-GM培养药性变化,结果:逆转录病毒载体pSF-DIM转人脐血CD^ 34细胞后,P-gp的表达较未转基因组增加了10.98%,基因组PCR同时检测到两种外源性药基因的整合,与未转基因组比较,在48nmol/L甲氢蝶呤和10ng/ml及12ng/ml紫杉醇(商品名Taxol)浓度水平,CFU-GM集落形成显著培养(P<0.05)。结论:重组双耐药基因逆转录病毒载体pSF-DIM可度水平,CFU-GM集落形成显著增加(P<0.05),结论:重组双耐药基因逆转录病毒载体pSF-DIM可以有效介导mdr-1和DHFR双耐药基因进入人脐血CD34^ 细胞并获得共表达,拓宽了造血细胞药谱。  相似文献   

20.
目的应用逆转录病毒载体将PIG-A cDNA转导至突变型K562细胞中,观察是否能够逆转K562细胞CD59的表达。方法采用PCR方法从质粒pEBPIG-A中扩增PIG-A基因片断,BamH I及Xho I双胁切后连接至逆转录病毒载体pLEGFP-C1相应位点。脂质体法转染PA317包装细胞,收集病毒上清感染突变型K562细胞,流式细胞仪测定感染前后CD59的表达情况。结果重组逆转录病毒载体转染PA317包装细胞后,24~48h荧光显微镜下观察到绿色荧光蛋白的表达。G418筛选后,病毒滴度测定达(1.6±0.2)×10~4CFU/mL。感染K562细胞前后测定CD59的表达率分别为4.5%±0.7%及21.3%±0.3%(P<0.01)。结论成功构建了PIG-A基因逆转录病毒载体,感染突变型K562细胞后可以提高其CD59的表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