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2 毫秒
1.
浅析美日动画的内容设计兼论中国动画的创作方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动画创作就是在"白纸上创造世界",这个"世界"整体表现力的基础就是内容的设计,主题、情节和人物是设计的基本要素.美国和日本的卡通文化历史悠久,无论是故事题材的选择,还是情节的设计,或者是人物的塑造都形成了自己独特鲜明的风格,并在世界范围内产生了规模影响.深入到动画作品内容创作的基本规律中,分析总结美国和日本动画作品内容设计的特点,可以给中国动画创作以启示.  相似文献   

2.
龟兹石窟的因缘佛传图是一类以坐佛为中心,通过佛周围人物表现情节内涵的故事画。这些壁画反映出古龟兹人拥有高超的图像叙事技巧,画面看似千篇一律,实则表现了不同的佛经故事。按照角色与情节关系的深浅,本文将因缘佛传图中的人物分为四类。这些人物的排列具有一定规律性,其中主要人物多位于佛陀视线之下,与情节叙事息息相关。人物活动的场所大都为单一空间,但有时画家也会运用“多景叙事”,增加附属空间来表现更丰富的情节。同时,画面角落或边缘处还包含一些隐秘的细节,成为推定故事题材的重要线索。  相似文献   

3.
"六法"实质上是从不同点对人物画的创作和批评.本文用"六法"中"气韵生动"和"骨法用笔"对陈洪绶版画《九歌图》中的十二幅作品创作解析,其中,"气韵生动"是要求人物画人的风姿神貌,也就是人物形象的描绘,而"骨法用笔"在古代社会主要在描绘人物是以线作为表达.  相似文献   

4.
山水画是我国国画中的一个主要流派,也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构成部分之一,艺术家们通常以山水画作为情感表达的载体,充分体现了我国人民的民族底蕴以及性情.从山水画中,我们可以直接感受到画家的意境、格调以及气韵.很多山水画家,在作品中都会采用"幻象化"的创作理念.本文主要对山水画创作中"幻象化"的应用进行研究,研究"幻象化"表达手法的使用规律,从而剖析采用"幻象化"手法进行创作的山水画作品的艺术审美效果.  相似文献   

5.
《电击高手》2013,(1):110-112
12月26日,由北大星光集团主办的"画坛十杰"签约发布会在京举行。李丝云等十位中青年画家签约北大星光并出席了发布会。《人民日报》文章评价说:"李丝云绘画中大都以人物为主体,平实恬淡的色彩与凝重冷峻的色调,细腻具体而完整逼真地挖掘出他们的神态、情态。在无边无际的畅想中鸣奏出他抒情诗一般的审美主  相似文献   

6.
主观色彩作为油画创作中的表现特征,必然具备其自身的本质属性和发展规律。它是创作主体对客观事物审美构思的主观表现,对表达画家内心情感和精神实质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本文主要通过对不同画家油画创作中主观色彩表现的比较,找寻主观色彩的差异,深入挖掘主观色彩在画面中表现的情感,从而分析主观色彩表现与情感表达的关系,提升油画作品的精神内涵。  相似文献   

7.
《中国黄金珠宝》2004,(4):92-93
这是DTC钻石推广咨询中心2004年最新近制作的“结婚钻戒”电视广告篇,这则广告再次生动演绎真诚的爱情与代表爱之永恒承诺的钻石间相依相存的微妙关系,通过美妙浪漫的故事、清新明媚的场境和亮丽动人的人物,在浪漫而现代的气息中传达出浓浓的爱意,凸现钻石的永恒、珍贵、璀璨和独一无二,充分诠释了结婚钻戒的诉求:唯有钻石才能表达他对她的爱如此之深。整个短片脉络清晰,情节发展自然流畅,温馨甜美的环境情调贯穿始终:湛蓝清朗的天空、静谧馥郁的迷宫花园、映在蓝天碧日下的白色丘比特神像,无不与结婚钻戒的主MARKETING题贴切相扣。随…  相似文献   

8.
在我国书法中,世间物象皆可被当作是书写者表达其内心世界的载体。自然万物与人类社会生活中产生的各种情境皆可作为书写创作的源泉。诗人将事物赋予诗的美感,书家运用这种情景交融的诗性美感并使之融入书法创作之中,在创作之中延展诗中的韵味及特性。与此同时,诗性让书法作品中的空间想象力与情节内容更具情趣性,为观者带来心灵上的审美享受及视觉上的感官冲击。本文试图通过苏轼作品《黄州寒食帖》分析其作品中关于诗性的体现。  相似文献   

9.
"音乐剧剧本创作中应遵循的结构规律"国内外综述及评论:国外:音乐剧剧本创作中应遵循的结构规律的综述及评论为两大部分,分别是内容和形式,内容包括题材、主题、故事、情节、人物、情境等。形式包括场次的情节结构、歌舞配置等。国内:音乐剧剧本创作应遵循的结构规律为"跌宕起伏的故事情节、全明星阵容、极尽奢华的服装和布景是其遵循的主要规律。它的意义是:尽管西方音乐剧剧本创作手法上同传统手法已经有了很大的不同,中国音乐剧在剧本创作中遵循的结构规律也有所变化,但远远不能满足当代飞速大展的时代要求,使得我们对音乐剧剧本创作中应遵循的规律研究更为严谨,才能满足人们的精神需求。  相似文献   

10.
现代社会相比于昆曲诞生的时代,物质上不知丰富了多少,文明的发达程度也是不可同日而语,但是我们的情感一定比那时候更细致更深邃了吗?昆曲能有多深的情?昆曲的情是细腻婉转而能够纤毫毕现的一种情趣,这样的情铺展起来是从容不迫的。《时尚北京》杂志此次专访爱慕品牌高级设计师李桥,请她为大家讲述内衣与昆曲的故事。  相似文献   

11.
明代画家尤求所绘《汉宫春晓图》是以文学文本《赵飞燕外传》为原型进行的白描人物叙事画创作。这幅作品由收藏家王世贞委托绘制,从文本到图像的转译,采用连景式、独立式的构图方式,以视点的变化强调了故事场景的叙事逻辑,并以赵飞燕、赵合德姐妹在服装、饰件、场景道具上的差异,作为推动故事发展的主要线索。笔者认为,画家尤求所绘制的《汉宫春晓图》等作品,受到明中后期商业文化的影响,塑造了符合大众视觉消费对象的“女性空间”,吸收并借鉴了古代经典与明代流行的仕女人物画图式,为明清之后的美人画题材提供了新的范本。本文尝试厘清尤求《汉宫春晓图》的制作意图与图文转译的方式,并借此对明中后期人物叙事画发展脉络有更深入地理解。  相似文献   

12.
李华  杨朝霞  郝俊光 《酿酒科技》2012,(4):27-28,31
探讨淡爽型啤酒产生口味酸缺陷的原因,一方面是有机酸含量偏高(主要是乙酸)引起的“真酸”;另一方面则是受到酒体自身的其他不利影响而带来的“假酸”,如酒体老化、醇酯含量低等。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对谢赫所著《古画品录》中关于各位画家所专攻的绘画类别的记述可见,早在南朝时期,传统绘画已经出现了分类的趋势。但《古画品录》中并未明确对"山水画"这一类别的绘画创作活动做出直接说明,谢赫对进行山水画创作的画家评价也并不算高。通过对传为顾恺之作品的摹本进行分析,可以看出这一时期出现在人物画中的山水元素,往往作为配景,用以对所描绘的人物进行界定。虽然以审美为目的的创作活动已经兴盛,但是人物画及其山水配景的创作目标仍然是凸现人物画"成教化、助人伦"的功能。以蝉雀为主题的绘画创作活动或根植于上古时期对于神异动物的信仰,但此时亦产生了功能上的转变,表现出以审美为主要目的的创作意图。同样的,山水画创作也处于转变时期,从为人物画作配景的状态下独立成为单纯的山水画创作活动。在这一时期,主流上,山水元素依旧是人物画配景,但也有少数画家与理论家开始为山水赋予独立的人格,只不过依照传统绘画发展史来看,这一时期少数人的主张最终成为山水画创作及审美的主流思想。  相似文献   

14.
罗森伯格的“行动绘画”概念存在被普遍误解的现象,整体上可归纳为两类:第一将行动绘画和色域绘画完全对立起来作为抽象表现主义运动的两个子集;第二是简单地将“行动绘画”视作态势绘画。基于这些误读,纽曼的创作将被排除在行动绘画的范畴之外,但事实上基于纽曼自身和罗森伯格的相关一手文本来看,纽曼的创作被认定为行动绘画的代表。这是由于,行动绘画的真正本质在于其作为自我探索的人类生命事件——首先,行动绘画的“行动”来源于“事件”概念,事件的过程即画家与画面的直接遇见比事件的结果即图像更为重要,作为事件的图像结果本身也是未知的;其次,行动绘画作为事件呈现出主体转向,正是人类主体向内探究自我的活动,绘画与画家的同构使得绘画创作成为生命事件;最后,行动绘画的完成需要艺术家和观者的共同参与。从纽曼的行动绘画出发,“什么是行动绘画”值得被重新审视。  相似文献   

15.
以芦扉花布为例,整合其纹样的视觉信息,以纹样基元为设计基础,从中吸取设计创作灵感,保留土布纹样的特点及装饰魅力,设计出拥有自身话语权的纹样样式。传统土布纹样"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在文创产品设计中的创新应用,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保护的探索,同时,其人文情感和当代审美情趣的结合,使文创产品以更生动的形态开拓市场,实现新的价值。  相似文献   

16.
王化斌  郑立群  韩晓东 《酿酒》2007,34(4):43-44
介绍了影响白酒产品质量最常出现的杂味之一"苦味"的来源,并对尽可能消除苦味对酒质影响的措施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17.
该研究通过对清雅型“玉冰烧”白酒、传统豉香型白酒、传统清香型白酒代表产品的酒体风格特征进行综合比较分析,剖析清雅型“玉冰烧”白酒酒体风格特征。感官品评结果表明,清雅型“玉冰烧”白酒在米香、醇香、绵甜感等方面表现较好,主要体现为香气清爽、淡雅,口感绵甜、爽洌。风味构成分析结果表明,清雅型“玉冰烧”白酒整体酯类比较单一,以乙酸乙酯和乳酸乙酯为主,且乳酸乙酯和乙酸乙酯的比值(1.3)独特,酯类含量(945.50 mg/L)较低;有机酸含量(1 530.23 mg/L)较高,以乙酸和乳酸为主;高级醇(1 555.31 mg/L)及多元醇含量(383.67 mg/L)较高。独特的风味构成是清雅型“玉冰烧”白酒清爽、淡雅、绵甜、爽洌的重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8.
近几年来,浓香型白酒生产企业在生产过程中,普遍存在着酒体香味成分当中“乙酸乙酯高,己酸乙酯低”的情况,导致在尝评浓香型白酒时,出现以己酸乙酯为主的主体香气欠缺,香气冲、糟香突出,口感单薄、无绵甜感,余味短,风格不具有典型性等一系列技术难题。为了稳定浓香型白酒酒体品质,传承中国白酒上千年的宝贵物质文化遗产,持续为消费者提供口感优良的中国浓香型白酒,特对与“增己降乙”。关联性较大的微生物菌落和酿酒工艺进行深入研究比对,旨在促进浓香型白酒的进一步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9.
敦煌莫高窟莫285窟的壁画上的供养人形象是研究鲜卑族服饰十分珍贵的资料,文章以敦煌莫285窟壁画上的鲜卑族供养人为研究对象,对圆领袍服底摆款式进行探究。通过图像法、对比法对男子圆领袍服底摆三角形面料的归属问题进行探索。圆领袍服的三角形底摆是受到中原画风的影响,是画师为了更好地体现生动形象的人物动态所进行的艺术创作。莫285窟内绘画风格的不同,反映了此时正处于西域画风与中原画风交融的激荡时期。  相似文献   

20.
程雁 《西部皮革》2022,(3):147-149
如今,随着人们生活水平以及审美水平的普遍提升.人们在选购产品时,除了基本的使用功能外,更容易被产品中蕴含的文化内容所吸引.文创产品因其独特的文化性、娱乐性和创意性而广泛受到大众的喜爱.中国画是在中国文化艺术发展的历史长河中形成的独有的艺术表现形式.凝聚了中国人独特的审美标准.从中国画中汲取设计元素融入到文创产品的设计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