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李奋强  林浩屹 《包装工程》2023,44(18):213-226
目的 为了提供更好的校园生活,提升校园共享打印机的用户体验,提出以结构方程模型(Structural Equation Modeling,SEM)和感性工学(Kansei Enigneering,KE)进行设计分析,从而帮助设计者准确获取用户的复合需求。方法 首先,运用语义差分法和聚类分析构建用户感性意象空间,并以形态分析法和正交试验设计构建产品形态要素空间,借助感性工学生成用户感性意象空间和产品形态要素空间的映射关系,进而形成设计知识库;其次,运用类目层次法获取感性层级与设计要素,再通过结构方程模型构建用户感性意象空间和信息条目编码空间的映射关系,根据模型路径分析得到设计策略;最后,形成设计知识和策略的关联模型。结果 通过设计知识和策略指导设计者进行校园共享打印机的设计应用。结论 通过将感性工学与结构方程模型有效结合,进一步完善校园共享打印机的设计研究,并为相关的用户体验设计提供一定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2.
陈金亮  赵锋 《包装工程》2021,42(20):178-187
目的 产品感性意象设计是将用户情感转化为产品设计要素的设计模式,在提高用户满意度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基于此,对产品感性意象设计的研究进展进行梳理和分析.方法 通过对国内外相关文献的综述,论述了感性意象的有关概念;重点分析了产品感性意象设计所涉及的代表性样本确定、产品设计要素分析、感性意象获取、感性意象与产品设计要素的映射构建及产品感性意象优化设计等研究方法和关键技术,并归纳总结了各类研究方法和关键技术的优缺点;在感性意象应用方面,着重分析了感性意象中针对产品造型、产品色彩及产品材质的研究方向.结论 随着感性意象和新技术、新方法的融合发展,更加准确地获取感性意象、提高感性意象映射模型的精度、智能化设计、设计过程虚拟化等将是未来产品感性意象设计研究的热点.  相似文献   

3.
杨柳 《包装工程》2020,41(20):8-13
目的 为使博物院文创产品创新设计的决策过程充分考虑用户的需求偏好特征,对博物院文创产品设计的核心属性因素进行探究。方法 通过文化层次法提炼出博物院文创产品的设计要素,并运用粗糙集与语意差异法构建知识表达系统。然后通过属性约简和重要度计算,得出对感性意象语意影响较大的设计要素,进而定性与定量地获取博物馆文创产品的设计模式。以安徽博物院为例,提取出核心属性并筛选出最大程度影响用户感性意象简洁大方的设计要素为文化意象色彩,其次为文化情感属性,最后为文化象征意义与交互使用体验。结论 通过对博物院文创产品设计的用户需求关键因素进行分析与探究,提出了博物院文创产品的设计思路,进而为博物馆文创产品的设计、开发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4.
沙强  徐骞  周毅枫 《包装工程》2018,39(20):140-145
目的 以用户认知为基础,对智能化汽车造型进行研究和设计。方法 收集并筛选出符合用户认知的造型代表样本与感性意象词汇后,运用语义差异法获取智能化汽车的感性意象评价;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建立智能化汽车意象尺度图,提取感性因子;最后结合阶层类别分析明确智能化汽车的造型设计要素。结论 借助感性工学的研究方法初步得出用户预期的智能化汽车的造型,并通过设计实践,验证了基于用户认知的智能化汽车造型生成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5.
常瑜  唐琳  田园 《包装工程》2019,40(8):123-129
目的为进一步解决用户感性意象与造型设计要素的耦合问题,完善安保机器人造型设计方法。方法采用语义差分法获取安保机器人典型用户感性意象词汇;运用形态分析法分析安保机器人设计样本,得到关键造型设计要素及类目;通过层次分析法计算各用户感性意象词汇的权重和针对各感性意象词汇造型设计及类目的权重并排序,为安保机器人造型设计创新提供决策;最终,完成解耦并提出创新设计方案集,运用模糊综合评价法得出最优设计方案。结论以社区小型安保机器人造型设计为例,验证基于耦合特性分析的安保机器人造型研究流程的可行性,运用层次分析法分析造型设计的耦合特性,有助于增强安保机器人设计过程的科学性,为同类产品创新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在工业设计界,产品配色活动主要依靠人工赋色和修改,并且用户感性知识参与性较低.为了有效降低设计活动对领域知识的依赖以及增强用户感性需求的满意度,提出了基于色彩配置方案重用的产品配色感性设计方法.运用模糊处理与主色提取等技术从源图像中获取色彩组合方案,建立色彩组合样本库、产品三维模型库及色彩组合感性评价语义集,利用因子分析方法从色彩组合方案中提取单个色彩的意象贡献值,进而完成从独立色彩空间向意象词汇空间的映射,依据用户评价分值与色彩调和度构建适应度评价函数并以交互式遗传算法为工具推进方案群的优化.以文化旅游纪念品配色设计为例对设计方法进行验证,表明该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7.
目的基于感性工学(KE)原理与方法,以各车型侧轮廓为对象,研究意象认知与车型造型要素的关联性,比较并分析在意象差异下所对应各车型侧轮廓的关键造型特征。方法选取目前市场的15款典型车型为研究样本,收集并筛选获取代表性感性意象词汇,结合语义差分法(SD法)与形态分析法,利用贝塞尔曲线对车身侧轮廓进行了简化并提取其造型特征线,在构建车身侧轮廓评价参考模型基础上,对样本侧轮廓进行直接与间接的量化分析。结论综合语义差分法(SD法)与形态对比分析法,提取影响车型意象定位的关键造型特征,获取用户针对不同车型在侧轮廓特征上的识别程度等级,构建车型侧轮廓特征—感性意象的关联模型,辅助汽车车型造型设计与研究,提高车型造型与用户感性需求间的匹配度。  相似文献   

8.
目的 为明确汽车造型对用户情感产生的影响,辅助汽车意象造型设计,提出一种基于感性意象的运动型多用途汽车(Sport Utility Vehicle,SUV)前脸造型设计方法。方法 以典型的SUV为研究对象,收集并筛选出具有代表性的SUV样本和感性意象语意空间,使用语义差分法获取用户对代表性样本的感性意象评价;利用SPSS软件对感性意象语意空间进行因子分析,提取出主意象因子;运用形态分析法从比例关系、相对位置关系和形态方面进行SUV前脸造型设计要素分解;通过数量化理论I建立感性意象与SUV前脸造型设计要素之间的映射关系,并将研究结果运用到SUV前脸造型设计方案中。结论 运用该方法,可将用户模糊的意象和情感体验转化为真实的汽车前脸造型设计要素,提高用户的认同感,使汽车造型设计更加人性化,为SUV造型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基于感性意象的产品造型优化设计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下载免费PDF全文
针对当前消费者感性需求的提高,运用组合思想提出基于感性意象的产品造型优化设计方法.首先应用感性工学类目层次法得到产品的设计要素,再应用数量化一类理论建立感性意象和造型特征元素之间的对应关系,作为优化产品造型时的评判依据.然后应用蚁群算法对造型特征元素进行组合优化,实现了以少量的产品属性形态构建多样的产品造型方案,从而快速设计出满足消费者感性意象需求的产品.最后以电热水壶设计进行实例研究,结果表明运用该方法可有效地进行产品意象造型优化设计.  相似文献   

10.
王鹏  池钦  姜峰 《包装工程》2024,(6):93-102, 142
目的 拓展产品族多意象设计相关知识的获取途径,提升产品族造型创新设计的能效。方法 基于产品族造型意象耦合特性,引入复杂网络中的多层网络概念,利用造型特征间的多意象表达关系,构建了产品族造型意象耦合网络模型。利用节点敏感性与中心性分析产品族造型意象耦合网络,识别各造型特征节点属性类型以作为模型析出知识。结合产品族设计的特点,总结归纳适用于产品族设计的各造型特征节点类型并制定其类型运用规则,以辅助设计师进行产品族造型创新设计。结果 以马自达汽车前脸造型设计为例,构建了马自达汽车前脸造型意象耦合网络模型,析出了产品族相关设计知识并运用于汽车前脸设计。结论 产品族造型意象耦合网络模型丰富了产品族多意象设计相关知识的获取途径,可用于辅助产品族设计,提升设计能效。  相似文献   

11.
认知心理学在UI界面设计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陈昭霓 《包装工程》2017,38(16):30-33
目的研究认知心理学在UI数码媒体界面设计中的应用。方法通过对认知心理学规律的科学分析,来对UI数码媒体界面设计的现状进行研究。结论信息传达的方式各式各样,在UI界面设计中,常见的信息传达要素有文字、图形图标、颜色、影像、语言、声音等,无论用哪种信息传达手段,都应该将抽象的信息转换为直观、形象、准确的符号语言,使用户能够按照符号线索搜寻或接收到所要了解的信息,这个过程越简单容易,UI界面用户受到的挫败感越低,获得信息的满足感就越强烈。UI界面设计除了考虑人的生理和行为机能之外,还要使产品的设计符合用户的心理认知,甚至需要尽一步地满足用户的高层次需求,即情感互动、审美品味、文化归属和附加价值需求等。  相似文献   

12.
陈天宇  肖旺群 《包装工程》2023,44(22):259-266, 321
目的 旨在帮助设计人员把握产品色彩属性与用户意象感知间潜在联系,提高产品色彩设计效率。方法 采用多维统计及聚类分析获取PCCS色彩体系下的代表性色彩样本与语汇样本,并设置色彩语义量化实验获取色彩在各语汇尺度上的意象评值。以获取的评值量化数据为基础结合灰色关联分析,通过色彩转置在Lab均匀色彩空间中建立产品的色彩设计评价模型。结果 以双色儿童玩具车为对象进行产品色彩设计实践,构建的色彩设计评价模型良好达成了产品色彩方案的用色筛选、确认及评价优选等目标。结论 结合灰色关联分析,在PCCS色彩体系下构建的产品色彩设计评价模型能够有效提升产品方案的色彩设计效率,并对产品色彩方案的优选给出直观准确的参考标准。  相似文献   

13.
目的 结合感性工学相关理论,借助眼动仪开展设计研究,实现中式驾舱座椅CMF设计优化,并为今后的相关设计实践提供借鉴依据。方法 提取所研究产品的意象信息与相应的CMF设计样本,建立汽车座椅CMF设计实践过程中的感性工学评价模型,通过明确感性意象与选定样本之间的映射关系进行方案设计;结合眼动追踪技术实验进行汽车座椅CMF方案评价,获得中式汽车座椅CMF设计方案。结果 将感性工学理论运用到汽车座椅的CMF设计实践中,有利于优化调整座椅CMF的设计思路;通过眼动试验能够对基于用户感性需求座椅CMF设计方案进行评价优选。结论 在进行汽车驾舱的座椅CMF设计时,不仅需要从产品本身出发来考虑其设计要素、实用性与合理性,还要从用户的角度入手,从感性层面对用户进行分析研究,结合感性工学原理构建的设计流程与方法,将CMF设计实践过程中的颜色遴选、材质、表面处理等环节进行合理化调整,有利于CMF设计方案的优化。  相似文献   

14.
目的 在大数据时代背景下,为有效利用在线评论信息及准确地掌握用户对产品设计的感性意象需求,挖掘产品形态核心要素,提出1种基于复杂网络的产品形态意象与要素挖掘方法。方法 首先,爬取产品的在线评论信息,经语言处理获得候选感性意象节点集合,使用相关性计算构建出产品形态意象网络;然后,应用复杂网络中心性理论,对网络进行拓扑分析,计算度中心性、接近中心性、介数中心性和相应的特征权重,获得各意象节点的综合中心性特征值,经方差计算,获得节点的灵敏性特征值;接着,按意象Kano模型划分节点类型,经社团分析进行意象解耦,获得产品设计目标意象、应用意象熵、计算目标意象的综合值;最后,建立多意象加权驱动的产品形态要素挖掘方法,应用复杂网络及其分析方法获得核心要素,进而指导形态设计。结果 以口红形态为研究对象,运用基于复杂网络的产品形态意象与要素挖掘方法获得了“高端”“时尚”“精致”的目标意象,并计算得到综合意象,构建出口红形态要素网络,经分析获得了3个核心要素。结论 通过实例验证,该方法可获得更为客观、全面和准确的产品形态目标意象及核心要素,将有效指导意象形态创新设计。  相似文献   

15.
目的 通过挖掘个性化需求与产品功能之间的关系,实现已有产品的个性化再设计。方法 对目标产品进行功能分析,建立产品的功能树模型和功能事元模型;获取用户的个性化需求,提炼核心需求功能,并建立需求功能事元;以功能本体知识库为基础,将两种功能事元进行匹配对比,得出需求功能事元与产品功能事元的关系;依据匹配对比结果和用户的需求,对功能事元进行拓展分析和可拓变换,获得新的产品功能创意,最后利用功能求解方法获得新的结构方案并对设计方案进行评价。结论 通过形式化的事元模型将个性化需求融入产品的再设计中,增加了设计的可操作性,为个性化功能的实现开拓了思路,将有助于设计出满足用户需求的个性化产品,提高市场竞争力。以体外股骨颈导向器为例验证了该设计方法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6.
孙利  覃忠志  张硕  姜伟  赵剑  吴俭涛 《包装工程》2023,44(16):198-209
目的 为实现在满足用户偏好前提下的产品形态创新设计,以保证新形态的市场接受度和降低产品开发风险,从而探索一种神经网络算法和象元理论相结合的轮毂形态设计方法。方法 首先运用KJ法建立目标轮毂样本库,并采用李克特量表和三角模糊法,对样本的用户模糊偏好值进行量化,其次引入象元理论中的本体象元对轮毂形态特征因子进行提取和归类,构建轮毂形态本体象元空间,并进行轮毂本体象元组合编码处理;再次通过BP神经网络算法探析轮毂形态本体象元组合编码和用户模糊偏好值之间的映射关系,用于预测和输出用户模糊偏好值最佳的本体象元组合方案;最后对最佳本体象元组合方案进行拓展,构建喻体象元空间,并运用形状文法规则对最佳本体象元组合方案进行形态创新设计。结论 BP神经模型测试结果显示MSE为0.005 5,表明模型精度良好,且最终4个设计方案的实际评价值和预测值的MSE为0.005 3,验证了该设计方法的有效性,能够为相关设计人员提供了一定的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7.
乔辰  戴端 《包装工程》2017,38(24):88-92
目的总结出地铁内饰色彩设计的一般规律,以期得到地铁内饰色彩设计的最优方法,为后续相关设计,提供有价值的实践依据。方法引入色彩美法则,以及影响地铁内饰色彩美的因素,结合相关领域的知识与实际案例进行研究。结论通过对地铁内饰的色彩理念,美学理念以及乘客视觉、心理平衡效果的研究,总结归纳出地铁内饰色彩设计的美学要素,为实现更加符合用户视觉审美诉求和美学规律的地铁内饰色彩设计提供有效的参考。  相似文献   

18.
从设计师深泽直人的作品来谈联觉要素与通感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联觉要素与通感设计之间的关系,以及通感设计理论在产品设计应用中的优势。方法从联觉产生的要素与通感设计的方法出发,以深泽直人的设计作品为例进行分析,从具体实例中研究联觉要素的产生与通感设计的关系。结论通感设计利用感觉挪移、多觉叠加和意象互通,实现用户的联觉感知,调动起用户的感官给用户心理暗示,并带来新的感觉。当通感设计运用到产品设计中时,能增强产品的表现力,满足用户的多种心理需求,为用户带来更丰富的身心体验。  相似文献   

19.
齐浩  陈净莲 《包装工程》2022,43(6):49-55
目的 运用KANO模型和感性工学相关研究方法,设计一款老年家用智能医药箱。方法 应用KANO评价法分析老年人对家用智能医药箱的特殊需求,通过敏感度矩阵坐标图对需求的优先级进行排序,并搜集感性词汇,通过问卷调查法筛选和整理感性词汇,建立产品样本库,选取典型样本,分析语义评价法获得的数据,将用户模糊的感性意向转变成真实可用的数据,最后提取出设计元素融入老年智能药箱的设计中。结果 通过研究KANO评价法获得的老年人对智能药箱的需求,以及基于感性工学提取的颜色、材质、造型、功能等设计元素,以完成老年人家用智能医药箱的设计工作。结论 按照设计流程,分析老年用户对家用药箱的特殊需求,将用户内心的感性元素转化为真实的数据并应用到设计中,设计出真正符合用户需求的产品。在设计过程中,除了要考虑理性的产品设计要素之外,还要对用户内心的感性因素进行分析,并从目标用户视角出发进行设计实践。  相似文献   

20.
基于数量化理论的家具造型意象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于娜  张聪  杜游  王华 《包装工程》2018,39(22):183-188
目的 研究从消费者角度分析家具形态特征设计的方法。方法 以新中式座椅为对象,数量化理论为基础,通过家具造型的形容词汇和语意差分法来获取消费者对家具的感性意象,再从部件要素、结构、装饰、材质等多方面,综合提取出影响造型设计的关键要素,并借助聚类分析获取代表性新中式家具样本图片,通过多元回归分析构建用户感性意象与产品造型设计要素之间的关联性模型。结论 初始模型显著性P值略大于显著水平0.05,不能非常显著地表达感性意象与造型设计之间的线性关系,为了使数据更具有科学性得到最优模型,需要采取后退的进入方式建立新的模型,最终通过理论分析为家具造型设计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