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基于对并网装置运行状况的调研,提出了准同期并网时三相不平衡问题的优化方案。从准同期并网的条件入手,然后由并网冲击电流的等效电路图和并网相位不相等时的相量图,对合闸瞬间的相角差与冲击电流的关系进行分析,并推导出并网冲击电流的计算公式。分析网侧变压器电压相角不对称的主要原因,最后由冲击电流的大小选择并网的操作相,该方案有效提高了并网时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相似文献   

2.
为了提高发电机组并网品质,应对同期装置参数进行合理整定,结合电压差、频率差及合闸相角差对并网冲击电流的影响,利用发电机组并列试验实例,分析合闸相角差偏大是导致并网冲击电流偏大的主要原因。通过对试验数据的分析,确定影响合闸相角差的决定因素,并详细叙述同期装置的现场试验、数据分析及参数整定的方法。应用该分析方法对同期装置重新整定后,实际并网品质得到了大幅改善。  相似文献   

3.
同步调相机并网运行时,同步控制器的误操作或故障均会导致其误同期,从而产生较大的冲击电流和冲击转矩.为了研究误同期对同步调相机各电磁量的影响,本文建立了300Mvar同步调相机时步有限元场模型.通过对同步调相机机端电压和电网电压之间相角差为0°、45°、90°和180°时的并网合闸过程进行计算,研究了同步调相机定转子电流和电磁转矩随相角差的变化规律.分析了不同合闸角对同步调相机气隙磁密波形以及定转子铁芯饱和的影响.研究结果可为同步调相机的运行安全性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4.
相角滑差的稳定是同步电机软起动系统中自动准同期装置并网成功的关键要素。分析得出了在双闭环调速系统中,电流环动态特性非理想条件下,采用速度比例积分控制器会引起滑差的不稳定,因此提出了自适应复合速度控制方法。在升速阶段采用单比例自适应速度控制算法,克服了传统比例控制器无法消除静差的问题;在准同期阶段,采用了基于相角滑差的准同期控制算法,解决了滑差不稳定的问题,并给出了可靠的并网判决策略。实验证明了自适应复合速度控制算法的正确性,最后运用该算法实现了同步电机软起动系统可靠并网。  相似文献   

5.
针对大型同步调相机并网条件差、成功率低的问题,对传统的相角差时间函数加以改进,改进后的曲线能够体现相角差在0到2π之间的变化规律,且直观表示出在一定的滑差转速范围内是否存在同期点和其存在个数以及在一定的相角差范围内所对应的合闸时间范围,为预计合闸脉冲发出时刻提供了很大便利。通过算例分析了当以惰性减速起始时刻为0时刻点,-0.167 r/s^2为加速度开始惰性减速时,最大允许滑差范围内出现的同期点个数,以及调相机允许的合闸时间范围,并在Matlab/Simulink仿真软件上验证了算例分析结果的正确性。同时,以调相机所受冲击电流作为最大允许相角差的整定依据有效减少了并网时对调相机的冲击,提高了并网的成功率。  相似文献   

6.
通过介绍一起大型汽轮发电机同期并网过程中发生的合闸时间延长及冲击电流过大异常现象,叙述了针对异常现象进行相关检查和模拟试验的过程,对并网时合闸时间延长和冲击电流过大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并提出防止同期回路合闸时间延长的措施,结合录波数据进行合闸相位角的计算,简述并网时冲击电流过大对发电机及系统的危害,说明同期并网的重要性,针对并网冲击电流大的异常事件提出了防范措施及建议。  相似文献   

7.
目前,国内发电机广泛采用了 ZZQ-5型自动准同期装置(以下简称同期装置)与系统并列。该装置具有自动调频、自动调压及自动合闸等功能,其刻度均可连续平滑调节,经多年的运行经验证明其性能是优越的。但若对其定值整定不当,将会造成并网时冲击电流过大甚至并网失败的后果。比如1989年安徽铜陵电厂在模拟发电机与系统自动并网过程中,ZZQ-5装置在条件满足时未发合闸脉冲,就是因导前相角整定不当引起的。本文针对影响自动装置定值的诸因素进行了分析,供电厂运行及检修人员参考。  相似文献   

8.
微电网系统准同期并网改进控制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微电网中越来越多以电力电子装置为接口的分布式电源采用模拟同步发电机的下垂控制策略来实现并网和孤岛工况的运行及相互之间的切换。基于分布式电源下垂控制策略和传统电网自动准同期并列装置工作原理,分析了微电网系统准同期并网原理,将频率调节和相角调节进行了统一,提出了一种微电网系统准同期并网的改进简化方法。针对电网末端三相电压不平衡等实际工况,采用正负序角度之和实现通信的传输,降低了对通信实时性的要求,增加负序分量的同步环节,提出了一种弱电网工况微电网系统准同期并网  相似文献   

9.
针对浙江省内某水电机组准同期并网后的大幅度有功功率振荡事件,进行了振荡特性的理论分析和验证。结合机组同期并网暂态过程及并网功率振荡的理论,分析了并网电压差、相角差、频差的影响,并在实际电网中进行了试验验证。试验表明机组准同期并网后功率振荡主要是由频差造成,有功功率振荡的峰峰值和并网频差存在较为显著的比例特征。最后,在PSCAD中验证了频差并网后功率振荡的暂态过程机理。  相似文献   

10.
同期装置导前时间测量及“回车”试验模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0 引言同期装置是发电机并网的重要设备 ,先进的同期装置能准确地捕捉到每一次合闸机会 ,并提前发出合闸脉冲 ,使待并机组断路器主触头在相角差δ=0°时闭合。每一台机组提前合闸时间随不同的断路器动作时间的不同而不同 ,一般为几百毫秒。同期装置整定的导前时间稍有误差 ,会导致相当大的发电机并网冲击电流。这种冲击平时肉眼无法观察到 ,但直接影响到发电机主设备的寿命 ,随着发电机单机容量的不断增大 ,非同期合闸对发电设备和系统的冲击影响也越来越大。如何检验自动准同期装置整定的参数 ,尤其是导前时间 ,变得相当重要。目前 ,绝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