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培养女大学生体育锻炼能力的方法与途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根据女大学生的生理、心理特点,阐述培养女大学生体育锻炼能力的重要性;培养女大学生体育锻炼能力应从哪些方面入手;女大学生对体育教学的期待及培养女大学生体育锻炼能力应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2.
女大学生体育锻炼能力和习惯的培养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魏秋珍 《浙江体育科学》2004,26(2):76-77,80
对女大学生体育锻炼能力和体育锻炼习惯进行问卷调查,分析影响女大学生自我锻炼能力和习惯的不利因素,提出加强和培养女大学体育锻炼能力和体育锻炼习惯的措施.  相似文献   

3.
大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现状调查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姚为俊 《体育科技》2003,24(2):54-56
通过对大学生体育锻炼的现状调查 ,分析影响大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各种主客观因素 ,探讨如何培养大学生形成参加体育锻炼习惯的途径和方法 ,为高校体育教学改革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4.
家庭体育环境对广西大学生体育锻炼习惯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良好的家庭体育环境可以促进家庭成员参加体育锻炼。运用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等多种方法,对广西大学生的体育锻炼习惯及其家庭体育环境进行研究得知广西大学生有体育锻炼习惯的比例较低,家庭体育环境不利于培养大学生的体育锻炼习惯。  相似文献   

5.
孟英澎  金玉珠  张强 《精武》2012,(8):46-46,48
高等体育教育是学校体育教育的最后阶段,对培养大学生终身体育锻炼的能力和习惯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本文从体育锻炼能力的培养入手,研究与分析了其内涵及与终身体育教育的关系、体育锻炼能力培养的现状及如何培养的措施等等,旨在促进体育教学的改革,优化课堂教学效果,同时为培养大学生的体育锻炼能力提供一些参考。  相似文献   

6.
采用体育锻炼阶段问卷和时间管理倾向问卷对大学生进行调查,探索大学生体育锻炼与时间管理倾向间的关系,结果发现没有时间并不是影响大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的重要因素;在大学生意识到自己须积极参与体育锻炼后培养其时间管理的意识、技巧和效能有利于消除积极锻炼的障碍。  相似文献   

7.
在对体育习惯、体育意识与自主体育锻炼意识等概念界定基础上,通过问卷调查,了解南京工业大学大学生体育意识和体育习惯现状,分析影响大学生体育锻炼积极性的主客观因素,提出培养大学生体育意识和习惯对策,以利于对高校学生课外体育锻炼管理,引导在校大学生理性地科学地对待课外体育锻炼。  相似文献   

8.
高校大学生作为一个比较特殊的群体,体育健身意识的培养在各高校中应给予充分的重视。文章分析了高校大学生体育锻炼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而探究高校大学生体育锻炼的发展对策以及大学生体育健身意识的培养途径。  相似文献   

9.
李勇 《体育世界》2008,(12):110-111
针对当前大学生在体育锻炼中的主动性严重不足,学习热情不高等现状。对于培养大学生良好的体育锻炼动机,充分发挥学生自身的主观能动性提出一些建设性的意见。  相似文献   

10.
现代体育教学中,把培养大学生对体育运动的兴趣放在了非常重要的位置,并认为兴趣是形成体育锻炼习惯的基础。通过对大学生对体育运动的兴趣与体育锻炼习惯的关系研究发现,一方面,大学生对体育运动有较浓厚的兴趣,但是有体育锻炼习惯的大学生比例较低;另一方面,有体育锻炼习惯的大学生,比没有体育锻炼习惯的大学生,对体育运动的兴趣更浓,有更多喜欢的体育项目。  相似文献   

11.
对雪地足球教学中如何培养大学生的观察能力进行了论述,并指出具体的步骤和方法,以此来培养大学生冬季参加体育锻炼的情趣,提高教学质量,从而增强体育锻炼的效果,养成终身体育的习惯.  相似文献   

12.
为推进素质教育,提升大学生人格素质,深化高校体育教学改革。通过文献资料、问卷调查等方法,探究体育锻炼与大学生人格发展的内在关系,研究表明: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学生人格特征水平高于不积极参加体育运动的学生,体育锻炼可以培养大学生乐观开朗、坚毅顽强、勇敢果断、坚定自信、团结协作等优良品质,体育锻炼是塑造大学生健全人格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13.
培养大学生体育锻炼行为初探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采用文献资料法,以大学生为对象,试从社会心理学角度并运用计划行为理论对大学生体育锻炼行为的培养进行初步的探讨。结果表明:对大学生体育锻炼行为的培养需主要从影响主体的态度、主体规范和认知控制三方面进行干预。  相似文献   

14.
高校学生自发体育社团的现状与体育教学改革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通过对大学生自发体育社团现状的调查 ,分析当代大学生的体育锻炼行为及影响因素。提出了高校体育教学改革的设想 ,旨在培养大学生终身体育锻炼意识、行为习惯 ,实现学校体育与社会体育接轨。  相似文献   

15.
体育锻炼     
G806大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现状调查=A survey of phy-sical exercise among university students[刊,中,I]/姚为俊(江苏盐城师范学院体育系)//广西体育科技.-2003,24(2).-54-56表4参4(XH)大学生//体育锻炼//现状//调查 通过对大学生体育锻炼的现状调查,分析影响大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各种主客观因素,探讨如何培养大学生形成参加体育锻炼习惯的途径和方法,为高校体育教学改革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6.
对牡丹江市大学生冬季体育行为与影响因素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刘传勤 《冰雪运动》2009,31(2):92-96
为了培养北方高校大学生冬季体育锻炼的良好习惯,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和观察法对牡丹江市2~4年级部分大学生进行有关冬季体育锻炼现状和影响因素的调查。结果显示:大学生总体上对冬季课余体育锻炼具有积极的行为表现,大多数学生在课余时间都不同程度地参加了体育锻炼,但锻炼量不够充足,尤其是女生显得更为突出 体育态度、心理因素、行为环境和社会环境是影响大学生参加冬季锻炼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7.
在新的体育教育观念下,如何提高和培养女大学生自我体育锻炼兴趣、意识,养成良好的锻炼习惯,为终身体育打下基础,提高健康水平已成为体育教师面临的重要课题.通过对中华女子学院山东分院女大学生体育锻炼状况的调查与分析,提出促进女大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的建议.  相似文献   

18.
在新的体育教育观念下,如何提高和培养女大学生自我体育锻炼兴趣和意识,养成良好的锻炼习惯,为终身体育打下基础,提高健康水平已成为体育教师面临的重要课题。通过对中华女子学院山东分院女大学生体育锻炼状况的调查与分析,提出促进女大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的建议。  相似文献   

19.
杨仁红 《体育世界》2014,(5):135-136,92
大学生的体育意识和体育锻炼行为正处在形成、提高、发展的关键期,无论从教育改革,还是从终身体育来看,体育都应以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体育锻炼行为为重点,为今后走向社会打下良好的身体基础。通过调查,发现大学生的体育锻炼状况不容乐观,存在较多的问题。因此非常有必要对他们的体育锻炼现状及影响进行研究和探索。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专家访谈法、数理统计等研究方法对四川托普学院大学生进行调查研究。采用分层随机抽样方法,共抽取大学一、二、三年级学生各100人,总计300人。通过调查研究了解到大学生体育锻炼的状况及影响体育锻炼的因素,然后正确引导与培养大学生形成良好的体育锻炼意识和行为。同时也为大学体育教育改革以及有关部门的决策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20.
冰上课教学中学生自我保护意识的培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韩晔 《冰雪运动》2002,(2):57-57,63
就冰上课教学中如何培养大学生的自我保护意识进行论述,指出提高大学生自我保护能力是减少运动损伤的重要手段之一,以此来保护大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热情,从而达到体育锻炼效果,养成终身体育的习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