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目的:观察醒脑开窍针法配合肩关节围刺治疗肩周炎的临床效果。方法:将120 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各60 例。在一般内科治疗及康复锻炼的基础上,对照组给予常规针刺治疗,治疗组则施以醒脑开窍针法配合肩关节围刺,分别治疗28 天后进行疗效评价。结果:对照组有效率为73.33%,治疗组有效率为93.34%,两组有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醒脑开窍”针法配合肩关节围刺治疗肩周炎疗效显著,值得进一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田忠惠 《天津中医药》2017,34(10):673-676
[目的]观察醒脑开窍针法加刺八脉交会穴治疗中风后运动性失语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研究对象为我科收治符合标准的56例病人,将其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8例。治疗组采用醒脑开窍针法加刺八脉交会穴治疗;对照组采用醒脑开窍针法治疗。治疗时间均为4周,每周治疗6次,分别在治疗前、治疗后采用波士顿失语诊断测验(BDAE)进行评级测定及根据日常生活交流能力量表(CADL)对治疗前后的交流能力进行评定。结果两组治疗后比较,失语症临床疗效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醒脑开窍针法加刺八脉交会穴丰富了醒脑开窍针法治疗中风后运动性失语的方法,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研究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醒脑开窍针法配合奥拉西坦治疗轻度血管性痴呆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醒脑开窍针法配合奥拉西坦治疗血管性痴呆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血管性痴呆患者8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组予醒脑开窍针法配合奥拉西坦治疗,对照组予传统针灸疗法配合奥拉西坦治疗,两组疗程均为4周,对两组患者进行简易智力状态检查量表(MMSN)、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积分前后对比,评定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治疗后总有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后MMSE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醒脑开窍针法配合奥拉西坦对于脑血管疾病引起的血管性痴呆疗效显著,值得借鉴。  相似文献   

4.
王锋  李薇薇 《天津中医药》2015,32(8):462-465
[目的]通过"醒脑开窍"配合"活血散风"针刺法与"醒脑开窍"针刺法对比治疗大动脉粥样硬化型脑梗死,探讨以"醒神开窍、滋补肝肾、升清降浊、疏通经络"为指导治疗大动脉粥样硬化型脑梗死临床疗效观察。[方法]采取随机对照研究方法,将2014年3—12月间在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住院患者中符合纳入标准病例358例,随机分为治疗组180例,对照组178例,治疗组采用"醒脑开窍"配合"活血散风"针刺法;对照组采用"醒脑开窍"针刺法;两组均治疗1个月,随访3个月。同时两组患者均常规对症治疗。通过美国国立卫生院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HISS)、中国卒中量表(CCS)、脑卒中专门化生存质量量表(SS-QOL)量表观察治疗14 d、1个月、3个月的临床指标的变化,并进行统计分析。考核"醒脑开窍"配合"活血散风"针刺法治疗大动脉粥样硬化型脑梗死的疗效比较。[结果]入院时两组患者的基线资料及NHISS、CSS、SS-QOL指标具有可比性(P0.05)。经过治疗,两组NHISS、SSQOL、CSS指标均有变化,但治疗组较对照组改善更加明显(P0.05)。[结论]以"醒神开窍、滋补肝肾、升清降浊、疏通经络"为指导采用"醒脑开窍"配合"活血散风"针刺法对大动脉粥样硬化型脑梗死患者在身体水平及社会参与水平恢复方面较单纯"醒脑开窍"针刺法疗效更显著。  相似文献   

5.
目的 观察醒脑开窍针法联合电针治疗对促进脑梗死急性期神经功能缺损症状恢复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30例.在脑梗死急性期常规用药的基础上,治疗组予醒脑开窍针法联合电针治疗,对照组予普通针刺治疗,治疗1周后对比两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日常生活能力Barthel指数(BI)、牛津残障评分(OHS)及临床症状改善情况.结果 治疗后两组NIHSS、OHS、BI总分,临床症状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两组治疗后均未出现不良反应.结论 醒脑开窍针法联合电针治疗对促进脑梗死急性期神经功能缺损症状恢复疗效显著,不良反应少.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醒脑开窍针法治疗中风后抑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0例中风后抑郁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5例,治疗组给予醒脑开窍针法治疗,对照组给予口服盐酸舍曲林和常规针刺治疗,两组疗程均为4周。结果:两组HAMD评分与治疗前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但两组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组有效率为97.1%,对照组有效率为91.4%,两组有效率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两组治疗后Barthel指数评分均优于治疗前(P0.01),但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醒脑开窍针法能明显改善中风后抑郁患者抑郁程度、生活自理能力。  相似文献   

7.
针刺锥体区治疗卒中偏瘫痉挛状态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目的:观察针刺锥体区对卒中偏瘫痉挛状态的影响,为治疗卒中偏瘫痉挛状态的有效针刺治疗方法提供科学的临床依据。方法:随机抽取60例住院病人,平均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以修改的Ashworth量表、Fugl-Meyer评价法、Barthel氏ADL.指数等做指标,在醒脑开窍法的基础上,观察评定两组的治疗结果。结果:醒脑开窍针法加针刺锥体区治疗卒中偏瘫痉挛状态具有较好疗效(有效率90.0%),优于单纯醒脑开窍针法组(有效率66.7%);针刺锥体组与单纯醒脑开窍针法组在运动功能水平、生活自理能力方面治疗后均有明显改善。结论:针刺锥体区能明显缓解卒中患者肢体的痉挛程度,是对醒脑开窍针法的有益补充。  相似文献   

8.
目的 观察醒脑开窍针法联合电针治疗对促进脑梗死急性期神经功能缺损症状恢复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60例脑梗死急性期有神经功能缺损症状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在脑梗死急性期常规用药的基础上,治疗组予醒脑开窍针法联合电针治疗,对照组予普通针刺治疗,治疗1周后对比两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日常生活能力Barthel指数(BI)、牛津残障评分(OHS)及临床症状改善情况.结果 治疗后两组NIHSS、OHS总分均较前下降,BI总分均较前升高,临床症状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两组比较,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均P<0.05).两组治疗后均未出现不良反应.结论 醒脑开窍针法联合电针治疗对促进脑梗死急性期神经功能缺损症状恢复疗效显著,且无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9.
目的:中药内服联合醒脑开窍针刺治疗脑梗死后失语的临床疗效。方法:6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32例和对照组30例,两组均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真方白丸子内服,观察组另用醒脑开窍针刺治疗。结果:治疗后总有效率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语言功能恢复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CRP、LDL-C、Hcy水平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真方白丸子及醒脑开窍针刺治疗脑梗死后失语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0.
任媛媛  杨柳  张小霜 《陕西中医》2022,43(1):118-120
目的:探究方氏头针结合醒脑开窍针法治疗中风后运动性失语的疗效。方法:选取中风后运动性失语患者63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治疗组(n=32,方氏头针结合醒脑开窍针法组)和对照组(n=31,常规针刺组),比较治疗前后汉语失语症检查表(ABC)法评分,波士顿诊断性失语症检查法(BDAE)行语言功能分级,功能性语言沟通能力检查法(CFCP)评分,并观察患者语言能力变化。结果:治疗组在疗程结束后的BDAE语言等级水平、CFCP评分和常规针刺组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均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75%,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4.19%,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ABC分项功能对比可知,治疗组在改善说话、复述、命名能力方面与对照组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而在理解能力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方氏头针结合醒脑开窍针法对于改善中风后运动性失语的临床疗效更佳。  相似文献   

11.
刘静 《天津中医药》2013,30(1):54-56
[目的]观察醒脑开窍针刺法治疗注意力缺陷多动症的疗效.[方法]将200例已确诊的注意力缺陷多动症(ADHD)患儿随机分为针刺组120例和药物组80例,针刺组给予醒脑开窍针刺法治疗,药物组给予口服利他林治疗,疗程为3个月.治疗前作《精神障碍诊断和统计手册》第四版(DSM-Ⅳ)中ADHD 18项症状、多动指数评定,治疗后作DSM-Ⅳ中ADHD 18项症状、多动指数及Conners量表评定.[结果]治疗后针刺组和药物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89.2%和78.8%,经统计学分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针刺组和药物组治疗前后多动指数评分改善显著,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针刺组疗效明显优于药物组.[结论]醒脑开窍针刺法治疗注意力缺陷多动症疗效显著,且优于口服利他林.  相似文献   

12.
目的:比较针刀联合醒脑开窍针刺法与单纯醒脑开窍针刺法治疗脑梗死恢复期感觉障碍的疗效。方法:将80例脑梗死恢复期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40例,脱落2例)和对照组(40例,脱落1例)。在常规内科治疗基础上,对照组采用醒脑开窍针刺法治疗,穴取水沟、内关、三阴交等,每日1次,每周6次;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于枕外隆凸、寰椎后结节、颈椎关节突关节韧带、颈椎横突后结节等行针刀治疗,每周1次。共治疗4周。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Fugl-Meyer感觉评定量表(FMA)、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并评定两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FMA评分升高(P<0.05)、VAS评分降低(P<0.05);观察组FMA评分升高幅度、VAS评分降低幅度大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9.5%(34/38),高于对照组的76.9%(30/39,P<0.05)。结论:针刀联合醒脑开窍针刺法可改善脑梗死恢复期患者感觉障碍,缓解疼痛症状,疗效优于单纯醒脑开窍针刺法。  相似文献   

13.
醒脑开窍针法治疗抑郁症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顾淑英  田麒  钱娜 《天津中医药》2013,30(8):470-472
[目的] 观察醒脑开窍针刺法治疗抑郁症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80例已确诊的抑郁症患者随机分为针刺组50例和药物组30例,针刺组给予醒脑开窍针刺法治疗,药物组给予口服黛力新治疗,疗程为2个月,治疗后对2组的总有效率进行对比观察,并对2组痊愈和有效的病例进行2个月追访观察对复发率进行对比.[结果] 针刺组和药物组总有效率分别为80%和76.67%,经统计学分析,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针刺组追访2个月复发率为22.5%,药物组复发率为39.1%,经统计学分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醒脑开窍针刺法治疗抑郁症疗效好复发率低,尤其是远期疗效优于药物组.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醒脑开窍针刺治疗脑梗死恢复期的远期疗效及安全性。方法:脑梗死恢复期患者234例,以SAS编码,随机分配到醒脑开窍针刺组和常规针刺组(简称醒脑组和常规组)。醒脑组116例,接受醒脑开窍针刺(每日1次,共4周)和西医常规治疗;常规组118例,接受常规针刺和西医常规治疗。随访6个月。主要指标:随访期末生存、治疗和复发情况。次要指标:随访期末神经功能评估,针刺过程中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6个月随访时醒脑组病死率(0.86%)、继续治疗率(36.21%)与常规组(1.69%、36.44%)差异无显著性意义(χ^2=0.29,P=0.59;χ^2=0.32,P=0.57),在降低复发率、改善神经功能方面醒脑组优于常规组(P〈0.01);2组均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结论:醒脑开窍针刺是安全的,其远期疗效在降低复发率、改善神经功能方面优于常规针刺。  相似文献   

15.
The therapeutic effects of Xingnao Kaiqiao (醒脑开窍) acupuncture method and West-ern medicine treating apoplexy were compared in this paper.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total effectiverate is over 90. 00% in acupuncture group for treating motor dysfunction of limbs and main clinicalsymptotns, especially for treating paralysis of extremities, the total effective rate is up to 97. 72%,which is obviously better than that of Western medicine; moreover, the acupuncture has a special ef-fectiveness for restoring the function of cerebral tissue, and treating aphasia and central facial palsy.The characteristics of Xingnao Kaiqiao acupuncture method were described too.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醒脑开窍针刺法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海马组织p-Akt(Ser473)表达及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将78只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电针组,每组26只。按Zea Longa线栓法复制大脑中动脉缺血再灌注模型(MCAO/R)。电针组给予针刺内关、人中、三阴交治疗,每日2次,持续治疗3 d。采用Zausinger 6分法评价神经功能,氯化三苯基四氮唑(TTC)染色检测脑梗死体积,苏木精-伊红(HE)染色观察海马组织病理损伤,流式细胞技术检测海马神经细胞凋亡率,Western Blot技术检测p-Akt(Ser473)、Bcl-2、Bax蛋白表达。[结果]电针组神经功能评分明显高于模型组(P0.01),脑梗死体积明显小于模型组(P0.01),海马组织病理损伤较模型组改善;电针组海马神经细胞总凋亡率明显小于模型组(P0.05);电针组p-Akt蛋白、Bcl-2蛋白表达、Bcl-2/Bax比值较模型组均明显增大(P0.05,P0.01),Bax蛋白表达较模型组明显减小(P0.01)。[结论]醒脑开窍针刺法可明显改善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大鼠的神经功能,减轻神经细胞凋亡,其作用可能通过激活PI3K/Akt信号通路起到脑保护效应。  相似文献   

17.
为探讨经穴组方的特异性效应,基于既往研究基础和循证医学理论,采用多中心、单盲、随机对照方法,将醒脑开窍针刺治疗与非经非穴治疗进行对照,比较醒脑开窍组方与非经非穴治疗在脑梗塞急性期患者神经功能缺损方面的疗效差异,结果显示针刺可以改善脑梗塞急性期患者的NIHSS评分和CSS评分,表明针刺能够有效改善脑梗塞急性期神经功能缺损,改善预后,但醒脑开窍组针刺效应明显优于非经非穴组。证实了经穴特异性效应的存在。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醒脑开窍针刺法配合语言康复治疗对脑梗死致运动性失语患者语言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将90例患者随机分为醒脑开窍针刺法配合语言康复训练组(针康组)30例、单纯醒脑开窍针刺法(针刺组)30例与单纯语言康复训练组(对照组)30例。采用西方失语症成套测验(WAB)来评定患者的语言功能,作为诊断和疗效判定依据,观察患者失语商(AQ)、自发言语、口语理解、复述、命名4项基本语言功能及日常生活交流能力(CADL)。结果治疗后,3组患者AQ和CADL、自发言语、口语理解、复述及命名的评分较治疗前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治疗后针康组患者AQ、CADL、自发言语、复述和命名与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或P0.01)。针刺组CADL、复述和命名的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针康组与针刺组各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醒脑开窍针刺法配合语言康复训练治疗对脑梗死致运动性失语患者有积极作用,且提示对自发言语、复述、命名以及日常生活交流能力方面有治疗优势。  相似文献   

19.
探讨醒脑开窍针法配合心理暗示疗法治疗癔病的临床疗效。癔病的的各种复杂表现,无论是肢体瘫痪、震颤麻痹、暴瘖失语等运动障碍,或是失明幻视、咽喉不利等感觉障碍,均采用“醒脑开窍”针刺法,配合心理暗示治疗,每可获效神速。表明“醒脑开窍”针刺法治疗癔病具有临床疗效好、见效快、操作简便,且无毒副作用等优势,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0.
醒脑开窍针法对脑缺血大鼠缺血脑组织及血清TNF-α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目的 :观察缺血后脑组织及外周血清TNF -α含量的变化及针刺的干预效应。方法 :以热凝法阻断一侧大脑中动脉造成大鼠局灶性脑缺血模型 ,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测定缺血脑组织及血清TNF -α含量变化。结果 :缺血后各组动物脑组织及血清TNF -α含量均较同时段假手术组及正常组显著升高 (P <0 0 1) ,针刺治疗后脑组织及血清TNF -α含量显著降低 (P <0 0 1或P <0 0 5 )。结论 :醒脑开窍针法可显著降低缺血脑组织及血清中TNF -α的含量 ,从而减轻或抑制TNF -α造成的一系列脑缺血损害 ,发挥脑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