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目的探讨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者和艾滋病(AIDS)患者机体细胞免疫与合并机会性感染的关系。方法总结新疆100例HIV/AIDS患者临床资料,分析CD3^+、CD4^、CD8^+细胞水平,及CD4^+细胞数与发生机会性感染的关系。结果HIV/AIDS患者合并机会感染CD3^+、CD4^+细胞数明显低于未合并机会感染组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t=-2.073,t=-4.087,P〈0.05),CD8^+、CD4^+/CD8^+比值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D3^+细胞数与CD4^+细胞数的变化呈正相关(r=0.481,P〈0.05),与CD8^+细胞数的变化呈高度正相关(r=0.954,P〈0.05)。CD4^+细胞含量〈200个/μl时,发生机会性感染高于CD4^+细胞含量为200—500个/μl时,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r=17.272,P〈0.05)。在CD4^+细胞含量〈200个μl的HIV/AIDS患者中以PCP的合并感染为最高27.27%,其次弓形虫和结核(22.73%,13.64%)。结论HIV/AIDS患者并发机会性感染与免疫抑制程度有关,CD4^+的水平是目前监测机会性感染的重要参考依据,不同地区机会性感染疾病谱略有不同,临床可采取相应的预防性治疗措施。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患者继发恶性肿瘤的危险因素。方法对2003年1月至2013年8月确诊的HIV感染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HIV感染合并恶性肿瘤患者以50岁以上的人群为主,恶性肿瘤类型以非霍杰金淋巴瘤(NHL)为主,占25.33%;其次是宫颈癌,占18.67%。HIV感染合并恶性肿瘤患者CD4+T淋巴细胞计数、CD4+/CD8+比值和自然杀伤细胞计数明显低于单纯HIV感染患者(P<0.05)。结论年龄和免疫功能缺陷均增加了HIV感染者继发恶性肿瘤的风险。  相似文献   

3.
云南省红河州无偿献血人群HIV感染状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了解红河州无偿献血人群HIV感染的流行特征及感染模式。方法 对33225名无偿献血者检测抗-HIV、HBsAg、抗-HCV和抗-TP。结果 红河州献血人群HIV感染率为3.400;男性高于女性(χ^2=4.30,P〈0.01);感染年龄集中在20~40岁,占85.8%,职业分布显示自由职业(无业)和农民感染的构成比较高,分别占38.9%和36.2%;地区分布显示城乡结合部人群感染构成比最高,占60.2%;首次献血者抗-HIV感染率显著高于多次(2次以上)献血者;HIV与其他传染性标志物重叠感染的7种模式中,以抗-HIV(+)、抗-HIV(+)和抗-HCV(+)、抗-HIV(+)和抗-TP(+)模式较为多见,未发现抗-HIV,HBsAg、抗-HCV、抗-TP同时阳性者。结论 HIV感染高发区应重视献血管理,做好献血者筛选,减少高危人群参加献血,降低血液风险。  相似文献   

4.
许超宇  张宇锋  李仕雄  朱宇佳 《新医学》2011,42(10):666-668
目的:探讨广西地区HIV感染或艾滋病患者机会性感染的特点及其CD4+T细胞计数的关系。方法:选择广西医科大学第八附属医院收治的210例HIV感染或艾滋病患者,分析其机会性感染的发生率及感染类型,检测210例患者的CD4+T细胞计数,分析不同CD4+T细胞计数患者机会性感染发生率的差异。结果:210例HIV感染或艾滋病患者机会性感染的总发生率为86.7%,主要的机会性感染类型是口腔假丝酵母感染(56.2%)、细菌性肺炎(46.7%)、肺结核(42.4%)、败血症(21.4%)、感染性腹泻(20.5%)。CD4+T细胞计数≤0.2×109/L患者的机会性感染发生率为96.5%,高于CD4+T细胞计数〉0.2×109/L患者的63.2%(P〈0.05)。结论:广西地区HIV感染或艾滋病患者机会性感染的发生率高,CD4+T细胞计数≤0.2×109/L提示患者发生机会性感染的可能性高。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慢性 HBV 感染者自发清除 HBsAg 后,外周血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功能变化。方法流式检测67例慢性 HBV 感染者自发清除 HBsAg 后外周全血细胞亚群,包括:T 淋巴细胞亚群比值、B 淋巴细胞计数比值和 NK 细胞计数比值。同时检测血清 IgG、IgA 及 IgM 和 ALT、AST。以23例 HBeAg 阳性慢性 HBV 感染者、323例 HBeAg 阴性慢性 HBV 感染者和43例乙肝血清学标志物全阴健康人(排除其他疾患)作对照。结果HBsAg 自发清除组,总 T 淋巴细胞计数比值为69.05%±8.32%,CD4+ T 淋巴细胞计数比值为38.95%±6.93%, CD8+ T 淋巴细胞计数比值为26.97%±7.86%,CD4+/CD8+比值为1.61%±0.70%,B 淋巴细胞计数比值为12.27%±4.23%和 NK 细胞计数比值为18.15%±8.67%。HBsAg 自发清除组 CD4+与 CD4+/CD8+比值均高于其余各组(P <0.05),而总 T 淋巴细胞计数比值、CD8+ T 淋巴细胞计数比值、B 淋巴细胞计数比值和 NK 细胞计数比值在各组间差异不明显(P >0.05)。HBeAg 阳性 HBV 感染组与健康人对照组比较,CD4+ T 淋巴细胞计数比值明显降低(P =0.034<0.05),而 CD4+/CD8+比值降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HBeAg 阴性 HBV 感染组细胞免疫功能与健康人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四组人群血清免疫球蛋白检测结果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慢性 HBV 感染者自发清除 HBsAg 后,CD4+ T 淋巴细胞计数比值和 CD4+/CD8+比值明显增高,说明 CD4+ T 淋巴细胞可能是 HBsAg 自发清除过程中最为关键的因素。  相似文献   

6.
HIV-1感染者中HCV混合感染情况分析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目的:调查我国不同地区、通过不同传播途径感染人类获得性免疫缺陷病毒I型(HIV-1)患中丙型肝炎病毒(HCV)的流行情况及不同亚型的分布。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抗-HIV-1并以蛋白印迹试验(Western blot,WB)进行确认。采用DNA分支放大(bDNA)技术检测HIV-1病毒载量,采用荧光抗体流式细胞检测技术(FACs)作CD4和CD8细胞计数。抗-HCV检测采用ELISA方法。HCV基因亚型的测定采用实时(real-time)聚合酶链反应(PCR)方法。结果:共检测了239例HIV-1感染,抗-HCV阳性率为56.9%(136/239),其中经不同传播途径感染HCV的阳性率分别为:静脉注毒:42.7%(58/136);经血液:53.7%(73/136);性接触途径:3.7%(5/36)。静脉注毒(云南和新疆)HCV感染以1,3,4亚型最多,而输血人群(河南省)感染的HCV以1,2亚型为主。结论:HIV-1感染中存在HCV混合感染,我国HCV基因亚型以1型为主。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T淋巴细胞表面受体CD81、CXCR3,在丙肝病毒(HCV)单纯感染,艾滋病病毒(HIV)单纯感染和HCV/HIV合并感染过程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HCV感染组(n=21),HIV感染组(n=14),HCV/HIV感染组(n=28)及正常对照组(n=30)人外周血CD4^+T淋巴细胞和CD8^+T淋巴细胞表面CD81、CXCR3的表达。结果HIV感染组及HCV/HIV合并感染组CD4^+T细胞表面CD81、CXCR3表达显著降低(P〈0.001),CD8^+T细胞表面CD81、CXCR3表达显著升高(P〈0.001);HCV感染组CD4^+及CD8^+T细胞表面CXCR3表达轻度升高但差异不显著,CD81在CD4^+T细胞表面轻度升高而在CD8^+T细胞表面明显升高(P〈0.01)。结论中国HCV/HIV合并感染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表面受体CD81、CXCR3,在CD4^+T细胞表面表达降低,而在CD8^+T细胞表面表达升高。  相似文献   

8.
新疆地区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的流行特征和趋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从血清学的检测结果探讨新疆地区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的流行特征和趋势。方法2001至2004年本院对外科手术之前常规检测和临床各科疑诊送检血清36021份,应用ELISA和金标法筛检后送区疾控中心艾滋病监测中心WB法确认,RT-PCR方法测HIVRNA的载量,流式细胞仪检测CD细胞。结果抗HIV阳性259例,占0.714%。女性占38%(97/259)有增高倾向并出现宫内感染3例。16~35岁占80%,维族占85.6%,静脉吸毒和无业人群各占94%和67.7%。北疆占83.3%,南疆占8.69%。病毒核酸检出率达50%,其中10^4~10^5cop/ml占76%(19/25),CD4、CD8CD4/CD8均有异常,其中CD4/CD8比值降低达96%,CD4降低56%,CD8升高60%,住院病人逐渐增多。因此感染死亡者占80%,自发骨折占外科16.7%。结论血清学抗HIV、HIVRNA,CD细胞检测证实新疆发病晚,进展快,女性感染率上升存在宫内感染,已进入发病和死亡的增长期,抗病毒治疗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9.
本研究探讨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症(PNH)患者T细胞免疫状态及GPI^+T细胞、GPI—T细胞的数量与功能。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22例PNH患者及18名正常对照T细胞亚群、Th细胞亚群、GPI^+T细胞、GPI—T细胞分别在CD3^+T细胞、CD4^+T细胞和CD8^+T细胞群中的比例及其CD69的表达。结果显示,PNH患者CD4^+T细胞占CD3^+T细胞的比例[(47.7670±13.91139)%]较正常对照组[(54.9592±7.11678)%]降低,CD8^+T细胞占CD3^+T细胞的比例[(52.2767±13.90395)%]较正常对照组[(45.2418±6.75306)%]升高,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CD4^+/CD8^+比值倒置,以PNH.AA患者最为明显(0.77763±0.409153),与正常对照组(1.26356±0.348878)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PNH患者Th1细胞比例[(16.9136±6.78899)%]较对照组[(4.4600±1.81879)%]升高,差异有显著性(P〈0.05),PNH—AA患者Th1细胞比例变化[(22.8000±5.45244)%]较发作性PNH患者[(12.0083±2.20770)%]曼为显著,Th2细胞比例[(4.75824±.98441)%]较正常对照组[(3.7960±1.13810)%]无明显变化。PNH患者体内存在一群GPI—T细胞,其占CD8^+T细胞的(14.67974-11.96718)%,占CD4^+T细胞的(3.92414-2.46263)%,其占CD8^+T细胞的比例较占CD4^+T细胞的比例升高更为明显。PNH患者CD8^+GPl^+T细胞[(17.67881±8.562493)%]、CD8^+GPI—T细胞[(15.86575±7.279743)%]、CD4^+GPI^+T细胞(4.65431±1.984378)%]、CD4^+GPI—T细胞[(4.93181±1.730001)%]c1969的表达均高于正常对照组[CD8^+T细胞(4.68038±1.216645)%,CD4^+T细胞(1.77339±0.645259)%],差异有显著性(P〈0.05),GPI^+T细胞CD69的表达与GPI—T细胞相比,差异并无显著性。结论:PNH患者存在T细胞免疫功能亢进,其可能是造成骨髓衰竭的原因,但与T淋巴细胞组分中含有PNH克隆可能无关。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H7N9禽流感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的变化情况。方法将18例H7N9禽流感患者(感染组)根据治疗预后分为治愈组13例和死亡组5例,以门诊健康献血者20名作为正常对照组。采用特异性引物聚合酶链反应(PCR)检测H7N9禽流感病毒,并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的变化。结果感染组CD3+、CD8+和CD4+T细胞绝对数及CD4+/CD8+比值均低于正常对照组(P〈0.05)。治愈组CD3+、CD8+及CD4+T细胞绝对数均低于正常对照组(P〈0.05)。与治疗前比较,治愈组治疗后CD3+、CD8+及CD4+T细胞绝对数明显升高(P〈0.05);但CD3+、CD4+T细胞绝对数及CD4+/CD8+比值仍低于正常对照组(P〈0.05)。死亡组治疗前、后CD3+、CD8+及CD4+T细胞绝对数均低于治愈组和正常对照组(P均〈0.05);且治疗前、后各项指标之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愈组CD3+、CD8+及CD4+T细胞绝对数均高于死亡组(P〈0.05)。结论H7N9禽流感患者存在比较严重的T淋巴细胞亚群失衡,死亡患者免疫失衡更为严重。T淋巴细胞亚群失衡可能与H7N9禽流感的发病有关。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者和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症(AIDS)患者CD4^+T淋巴细胞数变化(ΔCD4^+T)和外周血淋巴细胞总数变化(ΔTLC)的相关性。探讨用ΔTLC预测ΔCD4^+T在监测HIV/AIDS患者疾病进展以及高效抗逆转录病毒治疗(HAART)疗效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2008年确诊的91例HIV/AIDS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ΔTLC与ΔCD4^+T呈直线正相关(r=0.809,P〈0.01),好于TLC与CD4^+T的相关性(r=0.712,P〈0.01)。分别用ΔTLC170、330、630、910个/μL细胞预测ΔCD4^+T50、100、200、300个/μL细胞时具有较好的预测价值,各项评价指标符合率基本达到90%以上,显著高于相同时间下用TLC预测CD4^+T计数的价值。结论应用ΔTLC预测ΔCD4^+T,可比TLC更加直观、准确的反映HIV感染者疾病进展和评价AIDS患者HAART的疗效。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艾滋病合并肺结核患者的临床特点其及相关性。【方法】分析本院2005年1月至2010年1月资料较完整的272例成人艾滋病合并肺结核住院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1272例患者中男203例,女69例,消瘦231例(84.9%),发热223例(82.0%),乏力171例(62.9%),咳嗽、咳痰146例(53.6%),食欲不振117例(43.0%),肺部啰音103例(37.9%),神经精神症状101例(37.1%),淋巴结肿大99例(36.4%),皮疹、瘙痒71例(26.1%),腹泻68例(25.6%),结核病原学阳性46例(16.9%),X线胸片示中下肺野浸润(208例),血播型肺结核(56例),胸膜炎(51例),肺门及纵隔淋巴结肿大(102例)多见,空洞和钙化少见(19和18例)。CD^4+〉200有18例(6.6%),CD4^+〈100有237例(87.1%),合并真菌及其他感染97例(35.7%),PPD试验阳性20例(7.4%)。【结论】成人艾滋病合并肺结核病人的临床表现多样,PPD试验阳性率低,X线胸片表现不典型,肺结核是艾滋病机会性感染和死亡的主要疾病,CD4^+下降可能是艾滋病继发肺结核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3.
万书英 《中国综合临床》2014,(10):1069-1071
目的 探讨不同方案化疗对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骨髓抑制及免疫力的影响.方法 选择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46例,随机分为NP组(长春瑞滨+顺铂)23例和DP组(多西紫杉醇+顺铂)23例,分别于患者化疗前和2个周期化疗结束后监测骨髓抑制及免疫力,并进行分析.结果 NP组和DP组的中位生存期(MST)分别为10.3个月和6.2个月,1年生存率分别为52.17%和30.43%,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x2值分别为3.987、4.603,P均<0.05).化疗后,DP组血小板计数为(108.87±15.63)×109/L,较NP组[(128.17±15.3)×109/L]降低幅度明显(=3.819,P<0.05).NP组患者化疗前CD3+、CD4+、CD8+、CD4 +/CD8+及NK分别为(61.17±9.13)%、(36.99±7.83)%、(26.94±6.14)%、(1.93±0.21)%、(30.12±8.62)%;化疗后分别为(52.82±8.19)%、(33.22±6.92)%、(23.21±5.64)%、(1.53±0.11)%、(28.07±8.17)%;各指标较化疗前均明显降低(t值分别为2.097、3.217、2.251、3.027、2.717,P均<0.05).DP组化疗前CD3+、CD4+、CD8+、CD4 +/CD8+及NK分别为(62.82±9.13)%、(38.82±9.19)%、(27.81±7.97)%、(1.82±0.13)%、(31.82±7.48)%,化疗后分别为(50.76±8.19)%、(28.92±8.13)%、(20.82±8.93)%、(1.36±0.16)%、(29.12±7.31)%,各指标较化疗前均明显降低(t值分别为2.347、2.591、3.785、2.438、2.157,P均<0.05);化疗后,两组患者CD4+、CD8+、CD4 +/CD8+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2.591、3.785、2.438,P均<0.05),CD3+、NK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0.027、0.323,P均>0.05).结论 NP方案化疗能够减轻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因化疗造成的免疫功能降低程度,对化疗造成的免疫功能降低程度优于DP化疗方案;疗效优于DP化疗方案.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高效抗反转录病毒疗法(highly active antiretroviral treatment,HAART)治疗24周AIDS患者外周血程序性死亡因子(programmed death-1,PD-1)和配体(Programmed cell death 1 ligand l,PD-L1)表达水平的特点变化。方法选取HAART治疗的45例艾滋病感染者(AIDS),按CD+4T细胞计数分成1~100 cells/μl、101~200cells/μl和201~350 cells/μl三组,于抗病毒前和抗病毒24周时采集静脉血,同时选取21名健康体检者作对照。运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外周血中CD+4T细胞表面PD-1和PD-L1的表达水平,实时荧光定量PCR仪检测血浆病毒载量,数据处理采用t检验,相关性分析采用Pearson相关。结果 AIDS感染者治疗前PD-1/PD-L1的表达频率为(1.16±0.26)%和(0.63±0.140)%,均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t分别为6.31和4.27,P=0.000)。抗病毒治疗24周时PD-1/PD-L1在CD+4T细胞中的表达频率分别为(0.76±0.14)%和(0.52±0.06)%,与治疗前相比PD-1表达水平显著下降(t=3.77,P=0.000),PD-L1的表达频率也有所下降,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78,P=0.056)。CD+4T细胞基数为201~350 cells/μl患者组其PD-1表达频率在治疗24周后平均下调率明显高于另二组(38.54%vs.25.66%和23.77%),而PD-L1的表达也高于1~100 cells/μl和101~200 cells/μl二组(18.97%vs 15.87%和12.31%)。治疗前与治疗后AIDS感染者CD+4T细胞数与PD-1表达百分率呈显著负相关(r=-0.434,-0.317,P=0.009和0.031),与病毒载量呈显著正相关(r分别为0.499和0.319,P为0.0049和0.032)。PD-L1表达频率在治疗前与治疗后与CD+4T细胞数呈显著负相关(r=-0.454和-0.314,P=0.002和0.012),与病毒载量在治疗前后呈显著正相关(r=0.513和0.428,P=0.000和0.004)。结论 AIDS感染者外周血PD-1/PD-L1的表达水平增加,且与疾病进展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5.
目的 分析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及脓毒症(SEPSIS)患者在连续性血液净化(CBP)治疗前后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及T淋巴细胞亚群的变化,探讨CBP治疗对患者免疫系统的影响.方法 38例行CBP治疗的患者,均符合SIRS诊断标准,其中16例患者有明确感染证据(SEPSIS组),22例无感染证据(SIRS组).均行CBP治疗(单次治疗时间>20小时),分别于治疗0、5、10、15、20小时留取乙二胺四乙酸(EDTA)抗凝血标本,用酶联免疫吸附Ⅰ测定(ELISA)方法测定血清中TGF-β的浓度,用流式细胞分析法测定CD3+T淋巴细胞,以及CD4+、CD8+、CD4+CD25+T细胞亚群,并观察治疗过程中TGF-β及T淋巴细胞度其亚群变化.同时于治疗0、10、20小时对患者行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Ⅱ( APACHEⅡ)评分.结果 ①TGF-β于治疗0、5、10、15、20小时的值分别为SIRS组:(70±20)ng/L、(130±17)ng/L、(100±18)ng/L、(115±20)ng/L、(110±22)ng/L,SEPSIS组:(75±32)ng/L、(100±19)ng/L、(70±27) ng/L、(74±28) ng/L、(75±28) ng/L,两组均表现为CBP治疗早期(5小时)一过性快速升高(P<0.05),尔后下降,维持在一定水平,SEPSIS组较SIRS组为低(P<0.05).②CBP治疗0、5、10、15、20小时SIRS组CD3+淋巴细胞为:(42±12)%、(58±11)%、(64±13)%、(62±13)%、(55±10)%;CD4+T细胞为:(20±8)%、(28±6)%、(32±10)%、(34±8)%、(36±8)%;SEPSIS组CD3+淋巴细胞为:(68±9)%、(71±10)%、(72±11)%、(77±12)%、(85±4)%、CD4+T细胞为:(35±11)%、(43±8)%、(44±9)%、(46±13)%、(48±8)%,CD3+淋巴细胞与CD4+T细胞亚群于两组均表现为逐渐升高趋势(SIRS组CD3+,但SIRS组升高速度更快,在治疗后5小时即出现明显升高(P<0.01),10、15、20小时一直保持升高的状态(P<0.01).而SEPSIS组CD3+T淋巴细胞及CD4+T细胞亚群升高的状态直至治疗后20小时才明显出现(P<0.05).③T淋巴细胞CD4+ CD25+亚群在两组均表现逐渐升高(SIRS组0、20小时CD4+ CD25+T细胞为:(28±7)%、(39±11)%,SEPSIS组0、20小时CD4+CD25+T细胞为:(20±11)%、(29±6)%,治疗20小时与0小时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④SEPSIS组患者年龄较高,病情较量合并症较多,在治疗前其APACHEⅡ评分明显高于SIRS组,19±3 vs 11±3,P<0.01).CBP治疗后两组均呈现APACHEⅡ评分逐渐下降状态,10小时差异仍有统计学意义,15±4vs8±3,P<0.01),提示临床症状明显改善.结论 SIRS/SEPSIS患者于高容量血液滤过(HV-CVVH)或高容量血液透析滤过(HV-CVVHDF)治疗早期TGF-β分泌均明显升高,这与血液与透析膜间相互反应,促进外周血单核细胞合成TGF-β增多有关,而增高的TGF-β并未加重患者免疫系统的损伤,而对提高SEPSIS患者免疫系统的活性是有益的,对机体具有代偿性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掌握浙江省湖州市1998-2012年艾滋病病毒(HIV)感染者/艾滋病患者(AIDS)流行特征及规律,为政府制定防控策略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收集1998-2012年湖州市HIV/AIDS流行病学资料,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湖州市自1998年发现首例HIV感染者,至2012年共报告380例HIV/AIDS,男女性别比为3.2∶1;经性接触传播为主要传播途径(82.6%);感染者年龄以20~49岁为主(83.4%);已婚占54.0%;本市户籍占36.1%,外省占60.0%;职业分布以工人(含外来民工)最多(31.8%),其次是农民(29.2%);文化程度在初中及以下的占79.3%;样本来源以医疗机构的术前检测最多,占24.4%。湖州市自2007年以来性传播持续成为主要传播途径,注射毒品构成比则呈现下降趋势,近3年男男性行为者经性途径传播构成比明显上升。结论湖州市艾滋病疫情呈上升趋势,性接触传播已成为主要途径,男男性行为者感染率快速上升,需加强重点人群艾滋病宣传教育和艾滋病检测力度,建议试行早发现早治疗策略,以控制疫情的进一步上升。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了解高龄老年肺部感染患者细胞免疫与体液免疫功能变化,探讨胸腺肽α1(Tα1)免疫调节辅助抗感染治疗免疫功能改善的临床疗效。方法入选≥80岁高龄老年肺部感染患者68例,随机分为试验组(Tα1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4例。Tα1组使用基础治疗(抗感染、袪痰、平喘、对症治疗)+Tα1注射液1.6 mg,皮下注射,每日1次,2周为一个疗程。对照组34例仅使用基础治疗。两组治疗前后对比观察各项免疫指标: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CD3+、CD4+、CD8+、CD4+/CD8+);免疫球蛋白IgG、IgA、IgM、IgE;补体C3、C4水平和临床疗效评估。结果 T淋巴细胞表型变化比较,Tα1组治疗前CD3+为(57.75±7.80)%、CD4+为(33.43±5.27)%、CD4+/CD8+为1.41±0.46,均低于正常值,CD8+[(30.02±5.60)%]高于正常值。治疗后CD3+为(66.89±9.84)%、CD4+为(38.27±4.27)%、CD4+/CD8+为1.79±0.59,比治疗前均显著增高,CD8+[(25.03±4.27)%]比治疗前下降,示免疫指标有所改善,相比结果有统计学意义(P<0.05)。体液免疫指标变化比较:两组C3水平治疗前分别为(0.89±0.25)g/L、(0.86±0.37)g/L,较正常值均偏低,余体液免疫指标C4、IgG、IgA、IgE、IgM治疗前后相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临床疗效观察总有效率Tα1组88.2%,高于对照组67.6%,两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χ2=8.171,P<0.05)。结论高龄老年肺部感染患者细胞免疫功能比体液免疫功能下降明显,体液免疫指标补体C3比C4水平下降敏感,应用Tα1辅助抗感染治疗可有效调节、改善免疫指标,恢复机体免疫功能,促进肺部炎症吸收,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18.
目的了解杭州市下城区早期发现艾滋病病毒(HIV)感染者状况及其影响因素,为开展艾滋病早期发现、早期治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2009—2013年对辖区新发现HIV感染者开展随访,定期检测CD+4T淋巴细胞,分析从抗体确认到首次CD+4T淋巴细胞检测时间间隔,以及首次CD+4T淋巴细胞数值变化趋势,并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的方法分析人口学特征、检测机构、样本来源和接触史等因素对早期发现HIV感染者的影响。结果 2009—2013年辖区共新发现HIV感染者738例,已检测CD+4T淋巴细胞663例,占89.8%,其中从抗体确认到首次检测CD+4T淋巴细胞时间间隔1个月占58.4%,≥1个月占27.9%,≥3个月占11.6%,≥1年占2.1%。各年份CD+4T淋巴细胞数值较低的构成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年龄、婚姻、户籍、文化程度、检测机构、接触史和样本来源是早期发现HIV感染者的影响因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检测已婚有配偶者、离异或丧偶者以及通过其他就诊者检测、术前检测和阳性者配偶或性伴检测不容易早期发现HIV感染者,其比值比分别为0.494(95%CI:0.286~0.853)、0.609(95%CI:0.374~0.994)、0.251(95%CI:0.143~0.440)、0.346(95%CI:0.177~0.675)、0.318(95%CI:0.109~0.928)。结论杭州市下城区早期发现HIV感染者的能力基本稳定;加强对未婚者的检测咨询,有利于早期发现HIV感染者。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检测手足口病患儿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探讨其免疫功能变化与疾病的关系.方法 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2010年5~10月北京佑安医院感染科病房诊治的119例手足口病患儿急性期的T淋巴细胞亚群,对其中96例患儿咽拭子标本进行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以确定病原.对不同样本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及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 手足口病患儿CD3+、CD4+、CD8+绝对数均数随着患儿年龄组的增长而下降.重症病例各T淋巴细胞亚群均数值均低于普通病例(P <0.05),其中重症组CD3+、CD4+、CD8+绝对数分别(1 989.17±1 224.08)×106/L,(1 027.00±771.87)×106/L,(734.00±438.99)×106/L,普通病例组分别为(2 918.08±2 221.74)×106/L,(1 560.38±742.94)×106/L,(1 010.37±687.67)×106/L,CD4+/CD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肠道病毒(EV)71阳性与阴性组患儿T淋巴细胞亚群各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手足口病患儿存在细胞免疫功能紊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