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研究以实验室前期通过分离、纯化和16S rDNA鉴定获得的12株菌属关系明确的菌株为研究对象,筛选具有脂质降解能力的菌株,利用RT - PCR技术分析菌株脂肪酶基因(FJ979867.1、FJ979868.1、AY551101.1)的表达量,并对菌株降解油脂的发酵条件进行优化,最后对菌株抗氧化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2株菌株中5株菌株具有产脂肪酶能力,分别为木糖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xylosus)YSZ11、YCC3、腐生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saprophyticus)YCC2、巨球菌(Macrococcus caseolyticus)YZC2、YZC3。基因表达量分析表明,菌株YCC2 中FJ979867.1基因的表达量最高;接菌量为0.2%、培养时间48 h,培养温度32~37℃时,菌株表现出较高的油脂降解率;通过抗氧化指标的测定表明5株菌株均具有抗氧化性。5株菌株进行比较,YCC2和YCC3油脂降解率和抗氧化性表现较为突出。  相似文献   

2.
为扩大油脂降解的菌种库资源,提高餐厨垃圾中油脂的生物转化效率,作者以所在实验室自行保藏的4株微生物菌株为油脂降解菌,通过等比例复配获得研究用复合除油微生物菌剂,研究了影响菌剂除油效果的因素及组成菌株产脂肪酶的能力。结果表明,复合除油微生物菌剂在温度为25~55 ℃、pH为4~9、盐质量浓度为5~90 g/L、油脂体积分数1%~5%、接种体积分数1%~9%时,均具有一定的除油能力,除油率最高可达84.75%。单一菌株实验结果表明,菌株B501所产脂肪酶的酶活最高,而菌株009所产脂肪酶处于高酶活的持续时间较长,因此除油能力也最强。此外,复合菌剂的除油效果优于单一菌株。  相似文献   

3.
《食品与发酵工业》2017,(10):96-101
以菜籽油为唯一碳源,经过富集、驯化、平板分离初筛和复筛,从长期淤积油污的食堂下水道中筛选获得1株脂肪酶产生菌CQNU 3-3。利用16S r DNA序列系统发育分析,结合形态学与生理生化特征确定CQNU 3-3为代尔夫特菌,并将其命名为Delftia tsuruhatensis strain CQNU 3-3。研究发酵条件对菌株产酶的影响发现,该菌株在初始pH为2的酸性条件下,发酵酶活力最高;发酵第1天酶活力即可达到最大,发酵温度为32~37℃较为适宜。对其产生脂肪酶的酶学特性进行分析,表明该酶最适反应pH为7.0,最适反应温度为50℃,Cu~(2+)、尿素、Mg~(2+)和Na+对酶活力有显著的抑制作用,而Zn~(2+)和EDTA可以显著提高酶活力。油脂降解率实验表明该菌株对样品中油脂的降解率可高达73.54%。  相似文献   

4.
将3株乳酸菌(A1-5、ATCC19434、DSM7134)的活菌、热灭活菌分别作用于棒曲霉素,作用不同时间后用HPLC对其脱除效果进行检测。结果表明,3株乳酸菌对棒曲霉素均有脱除作用,A1-5菌株作用10 h效果最好,脱除率为52.86%;ATCC19434菌株作用48 h时效果最好,脱除率为74.28%;DSM7134菌株作用48 h脱除效果最好,脱除率为58.96%。在相同作用时间下,同一菌株的活菌比热灭活菌的脱除效果好,说明这3株乳酸菌对棒曲霉素既有吸附作用亦有代谢降解作用,均可用于棒曲霉素的脱除。ATCC19434菌株吸附脱除效果最佳,A1-5菌株则代谢降解能力最强,进一步对A1-5菌株进行鉴定,明确其为植物乳杆菌。  相似文献   

5.
氯氰菊酯高效降解菌的筛选鉴定及其降解特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赖文  刘书亮  赵楠  袁怀瑜 《食品科学》2012,33(21):157-163
从四川省雅安市茶园土壤中分离到1株能高效降解氯氰菊酯的细菌B-1。根据其形态、生理生化特征和16S rDNA序列分析(登录号HQ009796),将该菌鉴定为Bacillus licheniformis。菌株B-1以共代谢方式降解氯氰菊酯,对20mg/L氯氰菊酯72h降解率达93.93%,对100mg/L氯氰菊酯240h降解率为70.35%,能检测到其降解中间产物3-苯氧基苯甲酸(3-PBA);菌株B-1对20mg/L溴氰菊酯、氟氯氰菊酯和氰戊菊酯72h降解率分别为95.62%、79.73%和55.67%;菌株B-1对氯氰菊酯降解作用源于其所产生降解酯酶,为非诱导酶,存在于细胞内外,其主要分泌于胞外,同工酯酶电泳进一步表明其胞内外均可能有相同活性降解酯酶带;菌株B-1培养液对小白鼠的急性毒性实验证明其属于实际无毒。  相似文献   

6.
脂肪酶产生菌NJY-1-7的选育及发酵条件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云南省福贡县的玉米地土壤样品中筛选到一株耐高温产碱性脂肪酶的菌株NJY-1-7,通过16SrDNA鉴定该菌株为伯克氏菌(Burkholderia cenocepacia)。对其发酵条件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该菌株产酶的最适培养时间为48h,酶促反应的最适作用pH值为9.0,最适作用温度为50℃,摇瓶发酵最适产酶条件为橄榄油1%,MgSO4.7H2O 0.05%,可溶性淀粉0.3%,酵母膏0.5%,单蒸水70mL。在此条件下发酵脂肪酶酶活力为42.00U/mL。  相似文献   

7.
采用乳酸菌对高尿酸血症及其相关病症进行辅助治疗,可以减轻严格饮食限制(传统治疗方法)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本研究以市售泡菜为材料,用HPLC法测定乳酸菌对肌苷和鸟苷的降解率,筛选出具有高效降解嘌呤核苷能力的乳酸菌。在筛选菌株中,菌株5-1的降解能力最强,对肌苷和鸟苷的降解率分别为89.37%和93.20%。该菌株经生理生化和16S rDNA测序鉴定为弯曲乳杆菌(Lactobacillus curvatus)。在pH 3或胆盐浓度0.3%的条件下处理4 h后,Lb.curvatus 5-1活菌数保持在107cfu/mL以上。另外,该菌株在人工胃肠液中展现出良好的耐受性,在肠液中的核苷降解能力与在缓冲液中的相当。因此,Lb. curvatus 5-1是开发高尿酸血症预防及辅助治疗的微生态菌剂的优良菌株,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8.
耐高温酸性脂肪酶菌株NJY-1-3的选育及发酵条件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从云南省福贡县的玉米地土壤样品中筛选到一株耐高温产酸性脂肪酶的菌株NJY-1-3,通16SrDNA鉴定该菌株为伯克氏菌(Burkholderia pseudomallei)。对其发酵条件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该菌株产酶的最适培养时间为72h,酶促反应的最适作用pH4.0,最适作用温度为65℃,摇瓶发酵最适产酶条件为:橄榄油1%,MgSO4·7H2O0.05%,K2HPO40.1%,酵母膏1.0%,蔗糖0.8%,60mL单蒸水。在此条件下发酵脂肪酶酶活力可达到50.50IU/mL。该酶学特性非常适用于食物的处理、医药工业及生物柴油的制备等。  相似文献   

9.
从新疆喀什长寿老人肠道中分离筛选出具有益生功能的乳酸菌,并对其进行体外降甘油三酯能力试验。结果表明,分离获得的41株乳酸菌中有14株菌的甘油三酯降解率均高于15%,其中株菌A2-1、A1-2、A3-1、A4-6、A4-1在pH为3.0的人工胃液中培养3 h的存活率较高,分别为63.22%,60.01%,58.94%,56.14%,50.29%;同时这5菌株在胆盐浓度为1,3,5g/L的MRS培养基中存活率较高,其中存活率最高的菌株为A1-2,存活率分别为46.61%,42.65%,16.32%;经16SrDNA鉴定,A1-2为植物乳杆菌(Lactobacillus plantarum),A2-1、A3-1、A4-6为屎肠球菌(Enterococcus faecium),A4-1为干酪乳杆菌(Lactobacillus paracasei)。  相似文献   

10.
从苏州某制药厂受污染土壤中筛选出一株能够有效降解1.3.6.8-四溴咔唑的降解菌,根据该菌株的形态、生理生化特征及16SrDNA序列确定该菌株为Stenotrophomonas sp..该菌株能够以1.3.6.8-四溴咔唑作为唯一碳氮源生长.通过条件优化可知该菌在pH值为7、环境温度为30℃时达到最好的降解效果,20d内降解80%1mg/L的1.3.6.8-四溴咔唑,为卤代咔唑的生物降解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1.
栗娜  籍保平  李博  吴薇 《食品科学》2010,31(21):218-221
目的:筛选能够降解咖啡碱的细菌,以期在该毒素的生物脱毒中得到应用。方法:以咖啡碱作为唯一碳源和氮源进行咖啡碱降解菌株的初筛,之后将初筛的10 株菌通过液体培养基咖啡碱降解实验最终筛选出降解能力最强的1 株菌。结果:筛选出的HZ-1 菌株在48h 即可将咖啡碱完全降解,对目标菌株细胞形态、生理生化以及16SrDNA 进行鉴定,确定该菌株为Pseudomonas lutea,属于假单胞菌属。结论:利用咖啡碱作为唯一碳源和氮源从土壤中筛选出降解咖啡碱良好的菌株,为脱除咖啡碱提供了微生物菌种,填补了国内空白。  相似文献   

12.
该实验采用富集培养的方法从土壤中筛选出有效降解玉米赤霉烯酮(Zearalenone,ZEN)的菌株。初筛采用ZEN涂布至无机盐培养基作为唯一碳源,复筛是以菌株的发酵液对ZEN的降解率作为评价指标,得到一株菌株A.lwoffi.Haut.1,其发酵液在37 ℃下与5 μg/mL ZEN共培养48 h,降解率高达93.54%。经16S rDNA基因测序分析、生理生化实验和菌落形态观察初步对菌株进行鉴定,并对该菌株的降解活性物质进行初步定位,最终探究丹宁-聚乙二醇法和盐沉法对无细胞上清液进行粗降解酶的提取效果。结果表明,该菌株鉴定判断为鲁氏不动杆菌(Acinetobacter lwoffii);该菌株的无细胞上清液的降解率最高为82.31%,无细胞上清液经加热处理、蛋白酶K处理和蛋白酶K+SDS处理后,降解率分别为20.10%、41.67%和18.68%,说明降解活性物质主要为胞外酶;当单宁浓度为15 mg/mL,聚乙二醇溶液浓度为10 mg/mL,提出的酶液降解率为64.33%,而盐沉法加入60%硫酸铵提出的粗酶液降解率为20.30%,因此,单宁聚乙二醇法提取降解酶效果更好。该研究为菌株降解ZEN的作用机理提供了研究基础,也为生物降解ZEN提供了新的研究材料。  相似文献   

13.
为有效降解烟叶中的蛋白质,改善烟叶的吸食品质,从河南、福建、云南3省的复烤烟叶表面筛选出18株具有降解蛋白质能力的菌株;通过测定菌株所产蛋白酶活性,筛选蛋白质高效降解菌株并进行16SrDNA测序,结合生理生化试验对其进行鉴定;进一步采用正交试验优化菌株在烟叶中的发酵条件,考察处理后烟叶的感官质量改善效果。结果表明:(1)HN-3为优选菌株,最大酶活达3 417 U/mL;(2)16SrDNA和生理生化试验证明,HN-3为短小芽孢杆菌(Bacillus pumilus);(3)根据正交试验结果,将培养后的HN-3菌液按照3%的烟叶质量比例施加于抽梗后的烟叶表面,在温度为37℃的条件下发酵84h后,烟叶中蛋白质降解率可达29.66%;(4)评吸结果显示,发酵后的烟叶香气质变好,香气量、烟气浓度有所提高,杂气减少,余味有所改善,烟叶整体感官质量得到明显提升。  相似文献   

14.
《食品与发酵工业》2016,(4):108-113
为减少果蔬中残留毒死蜱农药,从长期喷洒有机磷农药的耕地土壤中,筛选到1株能高效降解毒死蜱农药的菌株并编号为DOP-Ma3。对其进行形态学和分子生物学鉴定,结果与Gen Bank上已提交的16S rDNA进行BLAST比对,由MEGA 6.0软件构建的系统发育树,结果表明该菌株与Burkholderia sp.16S rDNA序列同源性达99%,确定其归属于伯克霍尔德菌属。结合生理生化鉴定结果,确定此菌株为洋葱伯克霍尔德菌(Burkholderia cenocepacia)。实验证明,该菌株在48 h对500 mg/L毒死蜱降解率为69.87%,其降解酶为胞外酶,在35℃、30 min、p H 7.0条件下,粗酶液添加量为10%,对250 mg/L的毒死蜱进行降解,其降解率为52.47%。经验证,该菌对氧化乐果、氯氰菊酯和敌百虫也有一定的降解能力。  相似文献   

15.
为解决柠檬苦素脱苦问题,筛选了可降解柠檬苦素的菌株并优化该菌株的产酶条件。从多年生橘园的土壤和发酵时期的醋醅中筛选并分离出8株可降解柠檬苦素的菌株,对较好降解柠檬苦素的C-1-5、C-1-2-2、JJ-3菌株进行形态学观察和分子生物学鉴定,在单因素实验的基础上,选JJ-3菌株进行响应面法优化的发酵工艺。筛选得到的8株菌中C-1-5、C-1-2-2、JJ-3菌株的柠檬苦素降解率分别为27%、36%、38%。鉴定C-1-5菌株为纤维菌属(Cellulomonas sp.),JJ-3菌株和C-1-2-2菌株为苍白杆菌属(Ochrobactrum sp.)。单因素优化后C-1-5、JJ-3、C-1-2-2菌株柠檬苦素降解率分别提高至65.90%、72.79%、74.66%。通过响应面试验,JJ-3菌株最佳发酵工艺条件是:pH3.5,温度30℃,氮源为硝酸铵,菌接种量3×108 CFU/mL。在此工艺条件下,柠檬苦素降解率为78.90%。优化后的菌株具有较高的降解率,可为柠檬苦素酶的研究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16.
好氧处理法是一种有效的餐厨垃圾处理方法。借助摇瓶恒温振荡培养模拟生化处理的降解过程,从实验室所保存的高产酶菌株库中,筛选出在20 h可高效降解餐厨垃圾90%以上固型物的6株菌(BLE、BI1、BI2、LZM-B、B10-5和WL-BA-1),其中BLE和BI2两菌株可在20 h高效降解>90%的含有5.0%盐和6.0%油的餐厨垃圾;再者,经稳定性试验验证,菌株BLE和BI2连续12批次仍可对餐厨垃圾稳定降解,二者降解率均高于90%。经过分子生物学鉴定,确定BLE与BI2菌株均为Bacillus amyloliquefaciens。最后,对BLE和BI2菌株不同时间产生的水解酶进行分析,发现2株菌在发酵24 h内产酶均达到峰值,这是它们快速高效降解餐厨垃圾的重要原因。该研究可为餐厨垃圾快速减量化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7.
目的:在易被黄曲霉毒素B_1(AFB_1)污染的不同环境中,筛选能够降解AFB_1的菌株。方法:以香豆素为唯一碳源和能源进行AFB_1降解菌株的初筛,得到生长良好的菌株,分别与AFB_1标品(2.5μg/m L)共同作用进行复筛。对降解率最高的菌株通过形态以及16S r DNA序列分析,进行初步鉴定;并对胞外粗提液、菌细胞、胞内裂解物降解AFB_1进行研究。结果:从腐烂朽木中筛选出的菌株XY1降解AFB_1能力达71.91%。根据XY1菌株形态、16S r DNA序列同源性分析,初步确定菌株XY1为克雷伯氏菌(Klebsiella sp.)。胞外粗提液降解率为70.23%,菌细胞悬液降解率为8.26%,胞内裂解物的降解率为3.18%,表明菌株XY1的降解活性与胞外粗提液有关。结论:筛选到能高效降解AFB_1的克雷伯氏菌(Klebsiella sp.)XY1,XY1降解毒素的活性物质主要存在于胞外粗提液。  相似文献   

18.
产酯化脂肪酶微生物的筛选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罗丹明B透明圈法从广东、广西和海南采集的土样中筛选到658株透明圈比较明显的菌株,经发酵测定脂肪酶酶活,获得15株脂肪酶活力超过7U/mL的菌株,采用固定化脂肪酶粗酶制剂的方法进行酯化能力的测定,得到产生酯化脂肪酶能力较强的3个菌株GX-20、GX-35和GX-53,它们的酯化率分别为18.12%、20.65%和19.72%。其中的GX-35菌株经16SrDNA基因序列分析鉴定为Burkholderia cepacia。  相似文献   

19.
衣丹  姜伟  石红旗 《食品科技》2006,31(1):24-26
研究了无溶剂体系中脂肪酶催化共轭亚油酸(CLA)与甘油酯化反应制备共轭亚油酸油脂的影响因素。考察了酶量、体系水分、温度、时间等因素对酯化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适宜的工艺条件为:酶量1%、水分含量1%、温度60℃,在上述条件下反应24h,酯化率可达94.11%。通过筛筐旋转反应酶重复利用5次后酯化率仍达87.28%。研究了脂肪酶对共轭亚油酸异构体的底物选择性,结果表明,脂肪酶催化10,12-十八碳二烯酸酯化反应优于9,11-十八碳二烯酸。  相似文献   

20.
从餐馆隔油池废水中筛选分离得到一株能高效降解油脂的芽孢杆菌DK-1,经16S rDNA同源性序列分析,鉴定为解淀粉类芽孢杆菌,并进一步考察了菌株的生物量、油脂去除率、CODCr去除率及乳化活性等性能。实验结果表明,菌体的乳化指数为65%,在初始油脂质量浓度为5 g/L,CODCr为55 000 mg/L左右的模拟高含油有机废水中,该菌株能生长并快速降解油脂,在48 h内油脂去除率为97.3%,CODCr的去除率为91.9%。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