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 毫秒
1.
摘要 目的:通过控制性皮质撞击法,制作双侧前额叶中度损伤模型并观察其对大鼠的执行控制功能和空间学习与记忆功能的影响。 方法:4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成3组:正常对照组(n=10)、假手术组(n=10)、控制性皮质撞击(CCI)组(n=20)。CCI组大鼠应用控制性皮质撞击法制作双侧额叶打击颅脑创伤模型,其中打击速度:3.5m/s,打击深度:1.5mm,停留时间:400ms。于CCI后第4周末及第8周末分别进行GO/NO GO任务测试及水迷宫测试。 结果:造模前各组各测试均无显著差异。造模后第4周CCI组GO/NO GO任务测试可见正确率显著下降(P<0.01),造模后第8周,各组的正确率下降和造模前比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造模后定位航行实验可见各组潜伏期均有下降,对照组和假手术组下降有显著性差异(P<0.05),但CCI组无显著性差异;第4、8周,与对照组相比,CCI组则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造模后第4周空间探索实验可见,对照组和假手术组与造模前相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CCI组则有显著下降(P<0.01);造模后第8周,假手术组和CCI组与造模前相比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CCI组则与第4周相比也有显著差异(P<0.01)。 结论:应用CCI方法进行双侧前额叶撞击制备大鼠中度颅脑创伤模型,可以造成大鼠执行控制能力的显著下降,并对大鼠的空间学习和记忆能力均有严重影响。在伤后一定时间内,执行控制能力可能会有部分的自然恢复,但空间学习和记忆能力损害则可能进行性加重。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多巴胺D1受体在异动症(LID)发生机制中的作用。方法:复制成功的帕金森病(PD)大鼠35只,分为PD组13只,另22只应用复方左旋多巴治疗28d诱发LID大鼠模型,取12只为LID组。第29天取10只在复方左旋多巴治疗前15min腹腔注射MK-801(MK-801组)。采用微电极细胞外记录技术检测LID组大鼠纹状体棘状神经元(SMSNs)电生理活动。尾静脉注射多巴胺D1受体激动剂(SKF-38393)、拮抗剂(SCH-12280)观察神经元电生理活动变化。结果:LID组SMSNs的自发性电活动较对照组(10只正常大组)及MK-801组、PD组明显增多(P〈0.01和0.05),而对照组与MK-800组比较则差异无显著性意义。SKF-38393对LID组大鼠SMSNs自发性电活动的抑制作用呈浓度依赖性,LID组与对照组、MK-801组和PD组比较明显下降(P〈0.01和0.05),PD组与MK801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结论:LID大鼠SMSNs的自发性电活动增强,D1受体敏感性增高;通过SKF-38393可以阻抑或减轻LID的发生。  相似文献   

3.
目的 观察敲除腺苷A2A受体基因对慢性低O2高CO2模型小鼠前额叶皮质细胞凋亡以及磷酸化p38丝裂原活性蛋白激酶(p-p38MAPK)蛋白表达的影响。 方法 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16只腺苷A2A受体野生型(+/+)小鼠和16只腺苷A2A受体基因敲除型(-/-)小鼠各分为2个亚组,分别是对照-野生基因组、4周低O2高CO2-野生基因组(简称模型-野生基因组)、对照-基因敲除组、4周低O2高CO2-基因敲除组(简称模型-基因敲除组),每组各8只小鼠。将模型-野生基因组、模型-基因敲除组小鼠置于常压低O2高CO2动物舱内,舱内O2浓度维持在9%~11%水平,CO2浓度维持在5.5%~6.5%水平,每天干预8 h,每周干预6 d,持续干预4周。于4周制模结束后采用原位末端标记法(TUNEL)检测各组小鼠前额叶皮质细胞凋亡情况,采用蛋白免疫印迹法检测各组小鼠前额叶皮质磷酸化p38MAPK蛋白表达水平。 结果 两模型亚组前额叶皮质凋亡细胞数量均较相应的对照亚组明显增加(P<0.05),并且模型-野生基因组皮质凋亡情况较模型-基因敲除组更显著(P<0.05);两模型亚组前额叶皮质p-p38MAPK蛋白表达均较相应的对照亚组明显上调(P<0.05),并且模型-野生基因组p-p38MAPK蛋白表达上调幅度较模型-基因敲除组更显著(P<0.05)。 结论 敲除腺苷A2A受体基因能抑制慢性低O2高CO2模型小鼠前额叶皮质p38MAPK信号转导通路活化,减少前额叶皮质神经细胞凋亡,为改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认知功能提供更多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慢性酒精暴露对不同性别Wistar大鼠前额叶皮质htr3a mRNA表达水平及觅药行为的影响.方法 将24只雄性和24只雌性成年健康Wistar大鼠随机分为4组,雄性酒精组、雄性对照组、雌性酒精组、雌性对照组,每组12只,分别予以酒精或生理盐水处理15 d.采用条件性位置偏爱模型的条件性位置偏爱分值评价大鼠的觅药行为.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大鼠前额叶皮质htr3a mRNA表达水平.结果 雄性酒精组及雌性酒精组条件性位置偏爱分值、前额叶皮质htr3a mRNA表达水平均显著高于雄性对照组及雌性对照组(P<0.01),不同性别大鼠酒精组和对照组条件性位置偏爱分值、前额叶皮质htr3a mRNA表达水平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雄性和雌性酒精组条件性位置偏爱分值与前额叶皮质htr3a mRNA表达水平呈显著正相关(r=0.441,P<0.05).结论 Wistar大鼠慢性酒精暴露后前额叶皮质htr3amRNA表达水平升高,且与酒精觅药行为呈正相关;雄性与雌性Wistar大鼠慢性酒精暴露诱导的觅药行为、前额叶皮质htr3a mRNA的表达水平无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8周游泳训练对大鼠空间学习记忆能力的影响与环磷酸腺苷(cAMP)、环磷酸鸟苷(cGMP)信号传导途径的关系。方法:以大鼠为实验对象,采用Morris水迷宫法,研究8周游泳训练对大鼠空间学习记忆能力的作用;采用放射免疫法测定研究8周游泳训练对大鼠海马、前额叶皮质中cGMP、cAMP含量的影响。结果:①Morris水迷宫的测试表明,8周游泳训练后,大鼠的空间记忆能力有一定提高。②与安静组相比,8周游泳训练使大鼠海马cAMP水平非常显著性增加(P<0.01),cAMP/cGMP比值显著性增高(P<0.05),同时,前额叶皮质cAMP与cAMP/cGMP比值显著性增高(P<0.05)。结论:8周的游泳训练在提高大鼠空间学习记忆能力的同时伴有海马、前额叶皮质cAMP含量与cAMP/cGMP比值的变化,从而部分揭示了运动促进学习记忆能力提高的可能机制。  相似文献   

6.
摘要 目的:对代谢综合征(metabolism syndrome,MS)大鼠实施有氧运动和饮食干预,观察运动和高脂膳食对MS大鼠氧化应激反应(oxidative stress ,OS)的影响,探讨运动和饮食对MS大鼠心血管氧化应激作用的可能机制。 方法:70只雄性清洁级SD大鼠,随机抽取6只作为基础对照组(C),其余高脂高盐高糖饲养18周建立MS大鼠模型。MS模型大鼠随机分为普食安静(RC)、高脂安静(HC)、普食运动(RE)、高脂运动(HE)4组,每组6只。HE组和RE组行运动干预,HC组和HE组继续高脂饲料饲养,12周后同期处死。检测血清巨噬细胞趋化蛋白-1(MCP-1)、粘附因子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I(PAI-1)、氧化应激型氧化低密度脂蛋白(ox-LDL)、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eNOS)水平;检测心肌组织MCP-1、PAI-1、ox-LDL、eNOS及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α(PPARα)mRNA表达量。 结果:血清指标中,与C组比,HC与RC组ox-LDL、除RE组外MCP-1、HC组PAI-1、RC与RE组eNOS均显著升高(P<0.01);与HC组相比,HE与RE组ox-LDL和MCP-1、PAI-1所有组均显著降低(P<0.05,P<0.01)、eNOS RC与RE组显著升高(P<0.05,P<0.01);与RC组相比,HE与RE组MCP-1均显著降低(P<0.05,P<0.01);与HE组相比,RE组MCP-1显著降低(P<0.01),eNOS显著升高(P<0.01)。心肌组织中,与C组比,HC与RC组MCP-1、PAI-1显著升高,PPARα显著降低,RC、HE与RE组eNOS显著升高(P<0.01);与HC组相比,HE与RE组MCP-1、PAI-1及RC组PAI-1显著降低,HE与RE组eNOS、PPARα及RC组eNOS显著升高(P<0.05,P<0.01);与RC组相比,RE组MCP-1、PAI-1显著降低,eNOS、PPARα显著升高(P<0.05,P<0.01);与HE组相比,RE组MCP-1显著降低(P<0.01),eNOS显著升高(P<0.05);PPARα与MCP-1和PAI-1呈负直线相关(P<0.01)。 结论:MS大鼠氧化应激反应增强。运动和饮食干预均能降低MS大鼠心肌氧化应激反应。运动能提高氧化应激调节因子PPARα mRNA表达而饮食控制作用不大,PPARα mRNA表达增加进而调控MCP-1,PAI-1,eNOS mRNA的表达,可能是有氧运动抗氧化应激的机制。  相似文献   

7.
背景:脑缺血再灌注后,过度释放的兴奋性氨基酸可通过N-甲基-D-天冬氨酸(NMDA)受体激活内源性神经干细胞,促使其增殖、分化,修复神经细胞,但同时也导致细胞内钙离子超载,引起神经细胞的损伤。目的:观察NMDA受体拮抗剂MK-801浓度对脑缺血再灌注大鼠海马内源性神经干细胞增殖的影响。方法: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手术对照组及MK-8010.2,0.4,0.6,0.8,1.0,1.2mg/kg组。除正常对照组外,大鼠首先进行侧脑室插管,3d后进行4条血管阻断方法制备大鼠全脑缺血再灌注模型。在模型制作前30min按照不同浓度侧脑室注射MK-801。正常对照组和手术对照组侧脑室注射同剂量的生理盐水。免疫组织化学、RT-PCR技术检测各组脑海马nestin阳性细胞及其mRNA表达。结果与结论:MK-801浓度在0.8mg/kg以下时,用药组大鼠脑海马nestin mRNA及蛋白的表达与手术对照组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呈现高表达;当MK-801浓度达到0.8mg/kg时,与手术对照组相比,用药组大鼠脑海马nestin基因及蛋白的表达明显下降(P〈0.05),并随浓度的增高呈递减趋势。提示MK-801在浓度为0.6mg/kg时,即可抑制钙超载保护神经元,又有良好的刺激神经干细胞增殖作用。  相似文献   

8.
摘要 目的:观察牵伸联合低强度脉冲超声(low intensity pulsed ultrasound,LIPUS)对固定诱导的兔膝关节囊纤维化的影响,并明确牵伸联合LIPUS对兔膝关节源性挛缩的影响。 方法:选取新西兰白兔30只,随机分为以下5组,每组6只:对照组(C)、自然恢复组(NR)、LIPUS组(LT)、牵伸组(ST)、牵伸联合LIPUS组(CT)。C组不进行任何处理,其余4组将兔左膝关节伸直位固定6周后,再解除固定分为:NR组进行自然恢复,LT组进行LIPUS干预,ST组进行牵伸干预,CT组进行牵伸联合LIPUS干预。各组干预时间为4周,通过关节活动测量仪检测各组膝关节源性挛缩角度、马松(Masson)染色分析膝关节前囊胶原沉积百分比、蛋白质免疫印迹分析(Western blot)膝关节前囊内转化生长因子(TGF)-β1、α-平滑肌肌动蛋白(SMA)、Ⅰ型胶原(Collagen Ⅰ)、Ⅲ型胶原(Collagen Ⅲ)的蛋白表达水平。 结果:在干预4周后,与NR组比较,LT组、ST组、CT组均能有效减小膝关节源性挛缩角度(P<0.05);LT组、ST组、CT组均能减轻关节囊纤维化(P<0.05),表现为胶原沉积百分比降低(P<0.05)以及TGF-β1、α-SMA、Collagen Ⅰ、Collagen Ⅲ的蛋白表达水平降低(P<0.05)。值得注意的是,CT组取得最好的干预效果(与其他干预组相比均P<0.05)。 结论:牵伸联合低强度脉冲超声通过降低膝关节囊内胶原沉积和TGF-β1、α-SMA、Collagen Ⅰ、Collagen Ⅲ的蛋白水平表达来减轻关节囊的纤维化,继而改善膝关节源性挛缩角度。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利拉鲁肽(Liraglutide)对糖尿病合并脑缺血损伤大鼠的神经保护作用及其可能的机制。 方法:SD大鼠36只随机分为3组:假手术组(Sham组)、糖尿病大脑中动脉缺血组(DM+MCAO组)和利拉 鲁肽干预组(Liraglutide组)。糖尿病模型造模完成后1周,各组给予相应干预1周,再进行MCAO模型造 模。MCAO造模24 h后进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TTC染色法进行脑梗死体积测定,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 Toll 样受体 4(TLR4)和髓样分化因子 88(Myd88)蛋白的表达,荧光实时定量 PCR 法检测核转录因子κB (NF-κB)p65 mRNA的转录水平,ELISA法检测炎症因子白细胞介素(IL)-1β、肿瘤坏死因子(TNF)-α的浓 度。结果:DM+MCAO组和Liraglutide组注射链脲佐菌素1周后血糖显著升高(P<0.05),Liraglutide组注 射利拉鲁肽干预1周后血糖显著降低(P<0.05)。与DM+MCAO组相比,Liraglutide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 显著下降(P<0.05)、脑梗死体积显著降低(P<0.05)、TLR4和Myd88蛋白表达显著降低(P<0.05)、NF-κB p65 mRNA转录水平显著下降(P<0.05), IL-1β和TNF-α的水平显著降低(P<0.05)。结论:利拉鲁肽对糖 尿病合并脑缺血损伤有神经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通过抑制TLR4/Myd88信号通路介导的炎症反应。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少腹逐瘀汤加减治疗气亏血瘀型慢性放射性直肠炎的疗效。方法:选取2019年1~12月肛肠科收治的气亏血瘀型慢性放射性直肠炎患者30例,按照平行对照随机单盲法操作,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15例。治疗组采用少腹逐瘀汤加减保留灌肠治疗,对照组采用地塞米松+庆大霉素保留灌肠治疗。比较两组治疗2个疗程后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中医症状积分,血清TNF-α、IL-6水平,半年内复发率。结果:治疗组临床疗效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中医症状积分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且治疗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血清TNF-α、IL-6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且治疗组治疗后血清TNF-α、IL-6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随访半年,治疗组复发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少腹逐瘀汤加减能够显著降低气亏血瘀型慢性放射性直肠炎患者的血清TNF-α、IL-6水平,改善患者中医症状,提高临床疗效,降低复发率。  相似文献   

11.
目的 观察脉冲电磁场(PEMF)对椎间盘退行性病变(IDD)大鼠髓核A2A腺苷受体(A2AR)的调控效应,并探讨其对A2AR介导的活性氧(ROS)/PI3K/Akt信号通路的影响。 方法 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50只SD大鼠分为对照组、椎间盘退行性病变组(简称模型组)、A2AR激动剂CGS-21680治疗组(简称激动剂组)、PEMF组和PEMF联合CGS-21680治疗组(简称观察组)。除对照组外,其余各组大鼠均制成IDD动物模型。制模后激动剂组向L5-6椎间盘组织注射100 μl CGS-21680,PEMF组给予PEMF干预,观察组注射CGS-21680后再给予PEMF干预,PEMF干预时间为14 d。培养大鼠原代髓核细胞,将其分为对照组、IL-1β模型组(简称IL-1β组)、激动剂组、PEMF组和观察组,各组细胞干预方法同上。于制模8周后采用HE染色评估各组大鼠椎间盘组织病理形态变化,采用TUNEL染色评估髓核细胞凋亡情况,采用免疫组化/免疫荧光法测定8-OHDG表达,采用ELISA试剂盒等检测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及ROS含量,采用Western blot技术检测A2AR、PI3K、AKT及p-AKT蛋白水平。 结果 模型组大鼠髓核细胞明显皱缩、坏死,纤维环断裂;观察组纤维环完整,髓核结构基本趋于正常。激动剂组、PEMF组及观察组SOD水平及A2AR、PI3K、p-AKT、AKT蛋白含量均较模型组明显升高,MDA、ROS及8-OHDG表达均显著降低(P<0.05);并且观察组ROS水平亦显著低于激动剂组及PEMF组(P<0.05),p-AKT磷酸化水平则显著高于激动剂组及PEMF组(P<0.05)。细胞实验结果显示,激动剂组、PEMF组及观察组髓核细胞SOD水平、A2AR、PI3K、p-AKT、AKT蛋白含量均显著高于IL-1β组,MDA、ROS及8-OHDG水平均明显降低(P<0.05);并且观察组ROS表达亦显著低于激动剂组和PEMF组(P<0.05),A2AR蛋白含量及p-AKT磷酸化水平则明显高于激动剂组及PEMF组(P<0.05)。激动剂组、PEMF组及观察组髓核细胞Bax水平均较IL-1β组显著降低,Bcl-2表达则明显升高(P<0.05),并且观察组细胞凋亡率亦显著低于激动剂组和PEMF组,Bcl-2表达则显著高于激动剂组及PEMF组(P<0.05)。 结论 PEMF可通过上调A2AR活性,减少ROS生成,从而发挥抗氧化应激作用;联合A2AR激动剂能进一步激活PI3K/Akt磷酸化,下调促凋亡蛋白Bax水平,上调抗凋亡蛋白Bcl-2表达,从而抑制髓核细胞凋亡,减缓IDD恶性进展。  相似文献   

12.
目的:本课题观察胰高血糖素样肽-1( GLP-1)受体激动剂对2型糖尿病患者的治疗,通过对转氨酶、糖化血红蛋白、血脂及脂质运载蛋白-2的检测,探讨胰高血糖素样肽-1受体激动剂与血脂代谢间的关系,从而更有利于对2型糖尿病患者慢性并发症的控制。方法给药方法:两组初发2型糖尿病患者均口服二甲双胍1500 mg,根据治疗方式不同随机分成两组:二甲双胍联合GLP-1组(GL)24例,二甲双胍联合生理盐水组( NS)24例,共给药16周。试验中随访体重指数、转氨酶、糖化血红蛋白、血脂及载脂蛋白-2。试验前3周为导入期,均注射生理盐水1 ml,皮下注射;第4~7周GL组给予GLP-1受体激动剂5μg,每日2次;第8~16周给予GLP-1受体激动剂10μg,每日2次。结果(1)两组体重、体重指数、糖化血红均降低( P<0.05)。(2)GL组甘油三酯、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载脂蛋白-2明显降低(P<0.05),NS组无明显降低(P>0.05)。(3)GL组转氨酶明显降低(P<0.05)。结论二甲双胍或二甲双胍联合应用GLP-1受体激动剂均可降低初发2型糖尿病患者的体重及糖化血红蛋白。 GLP-1可更加显著地降低糖尿病患者甘油三酯、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脂质运载蛋白-2的水平。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运动训练联合地黄多糖对脑缺血再灌注大鼠神经功能恢复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 方法 选取SD大鼠60只,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在60只大鼠中取10只大鼠作为假手术组,剩余50只均建立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将造模成功的50只大鼠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模型组、运动训练组、地黄多糖10 mg组、地黄多糖20 mg组和地黄多糖40 mg组,每组10只大鼠。模型组、假手术组和运动训练组大鼠均每日喂服生理盐水,连续6周,运动训练组在此基础上增加为期6周的运动训练,地黄多糖10 mg组、地黄多糖20 mg组和地黄多糖40 mg组的运动方法同运动训练组,但将生理盐水替换为对应剂量的地黄多糖。干预6周后,评定6组大鼠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并采用Morris水迷宫实验对6组大鼠进行学习和记忆能力评价,同时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6组大鼠血清中的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1β(IL-1β)、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采用蛋白质定量(BCA)法测定蛋白含量,采用硝酸还原酶法检测NO含量,采用ELISA法检测SOD含量,采用硫代巴比妥酸(TBA)法检测MDA含量,采用蛋白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NF-κB通路中磷酸化p65(p-p65)、磷酸化核因子κB抑制蛋白α(p-IκBα)蛋白的表达。 结果 干预6周后,模型组、运动训练组和3个地黄多糖干预组(即地黄多糖10 mg组、地黄多糖20 mg组和地黄多糖40 mg组)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较假手术组均显著升高(P<0.05)。与模型组比较,运动训练组和3个地黄多糖干预组大鼠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均显著降低(P<0.05)。与运动训练组比较,3个地黄多糖干预组大鼠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均显著降低(P<0.05)。干预6周后,模型组的学习能力潜伏期显著高于假手术组的(60.32±10.02)s,记忆能力潜伏期亦显著低于假手术组的(P<0.05)。运动训练组和3个地黄多糖干预组的学习能力潜伏期均显著低于模型组,记忆能力潜伏期均显著高于模型组(P<0.05)。且3个地黄多糖干预组的学习能力潜伏期均显著低于运动训练组,记忆能力潜伏期均显著高于运动训练组(P<0.05)。干预6周后,模型组大鼠血清中的IL-6、IL-1β、TNF-α水平均显著高于假手术组(P<0.05)。与模型组比较,运动训练组和3个地黄多糖干预组大鼠血清中的IL-6、IL-1β、TNF-α水平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P<0.05)。3个地黄多糖干预组大鼠血清中的IL-6、IL-1β、TNF-α水平与运动训练组比较(P<0.05)。干预6周后,模型组大鼠的脑组织SOD活性较假手术组显著降低,而其NO和MDA水平则显著升高(P<0.05)。与模型组相比,运动训练组和3个地黄多糖干预组大鼠的脑组织SOD活性均显著升高,NO、MDA水平较模型组则显著降低(P<0.05)。3个地黄多糖干预组大鼠的脑组织SOD活性显著高于运动训练组,其NO、MDA水平则显著低于运动训练组(P<0.05)。干预6周后,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脑组织中的p-p65、p-IκBα蛋白水平显著增加(P<0.05);与模型组比较,运动训练组和3个地黄多糖干预组大鼠脑组织中的p-p65、p-IκBα蛋白水平均显著降低(P<0.05);3个地黄多糖干预组大鼠脑组织中的p-p65、p-IκBα蛋白水平较运动训练组均显著降低(P<0.05)。 结论 运动训练联合地黄多糖可修复脑缺血再灌注大鼠的神经功能,提高大鼠的学习和记忆能力,其作用机制可能与运动训练联合地黄多糖可降低氧化应激反应、抑制NF-κB通路激活和减缓炎症的进展有关。  相似文献   

14.
张俊  马将  李红  梅浩男  陶晓琳 《中国康复》2021,36(10):584-588
目的:观察低频重复经颅磁刺激(rTMS)对脑卒中后认知障碍(PSCI)及脂代谢的影响。方法:43例PSCI患者随机分为rTMS组21例和假刺激组(Sham组)22例。2组患者均给予常规康复治疗及认知功能训练,rTMS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健侧背外侧前额叶(DLPFC)1Hz、90%运动阈值的rTMS治疗,Sham组给予假刺激,治疗4周。于治疗前、治疗4周后采用简易精神状态量表(MMSE)和蒙特利尔认知量表(MoCA)对患者认知功能进行评估,并检测患者甲状腺激素和血脂水平。结果:治疗后2组患者MMSE评分、MoCA评分较治疗前均显著提高(P<0.05),且rTMS组患者MMSE评分、MoCA评分均显著高于Sham组(P<0.05)。rTMS组患者治疗后血清三碘甲状腺原氨酸(T3)、促甲状腺激素水平(TSH)较治疗前显著升高(P<0.05),总胆固醇(TCHO)水平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0.05)。结论:低频rTMS能改善PSCI患者的认知功能,并且能够升高血清T3、TSH水平,同时降低TCHO水平。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大鼠前额叶皮质、海马、杏仁核内胰高血糖素样肽-1 (glucagon-like peptide-1, GLP-1)受体在神经病理性疼痛大鼠焦虑样行为中的作用。方法:50只体重200~250 g的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Normal)、对照组(Sham)、SNL组、SNL+saline组、SNL+exendin-4组,每组10只,其中SNL+exendin-4组于术后第14~20 d鞘内给与GLP-1R激动剂exendin-4。采用左侧L_5脊神经结扎(spinal nerve ligation model, SNL)制备大鼠慢性神经病理性疼痛模型。采用von Frey监测大鼠机械性触诱发痛,采用高架十字迷宫测试和强迫游泳评价大鼠的焦虑样行为,Western blot观察五组大鼠前额叶皮质、海马、杏仁核内GLP-1R蛋白表达。结果:左侧L_5脊神经结扎大鼠在术后第3 d表现明显的机械痛阈降低,并持续至术后21 d,鞘内给予GLP-1R激动剂exendin-4后大鼠痛阈显著增加。SNL大鼠在高架十字迷宫中的开放臂进入次数百分比和开放臂停留时间百分比显著缩短,大鼠挣扎游泳时间较对照组显著降低,即出现了焦虑样行为,鞘内注射GLP-1R受体激动剂exendin-4,其挣扎游泳时间延长,在高架十字迷宫实验开放臂进入次数百分比和开放臂停留时间百分比均显著增加,即焦虑样行为改善;与对照组比较,SNL大鼠前额叶皮质、海马、杏仁核内的胰高血糖素样肽-1结合受体(glucagon-like peptide-1 receptor, GLP-1R)蛋白含量均显著下降,鞘内注射exendin-4后大鼠各脑区GLP-1R含量显著增高(P <0.05)。结论:长期慢性疼痛可诱导大鼠焦虑样行为,其机制可能是通过降低前额叶皮质、海马、杏仁核内的GLP-1R表达。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三七总皂苷(PNS)联合氨基胍(AG)对糖尿病(DM)大鼠肾脏的保护作用及其可能机制。方法 以链脲佐菌素(STZ)诱导DM大鼠模型,并随机分成DM模型组(D组)、PNS治疗组(P组)、AG治疗组(A组)和联合治疗组(P+A组),同时设立正常对照组(N组)。分别于第4、8周末应用荧光光谱法测定血清和肾皮质晚期糖基化终产物(AGEs)含量,行肾组织PAS染色测定肾小球平均截面积(MGA),并计算出肾小球平均体积(MGV)。同时检测血糖、尿量、24 h尿蛋白定量、肾功能,并测量体重、肾重、肾重/体重比值等。结果 (1)P+A组体重高于D组(P<0.05),而肾重、肾重/体重比值、尿蛋白定量、CCr、血清和肾皮质AGEs、MGA和MGV均低于D组(P<0.01和P<0.05);(2)P组CCr、血清和肾皮质AGEs、MGA、MGV、8周末时肾重/体重比值及4周末时尿蛋白定量均低于D组(P<0.01和P<0.05);(3)A组CCr、血清AGEs、MGA 、MGV和8周末时肾皮质AGEs均低于D组(P<0.01和P<0.05);(4)P+A组血清AGEs低于P、A组(P<0.01和P<0.05),肾皮质AGEs低于P组4周末时和A组(P<0.05),而8周末时MGA和MGV低于P、A组(P<0.05),肾重/体重比值低于A组(P<0.05)。结论 PNS和AG均能通过减少肾组织中AGEs的生成,对DM大鼠肾脏起保护作用。二者联用肾保护作用优于单一药物治疗。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高频(10Hz)重复经颅磁刺激(rTMS)对同时伴有认知障碍、失语症的脑卒中患者定向、视知觉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的疗效。方法:50例脑卒中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5例,2组患者均接受常规药物治疗及康复训练(认知、言语功能训练等),观察组于左侧前额叶背外侧皮质加以10Hz的rTMS治疗,对照组接受空白rTMS。治疗前和治疗4周后选用洛文斯顿作业疗法认知量表(Lotca)中定向和视知觉,改良Barthel指数(MBI)及事件相关电位P300对2组患者进行评定。结果:治疗4周后,2组Lotca定向、视知觉及MBI评分较治疗前均显著增加(均P<0.01),且观察组以上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均P<0.05);2组P300的潜伏期均较治疗前显著缩短(均P<0.01),波幅较治疗前均显著增大(均P<0.01),且观察组P300的潜伏期较对照组更短(P<0.01),波幅较对照组更高(P<0.01)。结论:高频rTMS治疗能有效促进认知障碍合并失语症脑卒中患者定向、视知觉及ADL能力的恢复。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不同剂量阿托伐他汀治疗急性缺血性卒中的临床疗效. 方法 将广州市红十字会医院在2010年1月至2012年7月收治的168例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分为3组:每组各56例;Ⅰ组患者给予阿托伐他汀20 mg/d,Ⅱ组患者给予阿托伐他汀10 mg/d,Ⅲ组患者为空白对照组,持续治疗并随诊9个月.比较治疗前后3组患者的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踝臂指数(ABI)、颈动脉内中膜厚度(CIMT)水平及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情况. 结果 Ⅰ、Ⅱ组患者治疗后的LDL-C水平均显著低于治疗前(P均<0.05),同时Ⅰ、Ⅱ组患者的LDL-C水平均显著低于Ⅲ组患者(P均<0.05),且Ⅰ组患者LDL-C水平比Ⅱ组下降更明显(P<0.05).治疗9个月后,Ⅰ组患者ABI及CIMT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治疗后Ⅰ组患者的不良事件发生率均显著低于Ⅱ、Ⅲ组(P均<0.05).3组患者均没有发生严重的不良反应.结论 20 mg/d剂量的阿托伐他汀可以有效降低LDL-C水平,显著提高ABI水平及降低颈动脉内中膜厚度,还可显著降低脑血管不良事件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肺纤维化小鼠血清中IFN-γ、IL-4、TNF-α的含量、生化指标,探讨地塞米松干预治疗肺纤维化的作用机理。方法昆明小鼠30只随机分为空白组、博莱霉素(BLM)组、地塞米松(DXM)组。采用气管内注入BLM复制肺纤维化模型,造模后第2天使用地塞米松药物干预治疗,第14天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血清IFN-γ、IL-4、TNF-α及羟脯氨酸(HYP)含量。结果与空白组相比较,BLM组大鼠血清IFN-γ含量降低,IL-4、TNF-α的含量升高(P〈0.05),BLM组各时间点Hyp含量有明显增加(P〈0.01)。DXM与BLM组Hyp相比较,Hyp含量于第14天和第28天有明显下降(P〈0.05)。结论应用地塞米松可以明显减轻大鼠肺纤维化进程,不仅降低Ⅱ型细胞因子(IL-4)含量,而且升高Ⅰ型细胞因子(IFN-γ)及TNF-α含量,从而调整Ⅰ型/Ⅱ型细胞因子平衡及TNF-α表达抗纤维化作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丘脑电刺激对脑外伤后昏迷大鼠的促醒作用及其可能机制。 方法 选取健康成年Wistar种系大鼠45只,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假刺激组和刺激组,每组15只,观察其行为学变化,并通过免疫荧光和Western blot技术检测各组大鼠前额叶皮质组织中去甲肾上腺素α1受体(α1R)的含量。 结果 刺激组中 15 只大鼠全部出现翻正反射,假刺激组仅 8 只大鼠出现翻正反射;将各组大鼠前额叶皮质区α1R含量进行比较,发现刺激组α1R含量水平显著高于假刺激组(P<0.05)。 结论 丘脑电刺激可改善脑外伤后昏迷大鼠的意识状态水平,对促进脑外伤后昏迷大鼠觉醒有积极作用,其机制可能与前额叶皮质去甲肾上腺素α1R表达水平上调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