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文从位错源开动条件和ν=c_0(τ/τ_0))~m的关系式出发,利用硅单晶中孤立位错运动的实验数据,计算模拟了在恒定应力作用下有源位错群的滑移运动,得出: 1.有源位错群中领先位错的运动速度(v_1)与孤立位错的运动速度(v_(iso))之比约等于1.36,这和实验结果比较接近。2.在有源位错群中,位错的平均速度等于v_(iso)。3.在有源位错群中,位错的平均密度与外加应力成正比,位错源产生位错的速率dN/dt∝τ_α~(m 1)e~(-(Q/kT)  相似文献   

2.
巴图  雷琼芝 《金属学报》1981,17(2):177-184
本文从位错源开动条件和ν=c_0(τ/τ_0))~m的关系式出发,利用硅单晶中孤立位错运动的实验数据,计算模拟了在恒定应力作用下有源位错群的滑移运动,得出: 1.有源位错群中领先位错的运动速度(v_1)与孤立位错的运动速度(v_(iso))之比约等于1.36,这和实验结果比较接近。 2.在有源位错群中,位错的平均速度等于v_(iso)。 3.在有源位错群中,位错的平均密度与外加应力成正比,位错源产生位错的速率 dN/dt∝τ_α~(m+1)e~(-(Q/kT)  相似文献   

3.
提出超细晶材料的三叉晶界处晶界位错塞积的结构转变能量模型.运用该能量模型,计算体系的晶界位错塞积能量,分析塞积头位错的结构转变的临界几何条件和力学条件,讨论塞积位错的数密度和三叉晶界处的二个分解位错Burgers矢量之间的角度对头位错转变模式的影响.结果表明,当晶界位错在三叉晶界处塞积,只要这二个位错Burgers矢量...  相似文献   

4.
2Cr13钢高周疲劳微塑性损伤特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2Cr13马氏体不锈钢高周疲劳载荷作用下微观塑性变形的演变过程,在三种选定循环载荷作用下,在疲劳裂纹萌生前试样一直处于弹性变形阶段,而且弹性模量基本不变,在1/2寿命时,普遍观察到局部微观考变形特征。有些板条内存在含扭折对的平行螺位错束或十字交叉网状位错组态,一些细长碳化物周围塞积了棱柱或滑移型位错环。达到疲劳寿命时,有些区域内形成位错胞状结构,经过高周疲劳实验的薄膜试样在透射电镜下进行动态  相似文献   

5.
对Al-1Si-0.3Mg和Al-7Si-0.3Mg合金在-80~20℃拉伸过程中的断裂行为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随着温度的降低Al-1Si-0.3Mg合金的抗拉强度、屈服强度及伸长率均呈上升趋势;Al-7Si-0.3Mg合金的抗拉强度和屈服强度上升,伸长率却明显下降;拉伸过程中Al-1Si-0.3Mg合金中位错在晶界塞积,易使相邻晶粒内位错源启动,使合金具有较高的塑性;Al-7Si-0.3Mg合金的位错在Si相边界塞积,使相邻晶粒内位错源难以启动,从而造成合金具有较高的强度。  相似文献   

6.
利用夏比冲击试验测定了12Cr2Mo1R钢的韧脆转变温度,并通过SEM、XRD、光学显微分析等方法对该钢在低温下的韧脆转变机理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12Cr2Mo1R钢的韧脆转变温度(FATT50)约在-95 ℃左右,在低温环境下12Cr2Mo1R钢中的位错运动受到抑制,造成位错在碳化物前发生塞积,萌生微裂纹,最终在外力作用下发生穿晶脆性断裂,符合Stroh位错塞积理论。  相似文献   

7.
超高强度18Ni无钴马氏体时效钢的力学性能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研究了2000MPa级18Ni无钴马氏体时效钢的热处理对微观结构和力学性能的影响,并对无钴马氏体时效钢的强韧化机理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固溶态18Ni无钴马氏体时效钢的硬度几乎不受固溶温度和固溶时间的影响;峰时效时屈服强度达到2000MPa以上,δ和KIc分别为9%,70Ma·m1/2,强度和韧性达到最佳配合.TEM观察表明,18Ni无钴马氏体时效钢通过在高密度位错基体中时效析出纳米尺度沉淀相Ni3(Mo,Ti)而实现强韧化,沉淀强化遵循Orowan位错绕过机制.  相似文献   

8.
研究了2Cr13马氏体不锈钢高周疲劳载荷作用下微观塑性变形的演变过程。在三种选定循环载荷作用下,在疲劳裂纹萌生前试样一直处于弹性变形阶段,而且弹性模量基本不变。在1/2寿命时,普遍观察到局部微观塑性变形特征。有些板条内存在含扭折对的平行螺位错束或十字交叉网状位错组态,一些细长碳化物周围塞积了棱柱或滑移型位错环。达到疲劳寿命时,有些区域内形成位错胞状结构。经过高周疲劳实验的薄膜试样在透射电镜下进行动态拉伸原位观察结果表明,微裂纹易在细长碳化物处萌生,沿位错胞壁或板条界扩展后与主裂纹汇合。高周疲劳过程中局部微观塑性耗散造成一定程度的微观结构损伤,裂纹穿过这些区域只需消耗很少的塑性功  相似文献   

9.
采用等通道挤压(ECAP)对AZ91镁合金在预热温度为350、400、450、500 ℃下进行了2、4、6、8、10道次的挤压.采用光学显微镜和透射电子显微镜分析了试样经过不同的变形工艺的显微组织变化.结果表明,随着挤压道次和变形温度的增加,ECAP变形后的试样表面形态愈加平滑光洁,晶粒可细化到几微米,在透射电镜下观察ECAP后的显微组织,晶粒内部出现高密度位错,产生位错塞积.第二相粒子阻碍位错运动,从而促进动态再结晶,对细化晶粒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0.
由于超高强马氏体钢零件安全服役期发生开裂,因而对失效及非失效的零件、基材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通过恒应变试验中的U型弯梁试验得知失效及非失效的零件的基材都具有良好的抗氢致延迟开裂能力。基材由于生产工艺的差异造成组织结构不同,开裂基材组织为片状马氏体,未开裂基材组织为板条状马氏体。在加工成相同零件时,由于马氏体的组织结构差异,造成加工成形过程中内部协同变形均匀程度不同,开裂件内残留较大应力,且开裂件组织内部形成大量位错塞积后造成应力集中,局部应力率先达到极限,最终引发开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