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观察中药穴位贴敷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90例患者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随机分成两组,穴位敷贴治疗组60例,安慰剂贴敷对照组30例,分别在中脘穴给予贴敷治疗,疗程2周。结果:治疗组治疗后1周、2周、治疗结束4周后尼平消化不良指数与治疗前比较均有显著降低,有统计学意义(P0.01),对照组与治疗前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110);两组患者除了治疗组有3例脱落,对照组有5例脱落,未能坚持完成疗程,其余82例患者均进行了治疗后的安全性评价。通过治疗过程中生命体征检测和穴位贴敷过程中出现的皮疹、皮肤不适、皮肤瘙痒、皮肤潮红和水泡不艮反应观测,无1例贴敷不良反应发生。结论:穴位贴敷治疗组对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可以取得较好的疗效,其疗效明显好于对照组,而且穴位贴敷疗法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是十分安全的。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中药穴位贴敷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疗效。方法治疗组采用莱菔子等中药贴敷中脘穴,对照组采用淀粉加赋型剂组成的安慰剂贴敷中脘穴,治疗方法相同。结果治疗组治疗后、随访时尼平消化不良指数与治疗前比较均有降低(P0.01),治疗前后及治疗前随访时差值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治疗组治疗后、随访时SF-36生活质量评分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药穴位贴敷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3.
《光明中医》2021,36(9)
目的观察基于子午流注纳子法补益脾肾的穴位贴敷对治疗晚期恶性肿瘤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将确诊为晚期恶性肿瘤的8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40例和治疗组40例,对照组给予止痛、营养支持等最佳支持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遵循子午流注理论加用中药穴位贴敷治疗,每日2 h,共14 d,对比2组患者治疗后的总有效率。结果治疗1个疗程后,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 0.05),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基于子午流注纳子法行补益脾肾的穴位贴敷,能有效提高晚期恶性肿瘤患者的生活质量,改善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究中药汤剂口服联合健脾益气穴位贴敷治疗餐后不适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餐后不适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中药汤剂联合健脾益气穴位贴敷观察组和中药汤剂对照组各40例,治疗28天后观察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2.5%,对照组总有效率75.0%,2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总积分低于对照组,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健脾益气穴位贴敷治疗在缓解功能性消化不良餐后不适综合征临床症状方面效果更佳。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子午流注择时自制通便贴穴位贴敷治疗老年胸、腰椎压缩性骨折后气滞型功能性便秘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16例老年胸、腰椎压缩性骨折后气滞型功能性便秘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62例,采用子午流注择时自制通便贴穴位贴敷治疗;对照组54例,口服四磨汤口服液进行治疗;观察起效时间、排便时间和大便性状改变,对比两组患者的疗效差异。结果:治疗组62例,治愈45例,好转11例,未愈6例,总有效率为90.3%;对照组54例,治愈28例,好转10例,未愈16例,总有效率为70.4%,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子午流注择时自制通便贴穴位贴敷治疗老年胸、腰椎压缩性骨折后气滞型功能性便秘操作简便,疗效确切,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依据中医传统学说子午流注理论对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后腹胀患者进行择时穴位贴敷的治疗效果。方法将90例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后腹胀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5例。对照组从术后第1天开始,取双侧下肢足三里、上巨虚、下巨虚穴,按照常规时间进行穴位贴敷,每次2 h,每日1次;观察组早上7时~9时进行穴位贴敷,贴敷穴位、贴敷保留时间及贴敷药物均与对照组相同,2组均连续干预4 d。观察2组肠鸣音恢复时间、肛门首次排气时间、排便时间以及贴敷干预后24、48 h腹胀程度。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的肠鸣音恢复时间、肛门首次排气时间、排便时间均明显缩短(P0.05);贴敷干预后24 h,2组腹胀程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贴敷干预后48 h,2组腹胀程度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子午流注理论指导下的择时穴位贴敷疗法能有效促进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后胃肠道功能恢复,促进排气、排便。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究健脾理气法内服中药汤剂配合外用中药穴位贴敷治疗餐后不适综合征型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1例餐后不适综合征的患者随机分为西药组(口服吗丁啉治疗)41例、中药组(口服中药汤剂治疗)40例、中药联合穴贴组(口服中药汤剂联合外用穴位贴敷治疗)40例,治疗28 d后进行临床疗效观察。结果:1)3组治疗前症状积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症状积分中药联合穴贴组明显低于中药组以及西药组(P0.05);2)中药联合穴贴组总有效率为92.5%,中药组总有效率为82.5%,西药组总有效率为80.5%。经组间两两比较发现,中药联合穴贴组临床疗效优于其他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健脾理气法内服中药汤剂配合外用中药穴位贴敷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餐后不适综合征能较好的缓解临床症状,且疗效优于西药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子午流注择时及自制药粉穴位贴敷在跟骨骨折术后痛症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科室跟骨骨折住院患者5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给予常规的痛症护理治疗方案;治疗组在各项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子午流注择时选择穴位及自制药粉穴位贴敷操作。比较两组治疗护理后的疼痛评分情况及患者对痛症治疗的满意度评价。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在VAS疼痛评分分析上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患者痛症治疗护理的满意度优于常规治疗的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子午流注择时中药穴位贴敷能有效地缓解跟骨骨折术后的疼痛并提高患者对痛症治疗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穴位贴敷治疗终末期胃癌腹胀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确诊终末期胃癌并有腹胀症状的患者120例随机分为试验组60例和对照组60例,对照组给予促胃动力药、助消化药,试验组在此基础上加用穴位贴敷中脘和神阙穴,每日4~6 h,共7天。观察2组治疗腹胀的有效率。结果 2组比较存在明显差异,其中试验组总有效率为81. 67%,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8. 33%,较对照组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加用穴位贴敷对终末期胃癌腹胀患者疗效更佳。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穴位贴敷治疗脾胃虚寒型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64例脾胃虚寒型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随机分为穴位贴敷组(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2例。对照组采用西药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增加穴位贴敷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和症状改善情况。结果:治疗组患者治疗后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临床症状评分均有改善,且治疗组改善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穴位贴敷治疗脾胃虚寒型功能性消化不良临床疗效显著,可较好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子午流注择时穴位贴敷配合耳穴贴压对老年功能性便秘(气阴两虚型)的应用效果。方法将72例符合纳入标准的气阴两虚型老年功能性便秘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6例,试验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子午流注择时穴位贴敷配合耳穴贴压法,对照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不择时的穴位贴敷和耳穴贴压。通过比较2组患者的总体疗效和便秘患者生存质量量表评分(PAC-QOL量表)的方式进行效果评价。结果试验组和对照组的临床疗效以及试验组干预前后、试验组和对照组干预后的便秘患者生存质量量表评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子午流注择时穴位贴敷配合耳穴贴压对改善老年气阴两虚型功能性便秘有较好疗效,值得进一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评价子午流注低频治疗仪联合子午流注穴位贴敷治疗膝骨关节炎(KOA)的临床疗效。方法:将KOA患者120例分为3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予中药穴位贴敷治疗,观察1组予子午流注择时普通穴位贴敷治疗,观察2组予子午流注低频治疗仪联合子午流注穴位贴敷治疗。治疗2周后,观察3组患者综合疗效、视觉模拟评分量表(VAS)评分、西安大略和麦克马斯特大学骨关节炎调查表(WOMAC)评分及膝关节功能影响指数(Lequesne MG)评分。结果:总有效率观察2组为92.5%(37/40),观察1组为87.5%(35/40),对照组为77.5%(31/40),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2组VAS评分、Lequesne MG评分、WOMAC评分均优于观察1组、对照组(P<0.05);3组VAS评分、Lequesne MG评分、WOMAC评分治疗前后组内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子午流注低频治疗仪联合子午流注穴位贴敷可以有效缓解KOA疼痛症状,对关节僵硬、关节活动度等症状有一定的疗效。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肺癌患者使用穴位贴敷配合子午流注法治疗咳嗽的疗效。方法将64例肺癌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2例,观察组使用穴位贴敷配合子午流注法并使用肺癌中医护理方案进行护理,对照组只使用肺癌中医护理方案护理,一周后进行反馈,观察患者的咳嗽情况。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穴位贴敷配合子午流注法对肺癌患者的咳嗽有较好的疗效,可以用于临床并推广。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自拟咳停膏子午流注穴位贴敷对痰热型咳嗽的治疗效果、病人满意度、住院费用、住院天数及安全性,提出并实施有专科特点的中药膏剂子午流注穴位贴敷中医护理流程和规范。方法:将200例痰热型咳嗽病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100例,实验组在中、西医常规治疗及护理的基础上,加用自拟咳停膏子午流注穴位贴敷治疗及穴位贴敷护理;对照组在中、西医常规治疗及护理的基础上,加用苦荞面膏子午流注穴位贴敷护理。2组均治疗10 d后评定结果。结果:实验组总有效率为96%,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5%,2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实验组总满意率为99%,对照组总满意率为86%,2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实验组的住院费用及住院天数均少于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2组治疗后皮肤、心电图、肝肾功能和大小便常规检查均无异常发现。结论:自拟咳停膏子午流注穴位贴敷治疗痰热型咳嗽疗效显著,安全无毒副作用;能缩短住院天数,降低住院费用,提高病人满意度;本课题提出并实施有专科特点的中药膏剂子午流注穴位贴敷中医护理流程和规范是科学的、可行的。  相似文献   

15.
穴位埋线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60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观察穴位埋线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疗效。方法:将90例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随机分为穴位埋线组和对照组,穴位埋线取穴为:中脘、天枢、肝俞、足三里、脾俞透胃俞。对照组服用西沙比利。结果:治疗组的临床治愈率为43.33%,对照组为26.67%,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穴位埋线能明显改善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的症状。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分析中药穴位贴敷对阑尾炎术后发生腹胀患者的影响及效果。方法:将128例患者按照随机单盲法分为两组,两组均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加用中药穴位贴敷。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治疗效果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中药穴位贴敷对阑尾炎术后腹胀有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子午流注穴位贴敷联合西药对冠心病胸闷胸痛的患者应用效果。方法:将60例冠心病胸闷胸痛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30例,两组均给予冠心病常规治疗和护理,对照组在午未时之外的时间进行穴位贴敷,观察组在按子午流注法原理于午未时(11:00~15:00)进行穴位贴敷,两组疗程均为7d。比较两组干预后胸闷胸痛变化,并比较两组治疗有效率和平均住院天数。结果:观察组平均每天胸闷胸痛次数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平均住院天数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子午流注穴位贴敷联合西药能有效缓解冠心病患者胸闷胸痛的症状,提高治疗效果,缩短平均住院日,提高患者生命质量。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中药穴位贴敷对妇科腹腔镜术后患者腹胀缓解的护理效果。方法将120例腹腔镜术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60例。治疗组采用中药穴位贴敷缓解腹腔镜术后患者腹胀,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缓解腹腔镜术后患者腹胀,观察两组首次排气的时间和排气后腹胀缓解的程度。结果治疗组首次排气时间早于对照组,腹胀缓解率比对照组高。结论中药穴位贴敷能快速有效缓解妇科腹腔镜术后患者腹胀。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中药穴位贴敷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上腹痛、上腹部不适、上腹部烧灼感、餐后胀满或消化缓慢、上腹部胀气5个主要临床症状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0例患者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随机分成两组,穴位敷贴治疗组60例,安慰剂贴敷对照组30例,分别在中脘穴给予贴敷治疗,疗程2周。结果:治疗两周后、治疗结束4周后的上腹痛、上腹部不适、上腹部烧灼感、餐后胀满或消化缓慢、上腹部胀气5项组内比较有显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提示敷贴疗法可以改善FD的主要症状,且具有远期疗效。对照组上腹部不适组内比较有显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其他症状与治疗前比较无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非药物敷贴可以改善上腹部不适症状。结论:穴位贴敷疗法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上述5个主要临床症状的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中药穴位贴敷治疗儿童中枢介导的腹痛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符合罗马Ⅳ标准的功能性腹痛患儿300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应用自拟腹痛贴神阙、中脘穴贴敷,对照组应用双歧杆菌三联活菌片、山莨菪碱片治疗,疗程为2周~3周。门诊随访半年。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0.67%,对照组总有效率80.00%,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自拟腹痛贴神阙、中脘穴贴敷治疗儿童功能性腹痛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