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热泵微波联合干燥及其在农副产品干燥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热泵微波干燥的实用性及其性能进行了模拟分析和试验研究。试验及计算结果吻合较好。分析了空气旁通率、压缩机转速及空气质量流量等主要设计及运行参数对干燥性能的影响。与蒸汽加热干燥比较的结果表明:通过精心设计,可使热泵微波干燥系统的能耗与蒸汽加热干燥。  相似文献   

2.
为了探讨蔗渣干燥特性,利用功率分别为中火档、中高火档的微波对蔗渣进行微波干燥,同时分别在90℃、100℃的条件下进行热风干燥实验对比,研究了不同干燥方法蔗渣的干燥特性,计算了不同实验条件下的有效水分扩散系数。结果表明:整个干燥过程,微波干燥相对于热风干燥时间缩短了80%以上;热风干燥、微波干燥蔗渣的平均绝干含水量分剐为7.56%、0.98%;在实验条件范围内,微波干燥过程内部水分扩散速度较热风干燥速度要大。  相似文献   

3.
红外干燥方式对紫甘蓝干燥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采用干燥方式可延长紫甘蓝货架期,红外干燥具有较强的穿透能力,适合叶片型蔬菜的干燥。但是红外干燥时,干燥参数设置不合理,反而会带来一些副作用,对干制品品质产生一定的影响。因此,研究了不同干燥温度(40℃、50℃、60℃、70℃和80℃)、红外辐射距离(5 cm、11 cm和16 cm),红外辐射功率(225 W、450 W、675 W、900 W和1125 W)以及风速(10 m/s、20 m/s和26 m/s)对紫甘蓝干燥速率、复水率和褐变程度的影响。干燥温度越高,紫甘蓝干燥速率越快。不同红外辐射距离、辐射功率和风速对样品干燥速率影响不太明显。另外,干燥温度和辐射功率对样品复水率影响较大,随着温度升高,复水率增加;当辐射功率为675 W时,复水率最大。鉴于温度和能耗的关系,选择60℃作为干燥温度、11 cm为红外辐射距离、675 W作为红外辐射功率以及20 m/s为干燥风速,该研究为红外干燥技术的广泛应用提供了借鉴标准。  相似文献   

4.
介绍了测定不同树种木材干缩特性和干燥特性、拟订干燥基准及选择干燥工艺的方法,为研究制定木材干燥工艺提供了一套较完整的方案.  相似文献   

5.
阐述了过热蒸汽干燥技术研究现状以及干燥特性,并且对木材过热蒸汽干燥和常规干燥进行了对比,最后对木材过热蒸汽干燥技术提出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6.
微波与热风组合干燥对板栗干燥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为得到较好的爆壳脱衣效果、延长贮存时间,对板栗进行微波与热风组合干燥。本试验分析了微波干燥功率对板栗爆壳脱衣效果和熟化程度的影响以及热风干燥温度对板栗熟化程度和保存情况的影响。并得出了板栗的微波与热风组合干燥的优化参数。  相似文献   

7.
研究不同干燥温度、风速、物料盒宽度和喷嘴高度对山楂气体射流冲击干燥特性及有效水分扩散系数的影响,采用7 种数学模型拟合实验数据,得到了用于描述山楂气体射流冲击干燥的最适数学模型。结果表明:山楂的气体射流冲击干燥主要属于降率干燥。干燥温度对山楂的干燥曲线和干燥速率曲线均具有显著影响,而风速、物料盒宽度以及喷嘴高度对山楂的干燥曲线和干燥速率曲线的影响均不显著。山楂的气体射流冲击干燥有效水分扩散系数随着风温和风速的增加而增加,随着物料盒宽度和喷嘴高度的增加而降低,且最高有效水分扩散系数为9.271×10-8 m2/s。在实验范围内最适宜于描述山楂在气体射流冲击干燥过程中含水率变化规律的数学模型是Page和Modified Page模型。  相似文献   

8.
山楂热风干燥工艺研究   总被引:14,自引:3,他引:11  
报导了不同干燥条件下,山楂脱水不存在恒速降速阶段的情况,并从理论上分析了几个变量对干燥速率的影响,探讨了干燥机理。  相似文献   

9.
木材干燥特性及干燥工艺研究方法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测定不同树种木材干缩特性和干燥特性、拟订干燥基准及选择干燥工艺的方法,为研究制定木材干燥工艺提供了一套较完整的方案。  相似文献   

10.
以新鲜胡萝卜为研究对象,采用太阳能低温吸附干燥系统为试验设施,探讨干燥温度、相对湿度、干燥介质流速、载样量、胡萝卜切片厚度对胡萝卜太阳能低温吸附干燥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胡萝卜太阳能低温吸附干燥过程可以分为3个阶段:调整、恒速、降速干燥阶段;其中干燥温度对胡萝卜干燥的速率影响最显著,如50℃比10℃节时达59.7%,各因素对胡萝卜干燥的影响的主次顺序为干燥温度>相对湿度>干燥介质流速>切片厚度>载样量;采用数学软件选用3种模型对试验数据进行计算拟合,胡萝卜干燥数学模型与Page模型拟合程度最高,胡萝卜太阳能低温吸附干燥数学表达式为MR=exp(-0.011666 t^1.62715);此模型的建立为脱水胡萝卜太阳能低温吸附干燥的生产应用提供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11.
耐破度可以间接反映绒毛浆板起绒能耗的大小,干蓬松度与绒毛浆耐压保液能力有关.本文对影响绒毛浆耐破度及干蓬松度的因素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影响耐破度各因素主次顺序为:抄造温度>解键剂用量>混合时间,影响绒毛浆干蓬松度各因素主次顺序为:解键剂用量>抄造温度>混合时间.  相似文献   

12.
目的 为了解径向常温通风仓囤花生干燥特点及作业性能。方法 使用不同功率(4、2.2 kW)离心风机与不同容量(3.8、2.25 m3)圆筒仓体组合的径向常温通风仓囤对湿花生荚果进行干燥,并对比分析不同组合模式间花生荚果的水分变化及能耗,以此来判断干燥设备的性能。结果 阴雨天气条件下,使用2.2 kW离心风机与3个容量为2.25 m3圆筒仓体的径向常温通风仓囤组合可有效干燥湿花生荚果,同时干燥单位质量花生荚果所需能耗较小,为5.02×105~5.43×105 J/kg,是最优组合;在干燥过程中,沿通风方向介质空气温度逐渐降低、相对湿度增大,从而导致外层物料的干燥起始时间较内层晚,同时风量是影响干燥速率的主要因素,风量越大,干燥速率越快。结论 2.2 kW离心风机与3个容量为2.25 m3圆筒仓体的径向常温通风仓囤组合为最优选择,此干燥设备操作简便、投资小,干燥效果良好,可为今后花生荚果干燥的发展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3.
简要介绍了我国冻干设备和冻干食品的发展现状及发展新疆冻干食品的前景。  相似文献   

14.
为获得干燥品质好的莲藕干最佳生产工艺,以莲藕为原料,采用微波-热泵联用的干燥方式,在单因素基础上,设计正交试验,分析微波干燥时间、微波干燥功率及热泵干燥温度对莲藕干燥复水比、色差及硬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制取莲藕干的最佳工艺条件为:微波干燥功率5.5 W/g、微波干燥时间120 s、热泵干燥温度40℃。在此条件下得到的莲藕的品质为:复水比5.8、色差18.15、硬度8750。试验结果为莲藕干产业化生产提供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15.
食品的介电特性在食品干燥过程中的在线无损检测技术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选用标准蔗糖、新鲜胡萝卜、葱、蘑菇和生菜为原料,研究干燥过程中原料电特性参数电容和水分含量的变化规律以及它们之间的相关性。结果表明60℃温度下热风干燥几种新鲜蔬菜,其水分含量随着干燥时间的延长而下降,到一定的水分含量后质量不再发生变化,电容的变化趋势与水分的变化相同,质量不变时电容也趋于恒定,两者之间存在极显著的线性正相关性,说明干燥过程中水分含量的测定可以用检测相对应点的电容值来计算,从而实现在线、无损监控食品干燥过程。  相似文献   

16.
韩建春  闫莉丽  陈成 《肉类研究》2007,(11):36-38,30
本文主要是介绍了虹鳟鱼的加工过程中通过对加工时间的控制来观察对肉的嫩度及感观的影响。随着腌制时间的增加,产品感观评分增加,但是当腌制时间继续延长,感观评分急剧下降,一般在40~60min为益。干燥时间对鱼肉嫩度的影响比较大,随着干燥时间的延长,鱼肉中的水分大量流失,肉嫩度值增加;干燥100~140min对于产品的感观评价较好。最后确定出烘干时间对于产品的嫩度和感观评价影响最明显,腌制时间次之,确定出最佳工艺参数,即腌制50min,干燥120min,熟制90min,烟熏液浓度0.1%.  相似文献   

17.
目前国内卡拉胶生产厂家生产过程中的干燥工序都用日晒方法,尚没有采用干燥设备的成功经验.文中通过对卡拉胶干燥特性曲线的研究,证明其干燥速率曲线无明显的恒速干燥段等特点,进而选择流化床干燥器用于卡拉胶的干燥,并通过详实的计算和对设备的相应改造,给出了一定经济规模卡拉胶生产线干燥工序的设备设计和设备简图.  相似文献   

18.
通过干燥的方法使酵母细胞脱水并进入休眠状态即固态活性干酵母,其储运方便,且可长期保存,广泛应用于酿酒、烘焙、生物防治等方面。在制备活性干酵母的过程中菌体干燥是一个重要环节,文章介绍了成本低、可行性高、能够长时间保存且能耗小的真空干燥、喷雾干燥、流化床干燥等热干燥方法的原理及应用进展;分析了整个热干燥过程前后影响活性干酵母活性的相关因素,包括酵母自身对外界环境的耐受力、酵母培养条件、保护剂添加、干燥工艺条件、贮藏及复水条件等;并进一步论述了提高其活性的方法。  相似文献   

19.
Starch is a granular, hygroscopic, capillary-porous material with an intricate structure. It is known that drying starch till 0% moisture is a physical treatment that modifies starch properties. However, depending upon the heat and mass transfer mechanisms prevalent in the drying system, starch properties are modified in a unique manner. Therefore, the drying operation itself needs to be thoroughly understood. Potato starch was treated in an oven at three high-temperature levels (110, 130 and 140 °C) and for three sample thicknesses (2.8, 5.6 and 11.2 mm). It was observed that drying of starch with moisture content in the hygroscopic range occurred only in the 2nd falling rate period. Two existing theoretical, drying models, one based upon the Krischer Theory and the other based upon the Percolation Approach, were considered apt for modelling the oven drying. Both models describe the experimentally measured moisture profiles well. During drying, transition from one water sub-population to another was smooth. The effective diffusion coefficient decreased with moisture content and increased with temperature, but did not follow Arrhenius’ Law above 130 °C.  相似文献   

20.
邹韬 《金属制品》2007,33(4):14-15
简述钢丝在拉拔过程中产生的脆断现象,分析脆断产生的原因,指出酸洗后烘干效果的好坏直接影响钢丝是否发生脆性断裂,对烘干设备进行改造并使用清洁能源,可提高烘干效果,减少空气污染,减少脆断的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