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21 毫秒
1.
[目的]探讨在重症急性胰腺炎(SAP)治疗中,肠内营养对治疗效果的影响及早期肠内营养(EEN)时机的选择。[方法]150例SAP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3组:EEN组、延迟肠内营养(DEN)组、肠外营养(PN)组,每组50例。EEN组入院48h内给予肠内营养治疗,DEN组在入院48h后给予肠内营养治疗,PN组在入院即给予PN治疗,各组患者均于治疗前及治疗后第7天及第14天测定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计数(WBC)、白蛋白(ALB)水平、急性生理学及慢性健康评分系统Ⅱ(acute physiology and chronic health evaluationⅡ,APACHE-Ⅱ)评分及各组患者肠道功能恢复情况,并发症、住院时间及平均住院总费用。[结果]各组治疗前CRP、WBC、ALB、APACHE-Ⅱ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第7、14天EEN组WBC、CRP含量水平、APACHE-Ⅱ评分均明显低于PN组及DEN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EEN组ALB恢复水平优于DEN组及PN组(P0.05)。EEN组肠道功能的恢复情况较DEN组及PN组快(P0.05),EEN组胰周感染、腺腺假性囊肿、死亡数、平均住院时间及住院费用低于DEN组及PN组(P0.05)。[结论]SAP患者入院48h内开始肠内营养优于入院48h后开始肠内营养及PN。在SAP患者的治疗中,EEN能有效提高患者临床治疗效果,临床可积极应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早期肠内营养对机械通气患者营养状态和预后的影响.方法:机械通气患者30例,随机分为2组:早期肠内营养(EEN)组15例和早期完全胃肠外营养(TPN)组15例,在摄入相当热量和氮量的情况下,比较2组治疗前后营养状态、1周内撤机成功率、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发生率、平均营养费用、机械通气时间及平均住院天数.结果:治疗2周后,EEN组血清总蛋白、清蛋白、血红蛋白水平和氮平衡较治疗前明显升高(均P<0.05),且均高于TPN组治疗后水平(均P<0.05).上臂肌围、肱三头肌皮褶厚度2组无差异(P>0.05).EEN组1周内撤机成功率明显高于TPN组(P<0.05),机械通气时间、平均住院天数则明显低于TPN组(均P<0.05).2组1周内VAP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EEN能改善机械通气患者的营养状况和预后.只要患者胃肠道功能正常,应尽早实施肠内营养支持.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血浆降钙素原(procalcitonin,PCT)及C反应蛋白(CRP)水平与肺部感染患者机械通气撤机结局间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入住广安门医院重症监护病房的重症肺部感染患者30例,在患者入院第二天及达到撤机标准行自主呼吸试验(spontaneous breathing trials,SBT)前检测PCT及CRP水平,如通过SBT则予撤机拔管。根据48 h内的撤机结局,将患者分为成功组及失败组。比较两组间性别、年龄、APACHEⅡ评分、机械通气时间、PCT及CRP水平,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curve,ROC曲线),计算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curve,AUC),评价PCT及CRP水平对撤机结局的预测价值。结果 30例患者中,撤机成功组24例,失败组6例,两组男女比例、年龄及APACHEⅡ评分、机械通气时间、入院第二天PCT及CRP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撤机成功组撤机前PCT及CRP水平均较失败组低(P0.05)。PCT的ROC曲线下面积(AUC)为(0.885±0.061),最佳截点值为0.71 ng/ml,此时的敏感度为83.3%,特异性为20.8%;CRP的ROC曲线下面积(AUC)为(0.382±0.138)(P0.05)。结论 PCT在预测肺部感染患者撤机结局中有一定价值,可作为撤机参考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早期肠内肠外营养支持疗法(EEN+PN)与肠外营养支持(PN)对老年胃肠道手术后患者的疗效。方法将106例行胃肠道手术的老年患者随机分为EEN+PN组(n=53)和PN组(n=53),分别于术前1 d和术后第7天测定其相关营养、生化、免疫及炎症指标,比较两组患者胃肠道恢复、住院时间、营养相关费用及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术后第7天EEN+PN组血清白蛋白(ALB)与前白蛋白(PA)水平均明显高于PN组(均P0.05);术后第7天EEN+PN组C反应蛋白(CRP)明显高于PN组,而淋巴细胞计数(LYM)明显低于PN组(均P0.05);EEN+PN组术后首次排气时间、住院时间及营养支持费用均明显低于PN组(均P0.05),EEN+PN组中有5例发生腹泻、腹胀及恶心等并术后发症,PN组3例。结论早期EEN+PN较PN可更有效改善机体营养状况,保护机体免疫能力及胃肠道功能,有助于患者术后恢复,缩短其住院时间,减少营养支持费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评价早期不同营养方式对老年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患者的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将90例确诊的VAP患者随机分为肠内营养(EN)组(30例)和肠外营养(PN)组(30例)及对照组(30例)。在给予常规治疗的基础上,EN和PN组接受等氮等热量营养支持,而对照组仅给予常规流质饮食及静脉营养。比较各组营养支持2周后营养状态、临床有效率、撤机时间、住院天数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的差异。结果各组患者营养支持后血清血红蛋白水平及臂肌围变化无明显差异(P0.05),但血清白蛋白和总蛋白水平有所升高,其中,EN组明显高于其他两组(P0.05),同时炎性指标则明显降低,EN组低于其他两组(P0.05),但是PN组与对照组间无统计学差异。EN组临床治疗有效率和脱机成功率明显高于PN组及对照组,机械通气时间和住院天数则明显低于PN组及对照组(P0.05),而PN组与对照组无差异,各组间不良反应发生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营养支持可以提高VAP患者营养状态,其中EN效果最显著,更有助于改善VAP患者临床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复合乳酸菌对早期肠内营养(EEN)和肠外营养(PN)治疗的重症急性胰腺炎(SAP)大鼠肠屏障功能的影响.方法:♂ SD大鼠胰腺被膜下均匀注射38 g/L牛磺胆酸钠制作SAP模型,96只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早期肠内营养治疗组(Sham-EEN)、早期肠内营养治疗组(EEN)、早期肠内营养联合复合乳酸菌治疗组(EEN Lac);假手术肠外营养治疗组(Sham-PN)、肠外营养治疗组(PN)、肠外营养联合复合乳酸菌组(PN Lac),每组16只,分别于第4和7天随机取8只大鼠,预处理后取材,检测肝和肠系膜淋巴结(MLN)肠道菌群易位(BT)、血浆内毒素(ET)、肠转运指数,TUNEL法检测肠上皮细胞凋亡、BCA法测定小肠黏膜蛋白含量、ELISA法测定小肠黏液SIgA含量.结果:PN组大鼠的BT率高于EEN组和PN Lac组(14/16 vs 9/16,10/16,均P<0.05);4 d EEN组高于EEN Lac组(12/16 vs 9/16,P=0.026).PN组血浆ET高于EEN组(276.83±30.81 EU/Lvs 138.52±22.56 EU/L,P<0.05);不加用Lac组高于加用Lac组(均P<0.05).PN Lac组肠转运系数高于PN组(0.70±0.08 vs 0.59±0.05,P<0.01).PN组小肠上皮细胞AI高于EEN组和PN Lac组(22.67%±4.97% vs 15.31%±4.18%,18.40%±2.01%,P<0.01).加用Lac组空肠黏膜蛋白含量高于不加用Lac组(均P<0.05);EEN Lac组高于PN Lac组(56.91±3.73 mg/gvs 44.69±2.99 mg/g,P<0.01).EEN Lac组小肠黏液SIgA含量高于EEN组和PN Lac组(82.17±6.02 μg/g vs 69.26±5.66 μg/g,59.87±5.54μg/g,P<0.05及P<0.01).结论:加用复合乳酸菌可改善EEN和PN治疗的SAP大鼠肠屏障功能,其中EEN Lac的作用最为显著,EEN在维护SAP大鼠肠屏障方面的作用优于PN.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呼吸系统功能评分对呼吸衰竭患者机械通气撤机的指导价值。方法 112例呼吸衰竭患者根据数字表法随机分为3组,A组(n=36例)选择呼吸系统功能评分为3~4分时撤机,B组(n=38例)选择呼吸系统功能评分为5~6分时撤机,C组(n=38例)按传统方法撤机。比较各组患者总机械通气时间、VAP发生率、无创辅助撤机率、重新插管率、总撤机成功率、直接撤机成功率,并比较不同呼吸系统功能评分的撤机成功情况。结果 A、B两组患者总机械通气时间和VAP发生率均明显低于C组(P0.05),A组患者直接撤机成功率明显高于B组(P0.05),而与C组比较无显著差异性(P0.05),三组患者在无创辅助撤机率、重新插管率、总撤机成功率等方面比较无显著差异性(P0.05);呼吸系统功能评分3~4分的直接撤机成功率明显高于5~6分(P0.05)。结论采用呼吸系统功能评分(3-4分)撤机不会影响撤机成功率,且可明显缩短机械通气时间和降低VAP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早期肠内营养对老年胃癌患者术后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将64例老年胃癌患者随机均分为早期肠内营养组(EEN组)及肠外营养组(PN组)。两组患者于术后第1天开始营养支持。EEN组采用早期肠内营养,PN组采用肠外营养方式。营养支持共7 d。分别于术前1 d,术后1 d及术后第14天检测两组患者细胞免疫、体液免疫、肿瘤标志物水平。结果两组患者术前及术后第1天在细胞免疫、体液免疫及肿瘤标志物检测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第1天细胞免疫及体液免疫较术前均有所下降,术后第14天EEN组细胞免疫及体液免疫水平均明显高于PN组(P<0.01),而EEN组肿瘤标志物水平明显低于PN组(P<0.01)。结论 EEN可改善老年胃癌患者术后营养状态,促进机体免疫功能恢复,提高机体抗肿瘤能力。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胸腔感染患者血清降钙素原(PCT)及C反应蛋白(CRP)的变化以及其与患者预后的关系。方法 138例胸腔感染患者,将其分为重度感染组和非重度感染组,并选择同期本院体检的50例健康受检者作为对照组,分析3组治疗前及治疗后第1、3、5天血清PCT和CRP变化。138例患者根据预后分为治愈组、好转组和加重/死亡组,分析治疗前PCT与CRP水平与患者预后关系。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第1、3、5天PCT、CRP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且随感染时间延长,PCT和CRP水平逐渐升高,于治疗第3天到达最高水平后逐渐下降,治疗第5天时PCT和CRP水平显著低于第3天(P0.05),与第1天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愈组PCT和CRP水平显著低于好转组和加重/死亡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加重/死亡组患者PCT及CRP水平比好转组患者有显著上升(P0.05)。结论血清PCT及CRP可以作为临床胸腔感染诊断和预后情况判断的辅助指标。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适应性支持通气(ASV)对急诊老年呼吸衰竭患者呼吸力学指标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84例老年Ⅱ型呼吸衰竭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使用的通气方案分为研究组(n=50)和对照组(n=34)。研究组采用ASV方案,对照组采用同步间歇指令通气(SIMV)+压力支持通气(PSV)方案,均同时机械通气直至撤机。观察对比两组成功撤机率及总通气时间,记录其机械通气治疗期间呼吸力学指标、动脉血气指标、血清炎症因子检测结果差异。结果两组成功撤机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总通气时间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机械通气治疗期间,两组除每分钟通气量(MV)对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外,研究组呼吸频率(f)、气道峰压(Ppeak)、平均气道压(Pmean)、气道平台压(Pplat)、吸气阻力(Rinsp)、呼气阻力(Rexp)均显著低于对照组,潮气量(VT)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均P<0.05)。两组血p H、动脉氧分压(Pa O2)、动脉二氧化碳分压(Pa CO2)及脉搏血氧饱和度(Sp O2)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心率(HR)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且平均动脉压(MAP)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C反应蛋白(CRP)、降钙素原(PCT)、α1-酸性糖蛋白(AAG)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ASV模式相较于通气模式在老年呼吸衰竭患者临床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更高,不仅能帮助患者更快地恢复自主呼吸功能,还可降低机械通气刺激致炎症反应发生风险,治疗安全性更高,患者预后更理想。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重症心力衰竭机械通气病人撤机前后心肺相关参数的变化,分析撤机失败原因及撤机成功预测因素。方法选择31例行有创机械通气的重症心力衰竭病人,其中撤机成功24例,失败7例,观察比较两组病人机械通气治疗前、治疗24 h及撤机6 h呼吸、心率、血压、血气分析、血流动力学的变化。结果两组性别、年龄、APACHE-Ⅱ评分、机械通气时间及并发急性肾损伤(AKI)病人比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撤机失败组APACHE-Ⅱ评分在25分左右,且机械通气时间更长,AKI占比更高。撤机成功组:机械通气治疗24 h及撤机6 h心率(HR)、呼吸频率(RR)、收缩压(SBP)、酸碱度(PH)、肺泡动脉氧分压差[P(A-a)O_2)]及中心静脉压(CVP)与治疗前相比,均明显改善(P0.05);撤机失败组:机械通气治疗24 h及撤机6 h R、SBP、PH改善(P0.05),但CVP及P(A-a)O_2改善不明显(P0.05),且与成功组治疗24 h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撤机6 h呼吸频率增快,较治疗前无明显好转(P0.05)。结论重症心衰病人机械通气治疗24 h内CVP及P(A-a)O_2明显改善可能是成功撤机的预测因素,而APACHEⅡ评分25分以上、机械通气时间延长及并发急性肾损伤可能是导致撤机失败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12.
王峻峰  袁挺  邵明永 《实用老年医学》2012,2(2):118-120,123
目的 研究老年食管癌患者术后早期肠内营养(EEN)对预后的影响. 方法 将我院2006年1月至2011年6月收治老年食管癌手术患者120例,按不同的营养方式分为2组,EEN组60例,给予EEN支持;肠外营养(PN)组60例,常规深静脉PN,对2组老年患者术后肠功能恢复时间、住院时间、并发症的发生率以及术后1周营养、免疫等相关指标进行统计学分析. 结果 EEN组在术后患者肛门排气时间[(44.3±12.5)h比(73.6±11.8)h]、肛门排便时间[(81.5±15.1)h比(138.1±13.2)h]和住院时间[(14.0±1.9)d比(16.2±3.0)d]均短于PN组(P<0.05);EEN组术后1周的血清白蛋白(ALB)、外周血淋巴细胞、转铁蛋白、24h尿素氮(BUN)均高于PN组;EEN组患者的IgG、IgA、IgM及CD3+、CD4+、CD8+、CD4+/CD8+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等免疫指标较PN组均显著改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间术后并发症发生方面比较,EEN组明显优于PN组(P<0.05). 结论 老年食管癌患者术后EEN能促进术后代谢和免疫功能恢复、减少并发症,对患者的预后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值得进一步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血清肾上腺髓质素原(pro-ADM)、降钙素原(PCT)、D-二聚体水平对急诊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AECOPD)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8年7月于北京市垂杨柳医院急诊科就诊留观及急诊重症监护病房(EICU)住院的AECOPD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102例,根据28 d存活情况分为存活组71例和死亡组31例。比较两组患者就诊24 h内CURB-65评分、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系统Ⅱ(APACHEⅡ)评分及确诊后第1、4天血清pro-ADM、PCT、D-二聚体、C反应蛋白(CRP)水平,绘制ROC曲线以分析确诊后第1天血清pro-ADM、PCT、D-二聚体、CRP水平对急诊AECOPD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并根据机械通气情况进行亚组分析。结果 (1)死亡组患者就诊24 h内CURB-65评分、APACHEⅡ评分高于存活组(P0.05)。(2)死亡组患者确诊后第1、4天血清pro-ADM、PCT、D-二聚体水平及确诊后第4天血清CRP水平高于存活组,而确诊后第1天血清CRP水平低于存活组(P0.05)。(3)存活组患者中行机械通气者11例,未行机械通气者60例。存活组患者中是否行机械通气者就诊24 h内CURB-65评分、APACHEⅡ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存活组患者中行机械通气者确诊后第1、4天血清pro-ADM水平高于未行机械通气者(P0.05),而存活组患者中是否行机械通气者确诊后第1、4天血清PCT、D-二聚体、CRP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ROC曲线显示,确诊后第1天血清pro-ADM、PCT、D-二聚体、CRP水平预测急诊AECOPD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预后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983[95%CI(0.963,1.000)]、0.718[95%CI(0.670,0.819)]、0.918[95%CI(0.863,0.972)]、0.325[95%CI(0.198,0.451)];确诊后第1天血清pro-ADM、PCT、D-二聚体、CRP水平预测28 d存活的急诊AECOPD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机械通气的AUC分别为0.720[95%CI(0.553,0.888)]、0.664[95%CI(0.512,0.817)]、0.651[95%CI(0.493,0.808)]、0.498[95%CI(0.293,0.704)]。结论 28 d死亡的急诊AECOPD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血清pro-ADM、PCT、D-二聚体水平较高,三者对急诊AECOPD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较高并对28 d存活者机械通气有一定预测价值,因此临床对于血清pro-ADM、PCT、D-二聚体水平尤其是血清pro-ADM水平升高的急诊AECOPD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应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老年脓毒症患者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系统(APACHE)Ⅱ与降钙素原(PCT)及C-反应蛋白(CRP)的相关性。方法选取108例老年脓毒症患者,按APACHEⅡ评分结果分为低危组35例、中危组43例、高危组30例;按治疗结果分为两个亚组:好转组(75例)和恶化组(33例),另选取同期50例老年非脓毒症患者为对照,比较各组间APACHEⅡ评分、PCT及CRP水平,并分析老年脓毒症患者APACHEⅡ评分与PCT及CRP的相关性。结果老年脓毒症组APACHEⅡ评分、PCT及CRP水平均显著高于老年非脓毒症组(P0.05);中、高危组PCT、CRP水平均显著高于低危组(P0.05),高危组PCT、CRP水平均显著高于中危组(P0.05);好转组3、7 d APACHEⅡ评分、PCT及第7天CRP水平均显著低于第1天(P0.05),恶化组的第3、7天APACHEⅡ评分、PCT及CRP水平均显著高于第1天(P0.05),恶化组3、7 d APACHEⅡ评分、PCT及CRP水平均显著高于好转组第3、7天(P0.05);老年脓毒症患者PCT与APACHEⅡ评分呈正相关(r=0.858,P0.05),CRP与APACHEⅡ评分无显著相关性(P0.05)。结论老年脓毒症患者PCT水平与APACHEⅡ评分相关,PCT水平可反映老年脓毒症患者病情程度。  相似文献   

15.
目的 :研究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患者的营养状态,探讨其与临床预后的关系。方法 :纳入我院168例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采用营养风险筛查量表2002(NRS-2002)进行筛查分组,比较其体质量指数、生化指标、血气分析、血清C反应蛋白(CRP)、机械通气率、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及病死率之间的关系。结果:所有患者中营养不良组97例(57.7%),较营养良好组比例(42.3%)高(P<0.05),营养不良组NRS-2002评分显著高于营养良好组[(5.67±1.53)分比(2.33±0.58)分,P<0.05]。营养不良组患者体质量指数显著低于营养良好组(19.83±2.84比25.67±2.08,P<0.05),而血清清蛋白(ALB)、红细胞比容(HCT)、白细胞(WBC)计数、血清CRP、机械通气率、平均住院时间、平均住院费用、病死率均高于营养良好组(均P0.05)。结论: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患者营养不良的发生率较高,营养不良者血清CRP、机械通气率、住院时间、住院费用、死亡率均显著高于营养良好者,改善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加重期患者营养状况对改善患者预后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动态监测血清胆碱酯酶(CHE)、降钙素原(PCT)水平对ICU重症肺炎患者预后的评估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8年6月重庆市开州区人民医院ICU收治的重症肺炎患者92例,按照转出ICU或出院时病情转归分为好转组(53例)与恶化组(39例)。比较2组患者临床资料与血清CHE、PCT水平及APACHEⅡ评分等指标,采用Spersman等级相关性分析法分析血清CHE、PCT水平与APACHEⅡ评分的相关性,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ICU重症肺炎患者病情恶化的危险因素。结果:入院时,好转组患者MODS评分、C反应蛋白(CRP)以及空腹血糖均明显低于恶化组(P均0. 05);好转组住ICU时间、抗生素应用时间、机械通气及留置导尿管患者比例均明显低于恶化组(P均0. 05)。入院后3、7 d以及转归前,好转组CHE水平明显高于入院时,PCT水平及APACHEⅡ评分明显低于入院时(P均0. 05);恶化组CHE水平明显低于入院时,PCT水平及APACHEⅡ评分明显高于入院时(P均0. 05);入院时、入院后(24 h、3 d、7 d)及转归前,好转组CHE水平明显高于恶化组,PCT水平及APACHEⅡ评分明显低于恶化组(P均0. 05)。血清CHE水平与APACHEⅡ评分呈负相关(r=-0. 531,P 0. 05),血清PCT水平与APACHEⅡ评分呈正相关(r=0. 725,P 0. 05),血清CHE水平与PCT水平呈负相关(r=-0. 564,P 0. 05)。APACHEⅡ评分、MODS评分、血清CHE、PCT、CRP、空腹血糖以及机械通气为ICU重症肺炎患者病情恶化的独立危险因素(P均0. 05)。结论:ICU重症肺炎患者血清CHE水平明显降低、PCT水平明显升高,动态监测血清CHE、PCT水平有助于ICU重症肺炎患者的预后评估。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不同营养支持对重症急性胰腺炎(SAP)肝损害的影响.方法犬重症急性胰腺炎模型诱导后,随机分为3组,分别行肠内要素营养(EEN组)、肠内免疫微生态营养(EIN组)和肠外营养(PN组)支持7 d.检测其肝功能变化及肝脏组织病理改变.结果与重症急性胰腺炎诱导前相比,诱导后ALT、AST水平显著升高,ALB显著降低,差别具有显著性(P< 0.05).EIN组肝功能指标均较EEN组及PN组改善,具有显着性差异(P< 0.05),肝脏病理学改变PN组最重,EIN组最轻.结论早期肠内免疫微生态营养,补充肠道正常菌群,减少细菌易位,可减轻急性胰腺炎时的肝损害.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无创正压通气联合氧气驱动雾化吸入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并呼吸衰竭患者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9月—2017年10月陕西省人民医院收治的COPD并呼吸衰竭患者82例,根据治疗方式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每组41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对照组患者给予无创正压通气治疗,研究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氧气驱动雾化吸入治疗;两组患者均连续治疗7 d。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治疗前及治疗后7 d动脉血气分析指标、血清炎性因子水平,撤机成功率,治疗后28 d存活率,并观察两组患者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1)研究组患者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2)治疗前两组患者pH值、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动脉血氧分压(PaO2)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7 d研究组患者pH值、PaO2高于对照组,PaCO2低于对照组(P0.05)。(3)治疗前两组患者血清C反应蛋白(CRP)、内毒素(LPS)、降钙素原(PCT)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7 d研究组患者血清CRP、LPS、PCT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4)研究组患者撤机成功率、治疗后28 d存活率高于对照组(P0.05)。(5)治疗期间研究组患者不良反应/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无创正压通气联合氧气驱动雾化吸入能有效提高COPD并呼吸衰竭患者临床疗效,改善患者通气功能,降低血清炎性因子水平,提高撤机成功率及近期存活率,且安全性较高。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降钙素原(PCT)对急性心力衰竭合并重症肺炎的早期诊断及预后预测.方法 选择90例连续在我院就诊的急性心力衰竭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是否合并重症肺炎分为:合并肺炎组54例,合并有重症肺炎;对照组36例,无重症肺炎.所有患者在入院后第1、3、7天分别检测PCT、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6(IL-6),计算肺炎严重程度评分(PSI),运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钱)分析PCT最佳诊断界值以及PCT、CRP、IL-6与PSI的相关性.随访患者6个月,根据预后不同分为死亡组及存活组,在出院后第30、60、90天分别比较两组上述指标的差异.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合并肺炎组的PCT、CRP、IL-6及PSI各时间点均较高(P<0.05);合并肺炎组的PCT峰值在第1天出现,而CRP、IL-6及PSI峰值在第3天出现(P<0.05),对照组则均无明显变化(P>0.05).ROC曲线分析PCT的AUC为(0.929±0.032),最佳诊断界值PCT为>0.5 μg/L.应用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PCT与PSI评分相关(P<0.05),而CRP、IL-6则无相关性(P>0.05).死亡组PCT及PSI明显高于存活组(P<0.05),而CRP、IL-6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CT可以作为判断急性心力衰竭合并重症肺炎的早期指标,而且对判断预后有一定价值.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有创机械通气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伴严重呼吸衰竭的临床疗效及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10年1月—2015年8月在儋州市第一人民医院进行有创机械通气治疗的AECOPD伴严重呼吸衰竭患者200例,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撤机情况分为撤机失败组(n=52)和撤机成功组(n=148)。比较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入院时血红蛋白(HGB)、通气时间、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以及治疗后白细胞计数(WBC)、中性粒细胞分数(NEU)、C反应蛋白(CRP)、清蛋白(ALB),并分析预后影响因素。结果200例患者中,有148例患者成功撤机拔管,52例患者撤机失败,失败率为26.0%。两组患者性别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撤机失败组年龄60岁、入院时HGB120 g/L、通气时间10 d、MODS及治疗后WBC10×109/L、NEU80%、CRP40 mg/L、ALB35 g/L的比例均高于撤机成功组(P0.05)。年龄、入院时HGB、通气时间以及治疗后NEU、ALB是AECOPD合并严重呼吸衰竭患者撤机失败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有创机械通气治疗AECOPD合并严重呼吸衰竭疗效确切,导致撤机失败的危险因素主要有年龄过大、入院时HGB水平过低、通气时间过长以及治疗后NEU过高、ALB水平过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