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十九条病机原文,出于《素问·至真要大论》,后世叫做“病机十九条”。历代医家对“病机十九条”都非常重视,各有不同程度的研究和发挥,如金元时期的刘完素,曾依据“病机十九条”,参考王冰的注释,撰写了《素问玄机原病式》。书中尤其对火热病机作了较多的阐发,还创造性地补允了属燥病机一条。明代张景岳对“病机十九条”也作出较为详细的分析。北京中医学院任应秋教授编著《病机临证分析》一书,对“病机十九条”又作了进一步的发挥,个人通过学习“病机十九  相似文献   

2.
在病机十九条的基础上,从病机的概念、气在病机辨治中的作用、以虚实为纲的病机核心机制、辨证论治方法4个方面整理归纳张景岳对病机十九条的阐释,分析张景岳的病机学思想。认为病机十九条内容精炼,但内涵丰富。张氏抓住"审察病机,无失气宜"的要旨,以"有无盛虚"来求责分析各条病机的寒热虚实,展现出辨证论治的原创思维,为病机十九条的研究提供了新的范式,对中医临床辨证论治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3.
一、什么是病机十九条病机学说是祖国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散见于《灵枢》《素问》诸篇中。《素问·至真要大论》集中谈了病机,共十九条,故称病机十九条。张景岳说:“机者,要也,变也,病机所由出也。”由此可知,病机不是单纯的病理,而是包括病因、病位、病理、辨证四个方面。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黄帝内经》中“病机十九条”内容来源、作者等问题,梳理后世医家对其内容的发挥,以期能更好地应用于临床。[方法]分析历代医家对于“病机十九条”相关内容的认识和阐述,总结其学术价值和对后世的影响。[结果]“病机十九条”的内容由王冰补注,其来源和作者迄今争议未定,虽非出自《黄帝内经》,但仍有重要的价值。其对中医“证“”病机”内容的总结和概括意义重大,可作为临床诊断的参考。历代医家对其内容不断进行阐释和补充,尤其是刘完素等人对燥邪病机的发挥,极大地丰富了中医病机理论,使“病机十九条”辨证识机的核心内涵对中医学的辨证论治观影响更为深远。[结论]“病机十九条”的内容言简意赅,其归纳方法使疾病的病机特点纲举目张,同时引导后世不断的完善和发挥,对于今天的学习和临床工作仍有重要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5.
《素问.至真要大论》中的病机十九条为中医文献中比较突出的有关病机的论述。十九条病机可分为五脏病机和六气病机两类,并提示我们辨析病机要从五脏定病位,从六气定病因。“有者求之,无者求之,盛者责之”,这十六字是病机十九条的关键,即通过求有无,责虚实,以确定病变的性质,还要求“无失气宜”,“必先五胜”,即应结合运气的盛衰来辨析病机。扼要的为我们提供了辨析病机的纲要。  相似文献   

6.
《素问·至真要大论》中的病机十九条对常见疾病进行了准确的五脏定位,为从疾病的五脏定位角度确认药物的归经奠定了理论基础。病机十九条内容广泛,是中医审机辨证的精髓,其突出特点是明确了疾病与五脏的相互关系。中医内科学中疾病按五脏分类的方法,也是根据病机十九条,只是还没有人对疾病脏腑归经与药物归经的关系进行系统研究,如果在病机十九条脏腑定位和药物归经之间找到一个桥梁,那么这个桥梁也应该是解决疾病治疗的一个有效方案,这个桥梁应该就是归经。如果疾病脏腑归经与药物归经一致,就像找到治疗的靶点,疗效一定更显著。  相似文献   

7.
回顾了构建以病机十三条为核心的病机辨证体系的初衷,强调辨证论治过程中的关键环节是把握病机,病机理论是全部中医理论的核心。病机十三条是以《黄帝内经》病机十九条为基础,融合后世医家病机理论而成。提出以病机十三条为核心构建病机辨证新体系,使现有各种传统辨证方法得以融会贯通,充实、完善与发展了中医病机理论体系。   相似文献   

8.
病机十九条见于《素问·至真要大论》,它虽然属病机中的片断内容,但对学习和研究病机、指导临床实践起着一定的作用,所以古今医家对它都较为重视。病机十九条不仅从病因、证候、病位诸方面进行了归纳,并概括了病变的中心环节,而且又强调审证求因,详辨虚实。因此它是研究辨证的基本知识之一。若能以此为基础,进而学习《内经》及各医家对病机的论述,则可一隅三反,事半功倍,今将个人学习体会摘述如后。  相似文献   

9.
本文就《素问》何以仅立十九条病机的问题根据古天文学有关知识进行了考证。认为十九乃一古天文数,《素问》病机十九条的19这一数字是从古天文学数字中援引而来的,从而提示人们在研究中医经典理论的同时,切不可忘记古天文学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概说 病机十九条是《内经》中论述病机理论的核心内容。它是古人在长期的医疗实践中,把错综复杂的临床症状,经过高度概括,运用审证求因,探求病机的方法,总结归纳出来的。是把各种疾病发生的一般机理,概括归纳为十九条,作为临证中寻求病机的理论准则。言简意赅,旨深理奥,颇切实际,临床指导意义甚大。  相似文献   

11.
从周仲瑛教授“抓核心病机”思想在流行性出血热中应用的角度,探讨仝小林院士对周老经验的传承和发展。受周仲瑛学术思想的影响,结合时代背景,仝小林院士根据多年临证经验,提出新病机十九条,在《黄帝内经》病机十九条的基础上丰富发展了病位、病因病机、疾病分类等方面的内容,关注疾病的全方位发展,使求机的过程体现在“动态、状态、态势”三方面,而不仅仅关注“刻下证”,从而全方位关注疾病的发生发展,为中医在现代疾病诊疗中的应用提供了新视角。  相似文献   

12.
"病机十九条"见于我国医学经典<黄帝内经>,是对疾病所在部位与机理的赅括,是对导致疾病发生原因的囊缩,也是对中医所有疾病种类与名目的简洁表述."病机十九条"首先指出了疾病发生的部位是以五脏为中心的五大系统,在这五大系统中包罗了诸多的病种,但严格地说它只包括<内经>里的有关病机方面的一些论点,不包涵后世的病机学说,其病机都在阴阳气血的逆乱不序;其次,指出了引发诸病的原因是风、火、热、湿、寒,其中火与热是致病的主要因素,几乎占所有疾病的一多半,阐明了在我国所发生的疾病是以热性病为主.我们预防疾病和治疗疾病指出了明确的思路和方向.所以."病机十九条"在医学领域中具有非常重大的历史意义与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3.
本文作者从病机十九条中列举了六淫病机和五脏病机的发病机制,并以病案阐述了治疗法则及中医的治疗特色,通过本文的治疗以冀对临床治疗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4.
通过对名医经验、仲景治“坏病”明训与王冰对“病机十九条”的发挥等三种中医临床思维方法进行反思,借以论证审察“病机”在中医临床思维中的核心地位。  相似文献   

15.
"诸风掉眩,皆属于肝"出自《素问·至真要大论篇》:"帝曰:愿闻病机何如?岐伯曰:诸风掉眩,皆属于肝……。"像这样的病机,岐伯一共回答十九条,但以本条居十九病机之首,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相似文献   

16.
"病机十九条"的内容涉及了中医辨病机的各个方面,从资料的收集四诊合参,到疾病的定位、定性、审证求因、类证鉴别等十分详细.总结出了临床辨病机的方法规律,为辩证审机提供了执简驭繁的法则和范例.  相似文献   

17.
病机十九条,见于《素问、至真要大论》,它对若干重要证候作了概括性的归纳,由博返约地指示出一种辩证求因的方法,以作为分析证候、审察病机的范例,是祖国医学病因病理学说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18.
"诸寒收引,皆属于肾"出自《黄帝内经》病机十九条,本文试以此为寒痹的基本病因病机,提示寒痹从肾论治的机理,以便更好的指导临床辨证施治。  相似文献   

19.
对《内经》病机十九条的理论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内经《素问,至真要大论篇》的病机十九条是我国古代医家以脏腑的生理功能失调而导致疾病的机理为依据,将疾病过程中所出现的复杂证侯,加以归纳,分类而总结出来的。病机、就是疾病变化的主要关键,王冰日:病机、病之机要。  相似文献   

20.
内经病机十九条涉及范围比较广泛,又有很好的辨识度,其作为病因病机的奠基之作,在中医病因病机理论中具有独特的地位,其思维范式对中医理论产生了深远影响,其执简驭繁阐述病机的范式,亦是同中求异与异中求同的楷模,又是探索病机触类旁通之思维,其病机阐发范式对于后世秋燥之论的拓展,以及相关理论的临床应用具有重要启示,故仍具理论价值与临床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