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痰瘀互结与冠心病发病机理辨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观察209例冠心病患者的发病过程,深入地探讨其证候特点和病变机理.发现其中涉及痰瘀互结者120例,占57.4%.认为冠心病的病机为本虚标实,本虚以心阳虚为主;标实除血瘀、痰浊、气滞,痰瘀互结与冠心病直接相关,痰瘀同治法是治疗冠心病痰瘀互结证的有效方法.指出,痰瘀互结证是冠心病的常见证候,因而提出痰瘀互结是冠心病发病的重要病理因素,痰瘀同治法是治疗冠心病的常用法则.  相似文献   

2.
痰瘀互结与冠心病发病机理辨识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通过观察209例冠心病患者的发病过程,深入地探讨其证候特点和病变机理。发现其中涉及痰瘀互结者120例,占57.4%。认为冠心病的病机为本虚标实,本虚以心阳虚为主;标实除血瘀、痰浊、气滞、痰瘀互结与冠心病直接相关,痰瘀同治法是治疗冠心病痰瘀互结证的有效方法。指出,痰瘀互结证是冠心病的常见证候,因而提出痰瘀互结是冠心病发病的重要病理因素,痰瘀同治法是治疗冠心病的常用法则。  相似文献   

3.
总结李延教授治疗冠心病痰瘀互结证的经验。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简称为冠心病)是一种临床常见病、多发病,相当于传统中医学中的"胸痹""心痛""真心痛"等,其基本病机为本虚标实,本虚以心阳亏虚为主,标实以痰浊和瘀血较为常见。本文从病因病机、临床特征、治疗等方面系统分析、总结了李延教授治疗冠心病痰瘀互结证的临证经验。  相似文献   

4.
肝豆状核变性骨代谢障碍,属于肝风范畴,病位在肾肝,特点为本虚标实,本虚为肝肾阴虚,或阴损及阳而产生脾肾阳虚,标实为铜毒湿热、痰瘀互结、肝气郁结,其中痰瘀贯穿始终,采用通督调神针刺联合肝豆扶木汤加减治疗,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5.
PCI术后再狭窄的中医辨证论治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薇 《河南中医》2011,31(11):1220-1221
PCI术后冠心病的病机特点主要为气阴两虚、痰瘀互结,属本虚标实之证。介入治疗虽可以显著改善患者的瘀阻症状,治其标;但胸痹之证终究为本虚标实之证,在治疗过程中要正确处理补气与祛瘀的关系,使补气不留瘀,祛瘀而不伤正,临床上以中医辨证治疗与西医综合治疗相结合的方法为治疗心肌梗死PCI术后再狭窄的最佳方案。  相似文献   

6.
刘良丽教授认为肺胀病为虚实夹杂的病症,早期为肺气虚,继而累及他脏,导致肺、脾、肾三脏俱虚;标实则为痰、热、瘀错杂互结致病,急性加重期以标实为主,兼有本虚,稳定期以本虚为主,兼有标实,痰瘀互结贯穿本病的整个病程,因此治疗该病,无论加重期还是稳定期都应扶正与祛邪并用,并随时注意本虚标实的侧重点,随证化裁,达到本虚标实同治的目的。  相似文献   

7.
李虹 《中医研究》2015,28(1):36-38
"脑心同治"的提出为中医药治疗心脑血管疾病提供了理论依据。本虚标实、久病入络是心脑血管疾病共同的病理基础;痰瘀互结、络脉瘀阻是其共同的发病机制;其实质是虚、瘀、痰并存。在临床上从改善脑和心的供血入手,采用逐瘀通络,益气生血等治法治疗心脑血管疾病疗效突出。  相似文献   

8.
归纳总结特发性肺纤维化(IPF)中医发病机制。IPF的致病因素概括为虚、痰、瘀、毒4个方面;IPF的病理机制是本虚标实,肺脾肾三脏虚损为本,以肺为著;痰、瘀、毒为标。本虚和标实互为因果,相互为病,痰瘀毒互结也可直接致病。  相似文献   

9.
李留霞 《光明中医》2007,22(5):14-15
缺血性脑中风包括短暂性脑缺血发作、脑血栓形成和脑栓塞.其病位在脑之脉络,病理基础是本虚标实,脏虚为本,痰瘀为标;痰瘀互结、阻络壅窍是中风发病的直接原因.  相似文献   

10.
本文主要介绍李庆海教授治疗胸痹(气虚痰瘀互结型)的经验。胸痹属中医本虚标实之证,且多虚实夹杂,证型以气虚痰瘀互结多见,应辨证施治,贯彻痰瘀同治的治则,重用黄芪以益气固本、祛痰化瘀。  相似文献   

11.
介绍胡学军教授运用加味桂枝茯苓丸从痰瘀论治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经验。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是常见的呼吸系统疾病,胡教授总结多年临床经验,认为该病晚期病机多为本虚标实,本虚先为肺气虚,渐及脾肾心诸脏,标实多为痰瘀互结,故胡教授从痰瘀论治,拟方加味桂枝茯苓丸治疗,临床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2.
多发性骨髓瘤属中医"骨痹"范畴,多因脏腑经络失调,阴阳气血亏损,气机阻滞,痰瘀互结,热毒内蕴所致。其病位在骨,病本在肾,为本虚标实之证;以五脏亏虚为本,气滞、痰阻、血瘀、毒结为标;早期以邪实为主,后期以本虚为主。临证时宜辨为肝肾阴虚、气血两虚、热毒炽盛、痰毒瘀阻、脾肾阳虚5型,分别以骨痹系列方进行治疗临床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3.
化痰逐瘀法在血管性痴呆中的应用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病因病机与治疗两方面探讨痰瘀互结与血管性痴呆的关系.血管性痴呆多继发于中风等脑血管疾病,病情复杂,乃本虚标实之证,肾虚为本,痰瘀为标,痰瘀互结为其基本病机,贯穿该病始终,故补肾活血、化瘀逐瘀是治疗该病的根本大法.附验案1则以资佐证.  相似文献   

14.
扩张型心肌病的病机乃本虚标实,其根源于本虚,先天禀赋不足,元阳元阴不充,心脉失养,邪毒乘虚内侵,气血瘀滞,痰湿内生,心体胀大。介绍治验一则,通过补益脾胃,提升脾土的健运功能,促进气血生成及运行,使血脉通、痰湿化,心体恢复常态,临床收效显著。  相似文献   

15.
庞芳  杨志宏  许红 《河南中医》2014,(5):984-986
中医学认为高脂血症病机不外气血两虚、痰浊瘀阻、脾失健运,属本虚标实或阴虚阳亢血瘀,其正虚当以心肺之气虚,脾肾之阳虚为主,本实当以痰浊瘀阻,气滞血瘀为主。在治疗上,不仅可以使用单味药物如黄芩、黄连、甘草、当归等治疗无症状型高脂血症,并根据"久病入络""久病必瘀""痰瘀互结"理论,重用虫类药物活血逐瘀,涤痰通络,共奏痰瘀共治之功,还可通过中成药物如苏子油软胶囊、丹田降脂丸、荷丹片等治疗;还可采用体针疗法、灸法、穴位埋线、刺络拔罐等降脂治疗;更有许多名家验方取得了良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6.
通过总结历代医家关于肺胀的记载,阐述肺胀之病因病机为本虚标实,指出"痰"为肺胀最主要的病理产物及致病因素,贯穿疾病始终,从而引出"痰"为肺胀病机之关键,"治痰"为肺胀的治疗要点;而二陈汤作为治痰之通剂,凡以痰为病机,随症加减即可,因此使用二陈汤合方辨证治疗肺胀;临床上肺胀急性期多以痰浊阻肺、痰热郁肺、痰瘀互结证为主,治则当以清热化痰祛瘀为主;稳定期多以肺脾两虚、肺脾肾俱虚兼痰瘀为主,治疗以益气祛痰活血为主,标本兼治。  相似文献   

17.
肺胀本虚标实,虚实夹杂。虚为致病之基;痰瘀既为病理产物,又为致病之根。痰瘀为肺胀虚实夹杂之因,二者互结。治疗时应辨证论治,急则治标,缓则治本,标本兼治,同时防止过药伤正。  相似文献   

18.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简称慢阻肺)合并肺癌存在"炎-癌转化"的内在机制,病机属本虚标实:以肺肾两虚为发病之本,贯穿始终;产生痰浊、瘀血等有形病理产物,并存互结为标,是病机关键。肺肾两虚和痰瘀互结可以相互影响,互为因果,形成因虚致实、虚者更虚,因实致虚、实者更实的病理特点。治疗上应注重补益肺肾、化痰祛瘀,做到通补兼施,标本同治,扶正与祛邪并调,同时注意随证加减,并顾护胃气。附验案1则以佐证。  相似文献   

19.
介绍王保和教授论治阴虚痰瘀互结型冠心病经验。王保和教授依据中医理论并结合临证实践经验,从阴虚痰瘀互结立论治疗冠心病,认为冠心病以阴虚为本,可见心肺阴虚、肝肾阴虚;以痰瘀互结为标。故治疗以化痰滋阴、活血通痹为法,标本兼顾,扶正祛邪;遣方用药以祛痰药、化瘀药、养阴药、行气药多见,疗效显著。附验案1则。  相似文献   

20.
缺血性脑中风的发病机理探讨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缺血性脑中风包括短暂性缺血发作、脑血栓形成和脑栓塞。其病位在脑之脉络。病理基础以痰瘀为主,脏虚为本,痰瘀为标;痰瘀互结、阻络壅窍是中风发病的直接原因。治疗原则有三:醒脑开窍,法重急救;痰瘀并治,法重通络;活血化瘀,法贯始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