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樊安  王君  张粉艳  韦雄雄 《化学工程》2014,42(10):64-68
为了改善聚乳酸(PLLA)的组织相容性及细胞亲和性,提高盐酸乌拉地尔生物利用率,文中在催化剂4-(二甲胺基)吡啶与N,N'-二环己基碳酰亚胺共同作用下,将含亲水基团的碱性聚电解质壳聚糖(CS)与PLLA共聚,制备了聚乳酸-壳聚糖接枝共聚物(PLCS),采用溶剂挥发法制备盐酸乌拉地尔PLCS微球并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同时对微球的包封率和药物释放进行了测试。通过有机相加入乙醇的方法可以提高微球对药物的包封率。结果表明,当无水乙醇与三氯甲烷的体积比为1∶2时,制得的微球包封率最高,达到34.86%。体外药物释放结果表明,PLCS微球具有明显的缓释作用,其释药动力学满足Higuchi方程。  相似文献   

2.
选用不同的外水相表面活性剂,采用膜乳化法与复乳法结合制备了负载牛血清蛋白的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微球.研究了不同外水相表面活性剂对微球形貌、包封率及体外释放的影响.结果表明,外水相中加入聚乙二醇(PEG 1 000),微球表面比未添加表面活性剂时更光滑,形状规则;加入聚乙烯吡咯烷酮(PVP)与Tween 20后微球形貌变化不大;加入十二烷基硫酸钠(SDS)后制备的微球形貌较差.外水相中加入PEG 1 000,PVP或Tween 20后包封率从未添加表面活性剂时的72.5%分别增大至90.3%,86.8%和75.0%,突释率由12.4%降低至7.5%,9.7%和12.1%,外水相加入SDS后包封率降低至62.3%,突释率增大至16.4%.  相似文献   

3.
为了降低盐酸帕洛诺司琼给药频率,提高对延迟性化疗相关性恶心呕吐(CINV)的缓解作用,本研究以聚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PLGA)为载体,制备盐酸帕洛诺司琼PLGA缓释微球(Pal-MS),并对其体外释药特性进行评价。结果表明,外水相pH值和药物/PLGA质量比可显著影响Pal-MS包封率和药物释放。当外水相pH为7. 0,药物/PLGA质量比为1∶39时,PalMS包封率高达82. 75%,体外7 d内呈现零级释药特征(y=0. 1163x-0. 0006,R~2=0. 9944),有望制备出可在体内缓释一周的制剂。  相似文献   

4.
洪雅真  朱利会 《化工进展》2018,37(3):1130-1136
以阿霉素(DOX)为小分子化学药物模型,采用吸附法对聚乳酸(poly-L-lactide,PLLA)多孔微球进行载药,采用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FE-SEM)、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X射线衍射(XRPD)及差示扫描量热(DSC)对DOX-PLLA复合微球的形貌粒径及空气动力学性能、药物及材料的理化性能、载药性能进行表征,并且研究了其载药量、包封率和体外释放性能。结果表明,不同载药量之间的PLLA多孔微球粒径并无显著差异,均具有良好的空气动力学性能,适合肺部可吸入给药的条件;化学组成未见明显改变,物理结构由结晶态变为无定形态;随载药量的增加(2.9%,4.0%,4.6%),包封率逐渐降低(56%,51%,44%);药物的体外释放与原料药相比具有一定的缓释效果,最长释放时间可达5天,表明DOX-PLLA复合微球有望作为缓释制剂用于肺部给药。  相似文献   

5.
董堃华  刘哲鹏  陈冰玉  贺文军  瞿良 《应用化工》2012,41(6):1048-1050,1055
运用复乳法制备奥曲肽PLGA长效生物可降解微球,并用正交法优化微球制备工艺。利用HPLC、显微镜、激光粒度仪等对微球进行综合质量研究。结果表明,复乳法制备奥曲肽微球的最佳工艺参数为:内水相药物与中油相PLGA的质量比为1∶5,中油相PLGA的浓度为10%,外水相乳化剂为1%的22 000分子量聚乙烯(PVA)水溶液,中油相与外水相的体积比不小于1∶50,复乳化采用机械搅拌法,搅拌速度为1 200 r/min。在该工艺条件下制得的微球,包封率为35.1%,载药量为2.98%,平均粒径为26.3μm,微球外观圆整,形态良好。  相似文献   

6.
壳聚糖-明胶载药微球的制备及释放性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壳聚糖(Cs)和明胶(Gel)为原料,采用乳液凝聚法制备了对药物具有缓释作用的微球。以异喹啉为模拟药物,分别通过丙酮浸泡载药/常温干燥法和盐酸浸泡载药/氢氧化钠再生/冷冻干燥法,制得不同载药量的微球,并对其包封率和释放行为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当戊二醛(GD)与壳聚糖(Cs)的质量比为0.40~0.53,载药量在20%~30%(质量分数)之间时,壳聚糖-明胶载药微球15h后释放75%左右,包封率可以达到40%~50%,为将壳聚糖。明胶共混微球应用于生物医学领域提供了试验基础。  相似文献   

7.
以大蒜素为模型药物,采用复凝聚法制备了海藻酸钠/明胶/壳聚糖复合微球,考察了不同条件对微球溶胀性、载药性能和缓释性能等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明胶和海藻酸钠(质量比为1∶3)为2%,大蒜素投入量与混合胶比为1∶2时,制备的载药微球(DSGCM)外形规则,粒径分布在0.8~0.9mm之间,载药量为24.3%,包封率为69.4%,复合微球具有p H敏感性,在p H=7.4介质中微球溶胀率达到450%,药物释放过程符合Higuchi方程,明胶的加入可以延缓DSGCM复合微球的药物释放性能。  相似文献   

8.
采用快速膜乳化法制备了聚(乳酸-羟基乙酸)(PLGA)微球,得到制备PLGA微球的优化条件为:过膜压力5 kPa,水相中PVA浓度19 g/L,油/水相体积比1:10,该条件下所制空白微球的平均粒径约为24 mm,粒径分布系数Span<0.7. 在此基础上制备载生长激素释放肽-6(GHRP-6)微球,油相乳化剂浓度2.5 g/L、外水相中NaCl浓度10 g/L条件下所制载GHRP-6微球包埋率最高可达85%,初乳制备方式对药物包埋率及体外释放行为均有较大影响,超声法制备的初乳所得微球内部结构紧密,药物包埋率较高(85%),但释药缓慢;而均质法制备的初乳所得微球内部结构疏松,药物包埋率较低(76.8%),但在体外释放更完全.  相似文献   

9.
利用三相微流控技术制备聚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PLGA)微球,并探索微球对水溶性药物的载药量和包封率的影响。结果表明,三相微流控技术制备的PLGA微球大小均一,平均粒径约为49μm。随着内水相模型药物浓度的增加,在保持微球形貌和尺寸均一的前提下,载药量能增加到10. 91%,而药物的包封率仍然维持在96%以上。在PLGA油相中加入油溶性药物,不影响PLGA微球对水溶性药物的载药量和包封率,说明PLGA微球具有优异的载药性能。  相似文献   

10.
朱海云  蒋志慧  张保华 《农药》2020,59(3):180-183
[目的]制备阿维菌素海藻酸钙微球,并评价其相关性能。[方法]采用内源乳化法制备阿维菌素海藻酸钙微球,以溶胀率、产率为考察指标,结合正交设计试验对微球的制备工艺进行优化,并利用光学显微镜和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仪对微球进行了观察和表征。[结果]阿维菌素海藻酸钙微球最佳工艺为海藻酸钠和Span 80的质量浓度均为15 g/L、海藻酸钠与CaCO3质量比3∶1、水油两相体积比为1∶2。所制备的微球外观呈规则球形,载药率和包封率分别达到84.21%和20.16%。体外药物释放试验表明,阿维菌素海藻酸钙微球48 h累计释放率为78.61%。[结论]所制备的阿维菌素海藻酸钙微球具有良好的缓释性,提高了农药的利用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