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检测西安地区幽门螺杆菌(Hp)菌株iceA1,iceA2和babA2基因性分布及其与胃十二指肠疾病的关系。方法:从胃十二指肠疾病患者的胃黏膜活检组织中分离培养到Hp菌株88株,抽提基因组DNA后用PCR法检测Hp的iceA1,iceA2和babA2基因的分布,用χ2检验分析各基因在不同胃十二指肠疾病中的统计学意义。结果:163份标本中检出Hp88株,检出率为54%。iceA1基因性阳性率为76.1%,iceA2为21.6%,babA2为25%,各基因在不同类型疾病中的分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西安地区Hp的iceA1占绝大多数,iceA1,iceA2和babA2基因型与Hp感染后的临床结局无相关性。  相似文献   

2.
目的 克隆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4种黏附素(babA,alpA,alpB和hopZ)基因的保守区,并对其进行序列及生物信息学方法。方法 利用 ANTHEPROV4.3c软件,分析已证实的Hp4种黏附素蛋白序列,发现4种黏附素的C-端氨基酸存在保守区。选取AlpA的C-端结构基因序列作为引物进行PCR,将PCR产物定向插入载体pET-22b( ),以DNA自动分析仪进行序列测定,并以生物信息学软件分析其生物学特性。结果 克隆片段的长度为588bp,与发表的黏附素AlpA保守区基因的序列完全一致。ANTHEPROT V4.3c软件预测其蛋白质的Mr约为22500,并显示出良好的抗原性和疏水性。结论 用PCR方法,从幽门螺杆菌ssl中获取到黏附素AlpA保守区的基因序列,为研究Hp黏附素的分子机制和免疫原性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3.
特异性抗原幽门螺杆菌尿素酶B的体外表达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建立自患者体内分离的幽门螺杆菌菌株及其抗原尿素酶B(ureB)体外表达的方法。方法:分离培养胃病患者感染的幽门螺杆菌,采用基因体外重组技术分离ureB基因,并经测序鉴定,所表达的抗原蛋白用Western blot进行鉴定。结果:测序结果证实克隆的基因与GeneBank中的序列相符,经Weslern blot证实获得ureB的重组蛋白。结论:获得了高表达的重组抗原蛋白,为ureB检测及Hp感染的诊断提供了物质基础。  相似文献   

4.
幽门螺杆菌细胞微生物学模型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建立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细胞微生物学研究模型。方法 选择6至8月龄胎儿胃粘膜组织进行原代细胞培养,运用扫描和透射电镜研究了螺杆状和圆球形Hp与人胃粘膜上皮细胞相互作用关系。结果 螺杆状Hp很快与人胃粘膜上皮细胞微绒毛粘附,Hp粘附细胞处形成一个致密纤维样肌动蛋白垫,上皮细胞膜杯状内陷包绕Hp,紧密粘附于宿主细胞,Hp粘附下方细胞内微丝、微管和肌动蛋白呈局灶性聚集。圆球形Hp可出现类似生物学效应,提示两种形态的Hp皆可作用于人胃粘膜上皮细胞。此外,螺杆状Hp还可与宿主细胞膜融合,被细胞内在化,细胞内出现空泡效应。上述病理性改变与Hp感染的胃粘膜活性组织标本的检查结果基本一致。结论 原代胃粘膜上皮细胞与Hp相互作用近似于Hp体内致病的微环境,是Hp细胞微生物学研究的良好模型。  相似文献   

5.
标准菌株和临床菌株oipA基因的检测及其核苷酸序列比对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检测幽门螺杆菌标准菌株NCTC11637及临床分离菌株Hp1和Hp2的oipA基因,分析其核苷酸序列,比对其与国际标准菌株Hp 26695的同源性.方法:常规方法培养幽门螺杆菌,提取DNA,PCR法扩增oipA基因,检测其核苷酸序列,并比较其与Hp 26695的同源性.结果:NCTC11637及Hp1、Hp2均表达oipA基因.其核苷酸序列与Hp 26695比对,NCTC11637有48个突变位点、Hp1有48个突变位点、Hp2有50个突变位点,同源性均为94%.NCTC11637与Hp1的同源性为100%、与Hp2的同源性为97%.结论:NCTC11637、Hp1、Hp2均表达oipA基因,但不同菌株oipA基因的核苷酸序列有所不同.  相似文献   

6.
抗幽门螺杆菌单克隆抗体与人血小板交叉识别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研究抗幽门螺杆菌(Hp)尿素酶B(ureB)单克隆抗体与血小板膜糖蛋白(GP)的结合情况。方法:运用Western blot、流式细胞术(FCM)和免疫放射法(IRMA)分析血小板膜GP成分与幽门螺杆菌ttreB成分的相关性。结果:抗幽门螺杆菌ureB单抗1F11与血小板成分GPⅢa、P-选择素有一定程度结合,但与GPIb、GPⅡb及GPⅥ无结合。结论:血小板成分GPⅢa、P-选择素与幽门螺杆菌ureB存在交叉识别的共同抗原表位,提示Hp感染与部分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的发病机理有关。  相似文献   

7.
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疫苗被认为是控制Hp感染有效的方法之一。本研究联合应用Hp BabA2和UreI基因作为构建Hp DNA疫苗的目的基因,成功构建了pcDNA3.1/BabA2/UreI真核表达质粒。  相似文献   

8.
幽门螺杆菌黏附素HpaA的克隆、表达及生物学活性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幽门螺杆菌 (Helicobacterpylori,Hp)是一种慢性、感染率高的细菌 ,是慢性胃炎、胃十二指肠溃疡的重要致病因子 ,并与胃癌、胃相关淋巴组织瘤密切相关。Hp感染最基本的条件之一是黏附定居 ,N 乙酰神经氨酰乳糖结合血凝素(NLBH ,HpaA)是Hp众多黏附素中的一种 ,可激发宿主产生相应抗体 ,引起黏膜和全身性免疫应答 ,针对它所产生的抗体不与非Hp细菌和人胃黏膜组织发生交叉反应 ,是Hp的保护性抗原之一。HpaA由hpaA基因编码 ,属于Hp的外膜蛋白 ,PHD预测 2 6 0个氨基酸的HpaA由胞内区、跨膜区和胞外区 3部分组成。其中 1~ 17位氨基酸为…  相似文献   

9.
幽门螺杆菌omp11基因的克隆及序列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对幽门螺杆菌 (Helicobacterpylori,Hp)郑州分离株MEL Hp2 7和NCTC116 37株外膜蛋白基因 (omp11)进行克隆和测序 ;确定不同Hp菌株omp11基因序列的变异性 ,并对该基因编码多肽的化学及免疫学特性进行预测 ,为幽门螺杆菌疫苗抗原的筛选提供数据。方法 提取Hp染色体DNA ,用自行设计的PCR引物 ,从染色体DNA上扩增出omp11基因 ,将其克隆到载体pNEB193中 ,用重组质粒转化大肠杆菌 (E .coliJM10 9)。对重组质粒进行酶切鉴定 ,对插入的omp11基因片段进行测序 ,应用生物信息学软件Omiga2 .0、GeneDoc2 .3和GenBank、Swiss port数据库对 4个Hp菌株 (MEL Hp2 7、NCTC116 37、2 6 6 95、J99)的omp11基因序列进行同源性分析 ,并对该基因编码多肽的主要化学特征和抗原结构域进行预测。结果 MEL Hp2 7和NCTC116 37株omp11基因的核苷酸序列长度均为5 6 1bp ,不同菌株间核苷酸序列的同源性为 96 .6 %~ 98.0 % ,与国内的MEL Hp2 7株同源性最高的菌株是NCTC116 37,二者的同源性为 97.9%。 4株Hpomp11基因编码的氨基酸序列长度均为 186aa ,不同菌株间氨基酸序列的同源性为 98.9%~ 10 0 % ,与MEL Hp2 7株同源性最高的菌株是 2 6 6 95 ,二者的同源性为 99.5 %。预测HpMEL Hp2 7omp11基因编码多肽的相对分子质量 (Mr)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以壳聚糖为佐剂的Hp疫苗的免疫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BALB/c小鼠随机分为9组:①空白对照组:PBS溶液;②壳聚糖酸溶液组;③壳聚糖颗粒组;④Hp抗原组;⑤Hp抗原+壳聚糖酸溶液组;⑥Hp抗原+壳聚糖颗粒组;⑦Hp抗原+CT组;⑧Hp抗原+壳聚糖酸溶液+CT组;⑨Hp抗原+壳聚糖颗粒+CT组,各组于第0、7、14、21 d 灌胃各免疫1次,免疫后4周给予1×1012CFU/L的SS1 Hp菌液每只 0.5 mL进行攻击,隔日1次,共2次。4周后,采用定量Hp培养和病理改良Giemsa染色法检测胃黏膜内Hp感染。用ELISA法检测血清抗Hp IgG、IgG1、IgG2a及唾液和胃黏膜内抗Hp IgA,用SP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胃黏膜内分泌型IgA(sIgA)。结果:①以壳聚糖为佐剂的Hp疫苗的免疫保护率达60%,与以CT为佐剂的Hp疫苗的免疫保护率(58.33%)相似,显著高于单纯Hp抗原组及其它不含Hp抗原组(P<0.01或P<0.05),同时以CT+壳聚糖为佐剂的Hp疫苗的保护率为84.62%、85.71%,其Hp的定植评分显著低于无佐剂组及以CT为佐剂组(P<0.01,P<0.05)。②含佐剂的Hp疫苗所诱导产生的Hp IgG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及无佐剂组(P<0.01,P<0.05),而以CT+壳聚糖为佐剂组所产生的抗Hp IgG水平显著高于仅以 CT或壳聚糖为佐剂组(P<0.05)。③胃黏膜内sIgA及特异性抗Hp IgA水平在壳聚糖为佐剂组与以CT为佐剂组无差别(P>0.05),显著高于无佐剂组,而壳聚糖与CT联合应用组显著高于单以CT为佐剂组(P<0.01,P<0.05)。结论:以壳聚糖为佐剂的Hp疫苗对Hp感染具有免疫保护作用,并可成功诱导黏膜局部的特异性体液免疫应答,从而发挥免疫防御作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构建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hopX外膜蛋白编码基因的重组质粒,并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探索筛选Hp疫苗的新途径。方法:应用PCR技术从Hp基因组扩增hopX外膜蛋白编码基因片段,TA克隆后测序分析,用信息学软件分析其物理化学特性,并构建表达载体hopX-pQE30转化E.coliM15,IPTG诱导表达,SDS-PAGE及Western blot鉴定表达蛋白。结果:测序分析表明hopX基因全长为1284bp,与Gene Bank公布的其他Hp菌株的基因序列同源性为96%~97%,氨基酸同源性为97%~99%,软件预测显示有多个明显的具有抗原活性的结构域。SDS-PAGE检测表明,47kD处有一新生的蛋白带,Western blot检测重组蛋白具有良好的抗原活性。结论:首次获得HpNCTC11637菌株hopX基因,其表达产物为外膜蛋白生物学功能和疫苗的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2.
幽门螺杆菌lpp20基因的克隆及序列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幽门螺杆菌 (Hp)lpp2 0基因编码Hp外膜上的一种相对分子质量约为 18× 10 3的脂蛋白 (Lpp2 0 )。有研究表明 ,Lpp2 0具有良好的免疫原性和免疫保护性 ,是一种理想的疫苗候选抗原。本研究对Hp郑州分离株MEL HP2 7lpp2 0基因进行克隆和测序 ;通过对 7株Hplpp2 0基因的核苷酸序列及相应的氨基酸序列进行同源性分析 ,确定Hplpp2 0基因的变异性。采用由本研究室从郑州当地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体内分离的HpMEL HP2 7菌株 ,应用自行设计的PCR引物 :上游 5′ GCCGAATTCATGAAAAATCAAGTTA 3′(EcoRⅠ ) ,下游 5′ GCCGTCGACCTA…  相似文献   

13.
研究的目的就是评价实施一种新的已发展的酶免疫技术 (Hp SA)检测儿童大便中的幽门螺杆菌抗原。这个研究的比较了 5 8例已经用于各种内窥镜评价的胃肠症状和胃与十二指肠镜和 11例治疗后随访的患者 ,在第一组 ,2 3例儿童用细菌学和组织学方法被诊断为幽门螺杆菌阳性 ,2 0例用大便抗原检测是阳性 ,敏感性是 86 .9%,并且阴性预告值是91.9%,因为 ,用 Hp SA检测仅观察到一个假阳性反应 ,特异性是 97.1%,并且阳性预告值是 95 .2 %,治疗后的结果通过随访获得。8例治疗后感染被根除的儿童 ,Hp SA分析结果是阴性 ,并且有 2 /3持续感染的患者可得…  相似文献   

14.
细胞表面的糖结合物具有多种功能。病毒将细胞表面的粘结合物作为粘附受体,与粘附受体结合的病毒表面结构谓粘附素,多为蛋白质组成。粘附素启动病毒与宿主细胞的相互作用,粘附具有种的特异笥,组织和细胞的嗜性。粘附素和粘附受体的鉴定,为探讨疫苗作为主动和被动免疫,研究新颖抗粘附性治疗都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15.
多种细胞因子参与一哮喘时嗜酸性粒细胞与血管内皮细胞粘附的调节,但对嗜酸性粒细胞具有选择性作用的细胞因子尚未澄清。采用双色免疫荧光流式细胞技术,研究了炎前性细胞因子TNFα对人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表面具有介导细胞粘附作用的粘附分子L-选择素和极迟抗原-4表达的影响,并与嗜中性粒细胞作以比较。TNFα对嗜酸性粒细胞和嗜中性粒细胞表面L-选择素均有上调表达的作用,而对极迟抗原-4表达无明显影响。实验结果说  相似文献   

16.
目的:构建含人幽门螺杆菌(Hpylori,Hp)过氧化氢酶(catalase,KatA)编码基因的重组质粒,测定、分析其核酸序列,并在E.coli中表达,研究其抗原性。方法:应用PCR技术从HpDNA染色体中扩增KatA编码基因片段,将其T-A克隆和测序,并与GenBank公布的其他Hp菌株的基因序列比较,再将目的基因插入至融合表达载体pGEX-4T-1中进行表达,用GST亲和层析对其进行纯化。纯化产物用于对29株小鼠抗Hp-全菌单克隆抗体(mAb)的鉴定及与Hp啊感染患者血清进行Western blot。结果:KatA基因全长为1 515 bp,并在GenBank上登录(No.DQ333889),与GenBank公布的其他Hp菌株的核酸的同源性为96%~97%,表达的KatA融合蛋白的相对分子质量(Mr)为85 000,29株小鼠抗Hp全菌mAb中有4株mAb是针对KatA的,表达产物可被Hp感染患者的血清特异性识别。结论:重组KatA具有较好的抗原性,为坳检测试剂和疫苗的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制备幽门螺杆菌(Hp)尿素酶B(ureB)单克隆抗体并鉴定。 方法: 以Hp重组纯化蛋白ureB为抗原,运用杂交瘤技术制备ureB单克隆抗体,用间接ELISA法检测抗体免疫学活性,用双抗夹心的IRMA法检测不同单抗是否识别相同的表位,并用于检测Hp感染。 结果: 获得两株识别不同表位的ureB单抗杂交瘤细胞,可测得Hp 感染的相关抗原。 结论: 抗ureB单抗可特异性与Hp结合,可用于建立幽门螺杆菌现症感染的检测方法。  相似文献   

18.
黏附素 (HpaA)是幽门螺杆菌 (Heli cobacterpylori,Hp)鞭毛鞘膜蛋白 ,几乎存在于所有的Hp菌株表面 ,序列高度保守 ,可作为基因工程疫苗的候选抗原。本文构建了ltB hpaA融合基因原核表达系统pQE32 ltB hpaA E .coliM15 ,并用SDS PAGE、Westernblot和GM1 ELISA分别证实了LTB HpaA重组蛋白 (rLTB hpaA)表达和免疫性。采用常规苯酚 氯仿法分别提取Hp临床菌株Y0 6株和大肠杆菌 4 4 85 1株(中国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提供 )DNA。采用PCR扩增hpaA和ltB全基因序列 ,1.5 %溴乙锭预染的琼脂糖凝胶电泳检测扩增产物。hpaA和ltB基因…  相似文献   

19.
幽门螺杆菌ureB基因的克隆及序列分析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目的 对幽门螺杆菌(Hp)ureB核苷酸序列及推定氨基酸序列进行同源性比较分析,确定Hp菌株的ureB基因差异性,为疫苗的研究和诊断用品的评价提供依据。方法 自选设计引物,PCR扩增来自国内不同病人的4株Hp菌株的ureB基因,与pGEM-T载体克隆连接、测序;进一步同GenBank上发表的其他4株国外Hp菌株ureB的全基因序列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8株Hp菌株的ureB基因序列出现了33种长度,CAPMF3和CPM630分别为1269bp和1680bp,其他为1710bp。6株1710bp的ureB基因序列的分析表明,国外3株Hp的ureB同源性较高,三者氨基酸的同源性达到100%。国内3株Hp的ureB变异较大,推定氨基酸同源性为98.7%-98.9%。结论 UreB作为保护性同时存在免疫保护覆盖率问题,研究疫苗和诊断用品时要注意选择使用在人群中流行占优势的Hp菌株的高度保守的UreB抗原肽,使其具有更高的覆盖率。  相似文献   

20.
Lpp20是Hp一种高度保守的膜蛋白,有研究表明其具有较强的免疫活性和免疫保护性,是一种理想的疫苗侯选抗原.本研究利用基因工程技术构建了含lpp20基因的重组质粒,并进行了表达,为Lpp20疫苗的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