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综述了目前聚乳酸(PLA)发泡成型方法的研究现状,详细介绍了模压发泡法、高压釜发泡法、挤出发泡法、注塑发泡法等PLA发泡成型方法,最后对PLA发泡成型研究的未来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2.
《塑料科技》2015,(10):116-121
综述了近年来国内外聚乳酸(PLA)注塑发泡成型技术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3.
4.
5.
聚乙烯挤出发泡的发泡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作者用Haake流变仪发泡材料实验附件,研究了聚乙烯化学发泡物料在用于连续挤出发泡时的发泡特性。实验比较了不同发泡剂含量、不同聚乙烯在相同条件下的发泡特性曲线,确定了适合于连续挤出发泡的最佳特性曲线。结果证实。用发泡特性曲线来指导连续挤出发泡配方设计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6.
聚乙烯挤出发泡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自由发泡工艺研究了聚乙烯低发泡成型的配方及工艺条件,讨论了偶氮二碳酰胺(AC)、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EVA)、过氧化二乙丙苯(DCP)用量、螺杆转数对制品性能的影响。结果发现,每100份聚乙烯中AC用量3份、EVA用量为5份、DCP用量为0.02份、螺杆转速为30r/min时,制得制品泡孔结构分布均匀,机械性能较好。  相似文献   

7.
国外微孔塑料物理发泡研究现状   总被引:17,自引:1,他引:16  
陈国华 《中国塑料》1998,12(1):15-21
本文综述了国际上微孔塑料物理发泡的最新进展,阐述了经典成核理论的应用况及存在的不足,同时介绍了气泡长大的物理模型及各种模型在实际研究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8.
本文评述了各种发泡剂对树脂性能的影响,文中附有28篇参考文献。  相似文献   

9.
10.
PVC低发泡调节剂ZB—530的研制及其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孟红  王学智 《塑料工业》1996,24(1):83-84
本文介绍PVC低发泡调节剂ZB—530的生产方法、性能和应用.该调节剂是以丙烯酸酯类为单体,采用多段乳液聚合法制得.其乌氏粘度为4.65mL/g(25℃),Tg89℃,塑化性能与进口调节剂PA—30相当.该产品主要用于PVC低发泡材料中,起到促进塑化,改善表面质量,提高熔体强度及延伸性,降低密度等作用,用它替代进口PA—30生产(?)75PVC低发泡管材及替代进口K—400生产PVC低发泡板材都取得了良好效果.所制产品泡孔致密,外观良好,密度较低,基本达到或接近国外同类产品水平.  相似文献   

11.
张治华 《塑料技术》1994,14(4):10-12
本文介绍在PVC树脂100重量份中,由于配合具有70℃以上热变形温度、树脂成分在60%以上的特定改性剂5-30重量份,并且配合交联剂、发泡剂等的组成物经加热交联发泡的交联发泡片,深拉成型后形状保持率在70%以上,适宜用作汽车内装部件等保护层。  相似文献   

12.
丁烷物理发泡聚乙烯的生产与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介绍了一步法生产EPE材料的生产工艺、主要设备、主要原料和产品规格 ,并阐述了各类添加剂的作用机理 ,着重介绍了EPE的特点及应用  相似文献   

13.
泡沫驱在三次采油中有降低原油和水之间的界面张力,提高驱油效率的特性被广泛应用,在三次采油中有明显的优势。实验以Waring Blender法为试验依据,对ZS系列发泡剂驱在45~95℃温度区间下进行检测,通过泡沫半衰期和析液半衰期来衡量泡沫驱的稳定性。通过考察在温度45~95℃区间,加入不同剂量的AMPS对比试验。通过实验得出ZS-52于20℃时,泡沫体积为960 mL,泡沫半衰期为25.7 h,析液半衰期为2.7 h,发泡量优秀,稳定性强。在95℃时,析泡沫半衰期为8.1 h,液半衰期为36 min,在高温下发泡剂的稳定性要好于常见的油田发泡剂。  相似文献   

14.
采用超临界流体间歇式微孔发泡技术制备了超轻热塑性聚氨酯弹性体(TPU)颗粒,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等研究了以水蒸气、热空气、水、甘油4种不同发泡介质对发泡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高温水蒸气发泡、烘箱发泡、油浴发泡、水浴发泡的最佳发泡时间分别为50、180、30、15 s左右;最佳发泡温度分别为120、115、75、80 ℃左右;从发泡颗粒的外观、颗粒及泡孔结构的均匀性上来看,高温水蒸气发泡优于其他几种方式。  相似文献   

15.
<正>泡沫塑料具有质轻、隔热、缓冲、绝缘、防腐、价格低廉等优点,因此在日用品、包装、工业、农业、交通运输业、军事工业、航天工业得到广泛应用,我国20世纪90年代以来泡沫塑料的发展十分迅速。泡沫塑料主要品种有聚氨酯(PU)、聚苯乙烯(PS)和聚烯烃泡沫塑料三大类。PU发泡材料在发泡过程中存在对人体有害的异氰酸酯残留  相似文献   

16.
采用化学发泡法制备出高冲击强度聚苯乙烯(HIPS)微发泡材料及HIPS/纳米有机蒙脱土(nano-OMMT)复合微发泡材料。研究了发泡量对HIPS及其复合材料微发泡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发泡量的增加,发泡材料呈现欠发泡、均衡发泡、过发泡状态。发泡量取10%时,复合材料的发泡效果最好。nano-OMMT在发泡过程中起到成核剂的作用,促进泡孔成核,有效地改善了发泡质量。  相似文献   

17.
PVC板具有体轻、隔音、保温、防潮、防水、阻燃、消烟、耐化学腐蚀,加工方便等优点。是一种替代木材、钢材的塑料制品之一,可以广泛地用于化工、建材各领域。  相似文献   

18.
在通讯电缆的生产过程中,以往通常栗用实心绝缘或化学发泡工艺。20世纪80年代始,出现了物理发泡技术。经过多年的改进和完善,物理发泡已经发展为完全成熟的生产工艺。[编者按]  相似文献   

19.
单体坤  马文良  杨涛 《橡胶工业》2018,65(5):514-517
用超临界二氧化碳制备热塑性聚氨酯弹性体发泡材料(E-TPU),分析发泡机理并研究发泡性能。结果表明:泄压速率和发泡温度是影响E-TPU发泡性能的两个重要因素;增大泄压速率有利于提高气泡成核速率和成核数量;升高发泡温度使气泡易膨胀长大,E-TPU密度减小;但发泡温度过高会导致气泡破裂和塌陷,E-TPU密度增大;当发泡温度为130℃左右时,E-TPU密度最小,发泡性能最好。  相似文献   

20.
以丙烯腈、甲基丙烯酸甲酯和丙烯酸甲酯为主要的聚合单体,通过添加一定量的第三单体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GMA),利用原位聚合法合成了发泡性能优良、应用更加广泛的物理发泡微胶囊;探讨了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加入量、单体配比及种类、交联剂种类对微胶囊发泡性能的影响;同时对微胶囊的耐溶剂性能做了测试。通过比较得出:当GMA添加量为油相质量的7.9%、丙烯腈与甲基丙烯酸甲酯质量比在8∶1时,可得到高温使用的发泡良好的微胶囊产品;对于三种不同的交联剂的使用发现,三官能度交联剂能制备得到发泡性能最优的发泡微球。同时由耐溶剂性能测试发现,制得的发泡微胶囊对二甲苯、异丙醇、丙酮及环己烷溶剂有很好的抗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