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根据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和中国纤维检验局的要求,我局于2002年7月完成《纤维用亚麻原茎》、《亚麻棉》文字标准的制修订和《纤维用亚麻原茎》、《亚麻打成麻》实物标准的制作,并已通过专家审定。此四项标准的发布,将对提高我国亚麻原茎、亚麻打成麻、亚麻棉及其制品质量水平,促进亚麻检验技术进步起积极的作用。标准制修订较科学、合理,适应我国亚麻质量状况,也能满足企业生产、收购的需要。特别是标准内容的调整,与时俱进,既考虑了黑龙江省主产区,又照顾到有较大发展潜力的其他地域,体现了标准的科学性、先进性、合理…  相似文献   

2.
对亚麻生产加工企业来说,一年一次的亚麻原茎收购工作至关重要.亚麻原茎的收购规模和收购质量直接关系到打成麻质量和企业经营效益.因此,每年收购工作开始前,亚麻企业都要采取相应措施,做好准备.但事后有些企业发现,虽然花费了不少人力、物力,但原料收购工作仍存在这样或那样的问题.下面笔者就如何做好亚麻原茎收购工作谈几点认识和看法.  相似文献   

3.
《上海纺织科技》2006,34(8):57-57
随着俄罗斯不断推广应用亚麻新品种,由于收获时堆放和运输等因素引起品种混杂,纯度降低,品质变差。为了改进亚麻质检体系,提高亚麻纺织品的质量,全俄韧皮作物科学研究院研发了一套检测设备,共4台,分别是:(1)小型揉麻打麻机;(2)亚麻质量综合检测台(带电脑);(3)实验用栉梳麻机;(4)单株亚麻茎的纤维分裂度、柔韧度、纤维纺纱性检测装置。采用通用实验方法与自动化信息技术相结合,对亚麻干茎、打成麻进行检测,主要包括:麻茎各部分(不同长度、不同直径)上纤维结构、性质及其变化;露浸麻时,麻茎和麻纤维的性质及其变化;亚麻收割和初加工时,机械设备对纤维品质的影响;麻茎和麻纤维的色泽变化等。用科学的计算方法给亚麻分级,确定麻茎成熟度和分裂度、麻茎剥制工艺的特点、麻纤维的强力和柔韧度等。这套设备可以对不同品种的亚麻原料进行自动化检测、数据处理,为亚麻纤维后续的纺织生产、亚麻纺织品的价值定位提供可靠依据。  相似文献   

4.
亚麻原茎的沤麻,传统的方法是温水浸渍和露水沤制法。自20世纪80年代起,国外开始探讨用酶剂沤制亚麻纤维。近期我国科研工作者曾经引入国外酶制剂进行亚麻酶脱胶的研究。本文采用国产酶制剂对亚麻原茎进行了沤制。其结果表明:用酶剂沤麻后的打成麻出麻率提高I%;打成麻的品质也相应提高,可提高2个麻号;沤麻时间缩短50%-沤麻废水不臭,废液不必经过特殊处理,其BOD就已达到国家城市废水排放的标准,用水量比常规沤麻节省时间40%等;因此其相应的成本也不会增加。亚麻原茎用酶剂沤制的脱胶方法,可以在生产实践中推广应用,并将优于当前的温水浸渍和露水沤制法。  相似文献   

5.
2002年7月9日至10日,中国纤维检验局组织修订的《纤维用亚麻原茎》文字标准及复制的该实物标准样品、制定的《亚麻棉》标准、复制的《亚麻打成麻》实物标准样品四项国家标准通过专家审定。参  相似文献   

6.
由甘肃省农业厅起草的《亚麻原茎》和甘肃武威纺织厂起草的《亚麻打成麻》两个地方标准,已在兰州经生产、使用和管理部门通过了专业技术审查。亚麻开发利用在甘肃省前景广阔,据统计甘肃每年种植油纤兼用型亚麻250万亩,原茎亚麻年总产量28.3万吨。在亚麻目前尚无国家标准的情况下,地方亚麻标准的制定,使甘肃省亚麻生产、收购、加工、利用有了统一的检测标准,对促进工农业经济发展、及亚麻资源的开发利用将发挥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7.
亚麻纤维随着纺织工艺的不断提高及其制品市场需求量的增大,逐渐体现出较高的经济价值,促进了新疆伊犁州亚麻产业的飞跃发展.目前,伊犁州拥有亚麻原料厂10家,打成麻生产线23条,亚麻纺纱厂2家;州直各县、市种植面积约2.7万公顷,原茎产量约在14万吨左右.  相似文献   

8.
纺织资讯     
进口亚麻打成麻技术标准制定进口亚麻打成麻技术标准研讨会日前在安徽省铜陵市召开,初步确定了进口亚麻打成麻的物理指标、感官指标等技术标准。浙江金鹰、黑龙江绥化、温州汇浩、铜陵华源等全国15家大中型亚麻纺织企业的专家、技术人员参加了铜陵会议,并制定了亚麻打成麻技术标准。本次标准制定是由铜陵华源发起的,得到了全国亚麻纺织企业的积极响应。专家们对进口亚麻打成麻的长度、强度、分裂度、柔软度、色泽等技术标准进行了认真研讨,并提出了规范性要求。这一标准下一步由全国亚麻企业峰会审定后实施,将为我国的亚麻纺织生产创造较为…  相似文献   

9.
为克服亚麻脱胶过程中酶液向麻茎渗透的屏障,并且节约酶的用量和缩短脱胶时间,采用弱酸对亚麻原茎进行预处理,再经酶法脱胶,以蒸馏水处理为对照,考察了CH_3COOH、NaH_2PO_4/H_3PO_4、H_2SO_4和H_3PO_4溶液预浸处理对亚麻原茎质量损失率及纤维分离程度的影响。以还原糖和总糖含量、纤维分离程度为指标,研究酸溶液种类和浓度对酶法亚麻脱胶的影响,并考察了H_2SO_4和H_3PO_4溶液处理后脱胶麻纤维的力学性能。结果表明,20 mmol/L的H_2SO_4或H_3PO_4溶液处理的亚麻原茎再经酶法脱胶其释放的还原糖和总糖均较高,纤维断裂强力可达150 cN以上,过高和过低浓度的酸溶液对脱胶都没有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0.
亚麻分长径亚麻和多枝亚麻两种。长径亚麻含大量纤维,亦称纤维用亚麻,单纤维平均长度为17~25毫米,并由果胶紧密粘接。为了获得打成麻,首先需对亚麻原径进行浸渍处理,脱去部分果胶,再经若干工序,获得较长的比较清洁的纤维。“打成麻”在上述过程中的下脚即亚麻二粗。我厂于1983年7月经过数十次的试验与小批量投产后,初步在棉纺设备上形成了亚麻(二粗)/棉混纺低支纱的生产能力。现将纺  相似文献   

11.
梳成率(tearage)是指亚麻打成麻经栉梳机梳理后,长麻纤维的质量对喂入纤维质量的百分率:t=g/G×100%式中:t——亚麻打成麻梳成率;g——梳成长麻量,kg;G——喂入打成麻量,kg。一般认为,梳成长麻纤维比梳落短麻纤维经济价值高。据专家估计,梳成长麻比梳落短麻每吨多创1万元以上的效益。目前国产亚麻梳成率与西欧亚麻相比,大致要低22个百分点,只相当西欧亚麻的60—70%,差  相似文献   

12.
编辑部启事     
《上海纺织科技》2006,34(2):7-7
进口亚麻打成麻技术标准研讨会日前在安徽省铜陵市召开,初步确定了进口亚麻打成麻的物理指标、感官指标等技术标准。浙江金鹰、黑龙江绥化、温州汇浩、铜陵华源等全国15家大中型亚麻纺织企业的专家、技术人员参加了铜陵会议,并制定了亚麻打成麻技术标准。本次标准制定是由铜陵华源发起的,得到了全国亚麻纺织企业的积极响应。专家们对进口亚麻打成麻的长度、强度、分裂度、柔软度、色泽等技术标准进行了认真研讨,并提出了规范性要求。这一标准下一步由全国亚麻企业峰会审定后实施,将为我国的亚麻纺织生产创造较为公正、合理的环境。t  相似文献   

13.
在加工亚麻原茎的过程中,必须削弱麻茎中亚麻纤维与其周围的薄壁组织的联系。为此,要进一步破坏薄壁组织的薄壁细胞壁的薄膜。薄壁组织主要是由果胶物质、蛋白质和半纤维素组成的。由于半纤维素也同样  相似文献   

14.
甘肃省纤维检验所于5月19~20日在兰州组织召开了甘肃省地方亚麻标准方案论证座谈会。参加座谈会的有亚麻原茎、亚麻纤维 (打成麻)、亚麻脱胶麻三个方案起草单位成员;省计委、省科委、省农业厅、省轻工业厅、省供销联社等有关部门的领导及专业技术人员;部分毛纺、棉纺、亚麻原料初加工厂、脱胶厂代表和有关科研单位代表近30人。会议对计划制订的三个亚麻标准的有关技术内容作了认真讨论和论证。确定标准的制订原则是:借鉴外省经验,结合本省实际,尽量采用新技术,起到对我省亚麻生产和资源的促进作用。同时会议对标准制订工作进度,费用等进行讨论安排。通过与会同志们的努力,会议取得了预期的效果。  相似文献   

15.
近几年,天然纤维纺织品,特别是亚麻制品,由于其优良的服用性能而受到广大消费者的普遍欢迎。同时,广大消费者对产品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作为生产亚麻织物的原料——亚麻打成麻,直接影响到织物的质量。现行的国家标准GB/T 17345—1998《亚麻打成麻》已实施近4年。执行中我们感到该标准还有一些不足,在此与大家商讨,以利于今后标准的修订或企业标准的制定,进而提高终端产品的质量。  相似文献   

16.
黑龙江省亚麻打成麻地方标准是1987年根据当时我省亚麻原料生产加工、纺织现状制定的,经过近八个年头的实践摸索和按标准化法的规定,笔者认为,该标准分等规定和技术指标与现在我国的亚麻纺织现状相差很大,应进行重新修订并上升为国家标准。 亚麻打成麻生产工艺自30年代末至今  相似文献   

17.
由中国纤维检验局主办、湖南省纤维检验局承办的首次麻类纤维检验技术比武活动,于6月14日在年初投入使用的湖南省纤检局新检测楼落下帷幕。来自全国7个省(市、区)苎麻、亚麻主产区的12个专业纤检机构,共计23名选手,进行了苎麻精干麻物理检验、化学检验以及亚麻打成麻强力检验技术比武。  相似文献   

18.
亚麻是一年生草本植物.纤维用亚麻茎高60 cm~130 cm.麻茎直径1 mm~3 mm,麻茎呈圆柱形,成熟麻茎为黄色.一束亚麻纤维中约有30~50根单纤维,在麻茎径向有20~40个纤维束均匀分布,呈一圈完整的环状纤维层.一根单纤维为一个单细胞,单纤维纵向中段粗,两端细,并带有X节,横截面呈多角形.单纤维和纤维束的构造,在麻茎不同部位是不一致的,因此,亚麻纤维品质也是不均匀的.亚麻对气候的适应性很强,世界上种植亚麻的国家有前苏联、波兰、法国、荷兰、德国等,我国主要集中在黑龙江,吉林和新疆等地.  相似文献   

19.
为了改进汽蒸干茎的加工工艺,以前就提出过利用减压方法。亚麻生茎在高压锅内汽蒸以后,压力提高到一定的数值而后瞬间降下来。因此麻茎里的水分剧烈地沸腾,蒸汽的膨胀破坏了形成层和薄壁组织。这实际上在减少亚麻原茎汽蒸时间时提高了纤维与木质可分离性的指标,有利于干茎的机械加工和改善汽蒸麻的纤维品质。为了确定各种因素对于茎和纤维性质的  相似文献   

20.
通过亚麻田间试验和室内统计分析,阐述了亚麻不同微生物菌肥配方对亚麻产量和生物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一处理配方做种肥,亚麻原茎、种子、长麻产量比对照分别增产14.4%、14.8%和25.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