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了解某院解脲脲原体的感染状况及药敏谱变化,旨在对临床治疗解脲脲原体感染提供参考依据. 方法应用支原体微量培养及同步药敏系列试剂盒进行解脲脲原体检测及药敏结果. 结果对某院2006年-2009年三年间临床标本中解脲脲原体培养阳性率调查及10种抗生素体外药敏试验,其中总阳性率为44.49%.值得注意的是女性支原体感染率为53.7%,明显高于男性的 23.8%.结论 临床治疗解脲脲原体引起非淋菌性尿道炎,综合分析,推荐首选美满霉素及交沙霉素.  相似文献   

2.
采用解脲脲原体检测试剂对108例原发性不育患者的精液进行解脲脲原体病原学诊断,阳性率为32.4%(35/108)。本文结果提示:解脲脲原体感染可能是引起男性原发性不育的重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3.
要东辉 《广州医药》1996,27(4):53-54
对100例不育男性患者精液进行解脲脲原体培养,阳性患者38例,占38%,实验结果提示:解脲脲原体感染所致的淡育,主要影响精液的成份。表现为精子数目减少,精子活力降低,或两者均受影响。  相似文献   

4.
解脲脲原体所致前列腺炎的诊断和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解脲脲原体在慢性前列腺炎中的致病情况以及治疗效果。方法:取患者前列腺液进行支原体培养,鉴定。对阳性患者,给予相应的治疗措施,结果:240例怀疑有性传播疾病所致前列腺炎的患者的前列腺液通过支原体培养,40例解脲脲原体阳性,检出率为16.7%,通过相应药物治疗,转阴率达80.0%,结论:解脲脲原体在慢性前列腺炎中的检出率较以往报道有所增加,通过解脲脲原体的培养,可以提高检出率,有利于临床上针  相似文献   

5.
孙黎黎 《黑龙江医学》2011,35(9):669-670
目的 通过对解脲脲原体阳性率与药敏分析,探讨解脲脲原体感染状况及药物药敏试验的情况.方法 对293例患者的尿道分泌物用解脲脲原体培养法进行培养并同时进行药物敏感试验.结果 解脲脲原体阳性率为42%,对强力霉素、美满霉素等高度敏感,阿奇霉素、罗红霉素等敏感率低.结论 解脲脲原体感染引起的非淋性尿道炎越来越多,其对药物的敏...  相似文献   

6.
念珠菌性阴道炎 (Vulvovaginalcandidiasis ,VVC)是一种常见妇科炎症 ,解脲脲原体感染也是一种常见的性传播疾病 ,有较高的感染率 ,是引起不育症的主要原因之一。我们自 2 0 0 1年 6月~ 2 0 0 2年 12月对110例白色念珠菌 (Candidaalbicans)合并解脲脲原体(Ureaplasmaurealyticum ,Uu)感染所致阴道炎患者进行了治疗观察 ,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河南大学男科学研究所不育症专科门诊 110例女性患者 ,年龄 2 2岁~ 5 9岁 ,平均 39 4岁 ,已婚 ,因白带增多、瘙痒和不育症等就诊 ,均被确诊同时感染有白色念珠菌和解脲脲…  相似文献   

7.
解脲脲原体感染性阴道炎所致并发症156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探讨解脲脲原体感染与不孕症,自然流产,盆腔炎症的关系,方法:应用解脲脲原体诊断试剂,取患者阴道分泌物进行培养。结果:在242例不孕症,自然流产,盆腔炎症中,有156例为解脲脲原体感染,感染率占64.46%,结论:不孕症,自然流产及盆腔炎与解脲脲原体感染有直接关系。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解脲脲原体感染与不孕症、自然流产、盆腔炎症的关系。方法:应用解脲脲原体诊断试剂,取患者阴道分泌物进行培养。结果:在242例不孕症、自然流产、盆腔炎症中,有156例为解脲脲原体感染,感染率占6446% 。结论:不孕症、自然流产及盆腔炎与解脲脲原体感染有直接关系。  相似文献   

9.
目的 了解已婚妇女泌尿生殖道解脲脲原体感染情况,采取有效干预措施降低发生率,做好泌尿生殖道感染防治工作.方法 2009年 11~12月对笔者所在医院313例已婚妇女进行了生殖道解脲脲原体感染普查.结果 解脲脲原体感染 163例,患病率为52.08%.结论 解脲脲原体感染是已婚妇女极常见的妇女病,与年龄有关,应做到早诊断,早期接受规范的治疗,从而降低泌尿生殖道感染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0.
单春梅 《河北医学》2006,12(6):542-544
目的:了解本地区解脲脲原体耐药状况,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方法:应用支原体微量培养及同步药敏试剂盒,检测解脲脲原体及其药敏分析。结果:792例NGU病人281例UU阳性,阳性率35.5%。美满霉素、交沙霉素、克拉霉素、司帕沙星四种抗生素敏感性高,不易产生耐药性,且三年耐药率变化不大;阿奇霉素三年间耐药率显著上升,由8.11%上升到22.86%。氧氟沙星、左氧氟沙星、罗红霉素耐药率较高。结论:临床治疗UU引起的非淋菌性尿道炎,本地区应推荐美满霉素、交沙霉素作为治疗解脲脲原体的首选药物。  相似文献   

11.
目的:概述解脲脲原体感染在不孕症发生中的作用.方法:作者查阅了近年来的有关文献12篇,结果:解脲脲原体对生殖系统的炎性作用及其所致的男性生殖系统局部免疫功能下降,或女性抗精子抗体的产生是不孕症发生的可能机制.结论:该结果有可能为解脲脲原体所致的不孕症预防和治疗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2.
目的了解盆腔炎患者解脲脲原体的感染情况及解脲脲原体感染患者同时合并其他病原微生物的感染状况,指导临床进行正确的诊断和治疗。方法随机选择门诊确诊为盆腔炎的患者210例,采集盆腔炎患者的宫颈分泌物,对解脲脲原体进行分离培养.并对合并感染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10例中有104例解脲脲原体阳性患者,合并其他病原微生物感染者96例(92.31%),其中19~29岁和30~39岁两年龄组的合并感染率最高,分别为49.04%和40.38%;合并其他病原微生物感染最多的是表皮葡萄球菌37株(35.58%),其次分别是金黄色葡萄球菌24株(23.08%)、白色念珠菌15株(14.42%)。结论盆腔炎患者的解脲脲原体感染率较高,且年轻女性又是盆腔炎的高友人群。本研究结果提示,解脲脲原体感染患者合并其他病原生物感染情况相当严重。对解脲脲原体感染患者,进行全面系统的病原生物检测,对于预防和有效治疗盆腔炎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13.
解脲脲原体细胞致病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报道用组织培养测定解脲脲原体致病性。用4珠解脲脲原体感染恒河猴肾MA104细胞,结果表明感染细胞很快产生细胞病变,主要表现为胞浆出现空泡,进而细胞膜破裂、胞浆消失、细胞变圆、脱落。细胞核病变较轻,与细菌L型感染细胞不同。  相似文献   

14.
目的:了解解脲脲原体对常用抗生素的药物敏感性,为临床治疗解脲脲原体感染提供参考资料。方法921例不孕不育患者生殖道分泌物,用 bioMerieux 生产的 Mycoplasma IST 2试剂盒进行解脲脲原体选择培养,并检测解脲脲原体对常用抗生素的药物敏感性。结果921例不孕不育患者,检出解脲脲原体482例。解脲脲原体对四环素、强力霉素、原始霉素、交沙霉素、克拉霉素、红霉素、阿奇霉素、氧氟沙星、环丙沙星等药物的敏感率分别为97.9%、99.2%、100%、99.0%、93.6%、78.6%、79.7%、13.1%、2.7%,对氧氟沙星、环丙沙星的耐药率分别为47.9%、79.5%。结论解脲脲原体对四环素类药物及大环内酯类药物敏感率高,对氧氟沙星、环丙沙星等喹诺酮类药物表现出较高的耐药性,对环丙沙星的耐药性尤为突出。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解脲脲原体感染对人精子形态的影响。方法:采集正常生育男性志愿者精液,人工感染解脲脲原体,在不同时间段进行精子形态学检查。结果:人工感染30分钟后非感染组与感染组正常精子百分率无统计学差异,畸形精子百分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感染1小时后非感染组与感染组正常精子和畸形精子百分率有统计学差异(P〈0.05),感染2小时、4小时、24小时差异更明显。结论:解脲脲原体可影响精子形态,并存在时间依赖性。  相似文献   

16.
1898年,Nocard和Roux从病牛的胸膜腔和肺内分离出一种病原体,命名为胸膜肺炎微生物,1976年正式命名为支原体.近十多年来,泌尿生殖道支原体的感染日益引起医学界广泛关注,解脲脲原体(ureaplasma urealyticum,UU)感染尤为引人注目,已发现的UU有两个生物群和14个血清型,随着我国计划生育和优生优育工作的不断深入,妇产科领域的UU感染备受关注.本文就解脲脲原体感染对不良妊娠结局及胎儿发育的影响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中药治疗女性耐药性解脲脲原体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1年12月至2013年6月我中心门诊及下属站点收治的耐药性解脲脲原体女性患者67例,随机分成观察组34例,对照组33例。对照组给予传统西药口服、外用栓剂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中药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转阴率为64.71%显著高于对照组的15.15%,复发率9.09%明显低于对照组的60%(P〈0.05);观察组解脲脲原体未转阴患者对强力霉素、四环素、交沙霉素、美满霉素、克拉霉素、司巴沙星、氧氟沙星、红霉素、罗红霉素敏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8.82%,对照组为6.06%,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联合中药治疗女性耐药性解脲脲原体患者可显著提高转阴率、抗生素敏感性,且具有复发率低,安全性高的特点。  相似文献   

18.
解脲脲原体的分群和分型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建立解脲脲原体的分子生物学分群及分型方法。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方法对14个血清型的解脲脲原体标准株进行检测和分群,并对272例泌尿生殖道临床标本进行了检测和分群。采用随机扩增多态性脱氧核糖核酸方法对解脲脲原体1、3、6、14、8、10及11型标准株进行了分析和比较。结果经PCR检测,第一群解脲脲原体的扩增片段长度为403bp,第二群解脲脲原体的扩增片段长度为448bp;272例泌尿生殖道临床标本,解脲脲原体阳性72例,其中第一群阳性69例,第二群阳性3例。构建了1、3、6、14、8、10及11型解脲脲原体的基因指纹图谱。结论本研究建立了用PCR对解脲脲原体进行分群的方法;泌尿生殖道临床标本解脲脲原体阳性者以第一群常见,随机扩增多态性脱氧核糖核酸方法可用于解脲脲原体分型。  相似文献   

19.
目的:了解泌尿生殖道解脲脲原体感染现状及对10种抗生素耐药情况。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方法:应用支原体鉴定及药敏试剂盒检测304例泌尿系感染患者,同时测定其对常用抗生素的药物敏感性。结果:解脲脲原体感染的阳性率为136株(44.7%)。男性解脲脲原体阳性10例(22.22%,10/45),女性解脲脲原体阳性126例(46.84%,126/269)。药敏试验结果表现不同的敏感性。结论:泌尿生殖道支原体对所分析的各种抗生素都存在不同程度的耐药。在进行解脲脲原体感染治疗之前应进行药物敏感试验。  相似文献   

20.
黄贵福 《吉林医学》2010,31(19):3070-3070
支原体(Mycoplasma)种类繁多,分布广泛。其中就包括解脲支原体。支原体感染引起的非淋球菌尿道炎患者日益增多。为了了解本地区解脲脲原体(Uu)的耐药情况,指导临床用药,使用上海复兴公司的试剂盒,对性病患者分泌物中分离的91株Uu进行了抗菌药物的敏感性测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