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76 毫秒
1.
一种自适应旁瓣对消最优权系数改进算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数字开环自适应旁瓣对消(adaptive sidelobe cancellation:ASLC)的关键是找到一个合适的控制加权系数的选取方法,使对消效果最佳。本文依据ASLC系统中相关矩阵和互相关向量的特点以及工程实现的要求,找到一种ASLC的最优权系数改进算法,并详细说明了该算法的运算流程和计算复杂度,以及它的工程实现。在不降低运算稳定性的情况下,该算法的计算复杂度明显小于最常用的直接矩阵求逆(DMI)算法。  相似文献   

2.
自适应旁瓣对消在雷达中的应用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自适应旁瓣对消(ASLC)是雷达抗有源干扰的有效方法.它采用空间滤波技术,通过辅助接收通道在干扰方向形成波束图的零点,实现对干扰信号的抑制.本文介绍了自适应旁瓣对消的原理,然后给出了基于DSP的ASLC实现方案,分析了自适应旁瓣对消的性能.同传统的对消系统相比,该系统具有更好的抗干扰性能.  相似文献   

3.
自适应旁瓣对消(ASLC)是雷达抗有源干扰的有效方法。它采用空间滤波技术,通过辅助接收通道在干扰方向形成波束图的零点,实现对干扰信号的抑制。本文介绍了自适应旁瓣对消的原理,然后给出了基于FPGA的ASLC实现方案,最后通过仿真和试验结果,分析了自适应旁瓣对消的性能。  相似文献   

4.
在复杂形式干扰背景下,传统自适应旁瓣相消(ASLC)性能将会变差。为了解决该问题,提出了基于最大相关性准则的样本选择算法,并针对多径和通道幅相不一致特性,分析了延迟节对ASLC性能改善的影响。实测数据处理结果表明,提出算法平均对消比可以达到20dB以上,优于传统ASLC算法。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构建基于通用计算机的软件化雷达信号处理平台,并给出所提算法在多核CPU上的工程实现。与传统基于单片TS201型DSP实现方式相比,基于多核CPU实现运算速度提升约15倍,满足常规地面情报雷达的实时性要求。  相似文献   

5.
存在幅相误差的ASLC系统性能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为了分析存在幅相误差的自适应旁瓣对消系统(ASLC)性能,推导了主辅通道存在幅度不一致性、相位不一致性以及同时存在幅相误差时ASLC系统任意通道间的相关系数公式,以干扰对消比为依据,给出了上述条件下的计算机仿真结果,得出了相应的结论.理论分析和仿真结果表明幅相误差对自适应旁瓣对消系统具有重要的影响,必须加以克服.  相似文献   

6.
用于雷达的自适应旁瓣对消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秦振华 《无线电工程》1999,29(2):13-16,58
本文给出了一种雷达用的自适应旁瓣对消器(ASLC),分析了其工作原理和性能,导出了干扰对消比的理论公式,并由计算机模拟得出了理论曲线。  相似文献   

7.
自适应旁瓣对消技术能够很好地抑制旁瓣干扰,但在应用中发现, 自适应旁瓣对消对跟踪的高信噪比目标带来的信噪比损失较大,导致单脉冲和差测角精度下降。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CLEAN算法的自适应旁瓣对消方法,首先通过观测目标的先验信息构建目标回波模型,再利用该回波模型剔除对消通道中的目标信息,然后基于剔除目标信息后的对消通道数据,重新计算最优加权值进行主通道的干扰对消,最后仿真和实测结果验证了该方法不仅可以减少主通道中目标对消后的信噪比损失,同时也降低了对消后对目标测角精度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现代雷达普遍采用自适应旁瓣对消(ASLC)技术抑制有源干扰,而其强抗干扰性能使得干扰机单纯依靠提高干扰功率的方法不再奏效.分析了ASLC系统的工作原理,并仿真验证了ASLC系统对抗旁瓣干扰的有效性.在此基础上,介绍了多方位饱和干扰和异步闪烁干扰的干扰原理,并分别进行了仿真分析与比较.仿真结果表明两种干扰方案均能对ASLC系统取得较好的干扰效果,且相比之下,异步闪烁干扰效果更佳.  相似文献   

9.
灵巧噪声干扰与自适应旁瓣对消(Adaptive Side-Lobe Canceling,ASLC)是电子对抗领域的两种关键技术.基于此,介绍常见的灵巧噪声干扰样式,如脉冲复制转发干扰和卷积噪声干扰,从ASLC的原理出发,利用递归最小二乘算法(Recursive Least Squares,RLS)对经过ASLC处理后的几种不同的灵巧噪声干扰信号的干扰效果分别进行仿真和分析.  相似文献   

10.
基于离散余弦变换的旁瓣对消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王保初  韩松 《现代电子技术》2010,33(15):24-28,32
自适应旁瓣对消是一种有效抑制有源干扰的措施。研究了自适应旁瓣对消和合成孔径雷达(SAR)有源遮盖式干扰的基本原理,详细推导了基于离散余弦变换的DCT-LMS频域自适应方法,并将其应用于SAR的旁瓣对消系统中。通过与其他自适应算法的对比实验,证明了DCT-LMS算法兼有收敛速度快,计算量小的优点。最终模拟实际环境中的干扰源,利用SAR的实际数据进行了仿真实验。实验结果表明,DCT-LMS算法能有效地抑制有源干扰噪声,确保SAR接收机正常工作,具有较高的干扰对消比。  相似文献   

11.
为了减少杂波、目标回波等因素的影响,自适应副瓣对消方法通常需要在休止期采集干扰样本并完成对消权值计算。当雷达阵面机械转动时,干扰的空间特性会随时间发生变化,导致自适应副瓣对消性能严重下降。针对上述问题,文中提出了一种基于干扰样本特性重构的自适应干扰抑制零点展宽算法。首先,推导了阵面转动引起的干扰空域特性变化 规律;然后,给出了基于休止期采集的干扰样本实现后续时间段内干扰样本的重构方法,使得自适应副瓣对消形成的干扰抑制零点展宽,从而改善接收全程内的干扰抑制效果;最后,通过仿真计算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和稳健性。  相似文献   

12.
自适应副瓣对消(ASLC)是雷达抗有源干扰的有效方法。本文介绍了自适应副瓣对消的原理,结合试验数据对副瓣对消性能进行研究,分析了浮点运算精度对副瓣对消性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林育梅  李明 《现代雷达》2007,29(9):70-73
由于通道之间幅相特性的不一致(通道失配),导致在自适应旁瓣相消(ASCL)系统中相消性能严重下降。通道均衡器是补偿通道失配的一种有效方法。文中在仿真分析通道失配对自适应旁瓣相消性能影响的基础上,研究了影响均衡性能的几个主要参数与旁瓣相消性能的关系。最后,通过仿真验证了通道均衡技术的引入可以较大幅度的提高旁瓣相消性能,所得结论对实际工程设计中实现中提高自适应旁瓣相消性能有一定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4.
详细介绍了旁瓣对消技术的工程实现方法。通过试验,对比了权系数浮点运算精度对旁瓣对消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辅助通道较多时用双精度浮点计算权系数进行对消可以获得较好的对消比。本文介绍的旁瓣对消模块现已应用于某雷达,在实际工作中满足雷达系统抗干扰性能指标的要求。  相似文献   

15.
针对盲分离和自适应旁瓣相消器(ASLC)两种抗干扰技术在实际中如何选择应用的问题,对盲分离和ASLC 的抗干扰性能进行了对比分析。在对盲分离和ASLC 抗干扰原理及信号处理技术研究的基础上,在多种场景及不同信噪比情况下对两种技术的抗干扰性能进行了仿真对比分析。通过分析,给出了不同干扰情况下抗干扰方法的选择依据,即ASLC 对于旁瓣干扰抑制更加有效,而主瓣干扰抑制方面盲分离技术更有优势。  相似文献   

16.
现代雷达普遍采用旁瓣对消技术抗有源干扰,该技术大大降低了从雷达天线旁瓣进入的干扰信号功率,使得从雷达天线旁瓣进入的有害干扰信号不至于严重妨碍雷达工作。文中分析了雷达开环自适应旁瓣对消系统的工作原理,提出了采用对开环自适应旁瓣对消系统进行闪烁干扰的理论依据及实施方法,并对闪烁干扰的干扰效果进行仿真分析,结果证实了闪烁干扰的可行性,为干扰自适应旁瓣对消系统提出了可行的干扰方案。  相似文献   

17.
邓欣  袁红刚  娄宁 《电讯技术》2021,61(8):986-992
针对传统自适应波束形成算法中目标波达方向(Direction of Arrival,DOA)估计不准确引起的波束形成性能下降问题,提出了一种采用投影对消矩阵的稳健自适应波束形成算法.首先,寻找与估计波达方向有最大相关性的特征矢量作为目标信号特征矢量,然后构建对消矩阵消除协方差矩阵中的信号分量,最后通过增加零点约束实现干扰抑制.与传统对角加载类稳健波束形成算法相比,所提算法不受对角加载因子的影响,且在信干噪比较大时仍然具有良好的抗干扰性能.仿真对比实验验证了所提算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8.
受到实际条件的限制,自适应旁瓣相消器通常不可能频繁地更新自适应权值,使得其在对抗空域非平稳干扰时,会出现权值失配现象,严重影响干扰抑制性能。该文从空域密集干扰产生宽零陷的角度出发,提出一种适用于自适应旁瓣相消器的零陷展宽算法。该算法通过对主通道的合成权值和辅助天线间的协方差矩阵同时进行锥削实现零陷展宽,锥削向量和锥削矩阵只与阵元位置和展宽宽度有关,可以离线计算,在线直接调用,实现简单,适合工程实际使用。仿真实验证明,该文方法可以有效展宽自适应零陷,增强自适应旁瓣相消器对抗空域非平稳干扰时的稳健性。  相似文献   

19.
李波 《电子科技》2012,25(4):96-99
自适应旁瓣对消是雷达抗有源干扰的有效方法。文中简要介绍了自适应旁瓣对消的基本原理,旁瓣对消模块在某雷达的应用,推导出便于工程实现的理论公式。在实际工作中能满足雷达系统抗干扰性能指标的要求。  相似文献   

20.
冉小凤  魏青 《电子科技》2011,24(3):56-58,61
介绍了自适应旁瓣对消的基本原理,分析了相关系数对旁瓣对消系统性能的影响,并通过Matlab进行了计算机仿真,直观形象地验证了相关系数对旁瓣对消系统性能的影响效果.分析表明.信号相关系数的提高,可以使旁瓣对消系统的性能退化,减弱其对消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