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观察应用急诊血液净化治疗(血液灌流HP联合血液透析)抢救重度乌头碱中毒的临床疗效,提高抢救成功率。方法 32例急性重度乌头碱中毒患者在给予给予早期积极彻底洗胃、药物抗心律失常、紧急电复律及其他内科综合治疗的同时,行急诊血液净化治疗。结果 在常规中毒治疗基础上,32例重症乌头碱中毒患者中2例死亡,29例应用血液灌流联合血液透析治疗均治愈出院,平均急诊就诊至血液净化治疗开始时间为3.1小时 结论 早期、积极充分应用血液净化治疗抢救重度乌头碱中毒,疗效确切,可提高中毒乌头碱中毒患者的抢救成功率。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在综合治疗基础上应用血液灌流( HP )抢救急性重度乌头碱中毒的临床疗效。方法23例急性重度乌头碱中毒患者在给予早期积极彻底洗胃、抗心律失常、维持血压及其他内科综合治疗的同时,行HP治疗。结果在常规乌头碱中毒治疗基础上,及早行HP治疗后,23例急性重症乌头碱中毒患者均治愈出院,随访恢复良好。结论早期、积极充分联合应用HP治疗抢救急性重度乌头碱中毒,疗效明显,值得临床推荐使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血液净化治疗对急性乌头碱类中毒患者心律失常转复的影响。方法 选取2009 年11 月-2017 年6 月就诊于浙江衢化医院急诊科的72 例急性乌头碱中毒心律失常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实施常规治疗方案,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应用血液净化治疗。观察两组患者心律失常转复、中毒症状缓解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经过24 h 的治疗,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1.67%,高于对照组的72.22%(P <0.05);观察组患者心率恢复正常时间和心律不齐消失时间较对照组短(P <0.05);观察组患者肢体麻木、呕吐、心悸缓解时间及低血压恢复正常的时间较对照组短(P <0.05);治疗过程中,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56%,低于对照组的33.33%(P <0.05)。结论 应用血液净化治疗急性乌头碱中毒心律失常患者,可以更快速地缓解患者症状,同时不良反应更少,临床疗效更好。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急性重度乌头碱中毒致恶性电风暴的临床表现、发病机制及救治方法。方法总结急诊科收治的4例重度急性乌头碱中毒患者的临床资料,并进行相关文献复习。结果 4例急性乌头碱中毒患者以恶性心律失常就诊,均为典型的电风暴表现,主要为多源性室性早搏、多形性室性心动过速、心室纤颤,1例出现尖端扭转性室性心动过速,均给予常规中毒救治方法,以及胺碘酮、艾司洛尔等抗心律失常药物,药物控制不佳者给予电复律,疗效欠佳。入院后2~3 h内均给予床旁持续静脉—静脉血液滤过(CVVH)联合血液灌流(HP),疗效显著,3~5 d后治愈出院。结论急性乌头碱中毒所致心脏毒性常见,心电图具有多样易变的特点,重症患者表现为多形性室性心动过速、室扑、心室纤颤等恶性心律失常,在给予抗心律失常、稳定内环境的同时,应尽早行血液净化治疗。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急诊血液净化治疗重度乌头碱中毒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60例重度乌头碱中毒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各3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应用血液净化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心律失常复律时间、住院时间及死亡率。结果:研究组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3.33%,高于对照组73.33%,研究组心律失常复律时间与住院时间均低于对照组,研究组死亡率0.00%,低于对照组的20.00%,差异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常规治疗基础上,采用急诊血液净化治疗重度乌头碱中毒的临床效果优于单纯常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6.
乌头为茛科植物 ,药用其块根 ,主根名乌头、旁根为附子 ,别名五毒根 ,雪上一枝蒿等 ,含有乌头碱及中乌头碱 ,水解后产生乌头次碱及乌头原碱。其毒性很强 ,一般外用治疗风湿关节疼 ,内服 0 .2 mg即可中毒 ,3~ 4mg可致死 ,易溶于乙醇等有机溶剂 ,故含乌头的药酒吸收快 ,主要经唾液和肾脏排泄。乌头碱中毒采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抢救的报告已较多 ,但重症的抢救成活率不很高 ,用炭肾血液灌流吸附方法抢救的报道也很少。我院使用活性炭吸附器作血液灌流 ,抢救乌头碱中毒 4例获得显著疗效。1 资料临床与方法1 .1 一般资料  本组共 4例 ,男 3例 ,…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乌头碱中毒致心律失常的表现和对内皮功能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9例乌头碱中毒患者的临床资料,检测患者血浆一氧化氮(NO)和一氧化氮合成酶(NOS),同时检测20名正常人(对照组)的NO和NOS。结果中毒组83%的患者有明显心律失常,其中室性心律失常最为明显,治愈出院26例,3例死亡;中毒组患者血浆NO和NOS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乌头碱中毒可导致多种心律失常,尤其是室性心律失常;同时可以导致NO和NOS升高,造成细胞毒性。  相似文献   

8.
重度乌头碱中毒致严重心律失常抢救成功2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乌头碱是川乌、草乌、附子、一枝蒿、搜山虎、落地金钱等乌头类植物所含的有毒成分,常用来治疗关节痛、腰痛、外伤等,该类药物常因使用不当而致中毒。我院成功救治重度乌头碱中毒致严重心律失常2例,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血液净化治疗对急性乌头碱中毒患者心律失常转复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12月至2017年12月我院收治的18例急性乌头碱中毒患者,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前者采用常规方案治疗,后者则同时应用血液净化治疗。对比两组患者临床有效率、心律失常转复以及中毒症状缓解情况的差异。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88.89%)显著高于对照组(66.67%);观察组患者心率恢复正常时间和心律不齐消失时间以及各中毒症状缓解时间均短于对照组,以上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血液净化治疗急性乌头碱中毒,能够快速缓解患者中毒症状和心律失常,提高了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0.
乌头碱中毒致心律失常25例治疗体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杨胜玉  吴静 《新疆医学》2010,40(8):118-118
乌头碱是中药乌头附子等的主要成份。有祛风湿、镇痉等作用,可以内服外用,剂量过大往往可以导致中毒,严重的可造成心律失常。在治疗乌头碱中毒患者时,采用阿托品等药物纠正心律失常,辅助以大剂量激素、能量合剂等综合措施,效果满意。现将我院自2001年~2010年因乌头碱中毒导致心律失常的25例患者的治疗体会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乌头碱中毒致心律失常的治疗.方法 对乌头碱中毒致心律失常的8例患者的治疗进行分析,乌头碱中毒者按乌头碱中毒常规抢救治疗,投多种抗心律失常药物无效,采用硫酸镁针剂加入液体静脉滴注.结果 8例病例应用上述治疗均恢复了窦性心律.结论 乌头碱中毒致心律失常得到正确治疗后的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2.
本文报道了我院于1966年11月~1983年4月共抢救乌头碱中毒所致各种心律失常20例,全部治愈,无1例死亡,抢救方法如下: 1.立即洗胃,导泻及大量静脉输液,以加速毒物从体内排泄。2.在无特殊拮抗剂的情况下,乌头碱中毒所引起的各种缓慢型心律失常,主要为迷走神经强烈兴奋所致,应选用阿托品,以阻断迷走神经对窦房结及房室结兴奋性的抑制。对于窦房结功能低下而出现的室性心律失常,应用阿托品亦可使其消失。3.患者若出现呼吸抑制,休克或心脏停搏者,均提示中毒严重,应紧急治疗。4.室性心律失常,应立即静脉注射利多卡因。5.乌头碱中毒在体内无蓄积作用,如用阿托品治疗,心律失常消失后,即可停用,以免发生中毒。  相似文献   

13.
乌头碱中毒多发生于山区农民,主要是人们因受风湿、类风湿的侵袭而服用由川乌、草乌等草药自制的药酒或生服川乌、草乌等草药以缓解病痛,且用量、用法不当而发生中毒.乌头碱中毒可致死亡,主要原因是严重的心律失常.目前临床上尚无救治乌头碱中毒的特效药,主要措施是对症治疗及护理[1].近年来我院救治乌头碱中毒患者9例,经给予积极有效的治疗及护理,患者均痊愈出院.本文就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4.
农善华 《河北医学》2016,(11):1885-1886
目的:探究血液灌流在治疗重度菊酯类杀虫剂中毒的临床效果.方法:在我院选取2013年3月至2014年3月接受治疗的重度菊酯类杀虫剂中毒的患者共76例,以随机数字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和对照组的患者各38例,观察组采用常规抢救辅助,血液灌流治疗为主的治疗方式,对照组采用洗胃、导泻、补液、呼吸支持等常规治疗方式.结果:对照组的患者在昏迷时间、住院天数以及呼吸机依赖发生率上均多于观察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治疗重度菊酯类杀虫剂中毒,以常规抢救治疗辅助治疗,血液灌流为主要治疗方式,比传统的洗胃、导泻、补液、呼吸支持等常规治疗方式更有利于患者恢复.  相似文献   

15.
我院从1996年~1998年 ,曾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抢救乌头碱中毒18例。其中一支蒿中毒9例 ,乌头中毒5例 ,天雄中毒3例 ,附子中毒1例。经抢救17例治愈 ,1例死亡。现将抢救及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1乌头碱中毒的抢救乌头类中草药常见的有 :乌头、附子、天雄、川乌、一支蒿等。这类中草药均含有很毒的生物碱。其主要成分有 :乌头碱、中乌头碱、乌头次碱、异乌头碱、乌头原碱等 ,以乌头碱毒性最强。乌头碱的毒理作用 ,在精神系统方面 ,主要兴奋迷走神经及副交感神经 ,对其它中枢神经和末梢神经亦有兴奋后麻痹的作用 ,由于迷走神经兴奋…  相似文献   

16.
乌头碱是川乌、草乌、雪上一枝蒿、附片、附子等乌头类植物所含的有毒成分。民间常用来泡酒或炖鸡服食。治疗跌打损伤,关节疼痛、腰痛等风湿疾病。该类药物使用不当造成中毒多见。中毒后主要引起循环系统、神经系统、消化系统功能异常,严重者导致死亡。本组收集了我院2003—2008年收治的68例重度乌头碱中毒的患者的心电图,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17.
目的:总结46例乌头类药物中毒的心电图资料,分析反其产生原因及治疗.方法:选用46例临床确诊为乌头类药物中毒患者的心电图资料,发病时间,中毒主要表现及治疗,分析其原因.结果:乌头类药物中毒心律失常发生率82.6 %,其中以室性心律失常为主,治愈率91.3 %.结论:乌头类药物中毒出现的心律失常的原因主要为兴奋迷走神经,抑制窦房结功能,直接损伤心肌诱发心律失常.  相似文献   

18.
我院于2007年12月9日收治了4例乌头碱中毒致室性心律失常患者,现报告如下. 1 病例报告 本组4例均为男性,年龄28~62岁,平均45岁,心电图资料以入院第1次为准,4例病人心电图均为持续性室性心动过速,其中1例为尖端扭转性室性心动过速,2例转为室扑、室颤.乌头碱中毒致心律失常复杂多样,本组4例病人心电图均为室性心动过速,实属少见.全部病例均为口服乌头碱类植物泡制药酒中毒,均于服药后0.5~1 h后出现症状来诊.均出现不同程度的全身麻木、恶心,呕吐咖啡样胃内容物、胸闷、心悸、呼吸困难等症状,2例出现意识障碍.入院后立即给予洗胃、血液透析、血液灌流、补液、利尿、纠正电解质乱、纠正酸碱平、纠正心律失常等治疗,2例死亡,2例治愈出院.  相似文献   

19.
乌头为一植物,常用来炮制药酒以治风湿寒症,但服用不当会致中毒,其主要剧毒成份乌头碱,心律失常为其主要的中毒表现之一。我科自1997年1月-2006年2月间共收治32例乌头碱中毒病人,其中90%的病人有心律失常表现,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0.
刘宏伟  刘冠雄  邹勇  张凯  曾钧发 《中国现代医生》2013,51(16):147-148,150
目的 探讨血液灌流(hemoperfusion)对急性重度中毒患者治疗的疗效评估及前景展望.方法 选择2009年7月~2012年6月我院急诊科收治的急性重度中毒患者82例为研究对象,并分为对照组(38例)和观察组(44例).其中对照组给予洗胃、保肝、利尿、呼吸支持等综合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进行血液灌流.比较两组患者的生存率、昏迷时间以及住院时间的差异.结果 观察组44例中死亡3例,对照组死亡9例,两组生存率分别为92.2%和76.3%,两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观察组患者平均昏迷时间和平均住院时间分别为(4.5±1.5)h和(11.5±2.5)d,明显短于对照组(P 〈 0.05).此外,44例血液灌流患者出现并发症14例(31.2%).结论血液灌流对抢救急性重度中毒疗效显著,但并发症也较高,临床应用时应及时发现和纠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